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89|回复: 36

六度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3 0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  哀愍



提 要

本章共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说明了作为哀愍者自身所应具有的两种德性;第二节为一类,指出了哀愍的原因所在;第三节为一类,归纳出了无哀愍者五个方面具体的行为表现;第四节为一类,指出了五种应加以哀愍的对象;第五至七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哀愍的有关方法及准则;第八节为一类,阐明哀愍是有益于自身和他人理智选择的根本。

“哀愍”与“怜愍”以及“慈愍”的意思相同。如第三章第三节“大悲有四种”所说,“怜愍”属于悲的一种。“哀愍”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道德范畴,虽然这一词为中国所固有,但佛教却给予它丰富的伦理内涵。将“哀愍”的有关思想资料集中成为一章,有助于对佛教伦理和“慈悲”思想的具体研究。

第一节  哀愍之自性

哀愍自性略有二种:一在意乐,二在正行。

在意乐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是名哀愍。

在正行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所意乐,随力随能身语饶益,是名哀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49页B25-29行

第二节  为何须哀愍

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

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

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大正藏》第二卷153页C27行-154页A1行

第三节  何谓无哀愍

若于五种有情众中起邪行时,说名无哀、无愍、无有伤叹。一于乞求者,二于危厄者,三于有恩者,四于乐乐者,五于乐法者。

言乞求者略有五种:一求饮食,二求衣服,三求房舍,四求病缘医药资具,五求救护。

其危厄者亦有五种:一住艰乏者,二住迷乱者,三求归依者,四相投委者,五来拜觐者。

其有恩者亦有五种:一母,二父,三妻子 ,四奴婢仆使,五朋友、兄弟、亲属、宰官。

其乐乐者亦有五种:一爱乐事业兴盛乐,二爱乐事业兴盛不乖离乐,三爱乐时节变异苦远离乐,四爱乐解疲倦乐,五爱乐求升进乐。

其乐法者亦有五种:一乐说正法,二乐受持读诵,三乐论议决择,四乐教授教诫,五乐法随法行。

此中邪行者,谓于是中或作加行故,或不作加行故,或不饶益加行故,或中庸加行故,应知其相。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卷695页B15-C2行

第四节  哀愍之对象

当知菩萨哀愍依处略有五种,何等为五?一有苦有情,二恶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烦恼随眠有情。

那落迦等所有有情,皆为苦受连绵相续,逼切而转,如是名为有苦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而多现行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于诸恶中喜乐安住。所谓屠养羊、猪、鸡等不律仪辈,如是名为恶行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及行恶行,而于诸欲耽著受用,常乐安住种种俳优、歌、舞、笑睇,以自娱乐,所谓一类受欲尘者,如是名为放逸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行恶放逸,而依妄见修行种种苦解脱行,谓舍诸欲于恶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如是名为邪行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广说乃至非修邪行,而或具缚、或不具缚,为诸烦恼之所随眠,谓正修行贤善异生及诸有学,是名烦恼随眠有情。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49页C7-23行

第五节  哀愍之三义

能舍己安而安众生,见危厄者身欲代之,心不协※恨,荷负一切不以为重,坚志精进,是名曰哀。……心无悔恨,常护禁戒,悉乐导利一切众生,身若金刚不可毁伤,以身惠施无所吝惜,劝助他人令兴功德,是则愍哀。虽身立德而怀欣然,不如劝人建立福祚不用禅悦。所以者何?常为一切既在欲中,思察道慧不以为劳,是则愍哀。

※《大正藏》注:协=挟。

《阿差末菩萨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三卷599页B9-23行

第六节  哀愍之步骤

菩萨哀愍,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哀愍,普于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无怯劣。于此加行尝无厌倦,多住哀愍,能摄无罪现法乐住及饶益他。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50页A21-24行

第七节  哀愍之准则

(一)

诸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以诸菩萨具怜愍故,名善意乐、极善意乐。何等名为七相怜愍?一者无畏怜愍;二者如理怜愍;三者无倦怜愍;四者无求怜愍;五者无染怜愍;六者广大怜愍;七者平等怜愍。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非怖畏故而起怜愍现行,随顺身语意业适可其心,利益安乐,是名菩萨无畏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非不如理怜愍而转,谓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是名菩萨如理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是怜愍随其所宜,发起一切饶益事业曾无厌倦,是名菩萨无倦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自起怜愍为作饶益,是名菩萨无求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愍,谓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是名菩萨无染怜愍,亦名菩萨无缘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起怜愍,唯是广大而非狭小。言广大者,谓于一切诸有情所,虽遭一切不饶益事而不弃舍;菩萨自身宁受非爱,终不以恶欲加于彼,是名菩萨广大怜愍……

普于一切诸有情类,平等平等,于有情界无有分限,是名菩萨平等怜愍。

菩萨与此七种行相怜愍相应,名善意乐、极善意乐。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51页C13行-552页A9行

(二)

菩萨于诸众生有七种怜愍,名第一真实。一者无畏;二者巧便;三者不厌;四者不求;五者不贪;六者广大;七者平等。

菩萨不以畏故,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修身、口、意业安乐众生,是名无畏。

菩萨以巧便慧,于诸众生起怜愍心,非法、非律、非真谛不教非处,是名巧便。

菩萨于诸众生,一切方便而不疲厌,是名不厌。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无所希求,是名不求。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不求恩报,是名不贪。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不限众生,于众生所得饶益不饶益悉不弃舍,是名广大。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等众生界无有方限,是名平等。

菩萨成就如是七种怜愍,是名第一真实。

《菩萨地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卷939页A22-B6行

第八节  哀愍为智本

自为己身亦为他人而兴愍哀,是为智本。

《大哀经》卷第八,《大正藏》第十三卷447页C20-21行



略 解

第一节“哀愍之自性”。此节首先说:“哀愍自性,略有二种:一在意乐,二在正行。”“意乐”义指意志之选择或爱好。有关道理于《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中有更多的解释。 “意乐”指对众生要利益、安乐,此属思想准则。“正行”指以外在正确的“身语”行为给众生饶益,此属行为准则。

第二节“为何须哀愍”。此节说:“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佛教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说:“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法”在此是指社会的道德法则。若将此节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直接贯串起来,更易于明白其中的意思。“善逝”是佛的另一名称。

第三节“何谓无哀愍”。此节首先指出:“若于五种有情众中起邪行时,说名无哀、无愍、无有伤叹。一于乞求者,二于危厄者,三于有恩者,四于乐乐者,五于乐法者。”此五种“有情众”在此特指人。随后对此五种“有情”又分别从五个方面作了解释。最后解释“邪行”说:“此中邪行者,谓于是中或作加行故,或不作加行故,或不饶益加行故,或中庸加行故,应知其相。”“加行”在此义指对事情加之以行为作用。此节所说的“五种有情众”,从正面的角度对待即是哀愍的五种对象。

第四节“哀愍之对象”。此节提出了哀愍的五种对象,如说:“一有苦有情,二恶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烦恼随眠有情。”并对此五种有情逐一作了解释。“烦恼”泛指“贪、瞋、痴”之类非道德的思想活动。“随眠”在此特指虽在不断正确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但尚未达到彻底完善的境界,产生恶行的烦恼还没能根本消除,尚处在潜伏或昏睡的状态之中。因此,“烦恼随眠有情”在此指尚未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实践者。

第五节“哀愍之三义”。此节指出了哀愍的三方面含义,可概括为:一、为谋求众生的安乐能坚定不移;二、为了引导利益众生使他们功德增长而甘愿奉献一切;三、宁肯放弃个人“禅悦”的精神快乐,去积极劝人作善为福。这三点反映了立身现实的哀愍精神。

第六节“哀愍之步骤”。此节说:“菩萨哀愍,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哀愍,普于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无怯劣。”此是哀愍的两大步骤,对哀愍的实践有非常必要的指导意义。

第七节“哀愍之准则”。此节提出了七种实践哀愍的准则,如说:“一者无畏怜愍;二者如理怜愍;三者无倦怜愍;四者无求怜愍;五者无染怜愍;六者广大怜愍;七者平等怜愍。” 这七种实践哀愍的基本准则,具有很现实的思想指导意义。

第八节“哀愍为智本”。此节说:“自为己身亦为他人而兴愍哀,是为智本。”“愍哀”即是“哀愍”。之所以说为自身和他人而哀愍“为智本”,是因为“哀愍”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反之,必然愚昧暴恶,即是不智之举。





第六篇  善恶义集



概 述



“善、恶”是伦理必须面对的两大核心问题。一切伦理学派的责任都在于明辨善恶,以期使人树立正确的善恶观,最终达到提升道德的目的。因此,对善恶问题的彻底认识是衡量一切伦理学派优劣的根本依据。佛教对“善恶”问题的认识不是建立在狭隘的“宗教”标准上的,而是以众生的“损益”为根本基础。在有关伦理学派中对善恶的认识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信上帝是善,不信上帝是恶”,“快乐是善,痛苦是恶”。这些认识都是片面和模糊的,都不足以成为认识善恶的标准。本篇对善恶的认识与其它相关学派比较,可谓全面、彻底、系统、实际、正确。如本篇第一章之一“善恶之根源”第一节说:“如何成善恶?能与损益为根本故。”这一对善恶的定义是最为圆满的。

本篇由四章组成,选录了佛教经典中对善恶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内容丰富,不易把握,于本书中所占比例最大,章节也是最多的。

















第一章  善恶综述



之一 善恶之根源



提 要

一种伦理学说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彻底认识形成善恶的根本原因。佛教在这方面给出了圆满的解答。因此,本部分即是佛教伦理的重中之重。

本部分由二十七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九类。第一至五节为一类,对形成善恶的根本原因作了清晰的解释。其中,第一节从人外在的社会利益影响上对善恶作了界定;第二、三节从人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上指出了善恶产生的根源;第四节将人的主观意识作用作为善恶的根源;第五节将人的客观选择作为产生善恶的根源。第六节为一类,总结出了社会以善恶作为两大主导力量的规律。第七节为一类,以一至十的递进方式分别说明了使人走向善恶的问题。第八至十节为一类,归纳了善恶变化的相状以及正确认识的方法。第十一至十二节为一类,指出了善恶不相容的特性。第十三节为一类,一方面将自己行善和劝人行善的性质及结果进行了区别,另方面又将自己作恶和劝人作恶的性质及结果进行了区别。第十四至十七节为一类,探讨了善恶的本体问题。第十八节为一类,指出了善人恶人在善恶上的差异。第十九至二十七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对“善恶根”的相关问题作了阐释。

第一节  如何成善恶

如何成善恶?能与损益为根本故。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二十九卷84页B12-13行

第二节  善恶因自身

一切善恶,皆因我身。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73页A28-29行

第三节  善恶因六识

若无心识,云何而得见、闻、觉、知?现见六识各具作用,明知不无。又若无识,则无善恶,若无善恶亦无苦乐,则入邪见断善根中。

《大乘义章》卷第三,《大正藏》第四十四卷538页B24-27行

第四节  善恶因现在

如契经言:由意暴恶,所作、所说无非不善,不应说言由过去意,能起如是身、语二业,此由现在意暴恶故,发起不善身、语二业。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九卷366页C23-26行

第五节  善恶在选择

如佛所说:一切善法多诸障难。世间众生多于不善法中而能营助,少能营助于诸善法。是故,我今于善法中发勤精进营助修习,非于不善法中而助其力。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三卷479页B1-5行

第六节  世善恶为主

一切诸世间,善恶法为主,

当勤修善法,彼则能救护。

《诸法集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七卷509页B9-10行

第七节  趣善恶之法

云何一法趣于恶趣?谓无仁慈,怀毒害心,是谓一法将向恶趣。云何一法趣于善趣?谓不以恶心加于众生,是为一法将向善趣。…… 云何三法向恶趣?谓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云何三法向善趣?谓三善根:无贪善根,无恚善根,无痴善根。…… 云何五法向恶趣?谓破五戒,杀、盗、淫逸、妄语、饮酒。云何五法向善趣?谓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云何九法向恶趣?谓九恼:有人已侵恼我,今侵恼我,当侵恼我;我所爱者,已侵恼,今侵恼,当侵恼;我所憎者,已爱敬,今爱敬,当爱敬。云何九法向善趣?谓九无恼:彼已侵我,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我所爱者,彼已侵恼,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我所憎者,彼已爱敬,我恼何益,已不生恼,当不生恼,今不生恼。……

云何十法向恶趣?谓十不善:身杀、盗、淫;口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贪取、嫉妒、邪见。云何十法向善趣?谓十善行:身不杀、盗、淫;口不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不贪取、嫉妒、邪见。

《长阿含经》卷第十,《大正藏》第一卷59页B21行-60页A20行

第八节  善恶四差别

善不善行作名善不善,彼四种差别。或有善建立不善,如作施等已悔;或有不善建立善,如作恶已悔;或有不善建立不善,如作恶已悔少;或有善建立善,如作施等善已悔少。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八卷837页B21-25行

第九节  善恶辩证法

(一)

善法与善法作近所作因;善法与不善法作近所作因;不善法与不善法作近所作因;不善法与善法作近所作因。

善法与善法作近所作因者,以善业故生大富长者、商主家,其家诸人好乐行善,以亲近故亦好行善。是名善与善作近所作因。

善与不善作近所作因者,以善业故生王、若大臣家,其家诸人好行诸恶,以亲近故,亦好行诸恶。是名善与不善作近所作因。

不善与不善作近所做因者,以不善业故生恶戒家,以亲近故,常作诸恶。是名不善与不善作近所作因。

不善与善作近所作因者,以不善业故身生重患,以厌患故,修行于善。是名不善与善作近所作因。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二十八卷86页C23行-87页A6行

(二)

如是一切善与不善,皆应展转为增上缘。 谓善为因生王家等受富乐果,由此为依多行放逸,造诸不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九,《大正藏》第二十九卷448页C13-15行

第十节  持善恶四事

人在生有四事: 一者有善计善相随; 二者有恶计恶相随;三者有善计恶相随;

四者有恶计善相随。

《佛说骂意经》,《大正藏》第十七卷530页C18-20行

第十一节  善恶不共存

(一)

善不与恶俱,恶不与善俱。

《出曜经》卷第八,《大正藏》第四卷653页B2行

(二)

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大正藏》第十二卷550页A17-18行

(三)

以无恶为离一切恶。

《法镜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9页A5行

第十二节  善恶各相应

(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与善共并,恶者与恶共并。犹如乳与乳相应,酥与酥相应,粪除屎溺各自相应。此亦如是,众生根源所行法则各自相应,善者与善相应,恶者与恶相应。

《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六,《大正藏》第二卷795页B27-C3行

(二)

众生根源皆自相类,恶者与恶相从,善者与善相从。过去、将来众生根源亦复如是,以类相从,犹如以净与净相应,不净者与不净相应。

《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六,《大正藏》第二卷796页A17-20行

(三)

众生种类相似相随,行恶者与行恶者相随;行善者与行善者相随。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四,《大正藏》第二十八卷389页C16-17行

第十三节  恶与真实法

(一)

世尊告诸比丘:有恶法,有真实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恶法?谓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是名恶法。

云何为真实法?谓离杀生乃至正见,是名真实法。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大正藏》第二卷274页C20-24行

(二)

世尊告诸比丘:有恶法,恶恶法;有真实法,真实真实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恶法?谓杀生乃至邪见,是名恶法。

云何为恶恶法?谓自杀生教人令杀,乃至自起邪见复以邪见教人令行,是名恶恶法。

云何为真实法?谓不杀生乃至正见,是名真实法。

云何为真实真实法?谓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复以正见教人令行,是名真实真实法。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大正藏》第二卷274页C27行-275页A6行

第十四节  善恶之本

(一)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十八卷386页B4-C15行

(二)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曰:善不善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曰:不诚之杂为本。

《维摩诘经》卷下,《大正藏》第十四卷528页B18-21行

第十五节  善恶自体论

智人知法说,善法有自体, 世人知有体,余法亦如是。出法出自体,是圣人所说, 如是不出法,不出法自体。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法师所说,善法有自体,

此善法自体,法应分分说。

此偈明何义?若彼法师,谓彼善法有自体者,应分分说此善自体。此之善法,如彼善心,善心自体如是如是,一切诸法不如是见,若如是说,亦法自体,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偈言:

若善法自体,从于因缘生,

善法是他体,云何是自体?

此偈明何义?若善法体从于因缘和合而生,彼是他体,善法云何得有自体?如善法体,余亦如是。若汝说言如彼善法、善法自体,如是不善、不善体等,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偈言:

若少有善法,不从因缘生,

善法若如是,无住梵行处。

此偈明何义?若汝意谓:少有善法不因缘生,如是不善、不善自体,无记、无记自体。若当如是,无住梵行。何以故?汝若如是,是则舍离十二因缘;若当舍离十二因缘,是则舍见十二因缘。若如是无十二因缘,则不得见十二因缘。如其不见十二因缘,不得见法。世尊说言:若比丘见十二因缘,彼则见法;若不见法,不住梵行。若离如是十二因缘,则离苦、集,十二因缘是苦集故。若离苦集是则离苦,若无集者,何处有苦?若无苦者,云何有灭?若无苦灭,当于何处修苦灭道?若如是者,无四圣谛。无四圣谛,则亦无有声闻道果;见四圣谛,如是则证声闻道果;无声闻果,无住梵行。

又复有义,偈言:

非法非非法,世间法亦无,

有自体则常,常则无因缘。

此偈明何义?若当如是离于因缘和合生者,汝得多过,以不得法及非法故,一切世间法皆不可得。何以故?因缘和合生一切法,以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若无因缘和合生者,则一切法皆不可得。又复,自体不从因缘和合而生,无因缘有则是常法。何以故?无因缘法则是常故,彼若如是,无住梵行。

又复,汝法自有过失,何以故?世尊所说:一切有为皆悉无常。彼何自体皆悉无常?偈言:

善不善无记,一切有为法,

如汝说则常,汝有如是过。

此偈明何义?若说善法有法自体,不善、无记亦如是说。若如是者,汝说一切有为法常。何以故?法若无因,无生住灭。无生住灭,非有为法,则一切法皆是无为。若说善等一切诸法皆有自体,则一切法皆悉不空,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

诸法若无体,无体不得名,

有自体有名,唯名云何名。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人说有名,语言有自体,

彼人汝可难,语名我不实。

此偈明何义?若何人说名有自体,彼人如是,汝则得难。彼人说言:有体有名,无体无名。我不如是说有名体。何以知之?一切诸法皆无自体;若无自体,彼得言空;彼若空者,得言不实。若汝有名、有自体者,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偈言:

若此名无者,则有亦是无,

若言有言无,汝宗有二失。

若此名有者,则无亦是有,

若言无言有,汝争有二失。

此偈明何义?若此名无,如是宗失;如其是有,如是争失。我宗不尔,有物有名,无物无名。如是诸法有自体者,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偈言:

如是我前说,一切法皆空,

我义宗如是,则不得有过。

此偈明何义?我前已说:一切法空,亦说名空,汝取空名而有所说。若一切法皆无自体,名亦无体。我如是说,义宗无过。我不说名有自体故。

又复,汝说偈言:

若离法有名,不在于法中;

说离法有名,彼人则可难。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别有自体,不在于法中,

汝虑我故说,此则不须虑。

此偈明何义?彼不须虑,汝妄难我。我则不遮诸法自体;我不离法别有物取。何人取法,彼人须虑;我不取法,故不遮法,云何有过?若我取法有自体者,则可难言汝不相应。我不如是,汝难大※赊,全不相当。

又复,汝说偈言:

法若有自体,可得遮诸法;

诸法无自体,竟为何所遮?

如有瓶有泥,可得遮瓶泥,

见有物则遮,见无物不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有体得遮,若空得言成,

若无体无空,云何得遮成?

此偈明何义?法若有者则可得遮法,若无者则不得遮。汝难我言,一切诸法皆无自体。实如汝言,一切诸法皆无自体。何以知之?以汝遮法无自体成。若遮诸法无自体成,得言一切诸法皆空。

偈言:

汝为何所遮,汝所遮则空,

法空而有遮,如是汝争失。

此偈明何义?若一切法遮有自体,若无自体彼得言空,彼空亦空。是故汝言,有物得遮,无物不遮,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偈言:

我无有少物,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无理,枉横而难成。

此偈明何义?若我如是少有物遮,汝得难我。我无物遮,如是无物我无所遮,如是无遮一切法空。如是无物遮与所遮。是故,汝向如是难言:何所遮者,此汝无理,枉横难我。

又复,汝说偈言:

若法无自体,言语何所遮?

若无法得遮,无语亦成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汝言语法别,此义我今说,

无法得说语,而我则无过。

此偈明何义?若汝说言:无有言语亦成遮者,随何等法,彼一切法皆无自体,说彼诸法无自体语,非此言语作无自体。此我今答:若说诸法无自体语,此语非作无自体法。又复有义,以无法体,知无法体;以有法体,知有法体。譬如,屋中实无天得,有人问言:有天得否?答者言有;复有言无。答言无者,语言不能于彼屋中作天得,无但知屋中空无天得。如是若说一切诸法无自体者,此语不能作一切法无自体;无但知诸法自体无体。若汝说言,若无物者则不得言法无自体。以无语故,不得成法,无自体者,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

如愚痴之人,妄取炎为水,

若汝遮妄取,其事亦如是。

取、所取、能取,遮、所遮、能遮,

如是六种义,皆悉是有法。

若无取、所取,亦无有能取;

则无遮、所遮,亦无有能遮。

若无遮、所遮,亦无有能遮,

则一切法成,彼自体亦成。

此四行偈,我今答汝,偈言:

汝说鹿爱喻,以明于大义,

汝听我能答,如譬喻相应。

此偈明何义?汝若说此鹿爱譬喻,以明大义,汝听我答,如喻相应,偈言:

若彼有自体,不须因缘生,

若须因缘者,如是得言空。

此偈明何义?若鹿爱中,妄取水体,非因缘生,汝喻相当。鹿爱因缘,彼颠倒见,颠倒见者以不观察因缘而生,如是得言因缘而生。若因缘生,彼自体空。如是之义,如前所说。

又复有义,偈言:

若取自体实,何人能遮回,

余者亦如是,是故我无过。

此偈明何义?若鹿爱中,取水体实,何人能回?若有自体则不可回,如火、热、水、湿、空、无障碍,见此得回。如是取自体空,如是、如是,余法中义,应如是知。如是等,如取无实,余五亦尔。若汝说彼六法是有,如是得言一切诸法皆不空者,义不相应。

又复,汝说偈言:

汝因则不成,无体云何因?

若法无因者,云何得言成?

汝若无因成,诸法自体回;

我亦无因成,诸法有自体。

若有因无体,是义不相应,

世间无体法,则不得言有。

此偈我今答,偈言:

此无因说者,义前已说竟,

三时中说因,彼平等而说。

此偈明何义?如是大义于前已说;此则无因,应如是知。如是论义,前因已说遮六种回。彼前论义,今于此说。

又复,汝说偈言;

前遮后所遮,如是不相应,

后遮若俱并,如是知有体。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说三时因,前如是平等,

如是三时因,与说空相应。

此偈明何义?若遮此因三时言语,此先已答,应如是知。何以故?因平等故。如遮三时彼不相应,彼语亦在遮、所遮中。若汝意谓,无遮、所遮犹故得遮,我已遮竟。此三时因,与说空人言语相应。又复云何先已说竟?如向偈言:

我无有少物,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无理,枉横而难我。

若汝复谓,三时遮成,见前时因,见后时因,见俱时因。彼前时因,如父以子;后时因者,如师弟子;俱时因者,如灯以明。此我今说,此不如是前说三种,彼三种中一一复有三种过失,此前已说,复次第遮,汝立宗失。如是等自体遮成。偈言:

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此偈明何义?若人信空,彼人则信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何以故?若人信空,则信因缘和合而生;若信因缘和合而生,则信四谛;若信四谛,彼人则信一切胜证;若人能信一切胜证,则信三宝谓佛、法、僧。若信因缘和合而生,彼人则信法因、法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彼人则信非法因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信非法因、信非法果,则信烦恼、烦恼和合、烦恼法物。彼人如是,一切皆信。如是前说,彼人则信善行、恶行;若人能信善行、恶行,彼人则信善、恶行法;若人能信善、恶行法,则知方便,过三恶道。彼人如是,能信一切世间诸法。如是无量,不可说尽。

※《大正藏》注:大=太。

《回争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卷20页C24行-23页A20行

第十六节  善恶性与欲

问曰:众生何以不皆作善欲?

答曰:是故佛说世间种种性,恶性、善性。恶性者,恶欲;恶欲故根钝。如火热性、水湿性,不应责其所以。

问曰:恶欲即是恶性,有何差别而作二力?

答曰:性先有,欲得因缘而生。譬如先有疮,得触因缘则血出。性在内,欲在外;性重,欲轻;性难除,欲易舍;性深,欲浅。用性作业,必当受报;用欲作业,不必受报。有如是等差别。

复有人言:欲常习增长,遂成为性,性亦能生欲。是人若今世若后世常习是欲,则成为性。住是性中作恶、作善,若住善性则可度,若住恶性则不可度。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八,《大正藏》第二十五卷683页B19-C2行

第十七节  善恶性所成

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35页A24-27行

第十八节  善恶人与善恶

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 恶人造恶易,善人作恶难。《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十七卷39页C8-9行

第十九节  何谓善恶根

(一)

云何善根?有三善根,谓无贪、无恚、无痴。

云何不善根?有三不善根,谓贪、恚、痴。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27页B27-28行

(二)

善根云何?谓三善根即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

不善根云何?谓三不善根即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93页A23-25行

(三)

三不善根是佛所说,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三善根是佛所说,谓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大正藏》第一卷227页C17-20行

第二十节  何名善恶根

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故名为善根。

如一切恶法皆从贪、恚、痴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3页B5-7行

第二十一节  识别善恶根

于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

云何不善法如实知?不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实知。

云何不善根如实知?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实知。

云何善法如实知?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实知。

云何善根如实知?谓三善根:无贪、无恚、无痴,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实知。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大正藏》第二卷94页B13-21行

第二十二节  善根与心及心所法

问:心及助心法与三善根相应时,一时中具与三善根相应否?答:一时中具与三善根相应。如信、智等现前时,此心得理即是无痴,贪、瞋不起,即是无贪瞋。

问:心及助心法与三不善根相应时,一时中具与三不善根相应否?答:恶心现前时,此心乖理,恒与无明相应;若与贪相应时,不与瞋相应,以恶性相反故。

问:三善根是心法否?答:非心法,故有时不与心相应。如僧祗等部说:众生心性本净,客尘所污。净即是三善根;众生无始生死以来有客尘,即是烦恼。烦恼即是随眠等烦恼。随眠烦恼,即是三不善根。由有三善根故,生信、智等。信、智等生时,与三善根相扶,故名相应。由有三不善根故,起贪瞋等不善。不善生时,与三不善相扶,故言相应。若起邪见,断三善根,三善根暂灭,非永灭,后若生善,还接之令生。若断三不善根者,断则永不生。

《随相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卷163页A28-B16行

第二十三节  不善根之义

(一)

不善根是何义?答曰:生义、养义、增义,是不善根义;充足义、饶益义、滋盛义、流澍不善义,是不善根义。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二十八卷187页A5-8行

(二)

问:何故名不善根?不善根是何义?答:于诸不善法,能生、能养、能增、能益、能摄、能持、能滋长义,是不善根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七卷241页C10-12行

第二十四节  何谓三善根  

三善根者,谓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无贪善根者,无贪云何?答:谓于欲境诸不贪、不等贪、不执藏、不防护、不坚著、不爱、不乐、不迷心闷、不耽嗜、不遍耽嗜、不内缚、不欲、不求、不耽湎,非苦集、非贪类、非贪生,总名无贪。  善根云何?答:谓无贪法是善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无病根、无痈根、无箭根、无秽根、无浊根、不杂染根、清净根、鲜白根。是故,名为无贪善根。

无瞋善根者,无瞋云何?答:谓于有情不欲损害、不怀栽杌、不欲扰恼、非已瞋、非当瞋、非现瞋、不乐为过患、不极为过患,意不愤恚,于诸有情不相违戾,不欲为过患,非已为过患,非当为过患,非现为过患,总名无瞋。

善根云何?答:谓无瞋法是善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无病根、无痈根、无箭根、无秽根、无浊根、不杂染根、清净根、鲜白根,是故名为无瞋善根。

无痴善根者,无痴云何?答:谓知前际智、后际智、前后际智;知内智、外智、内外智;知业智、异熟智、业异熟智;知善作业智、恶作业智、善恶作业智;知因智、因所生法智;知佛智、法智、僧智;知苦智、集智、灭智、道智;知善法智、不善法智;知有罪法智、无罪法智;知应修法智、不应修法智;知下劣法智、胜妙法智;知黑法智、白法智;知有敌对法智;知缘生法智;知六触处如实智。如是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总名无痴。

善根云何?答:谓无痴法是善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无病根、无痈根、无箭根、无秽根、无浊根、不杂染根、清净根、鲜白根,是故名为无痴善根。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六卷376页C21行-377页A20行

第二十五节  善恶根之断续

云何断善根?谓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得随顺彼恶友故,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无哀愍故,能断善根。此中种子亦名善根,无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名断善根,非由永拔彼种子故。

云何续善根?谓由性利根故,见亲朋友修福业故,诣善丈夫闻正法故,因生犹豫证决定故,还续善根。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281页A22-B2行

第二十六节  谤因果断善根

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569页C12行

第二十七节  四法断善根

(一)

佛观众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是人虽具如是二法,不久能断一切善根,具不善根。何以故?如是众生不亲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行,以是因缘,能断善根,具不善根。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三,《大正藏》第十二卷563页A14-18行

(二)

迦叶言:世尊,何等人辈能断善根?善男子,若有聪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别,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断善根。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569页C1-4行



略 解

第一节“如何成善恶”。此节说:“如何成善恶?能与损益为根本故。”此说明确指出,个人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或利益是形成善恶的根本原因。换一种方式说,以人的社会影响的好坏作为形成善恶的根源。这无疑是对善恶问题最准确的把握。在此,佛教既没有将自身作为善恶的主宰力量,也未承认有决定善恶的神。

第二节“善恶因自身”。此节说:“一切善恶,皆因我身。”“身”义指“自身”,具体是指作为善恶载体的“身、口、意”。人身作为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它既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善恶形成的本源。人若无自身的善恶造作,也就不会产生善恶。研习此节时宜参阅第二篇“五戒与十善”和本篇第四章“身口意与善恶”。

第三节“善恶因六识”。此节说:“若无心识,云何而得见、闻、觉、知?现见六识各具作用,明知不无。又若无识,则无善恶,若无善恶亦无苦乐,则入邪见断善根中。”此节提出了人成之为人的“六识”。“六识”是人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境的识别。“六识”的功能是感知和识别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人的存在体现于六识中,依之而产生善恶。若否定了六识的存在,也就否定了善恶的存在。如此“邪见”则断绝了道德赖以产生的根源。此节将“六识”作为“善恶”的根源,对深入认识道德问题提出了细致的依据。

第四节“善恶因现在”。此节说:“如契经言:由意暴恶,所作、所说无非不善,不应说言由过去意,能起如是身、语二业,此由现在意暴恶故,发起不善身、语二业。”此节在于说明人的恶行不是由过去意识决定的,而是由现在意识决定的。人的某种意识不论产生的时间有多么长久,只有在不断重复执著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延续。过去的意识已经消灭,直接支配行为的是现前意识。因此,佛教常提醒人注重当下意识。

第五节“善恶在选择”。此节指出了营助于恶者多,营助于善者少的社会现实。以此认识为基础,奉行佛教的人为了改变社会的不良道德状况,应以道德完善为己任。因此,最后说:“我今于善法中发勤精进营助修习,非于不善法中而助其力。”

第六节“世善恶为主”。此节说:“一切诸世间,善恶法为主,当勤修善法,彼则能救护。”从伦理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善恶为主导力量的。以善作为主导力量,社会就相对安宁和文明;以恶作为主导力量,社会难免动荡和罪恶。唯有勤于修善,才能挽救和保护社会。此节之精神在于说明,人是主导社会善恶的决定力量。

第七节“趣善恶之法”。此节指出了使人走向善恶的种种原因,分别提出了“一法、二法、三法、五法、九法、十法”六种类别。

第八节“善恶四差别”。此节提出了善恶的四种辩证关系,对认识善恶产生的根源有重要意义。一、“或有善建立不善,如作施等已悔。”布施本是善行,如布施之后反悔,善即成为恶。二、“或有不善建立善,如作恶已悔。”作恶固然是恶,如作恶后能及时改悔,恶即转变为善。三、“或有不善建立不善,如作恶已悔少。”如作恶不能悔过,这种恶会导致进一步的恶。四、“或有善建立善,如作施等善已悔少。”作了善事之后能充满自信继续坚持,这种善会产生更进一步的善。

第九节“善恶辩证法”。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与第七、八节所述善恶于主观上的变化相比,此节主要指出了产生善恶的客观原因。资料一的四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属产生善恶的客观原因,后一方面则属主观原因。一、“善法与善法作近所作因”,指人本具有善,因生于善的家庭环境中也就易于继续行善。二、“善法与不善法作近所作因”,指人本来善,因生于好行恶的家庭中,也会变得好行恶。三、“不善法与不善法作近所作因”,指人本来就恶,又生于恶的家庭中,他的恶即无法得到改变。四、“不善法与善法作近所作因”,指人因行恶身染重患,为了健康而修行善。此节指出客观环境对产生善恶的重要影响。从不同层次类推,在善恶问题上,家庭作用于个人,而社会则作用于家庭。

第十节“持善恶四事”。此节首先说:“人在生有四事”,其义指人生之四件大事。四事为:“一者有善计善相随;二者有恶计恶相随;三者有善计恶相随;四者有恶计善相随。”此四事的含义可借第九节来理解。“计”本有计度、考虑的意思,在此宜理解为对善恶的正确把握方法。

第十一节“善恶不共存”。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其一说:“善不与恶俱,恶不与善俱。”在此说明了善恶不可共存的道理,对人的道德选择极为重要。其二说:“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此两说有相互注释的作用。

第十二节“善恶各相应”。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于其一中说:“众生根源所行法则各自相应,善者与善相应,恶者与恶相应。”此说揭示了善者与善者、恶者与恶者相应相从的普遍法则,对认识社会道德问题很有帮助。

第十三节“恶与真实法”。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于其二中将行杀生等十恶称之为“恶法”,又将自行并教人行十恶称为“恶恶法”。反之,将自不行十恶称为“真实法”,而自不行并劝人不行十恶则称为“真实真实法”。“真实”义指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善。佛教将行善称为“真实”,从而使“真”、“善”相统一;于本篇第二章第十节“爱善如父母”则将“善”与“美”统一了起来。由此可见,佛教伦理是真、善、美的统一。

第十四节“善恶之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于其一中分六个层次剖析了善恶的最终本源。第一个层次是善恶表现载体的“身为本”;第二个层次是人身赖以存在的“欲贪为本”;第三个层次是形成欲贪的“虚妄分别为本”;第四个层次是产生虚妄分别的“颠倒想为本”;第五个层次是颠倒想以“无住为本”;第六个层次则是“无住则无本”。依此节之说,善恶的产生究其根源是无本可言的。这是对善恶问题本质的认识,如不能加以正确理解,易造成道德虚无主义的错觉。人一旦真正达到了佛教的这种认识境界,非但不会产生道德虚无主义,反而会进入道德的自由境界。

第十五节“善恶自体论”。此节通过论辩的形式说明善恶有无自体的问题。本节中说,“因缘和合生一切法”,“若因缘生,彼自体空。”据此而论,可以概括说,善恶自体是无体之体。最后说:“若信因缘和合而生,彼人则信法因、法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彼人则信非法因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信非法因、信非法果,则信烦恼、烦恼和合、烦恼法物。彼人如是,一切皆信。如是前说,彼人则信善行、恶行;若人能信善行、恶行,彼人则信善、恶行法;若人能信善、恶行法,则知方便,过三恶道。”由此可知,佛教的善恶是以因缘为自体的。因缘作为形成一切事物的法则,是能够认识和把握的,在善恶问题上也不例外。本节对理解第十四节有重要帮助。本节与本篇第三章第三节“善恶无记义”,为本书中较长的两节,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于研究时宜相参照。

第十六节“善恶性与欲”。于此节中说:“世间种种性,恶性、善性。恶性者,恶欲……如火热性、水湿性,不应责其所以。”“性先有,欲得因缘而生。譬如先有疮,得触因缘则血出。性在内,欲在外;性重,欲轻;性难除,欲易舍;性深,欲浅。”此说,指出了性与欲的一致性和差别性。末后又说:“欲常习增长,遂成为性,性亦能生欲。”此说较上说更为明确。如第十五节说:“因缘和合生一切法。”佛教并不承认有固定不变的事物,善恶性也是如此。之所以说“性先有,欲得因缘而生”,在此“性”指的是“积习成性”,此性已成为精神深处之物,而依之形成的“欲”则是较浅层的。“性、欲”从根本上说是一件事物的表里,两者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可将此节与第二章中“善性之形成”一节相参照。

第十七节“善恶性所成”。此节说:“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菩萨性”即是“善性”。人的思想活动又名为欲心,如有善欲作善业即是善性。最后又说:“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承认有固有的善恶性,善恶性是随着人思想行为的活动而形成的。

第十八节“善恶人与善恶”。此节说:“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作恶难。”这四句话概括了善恶人在善恶问题上的不同特色。若略作解释,可以说:易于行善是善人的特色;难以行善是恶人的特色;易于造恶是恶人的特色;难以作恶是善人的特色。这四点即是善人之所以成为善人,恶人之所以成为恶人的原因。

第十九节“何谓善恶根”。此节只是列举出了三善恶根的名目。“根”的含义宜从两方面理解:1、三善恶是主观意识的正反两种表现形式,因根源于此故名为根;2、三善恶是生长一切善恶的根源,故名为根。在研习本节至二十七节时,宜参照第二篇第六章之十一“贪瞋痴综述”。

第二十节“何名善恶根”。此节说明了“贪、恚、痴”之有无能产生善恶,故名为善恶根。

第二十一节“识别善恶根”。此节提出了“如实知”“不善法、善法”和“不善根、善根”的问题,本节只是就后者而言。“如实知”义指准确地或切实地去认识问题。此节之所以要求人如实知善恶根,原因在于只有首先正确认识了“贪、恚、痴”之后,道德的建立才会有基础。

第二十二节“善根与心及心所法”。此节阐明了三善恶根与“心法”及“心所法”的关系,对认识三善恶根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依据唯识宗的观点,“心法”有八种,具体可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此八识属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又称之为“心王法”。“心所法”又名为“心所有法”和“助心法”,概括起来有五十一种。它是心法面对客观世界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言行,可分为善、恶、无记(非善非恶)三种性质。这方面的解释详见正果法师的《佛教基本知识》或有关经论。此节还指出三善根“非心法”,即三善根不是由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决定的,而是人的固有本能。这种本能在“三不善根”出现后会暂时中断,但不会永远消灭。如果能断除“三不善根”,则能使“不善”彻底消灭。此说具有“性善论”的特色,也可说是“善性不灭论”。

第二十三节“不善根之义”。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对不善根的含义作了具体解释。于其二中说:“于诸不善法,能生、能养、能增、能益、能摄、能持、能滋长义,是不善根义。”

第二十四节“何谓三善根”。此节首先详细说明了无贪、无瞋、无痴的含义,又阐释了三者之所以名为善根的八种共同原因,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十五节“善恶根之断续”。此节首先指出断善根的五个因素:一、“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指达到极其恶的思想和行为;二、“得随顺彼恶友故”,指思想和行为随顺恶友;三、“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指对事物的认识极端谬误,如否定因果法则;四、“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指对已作的恶不惧怕、不后悔;五、“无哀愍故”,“哀愍”的具体含义可参阅第五篇第四章。在此五种情况下虽说“能断善根”,但并非是断除固有的善根,如最后解释说:“但由安立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名断善根,非由永拔彼种子故。”此说与第二十二节所说有相通之处。本节至第二十七节阐释了善恶根的断续问题,对认识人自身的善恶很有帮助。研习时宜参照第二十二节“善根与心及心所法”。关于怎样接续已中断的善根,本节指出了四点:一、“谓由性利根故”,指自性具有及时改过的力量;二、“见亲朋友修福业故”,指断善根的人因受到亲朋好友修福业的感染,从而弃恶向善;三、“诣善丈夫闻正法故”,指断善根的人因接受善人的教育而使善根得以相续;四、“因生犹豫证决定故”,指断善根的人因对善恶产生犹豫而最终决定从善。

第二十六节“谤因果断善根”。此节说:“说无因、无果,当知是人,能断善根。”“因果”是佛教最早揭示的自然法则,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于道德上也不例外。佛教伦理是建立在因果认识基础上的。如果否定了因果的存在,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也就无从确立善恶了。因此,佛教将否定因果作为一切罪恶的根源,通常称之为“邪见”或“谤无因果”。

第二十七节“四法断善根”。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佛观众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是人虽具如是二法,不久能断一切善根,具不善根。何以故?如是众生不亲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维、不如法行。”此处说明,人虽然具有善法和不善法,但如果不能努力学习善法,则是置身于走向罪恶的道路,其不久必断善根。反之,才有成就一切善根的希望。



之二 善恶选择



提 要

本部分由八节组成,主要阐明了如何正确面对善恶的道理。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三类。第一节为一类,从能否正确认识恶的问题,作为能否正确选择善的基础;第二至七节为一类,从不同的角度指出,只有正确对待善,才能消除恶;第八节为一类,指出了隐蔽自身善,敢于向人显露自身恶的行为选择。

第一节  识恶修善

若不睹见恶法过患,则不得修一切善法。

《菩萨善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964页A1-2行

第二节  以善灭恶

以一切善灭诸恶法。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八卷696页B1行

第三节  修善灭恶

若人作恶业,修善而能灭,

彼能照世间,如日出云翳。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四,《大正藏》第二十三卷1039页B8-9行

第四节  护善舍恶

拥护善法,舍离不善。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八卷703页B12行

第五节  离恶生善

若人不离恶能生善及能利益众生,无有是处。

《摄大乘论释》卷第十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232页B22-23行

第六节  去恶进善

永息无过者,柔和不卒暴,

吹弃诸恶法,如风落其叶。

永息无过者柔和不卒暴者,诸根具足无所流溢,所说专正言不卒暴,威仪礼节无所漏失,如斯之人无有俦匹亦无过者,是故说曰永息无过者柔和不卒暴也。

吹弃诸恶法如风去其叶者,行人执意铿然不动,执信坚固毫厘不犯,去诸恶法日进其善,昼夜校饰不令有尘,如铁生垢莹治乃明,人心重垢须慧乃照,是故说曰吹弃诸恶法如风去其叶也。

《出曜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四卷743页B7-17行

第七节  去恶从善

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

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四卷575页A9-10行

第八节  隐善露恶

(一)

当隐自诸善,亦发露众恶。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366页B10行

(二)

功德覆藏,恶事发露。 《菩萨地持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卷911页A20-21行



略 解

第一节“识恶修善”。此节说:“若不睹见恶法过患,则不得修一切善法。”善恶是对立的,认识不到恶的危害,人是难以去修善的。此说表明,唯有首先认识到恶的危害,才是为善的基础。

第二节“以善灭恶”。此节说:“以一切善灭诸恶法。”善恶既是对立的,也是不可分离的,思想行为走向恶的反面即是善。身、口、意作为善恶的载体,人是可以把握的,使之为恶则恶,使之为善则善,能使一个事物向正、反两方面转变。

第三节“修善灭恶”。此节说:“若人作恶业,修善则能灭,彼能照世间,如日出云翳。”此说之义与第二节大体相同。后两句不但是对改恶之人的赞誉,同时也指出善与恶如同太阳与云雾的关系。

第四节“护善舍恶”。此节说:“拥护善法,舍离不善。”此节既表明了唯有护善才能舍恶的道理,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准则而提出的。

第五节“离恶生善”。此节说:“若人不离恶能生善及能利益众生,无有是处。”离恶是产生善的决定因素,以此为基础才能利益众生。

第六节“去恶进善”。此节着重从实践的角度指出去恶进善的方法。

第七节“去恶从善”。此节说:“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此节表明了去恶从善的“吉祥”意义。

第八节“隐善露恶”。本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当隐自诸善,亦发露众恶。”这一思想对注重道德修养的人而言至关重要。对一般人而言,于选择上往往相反,可谓“当隐自诸恶,亦发露众善”。



之三 佛教信仰在善恶



提 要

本部分之标题之所以名为“佛教信仰在善恶”,是因为佛教的根本教义在于如何面对善恶问题。因此,又可以说,佛教是道德信仰,而非神教信仰。

本部分由四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两类。第一节为一类,通过弃恶向善的要求说明佛教信仰宗旨之所在;第二至四节为一类,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阐明对善恶能正确认识和选择即是佛教的终极目标。

第一节  弃恶行善为佛教

(一)

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

《增一阿含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卷551页A10-17行

(二)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大正藏》第二卷787页B1-2行

(三)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1页C11-12行

(四)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者,诸佛世尊教诫后人,三乘道者不以修恶而得至道,皆习于善自致道迹,是故说曰诸恶莫作也。

诸善奉行者,彼修行人普修众善,唯自璎珞具足众德,见恶则避恒修其善,所谓善者,止观妙药烧灭乱想,是故说曰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者,心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难解之结缠裹其心,欲、怒、痴盛,骄、慢、悭、嫉种诸尘垢,有此病者则心不净。行人执志自练心意使不乱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说曰自净其意也。

是诸佛教者,如来演教禁戒不同,戒以检形,义以摄心。佛出世间甚不可遇,犹如优昙钵花亿千万劫时时乃有,是故如来遗戒教化,圣圣相承以至今日。禁戒不可不修,惠施不可不行,吾所成佛王三千者,皆由禁戒惠施所致也,是故说曰是诸佛教。

《出曜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四卷741页B24-C12行
发表于 2009-9-25 09: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09: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表于 2009-9-25 1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发表于 2009-9-25 1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仙道来,必往佛道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30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