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41|回复: 10

六度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3 0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节  四摄即四恩

布施惠人;爱敬仁和;利人饶益;等劝财共。以是四恩,普济一切。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卷488页B13-15行

第六节  四摄之境界

有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利。

布施者,衣食等物,以此财施摄取众生,还可败坏;

爱语者,随意语言,是亦有咎,取彼意故;

利行者,为他求利,若有因缘助他成事,是亦可坏;

同利者,如共一船,忧喜是同,是或可坏。

若人以法布施、爱语、利行、同利摄取众生,则不可坏。

《成实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250页A22-29行

第七节  四摄之法行

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何等为十?

一者行利益施摄化有情;

二者行安乐施;

三者行无尽施;

四者利益语;

五者如义语;

六者如法语;

七者如理语;

八者利益行;

九者同财而行利益;

十者同其济命受用等事而行利益摄化有情。

善男子;

利益施者,是谓法施;

安乐施者,是谓财施;

无尽施者,谓与他人宣示正道;

利益语者,所谓宣说诸善品法;

如义语者,所谓宣说真实之理;

如法语者,所谓随顺如来正教宣说诸法;

如理语者,所谓不坏真实之义;

利益行者,谓令有情不善不起,善法安立。

同财利益者,谓同饮食财物平等受用;

同其济命受用等事行利益者,所谓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象、马、车乘等,同其受用而行利益。

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九,《大正藏》第十四卷748页B14-29行

第八节  佛说四摄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所有法是众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摄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过去世时,过去世众,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未来世众,当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或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布施及爱语,或有行利者,

同利诸行生,各随其所应,

以此摄世间,犹车因釭运。

世无四摄事,母恩子养忘,

亦无父等尊,谦下之奉事。

以有四摄事,随顺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德被于世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大正藏》第二卷185页A12-29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四摄”。此节说:“四摄法是佛所说,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节列举了四摄的名目,说明了“四摄”是佛教首倡的伦理思想。

第二节“四摄十二义”。此节对“四摄”的含义作了详细的阐释,可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四摄”作为菩萨摄化众生基本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列出了名目。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四摄的十二种含义。前六种是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方法,以解决众生的实际困难,使其获得利益。第七、八、九种指出要以弘扬佛教伦理道德思想作为实践四摄的内容。第十种完全把“六度”纳入到四摄当中。第十一种把四摄与成就菩萨的四种境界相对应。第十二种把四摄与成就菩提的四个步骤相对应。第三部分作了总结。

第三节“四摄化众生”。此节首先说:“一切有情将何引化?须行四摄法而济度之。”“摄”在此有引化、济度的意思。四摄是引导众生走向道德的必要方法,是重要的道德修养准则。

第四节“四摄为大孝”。此节主要指出了奉行四摄的两种意义,在此只介绍前者。如说:“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说明了四摄的社会道德价值。“惠施”即“布施”,“软言”即“爱语”,“利人”即“利行”,“同利”即“同事”。“四摄”的这种表述更加明确。其中“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是社会经济中极为崇高的道德关系准则。之所以说缺失此四摄法“则无有孝养”,是因为不行四摄者,内不能孝亲,外不能利人。在此将四摄作为“孝”的重要标准,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即以利人为“大孝”,打破了以家族为中心的孝道观。研习此节时,宜与本章第八节相参照。

第五节“四摄即四恩”。此节说:“布施惠人;爱敬仁和;利人饶益;等劝财共。以是四恩,普济一切。”佛教将四摄作为施恩与人的准则,切实而明确。此中“等劝财共”与第四节“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之意完全一致。“同事”之所以又称作“同利”或“财共”,原因在于“同事”目的在于谋求共同利益。

第六节“四摄之境界”。此节将行四摄的境界分作两种,一是一般意义上满足他人的要求和利益,这种四摄的结果是容易败坏的;二是“以法”行四摄,此处所说的“法”是最高道德标准意义的境界或方法,能够给人以彻底的帮助,所以说“不可坏”。

第七节“四摄之法行”。此节所提出的十种法行,一至三种属“布施”,四至七种属“爱语”,八种属“利行”,九至十种属“同事”。经中此十种法的具体阐释,对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四摄”有重要作用。对第八种“利行”的阐释说:“利益行者,谓令有情不善不起,善法安立。” 把“利行”的意义确立在道德范畴中。

第八节“佛说四摄经”。因此节是以一部完整的经典形式出现的,故笔者加以《佛说四摄经》的名称。于此节中说:“若所有法是众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摄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过去世时,过去世众,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未来世众,当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此中之义在于说明,过去、现在、未来人们所选择的道德行为准则,都在四摄的范围之中,不论选择其中一种还是多种。于此节最后概括说:“以有四摄事,随顺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于世间。”依此可知,佛教以“四摄”作为道德行为准则普行于世。

   

第二章  四摄别述



之一 布施



(略)

按语:四摄中的“布施”同于六度中的布施,故在此不再介绍。



之二 爱语



提 要

“爱语”又名“软语”,是指柔和友爱的言语。它是语言行为的道德准则。与之相关的论述本书中很多。在阅读此部分时可参照第二篇第六章“十善恶别述”之四至之七,以及第二十六篇“语言道德”。

本部分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三类。第一、二节为一类,指出了爱语的准则;第三、四节为一类,指出了爱语的方法;第五节为一类,阐述了爱语的意义。

第一节  爱语之准则

云何菩萨性软语?菩萨摩诃萨欢喜语、乐闻语、实语、法语、义语、利众生语,是名性软语。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89页B6-7行

第二节  口恒说爱语

口恒爱语,远离诸恶不善之法,修习众善。不自矜高,于他不下,不作恶口及无义语。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八卷712页A27-29行

第三节  爱语之方法

一切软语者,菩萨摩诃萨若见有人初未相识,见已软语先意共谈,若见前人端正有德胜于己者不怀妒心,破于骄慢敬意问讯:四大安否?道路疲极否?苦恼否?善来相见,为施床座,给施浆水。为行世法故,随众生意故,菩萨终不为诸众生说粗恶语,所谓死杀、破坏、劫夺、失物,唯说善语。所谓汝儿息长大今已娉娶,财物滋息,谷米丰熟,智慧成就,信、戒、施、进,广博多闻。菩萨具足如是法语为利众生,是名一切软语。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89页B7-17行

第四节  困境之爱语

难软语者,若有众生来害菩萨,菩萨于彼生于子想,至心软语谓打者、骂者、劫者。

又难软语,菩萨摩诃萨常为痴人软语说法,身、口、意业多受众苦,虽受大苦续复教喻:汝好勤学,后当如我或复见胜,是名难软语。复次,菩萨见有瞋人、妒人、悭人,不受师教,欺诳师长、父母、宿德,恶害、邪见、贼、旃陀罗,与共软语不生恶心,是名难软语。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89页B21-29行

第五节  爱语者人敬

若人以爱语,世间咸恭敬,

见者生欢喜,视之如父母。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85页B22-23行



略 解

第一节“爱语之准则”。此节说:“云何菩萨性软语?菩萨摩诃萨欢喜语、乐闻语、实语、法语、义语、利众生语,是名性软语。”“性”义指“本性”或“自性”。“利众生语”义指利益众生的言语。

第二节“口恒说爱语”。此节说:“口恒爱语,远离诸恶不善之法,修习众善。不自矜高,于他不下,不作恶口及无义语。”“口恒爱语”是语言的道德准则,与“恶口”相对。

第三节“爱语之方法”。此节所说“一切软语”义指对一切人和不同的情况皆以“爱语”相待。此节所指出的实践爱语的方法,既是切合实际的也是富有道德性的。如说:“为行世法故,随众生意故,菩萨终不为诸众生说粗恶语,所谓死杀、破坏、劫夺、失物,唯说善语。所谓汝儿息长大今已娉娶,财物滋息,谷米丰熟,智慧成就,信、戒、施、进,广博多闻。”由此可知,“爱语”包含着对世人生活和事业关切和祝福的语言。

第四节“困境之爱语”。此节原文中称之为“难软语”,义指面对各种困境能够爱语。此节主要列举了四类“难软语”,如第一类说:“难软语者,若有众生来害菩萨,菩萨于彼生于子想,至心软语谓打者、骂者、劫者。”面对此种情况反施以爱语既是困难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爱语并非是无能或软弱的表现,而完全是为了增进自己和他人道德的需要,是慈悲的表现。

第五节“爱语者人敬”。此节说:“若人以爱语,世间咸恭敬,见者生欢喜,视之如父母。”爱语既是爱护和利于他人的话。以爱语与人交流容易使人接受,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之三 利行



提 要

“利行”即是利益他人的行为,它是佛教的一切道德和行为的根本准则。符合这一准则,人的行为就有价值。欲了解“利行”的更多意思,宜参阅第三十三篇“处世之道”和第三十七篇“自利利他”。

本部分由两节组成,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了“利行”的精神实质。依其内容差异,两节各为一类。第一节对“利行”作了界定;第二节阐明了以“利行”为人生最高职责和志向的道理。

第一节  何谓利行

云何利行摄事?答:此中利行者,谓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难,困苦无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语业方便供侍,方便救济,是名利行。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六卷403页A18-21行

第二节  利行为职志

我于今生中,净心行利行,

于利益既无,何事于食饮?

凡所作为事,要在于利他,

彼无利非爱,定获罪无疑。

《菩提行经》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48页C14-17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利行”。此节以救人于苦难作为利行,这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利行准则。

第二节“利行为职志”。此节说:“我于今生中,净心行利行,于利益既无,何事于食饮?凡所作为事,要在于利他,彼无利非爱,定获罪无疑。”在此清楚地表明了以“利行”作为人生和佛教信仰的追求,它的积极性和崇高性是无以逾越的。于此还说明了“利行”即是“利他”的道理。



之四 同事



提 要

“同事”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行为准则,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表现在“同事”关系的扩大和改良上,这在当今尤显重要和突出。因此,将“同事”确立为一种伦理准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佛教认识到万物的一体性,所以能够正确地把握人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整个佛教伦理思想或信仰都是以增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为目的的。因此,佛教并没有让人逃避社会。“同事”是佛教一切伦理思想的准则,如“慈悲”、“自利利人”、“自爱爱人”、“尊重于人”等都是最好的说明。

本部分由三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两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同事作了界定;第二、三节为一类,主要阐述了同事的准则和方法。

第一节  何谓同事

云何同事摄事?答:此中同事者,

谓于断生命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断生命;

若于不与取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不与取;

若于欲邪行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欲邪行;

若于虚诳语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虚诳语;

若于饮诸酒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饮诸酒;

诸如是等,说名同事。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六卷403页A29-B7行

第二节  同事之准则

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会,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

于他种种斗讼争竞,或余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益,受诸苦恼,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479页B18-24行

第三节  同事重身教

(一)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同利?菩萨摩诃萨既自成就具足善法,复以此法转劝众生,是名菩萨同利。

菩萨摩诃萨为同行故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善法心坚难可倾动。何以故?众生谛知:菩萨成就是善法已,转以劝我,为欲令我得安乐故。若修善法得恶事者,菩萨摩诃萨终不自修以劝于我。菩萨劝化无量众生同己利时,无有一人能说菩萨自不成就而劝于人;亦无有言汝自不善,云何劝他令行善法?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90页B14-23行

(二)

云何菩萨同利?是菩萨此义此善若等若胜,授与众生悉与己同,是名菩萨与众生同利。菩萨得此同利,调伏众生,坚固决定,终不退转于劝授善法。何以故?彼作是念:是菩萨与我同利,必能令我安隐快乐,以是菩萨所授我者自修行故,非不乐因而自修行。若以同利教授众生,彼终不言:汝自不行,云何劝授教诫他人?汝应从他咨受教诫。

《菩萨地持经》卷第七,《大正藏》第三十卷924页C25行-925页A4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同事”。此节以“五戒”作为与人同事的准则,主要突出其道德意义。

第二节“同事之准则”。此节提出了同事与否的具体内容和准则。首先在同事的方面指出:“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会,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由此表明,佛教提出的同事内容及准则,包含了商、农、牧、政治、文化、生活等一切正当的社会现实活动。在不应同事的方面指出:“于他种种斗讼争竞,或余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益,受诸苦恼,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依此而论,不同事的内容和准则在于对人生和社会有害的一切事情。其中“非法事”概指违背“法律”和“道德”两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同事重身教”。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说明了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从而带动他人共同从事于正当的事业。此节从事业的开拓方面指出了同事的意义。其中所说的“同利”即是“同事”,因为同事的目的在于共同利益。



第三章  八正道



提 要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因此道不偏邪,故称为“正道”。又因是使人成为圣者的必经之道,故名为“圣道”。另外,“正”、“圣”之义是相通的。

“八正道”是佛教伦理的思想纲要和实践准则,它包含了“十善”、“六度”。用“十善”、“六度”的内涵可以具体解释“八正道”。如对“八正道”作适当的引申,可以成为具有普遍社会现实意义的道德准则。

本章由三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可各分为三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八正道”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阐明了“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第三节为一类,阐明了“八正道”与“三自”的关系。

第一节  何谓八正道

(一)

复何名为八正道法?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谓正见者,信有施法;信有父母、有诸善行及不善行,如是善、不善业当有果报;有今、后世;于其世中,有诸众生、有阿罗汉如理修行,以自通力见如是法: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事,名为正见。

何名正思惟?谓离邪思。邪思法者,起不正见,发贪、瞋、痴。远离如是,名正思惟。

何名正语?谓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语,是名正语。

何名正业?谓离杀生、偷盗、邪染等法,是名正业。

何名正命?谓具正见,正法出家,被于法服,离诸邪行,信于正法,乃至受用饮食坐卧皆依正法,是名正命。

何名正精进?谓离邪勤,于真实法而起正勤,是名正精进。

何名正念?谓离邪念,常念正法,记忆在心,无所忘失,是名正念。

何名正定?谓心、心所不起散乱离诸攀缘,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决定正观,是名正定。

如是名为八正道法。

《佛说决定义经》,《大正藏》第十七卷653页B25-C18行

(二)

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

何等为正业?谓离杀、盗、淫。

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

何等为正方便?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

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

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二卷203页A4-17行

第二节  八正道与三学

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正念、正定,名为修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名为修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355页A20-22行

第三节  八正道与三自

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一,《大正藏》第二十五卷488页A18-20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八正道”。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首先说:“复何名为八正道法?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正见”相对“邪见”。义指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法则,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和价值观。它在“八正道”中具有主导地位。“邪见”的详细解释可参阅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十“愚痴”。

二、“正思惟”相对“邪思”。对该部分的解释如原文中说:“邪思法者,起不正见,发贪、瞋、痴。远离如是,名正思惟。”由此可知,“正思惟”既是正确的思想活动,又可称作是思想道德。“贪、瞋、痴”的具体道理,可参阅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八至十一部分。

三、“正语”相对“邪语”。于原文中说:“何名正语?谓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语,是名正语。”因此可以说,“正语”即是正确的语言道德行为。这方面的道理于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四至七有详细介绍,宜参阅。

四、“正业”相对“邪业”。如原文说:“何名正业?谓离杀生、偷盗、邪染等法,是名正业。”“正业”在此义指正确的道德行为活动,这方面的详细道理,在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一至三中有介绍。

五、“正命”相对“邪命”。“命”在此是“生活”或“生存”的意思。“正命”即是通过正当的方式方法获取生活资粮。

六、“正精进”相对“邪精进”。如原文中解释说:“何名正精进?谓离邪勤,于真实法而起正勤,是名正精进。”指一切对人生和社会有真实助益的努力活动。“精进”的详细道理,可参阅本书第三篇第二章之四“精进”。

七、“正念”相对“邪念”。原文解释说:“何名正念?谓离邪念,常念正法,记忆在心,无所忘失,是名正念。”依此而论,“正念”指能常忆念正法,有利于人们增长正确的知识与见解。“正法”泛指佛教“五戒、十善、六度”等佛法,以及社会中各种有益的知识。

八、“正定”相对“邪定”。于原文中解释说:“何名正定?谓心、心所不起散乱离诸攀缘,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决定正观,是名正定。”通俗地说,“正定”即是对思想活动的正确定位。“心”又名“心法”,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起主观能动作用的“八识”。“心所”又名“心所法”,它是“八识”派生的各种善恶活动,共有五十一种,详见正果法师著《佛教基本知识》一书。“奢摩他”义为“止”,是禅定七名之一,指思想活动的专注。“毗钵舍那”义为“观”,指通达事理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禅定”具有重要的实际道德意义,较详细的阐释可参阅本书第三篇第二章之五“禅定”。

第二节“八正道与三学”。此节说:“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正念、正定,名为修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名为修慧。”“戒、定、慧”是佛法的总纲领,简称“三学”。依此而论,“八正道”包容了所有的佛教思想。

第三节“八正道与三自”。此节说:“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正方便”义指面对问题有机智灵活的处置方法。通常情况下“八正道”中并没有“正方便”,在此它代替了“正精进”。“自调、自净、自度”可称为“三自”,它是“自觉”信仰的实践方法,充分表明了佛教肯定人自我完善的能力,以及否定有外在神力的主宰。





第五篇  四无量  哀愍



概 述



“四无量”作为佛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具有极其重大的伦理价值。“慈、悲、喜、舍”之所以称为“四无量”,是就道德实践的范围与对象而言的,即一切时间、一切地点和一切众生。因此,“四无量”可以说是对众生的无限关怀。

在佛教经典中,“慈悲”是经常使用的概念,其中也自然包含了“喜舍”。在《大般涅槃经》中将“慈悲”称作“佛性”和“如来”,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则称作“佛心”,这都说明了“四无量”于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哀愍”在佛教经典中也是常用的概念。它与“四无量”的含义相通,因此将两者并为一篇。

本篇分为四章,其中“四无量”有三章,“哀愍”有一章。

















第一章  四无量综述



提 要

本章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别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四无量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说明了四无量各自的体性差别;第三、四节为一类,阐释了四无量各自的功能区别;第五节为一类,指出了四无量的实践方法;第六节为一类,明确了四无量的各自目的;第七、八两节为一类,阐述了四无量的意义。

第一节  何谓四无量

(一)

云何名为四无量心?佛言:所谓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云何名为慈无量心?谓一切时处,慈心随顺利益众生,不损害他,离诸冤结,以广大心等示众生,愍念救护犹如赤子,于冤亲所而无差别,令断缠盖皆得解脱,如是名为慈无量心。悲心随顺,喜心随顺,舍心随顺,亦复如是。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七卷655页C2-8行

(二)

四无量是佛所说,谓若苾芻,发起慈心,先于东方行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然行慈,而彼慈心于一切处,一切世界,一切种类广大无量,而无边际亦无分限,此名慈无量。悲、喜、舍三亦复如是。此等名为四无量。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大正藏》第一卷228页C8-13行

第二节  四无量之体性

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于此四中,慈唯无瞋,次二无量无瞋一分,舍是无贪、无瞋一分。

《显扬圣教论》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一卷497页B13-17行

第三节  四无量之区别

慈、悲、喜、舍。

慈名与瞋相违善心。如善知识,为善知识常求利安。行者亦尔,为一切众生常求安乐。是故此人,与一切众生为善知识。

问曰:何谓善知识相?答曰:常相为求今世、后世利益安乐,终不相违求无益事。行者亦尔,但为众生求安乐事,不求非安乐事。

悲名与恼相违慈心。所以者何?亦为众生求安乐故。

问曰:瞋恼有何差别?答曰:心中生瞋念,欲挝打害此众生,从瞋起身、口业,则名为恼。又瞋为恼因,怀瞋心者必能行恼。

喜名嫉妒相违慈心。妒名见他好事心不忍则生嫉恚,行者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大欢喜如自得利。

问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别三种。所以者何?不瞋名慈。有人虽能不瞋,而见苦众生不能生悲。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或有人于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于他增益事中生欢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见怨贼苦尚或生悲,见子得胜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故知慈心差别为悲、喜。

问曰:何所舍故名舍?答曰:随见怨亲则慈心不等,于亲则重,于中不如,于怨转薄,悲、喜亦尔。是故行者欲令心等,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问曰:若尔,则无别舍心,但以心平等故名为舍?答曰:我先说慈心差别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种,能令此三平等,故名为舍。

《成实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336页B7-C8行

第四节  四无量之功能

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大正藏》第十二卷695页B6-9行

第五节  四无量之修法

(一)

问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答曰:后当说瞋恚过患,知此患已,常修慈心……

又行者生念,我起瞋恚自受果报非余人受,故应不瞋而修慈心。

又行者思量,我以少恶加人则自受多恶百倍不啻,故应离恶……

又瞋恚非是行者所宜。

又当念前人利益善事,除舍恶事则瞋恚息……

又深观前人体性善恶,若恶人加恶何故生瞋?如火烧人不应瞋也。

又见前人为烦恼所逼不得自在犹如鬼著,何为生瞋?

又随以何因缘修习忍辱?应念此法则瞋恚息,慈心增长。忍功德者,谓行者生念:我若瞋他即为凡鄙与彼无异,是故应忍。如佛说偈:譬如调象,能堪刀箭。我亦如是,能忍诸恶。又偈说:恶口骂詈,毁辱瞋恚,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毁辱瞋恚,大人堪受,如花雨象。是故应忍。

又以此恶事回为功德,以从诸恶成功德故。

又行者知此众生愚痴无识犹如婴儿,不应瞋也。

以此方便,能修慈心。

问曰:云何修悲?答曰:行者见诸众生乐少苦多故生悲心,我当云何于苦众生更加诸苦?

又见众生深贪著乐,则生念言:我今云何断他所愿?故生悲心。

又见苦众生,以现苦故苦;见乐众生,以无常故苦。是故,一切众生皆有苦分,或早、或晚无得脱者。以是因缘故生悲心。

问曰:云何修喜?答曰:行者见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应与众生乐,他今自得则是助我,故应生喜。

又见此嫉妒空无所益,不能损他但反自害。又如经说嫉妒之过,欲离此过故生欢喜。

问曰:云何行舍?答曰:见不等心过欲令心等,是故行舍。

又行者见贪、恚心过,故修行舍。

《成实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336页C9行-337页A22行

(二)

慈心随转故,以清净心观视一切众生;

悲心随转故,随诸众生何所作事皆往营助; 喜心随转故,一切众生诸有善法悉为成办;舍心随转故,于一切众生而无损害。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三卷477页B16-20行

第六节  四无量之目的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

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

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

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08页C13-15行

第七节  四无量为佛性

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大喜、大舍名为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大正藏》第十二卷556页C17-19行

第八节  四无量为善本

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4页C1-2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四无量”。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云何名为慈无量心?谓一切时处,慈心随顺利益众生,不损害他,离诸冤结,以广大心等示众生,愍念救护犹如赤子,于冤亲所而无差别,令断缠盖皆得解脱,如是名为慈无量心。悲心随顺,喜心随顺,舍心随顺亦复如是。”由此可知,以“慈悲喜舍”为准则,不论于何时、何处能“随顺利益众生”即是“四无量”。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佛教的一切伦理思想,无不以“四无量”作为根本基础。

第二节“四无量之体性”。此节说:“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体性”义指“本体”和“自性”,两者意思相通。四无量是对待众生之法,虽各有其体性,但归结起来说“怜愍众生”是四无量之体性。

第三节“四无量之区别”。此节阐述了四无量各自的作用和区别。其中“慈名与瞋相违善心”、“悲名与恼相违慈心”、“喜名嫉妒相违慈心”,这三句话不易解读,研习者须注意。此三句中的“善心”、“慈心”应是指此慈、悲、喜三无量的性质,以“悲”为例,用现在的语言习惯表达即是“悲名”的含义与恼害相违背,其性质属于慈心。因下文中明确表示“慈悲喜”,即是慈心差别三种。

第四节“四无量之功能”。此节说:“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此说指出了“四无量”的伦理道德功能。以之与第三节和第六节相参照,有益于加深认识。

第五节“四无量之修法”。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提出了实践四无量的具体方法。其一从不同角度对四无量的修法作了解释。其中,从十个方面指出了“慈无量”的修法,如第一方面所说:“问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答曰:后当说瞋恚过患,知此过患已,常修慈心。”“慈心”与“瞋恚”是相对的,对两者的利弊只有明确认识以后,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又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悲无量”的修法,如第一方面说:“问曰:云何修悲?答曰:行者见诸众生乐少苦多故生悲心,我当云何于苦众生更加诸苦?”后面一句是反思的话,意思是说:众生本已乐少苦多,我为何要给他们再增加痛苦呢?又从两个方面指出了“喜无量”的修法,如第一方面说:“问曰:云何修喜?答曰:行者见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应与众生乐,他今自得则是助我,故应生喜。”此说首先表明“喜”是对治嫉妒心理的,其次所提出的对他人获得利益所应具有的心态是健康和道德的。又从两个方面指出了“舍无量”修法,如第一方面表明“问曰:云何行舍?答曰:见不等心过欲令心等,是故行舍。”此说明确了修行“舍”的原因在于消除不平等的心态。人即使能慈、悲、喜,若于心理上有亲疏恩怨,往往不能彻底以平等相待,故须以“舍”而对治。其二表明,“四无量”即是心理上的道德标准,也是积极造福众生的四种具体方法。

第六节“四无量之目的”。此节阐述了四无量各自的目的。如最后说:“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爱憎”在此义指众生“贪爱”和“憎恨”的两个极端。这两者一般都是同时具有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法提高思想品德。佛教提倡的“爱;非爱”超出了常人“爱憎”的概念,是一种高度理性的道德境界。

第七节“四无量为佛性”。此节说:“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大喜、大舍名为佛性。”“性”在此义指“自性”。佛之所以成其为佛是以“四无量”为体性的,而四无量“皆是怜愍众生之法”。据此而论,“佛”不同于“神”,佛展示的完全是一种伦理内涵或境界。研习此节时宜与上述二、五两节相结合。

第八节“四无量为善本”。此节说:“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若将此话换一种方式说即是:四无量是佛教伦理之根本。



第二章  慈悲综述



提 要

“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也是佛教发展的根本思想行为准则。正是佛教在中国长期教化的影响,才形成了人们“慈悲为怀”的普遍道德观念。佛教经典中,“慈悲”是最重要和最常讲的道理。为了显示慈悲的重要伦理意义,特集相关资料成此一章。

本章共由十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五类。第一、二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对慈悲的含义作了解释;第三节为一类,指出了慈悲功用的针对性;第四节为一类,与佛经中通常的表述不同的是,这里把悲作为产生慈、舍的基础;第五节至第九节为一类,阐述慈悲的相关意义;第十节为一类,指出了佛教无缘慈悲的精神。

第一节  慈悲之含义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6页B15-17行

第二节  慈悲之区别

乐修慈行仁恕和平,于诸众生施之快乐;复起悲心矜恤贫窭,有苦众生皆蒙拯拔。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卷339页C28行-340页A1行

第三节  慈悲针对性

慈于善人中生;悲于不善人中生。

《菩提资粮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26页A10行

第四节  慈悲之成实

一切诸佛法以大悲为本,我今一心好乐佛法,是故于众生中应生悲心,此悲渐增则成大悲。得大悲故,于众生中则生慈心,作是念:“我应随力利益众生”,则成实悲。行慈利众生时即能行舍,内外所有皆能施与,作是念:“如我是物,为欲利益安乐众生”,则成实慈。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8页B12-18行

第五节  慈悲是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十二卷343页C2行

第六节  慈悲佛教本

(一)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6页C16行

(二)

大慈、大悲名为一切佛法之根本。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7页B9行

(三)

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6页C21-22行

第七节  慈悲者为智

有慈悲者名一切智。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十二卷482页B2-3行

第八节  慈悲断不善

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74页C4-5行

第九节  慈悲福报大

若于一众生,不生瞋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

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自在天,奉施其所安,

象马种种物,所得福报果,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4页B10-18行

第十节  无缘大慈悲

无缘大慈无碍大悲,怜愍众生犹如赤子。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卷293页A2-3行



略 解

第一节“慈悲之含义”。此节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各自的含义一般简称为“与乐”、“拔苦”。此解释充分说明了“慈悲”作为佛教伦理核心的意义所在。任何一种伦理思想和行为,若对他人不以“拔苦”、“与乐”为准则,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了。

第二节“慈悲之区别”。此节与第一节主要含义是相同的,差异之处在于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慈悲”的连带关系。其中,“乐修慈行仁恕和平”可谓佛教宗旨的一种表述,前面四字提出了修行慈悲的准则,后面四字则提出了宽容他人和谋求社会和平的要求。“和平”一词源于本节出处的《菩萨本生鬘论》。

第三节“慈悲针对性”。此节说:“慈于善人中生;悲于不善人中生。”“善人”已为善,宜加以慈爱;“不善人”已为恶,宜加以悲念。

第四节“慈悲之成实”。此节分三部分:一、“一切诸佛法以大悲为本,我今一心好乐佛法,是故于众生中应生悲心,此悲渐增则成大悲。”此部分首先表明了“大悲”在佛教信仰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壮大发展的渐进方法。二、“得大悲故,于众生中则生慈心,作是念:‘我应随力利益众生’,则成实悲。”此部分一方面阐明了先悲而后慈的次第关系,另方面提出以“利益众生”的切实行动作为成就真实大悲的方法。三、“行慈利众生时即能行舍,内外所有皆能施与,作是念:‘如我是物,为欲利益安乐众生’,则成实慈。”此部分指出,因慈而后以财物施舍与人,以此实际行动成就真实大慈。

第五节“慈悲是佛心”。此节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佛心”与“体性”之义相通,在此更具有“核心”的意义。上文也指出“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阅读此节时宜参照本篇第三章之一第三节“慈心不造罪”和之二第四节“大悲佛法根”。

第六节“慈悲佛教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其一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其三说:“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说明“慈悲”在佛教中至高至重的地位。

第七节“慈悲者为智”。此节说:“有慈悲者名一切智。”人不论具有多么丰富的智慧,如果不以“慈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其一切行为必然是不智之举。反之,人只要本着“慈悲”行事,一切举动都具有正面价值,方可称为真正有智者。此节之义还表明了“慈悲”和“智慧”的一致性,这在佛教中又称作“悲智双运”。

第八节“慈悲断不善”。此节说:“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善法”即是道德。此节既指出了慈悲是令人获得道德的决定力量,同时又说明了唯有慈悲才能消除一切罪恶。

第九节“慈悲福报大”。此节将慈悲对待众生与信奉天神并用象马等物祭祀祈福相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所得福报果,不及修一慈。”这同时也反映出佛教伦理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第十节“无缘大慈悲”。此节说:“无缘大慈无碍大悲,怜愍众生犹如赤子。”“无缘”是对事物本质高度统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则不妄加分别和执著怨亲、贵贱等,对一切众生自然平等行慈,故名无缘大慈。于《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解释说:“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有关更详细的意思请参阅《大智度论》第二十卷。“无碍”与“无缘”之义相通。正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质上的平等性,因此自我与万物本为一体,对待众生行大悲时无有滞碍自然平等,故名无碍大悲。所以“无碍大悲”于经典中又称为“同体大悲”。这一节具有极高的伦理认识境界,以及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三章  慈悲别述



概 述

在经典中“慈”和“悲”常合用或单用。除少数情况外,单用时往往都包含两个字的意思。为从更多角度了解“慈悲”的内涵,故集相关资料专设本章。

本章分为两部分,之一“慈”,之二“悲”。



之一 慈



提 要

此部分由十四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五类。第一节为一类,对慈作了界定;第二至六节为一类,指出了慈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第七节至十二节为一类,从多角度阐述了修慈的方法和准则;第十三节为一类,对慈善作了界定;第十四节为一类,对以慈心对待过去未来众生的道德意义作了阐释。

第一节  何谓慈心

慈心者,常求利事安隐众生。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9页A16-17行

第二节  慈即是如来

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

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

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虚空,虚空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乐,乐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净,净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6页B2-C7行

第三节  慈心不造罪

若人具慈心,则不造诸罪,

为恶自招殃,不作则不受。

常造诸罪恶,依邪师邪教,

若离彼二种,善住真实道。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十七卷492页A12-15行

第四节  行慈者得安

普忧贤友,哀加众生,

常行慈心,所适者安。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1页B27-28行

第五节  行慈者无仇

昼夜念慈,心无尅伐,

不害众生,是行无仇。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1页C1-2行

第六节  行慈福无量

仁无乱志,慈最可行,

愍伤众生,此福无量。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1页C10-11行

第七节  慈之三准则

慈有三事,何谓为三?

一曰慈施一切,晓了慈施法等;

二曰慈正真等;

三曰常以普慈加于众生。

《阿差末菩萨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三卷599页A13-15行

第八节  修慈在十善

明天,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三世众生所应修慈,身、口、意行等念众生?如是明天,菩萨摩诃萨不杀众生、不盗他财、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云何菩萨不杀众生?于一切众生慈悲爱念,惭愧愍伤永舍刀杖。

不偷盗者,若于聚落、空处所有遗物,不与不取。

不邪淫者,若女有主、父、母、兄、弟、宗亲所护,乃至见彼授花一茎,不起欲想。

不妄语者,若于乡邑,若在王者,堪为证佐,真诚实语守死不虚。

不两舌者,常于彼此起和合想,从彼所闻不向此说,从此所闻不向彼说。

不恶口者,软语开喻,先意问讯,终不以苦切恶言加于众生。

不绮语者,时说,实说,知义而说,为利益彼说,心口无差。

不贪者,于他财利不起欲想,见来取者心无吝惜。

不瞋恚者,于一切众生除诸恚恨,起慈愍心、饶益心、安彼心,随顺善摄一切众生。

不邪见者,有施,有济,有说,有父母,有今世、后世,有苦、乐行果报世间,有阿罗汉,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明天,当知,彼不杀、不盗、不邪淫,则是菩萨修慈身行;不妄语、两舌、恶口、不绮语,则是菩萨修慈口行;不贪、不恚、不邪见则是菩萨修慈意行。

修慈身、口、意则是菩萨等念众生。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大正藏》第十七卷867页C1-25行

第九节  普慈于一切

普慈一切,不依因缘。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50页B22行

第十节  慈众若骨髓

慈愍众生,如己骨髓。

《度世品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卷637页A14行

第十一节  慈众如父母

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

《沙弥尼戒经》,《大正藏》第二十四卷937页A13-14行

第十二节  行无害修慈

行无危害,而修慈仁。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卷986页A28-29行

第十三节  何谓慈善

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

是名为慈善,二世果报种。

人有三毒,为恼他故生,行善者先自灭恶,是故说降伏其心利益他人。

利益他者,行布施、持戒、忍辱等不恼众生,是名利益他,亦名慈善福德,亦名今世、后世乐果种子。

《中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卷21页B25-C2行

第十四节  慈过未众生

我于彼先际已来诸有情类未曾发起慈愍之心,彼皆过去,今起慈愍复有何益?但为除遣自心垢秽令得清净,故起念言:当令过去诸有情类皆得安乐,诸未来世非曾有者,亦皆令彼当得安乐。如是趣入真实作意,慈愍住中诸福滋润、诸善滋润,望前所修胜解作意,慈愍住中所获福聚,彼于百分不及此一,彼于千分不及此一,彼于数分、算分、计分、邬波尼杀昙分不及此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卷463页B2-11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慈心”。此节说:“慈心者,常求利事安隐众生。”在此说明,“慈”是谋求利益安乐众生的思想准则,是完全立足现实社会的。

第二节“慈即是如来”。此节大体从十五个方面阐明了“慈”于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于第七个方面说:“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佛性”与“慈”在此是完全等同的。人人都有潜在的慈,能够将其显现出来即是佛的境界。因我们普通人有各种不慈的非道德思想和行为,覆蔽了“慈”,所以无法净化和完善自身,也就无从达到佛的境界。最后一方面更进一步指出:“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在此清楚地说明了“慈”是佛教所追求的一切境界的衡量尺度。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肯定佛教是道德信仰。

第三节“慈心不造罪”。此节说:“若人具慈心,则不造诸罪。”人之所以有罪恶是因心不慈,若怀有慈心必无害于他。此节与第二节相对照其意思更明显。

第四节“行慈者得安”。此节说:“常行慈心,所适者安。”“适”在此义指来往所在。凡行慈者,内则精神愉悦,外且不犯于人,去往从来则能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第五节“行慈者无仇”。此节说:“昼夜念慈,心无尅伐,不害众生,是行无仇。”以慈为行为准则的人,既不害人,也就不会结仇。“尅”同“克”,义指制服;“伐”义指讨伐或征服。

第六节“行慈福无量”。此节说:“仁无乱志,慈最可行,愍伤众生,此福无量。”“福”在此义指“利益”。人生的真正利益通过暴恶的手段是达不到的,唯有以“慈”对待他人才能得到。

第七节“慈之三准则”。此节首先提出的“慈有三事”即是“慈”的三种准则。一“慈施一切,晓了慈施法等”,义指懂得施行慈的方法;二“慈正真等”,义指“慈”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三“常以普慈加于众生”,义指以慈心对待所有的众生。

第八节“修慈在十善”。此节首先提出:“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三世众生所应修慈,身、口、意行等念众生?”此后提出以“十善”作为修慈的具体方法和准则。

第九节“普慈于一切”。此节说:“普慈一切,不依因缘。”这是行慈的准则。慈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不可以限于局部。行慈必须打破各种局限的约束,做到“普慈一切”才是“慈”的最高境界。这一节说明“慈”的广度。。

第十节“慈众若骨髓”。此节说:“慈愍众生,如己骨髓。”此说表明了“慈”的深度。

第十一节“慈众如父母”。此节说:“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加哀蠕动”说明了慈的对象包括一切动物。“如父母念子”和“犹如赤子”说明了“慈”的真挚性。

第十二节“行无害修慈”。此节说:“行无危害,而修慈仁。”“危害”与“慈仁”是相对的,唯首先立足于行无害才能进一步修慈仁。

第十三节“何谓慈善”。此节说:“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是名为慈善,二世果报种。” “慈善”一词出自佛教,是佛教提出的伦理道德准则。

第十四节“慈过未众生”。此节首先提出“我于彼先际已来诸有情类未曾发起慈愍之心,彼皆过去,今起慈愍复有何益?但为除遣自心垢秽令得清净,故起念言:当令过去诸有情类皆得安乐,诸未来世非曾有者,亦皆令彼当得安乐。”这里阐释了以慈悲心对待过去众生和未来众生的重要意义。佛教这种以慈悲心对待已经过去和未来尚未有众生的思想,世俗一般人很难做到,但对崇尚道德的人来说,这一思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能够以一颗慈悲的心对待已经过去的众生和未来尚未有的众生,必然能用这颗慈悲的心对待现在已有的众生。



之二 悲



提 要

此部分由十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对悲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指明了悲的立足根本;第三节为一类,指出了悲的种类;第四至十三节为一类,阐明了悲的有关意义;第十四节为一类,说明了悲的实践准则;第十五节为一类,指出了无悲的恶果。

第一节  何谓为悲

悲者于众生怜愍救护,是悲渐渐增长而成大悲。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6页B5-6行

第二节  悲之根本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为佛作礼,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心及虚空、陀罗尼、菩提无二无别,皆以大悲为其根者,而此大悲复以何法而为根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发斯问,为欲利乐多众生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此大悲根复以众生受苦为本。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众生受苦复以何法而为其本?佛言:从烦恼生。

又问:烦恼以何为本?佛言:从于种种颠倒邪见而生。

又问:种种颠倒邪见以何为本?佛言:从虚妄分别生。

又问:虚妄分别以何为本?佛言:此妄分别无有根本。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九卷537页A1-15行

第三节  大悲有四种

有四悲,一怜愍,二利益,三不恼害,四住正法。

《十诵律》卷第五十,《大正藏》第二十三卷370页C5-6行

第四节  大悲佛法根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不须修学多法。世尊,菩萨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余一切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

《佛说法集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十七卷643页C16-20行

第五节  大悲为佛体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大正藏》第十卷846页A10-15行

第六节  悲为菩萨本

(一)

无尽意经云:譬如人之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其本,如是菩萨修学大乘,即以大悲而为其本。又如长者唯有一子,爱念情重未曾暂舍,菩萨获得大悲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亦复如是。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二十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卷130页A 1-5行

(二)

大悲是菩萨根本。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卷389页A2-3行

第七节  悲为圣种性

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

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4页B12-13行

第八节  悲为解脱本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36页C22-26行

第九节  悲在济他苦

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

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

释曰: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若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作所应作,若待善友劝发,深生极重惭羞。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597页B6-10行

第十节  悲为善根本

(一)

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36页C17行

(二)

一切善法以悲为首。

《大丈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卷265页C3行

第十一节  悲为智根本

菩提心者从大悲起,为成佛正因,智慧根本。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八卷249页A22-23行

第十二节  悲生一切乐

世间、出世间乐及利他乐皆从悲生。

《大丈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卷265页C22-23行

第十三节  悲心之四义

悲为功德财,白净法严莹,

善人常系念,此说名为悲。

悲舍离刚强,内则生诸善,

除烦恼过患,如熔金出矿。

悲心如宝器,满中容妙物,

增长彼善根,随念获安隐。

悲心如宝藏,众生用无尽,

能破彼贫穷,成就广大利。

《诸法集要经》卷第八,《大正藏》第十七卷499页B1-8行

第十四节  悲心如父母

于一切众生,悲心如父母,

彼人怜愍宝,常在心中住。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七,《大正藏》第十七卷218页A21-22行

第十五节  无悲作诸恶

若人不知身心常为极苦所缚,则不能知他心中苦。无悲者无恶不作,若见他衰祸心,不调软,此人名为极恶行者。若有重恩者,何时能念?

《大丈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卷265页A4-7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悲”。此节说:“悲者于众生怜愍救护,是悲渐渐增长而成大悲。”前一句表明了“悲”对众生所应有的道德责任,同时也表明了“悲”与“怜愍”一体两面的关系。据此可知“慈愍”、“哀愍”等,文字表达虽有差别,但与“慈悲”的含义是相同的。研习此节时宜与第四章相对应。后一句指出了成就“大悲”的渐进过程。

第二节“悲之根本”。此节以文殊菩萨请教释迦牟尼佛“大悲复以何法而为根本”为缘起,阐明了悲心的产生和立足根本。如说:“此大悲根复以众生受苦为本。”接着又指出“众生受苦”的四个相关层次。此说对指导我们认识悲心有很大帮助。

第三节“大悲有四种”。此节说:“有四悲,一怜愍,二利益,三不恼害,四住正法。”此“四悲”既是悲心的四种表现形式,也是悲心的四个准则。“住正法”义指坚持正确的思想行为。

第四节“大悲佛法根”,此节中说:“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 这里指出慈悲是佛教的核心所在。这对认识佛教伦理有很大的思想指导意义。

第五节“大悲为佛体”。此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此部分指出了对待众生“随顺、尊重、欢喜”的三种道德行为准则。一方面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另方面也体现大悲心的内涵所在。第二部分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此部指出佛教以“大悲”为本体,进而又阐明了对众生“起大悲”与“生菩提心”和最终“成等正觉”的因果次第关系。“体”义指“本体”或“体性”,也可以说是“本质”。“因于众生而起大悲”指出了大悲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拯救众生脱离苦难。

第六节“悲为菩萨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于其一中说:“譬如人之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其本,如是菩萨修学大乘,即以大悲而为其本。”“菩萨”是佛教道德的完全奉行者。有关详细的道理于第一篇中已作介绍。悲心是菩萨的实际内涵和作用所在,脱离开悲心也就不存在菩萨了。由此可知,菩萨并非偶像或神,而是现实有崇高道德境界或准则的实践者。

第七节“悲为圣种性”。此节说:“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圣种性”是指对已达到和将要达到佛教最高道德境界者的总称。已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是佛,将要达到的是菩萨,他们都是以悲心为种性的。此节与上述三节和下面五节具有相互注释的作用。

第八节“悲为解脱本”。此节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依此节下文所说,“法体”系指人造作善恶业的主体“身、口、意”,“修悲”是以“身、口、意”为载体的。通过修悲心可使身口意成就一切善、消除一切恶,人生由是得到解脱。

第九节“悲在济他苦”。此节首先说:“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作为一个佛教道德的奉行者,以大悲之实践为己任,将他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自然积极地去消除。如果不能这样,而使他人为此劝谏自身,那是极其羞惭的事。此节后半部的解释中说:“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其中“阇梨”是古梵文“阿阇梨”的音译简称,义译为“授教师”,于功能上又译为“轨范师”及“正行”。

第十节“悲为善根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一切善法悲为根本。”义指慈悲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脱离慈悲便无善法可言。由此可知慈悲重要的伦理道德意义。

第十一节“悲为智根本”。此节说:“菩提心者从大悲起,为成佛正因,智慧根本。”“大悲”“为成佛正因”的意思参照本部分上述诸节可以明白。“大悲”为“智慧根本”之义,参照本篇第二章第七节“慈悲者为智”即易于理解。

第十二节“悲生一切乐”。此节说:“世间、出世间乐及利他乐皆从悲生。”“世间、出世间乐”义指自乐,“利他乐”义指悲心对他人所产生的乐。

第十三节“悲心之四义”。立足于悲对个人修养的影响,此节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悲的意义。如第二方面说:“悲舍离刚强,内则生诸善,除烦恼过患,如熔金出矿。”

第十四节“悲心如父母”。此节说:“于一切众生,悲心如父母,彼人怜愍宝,常在心中住。”此说表明了“悲心”对众生深厚纯洁的感情。此节与上部分中“慈众如父母”一节的含义一致,宜相参照。

第十五节“无悲作诸恶”。此节中说:“无悲者无恶不作,若见他衰祸,心不调软,此人名为极恶行者。若有重恩者,何时能念?”此说之义在于表明,无悲心者既无善心和怜愍心可言,必然会走向“无恶不作”的邪道,更何况报人重恩。
发表于 2009-9-23 14: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3 14: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3 14: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3 14: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3 14: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商,税务办东西
发表于 2009-9-23 14: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商,税务办东西
发表于 2009-9-23 14: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
发表于 2009-9-23 14: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lol :lol
发表于 2009-9-23 14: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3 15: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30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