1、随喜:“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隋·吉藏《法华玄论》:据说,“随喜”一切善事,是为了破除嫉妬心和有所得心。后称游览寺院为“随喜”。如唐·杜甫《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也指随同众人做某种表示,如说:随喜,随喜!也算我一份。
2、随愿:《随愿往生经》具名a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别名普广菩萨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之第十一卷是也。
3、随法:(术语)声闻乘见道之圣者而为利根者。对于随信行之钝根而言。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也。(参见:随信行)
4、随缘:(术语)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于诸法,佛陀之于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5、随分:(术语)随力量之分限也。唐华严经三十四曰:“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圆觉经曰:“随分思察。”佛地论七曰:“我今随分已略释。”【又】随于本分之义也。正法念经一曰:“六道四生随其本分,受未来劫。”
6、随意: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参见:自恣)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7、随心:(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九。往生净土,则随心所欲,得供养佛之乐也。
8、随时: 抱歉这个目前还没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