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34|回复: 5

易经的大小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9 00: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学之太极既代表特殊的东西,也代表普通的东西,太极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太极模型中包括了始终、安危、吉凶、因果、长短、曲直、黑白、祸福、雌雄、合闭、刚柔、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有限与无限、可能与现实、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等等。因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都是相悖的、相对的、相反的。 这就寓意着大小相悖原理。
《庄子?天下》记载了惠施关于“大小”所提出的论题: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
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惠施认为宇宙是一,宇宙是唯一的、整体的、统一的宇宙。关于大小的区别,本来是相对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是最大的,毫末是最小的,这被认为是大小的两个极端。至大没有极限,至小没有极点,这就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明了宇宙的无限性。无外和无内虽然有大一和小一之分,但归根结底还是一。有外就未必是一,有内也未必是一。只有无外与无内的统一,才真正是彻底的无限的一。大一和小一不过是一的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无限的一。大一和小一是就一之无外的无内来说的。大一和小一的统一,正说明宇宙是无限的一,“即无限的宇宙是唯一的、统一的宇宙,同时也说明宇宙是整体性的宇宙。”:[1]宇宙即是无限性的也是有限性的。
宇宙是一,说明宇宙是唯一的、统一的。但这种统一不是单一的、无差异的统一,而是包含着多样性、差异性的统一,统一中有杂多、有差异。整个统一的宇宙及其无限多的层次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且,同和异的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2]惠旋区分小同异和大同异,涉及到了事物的类和属、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推演关系。同类事物有共同性,这是大同,也就是属中之同。小同从属于大同,因为不同属之间有共同性,因而属于同类,这是普遍性。但同类中的不同属又各自有特殊性,小同对大同来说就是特殊性,所以表现为不同的属。这是大同与小同之异,也就是:“小同异”,亦即类和属、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因为大同和小同是可以推移的。大同向下可推至小同,而小同对其所从属的大同来说又成为小同。如此反向推类,向上可以推出万物都是一类,都有共性,这就是“毕同”;向下可推出万物都是个别存在,都有个性,这是“毕异”。“毕同”与“毕异”就是“大同异”。这说明宇宙万物既是同一的,又是有差异的。[3]
惠施的“小同异”和“大同异”的观点还可以作另一种诠释。《吕氏春秋?有始》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众耳目鼻口也,众五谷寒暑也,此之谓众异”。如果从这一角度看,惠施的“小同异”和“大同异”的观点又涉及到了事物和宇宙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宇宙中的万物,犹如一人之身,都是整体性的一体,而整体性的一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从属于整体,形成事物的整体性,这是“大同”;构成整体的诸部分又各有差异,这是“众异”。但在一个整体中,“众异”的各部分自身又是同一的,这是“小同”。“大同”是整体性的一体之间,“小同”是众异的部分自身之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就是“小同异”。整体和部分是可以推移的。任何一个整体对于它所从属的更大的整体系统来说,也就成为部分。而任何一个部分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它是由部分组成的。所以“大同”与“小同”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就宇宙的统一性、整体性来说,万物是同一的,同属于整体,因而是“毕同”。从宇宙的多样性、层次性来说,万物是有差异的,是互相区分的,因而是“毕异”。[4]
惠施关于“大同”、“小同”、“毕同”、“毕民”的提法,并不是排斥异、否定异,也不是把同和异绝对对立起来,而是承认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与异是互相包容的。所谓“合同异”实际是把同和异统一起来。若只有同没有异,就谈不上“合同异”,谈不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但是惠施所关注所强调的是宇宙万物的一体性,‘小同’从属于‘大同’,‘毕异’从属于‘毕同’,也就是以同合异。这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观点,是以万物的‘毕同’为基础的”。[5]
庄子认为∶“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所以也可以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筹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管子?心术》说:“道在天地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道是太极是气是世界的本原。道无穷大,又无穷小。宇宙很大很大,想象多大就多大,乃至无穷大,“其大无外”。粒子想象多小就有多小,直至无穷小,“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浑然太极之理无外不在。太极模型,无论多大的太极宇宙都可以论大小,尤其有阴阳之分,有中则必有边缘,有周期始末,也就是大千世界。“我们这个阳性的大千世界——从一滴水到各层星系,在无穷大的无极宇宙前皆成为微不足首的无穷小,即由‘无穷多’的无穷小太极体系,组成了一个‘无穷大’的无极宇宙本源。这含义实际上就是佛学中的“四大皆空”。[6]阳性世界有大小之分,阴性世界无大小之别;空间有大小尺寸,进入时间隧道则不分大小。
唐?法藏在《华严策林》中说:“大必收小,方得名大;小必容大,不得称小。各自无性,大小所以相容,……是知大是小大,小是大小。小无定性,终自遍于十方;大非定形,历劫皎于一世。则知小时正大,芥子纳于须弥;大时正小,海水纳于毛孔”。法藏体认到了大小差别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正确指出了孤立的大小并没有确定的规定性,因为大与小总是相互对待而规定的。法藏认为:“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华严经义海百门》),因而“大小随心回转”(《华严经旨归》),“尘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别”。(《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清•回族思想家刘智认为:“小非小也,小之中有至大”;“天地万物无一定之大小也,彼大于此,则此小,彼小于此,则此又觉其大矣”。所以,大小随太极之心而转,甚至太极宇宙实在没有大小可言,只有两个极端概念而已。
太极宇宙是由无穷多的无穷小组成的,故谓“道”,应为道生一。太极从开放到闭合,从闭合到开放,要掌握好度,度就是一把金钥匙,个人有个人的度,个人有个人的成就。“能周小事,然后能达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关尹子?九药》)“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拿破仑语)善于做小事情,才有可能完成伟大的事业。《淮南子?缪称》说:“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君子不认为小善不值得做而舍弃它,积累小善才能成为大善;不认识小善无伤大雅就去干,因为小不善积累起来就是大不善。所以君子常常反省自己,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小善渐而大德生”。(宋?董晞《聱隅子?道德篇》)
《资治通鉴?汉纪九》说:“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尽心努力,才能干出大的事业;能够在小事上谨慎,他的美德才能显耀。然而大小往往是相悖的。“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居安恋危,值利思害”。(《新唐书?陈子昂传》)善于治理国家的英才,往往谋划大事而不拘泥细微末节。致力于德政而不致力于刑政。处在平安的环境中却想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当遇到有利可得时则想着可能带来的危害。所以“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圣人去小取大”。(《吕氏春秋?权勋》)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即使圣人,也有缺点和过失。“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闲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淮南子?汜论训》)“苟有大美可尚于世,则虽细行小瑕,曷足以为累乎?”(汉?王符《潜夫论?论荣》)一个人如果有大的美德可行于世,则其在言行方面有点小毛病,也不应求全责备,弃而不用。应“不以小疵妨大材”(《汉书?平帝纪》),不能由于小的缺点而影响大才的使用。所以“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汉书?陈汤传》)评价有大功的人,就不宜记录他的小过失。举用有杰出才干的人,就不应计较他的小缺点。所以,“大羹必为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为,良工必有不巧”。(《论衡?自纪》)
程颢《论王霸札子》云:“事有大小,有先后;察其小,忽其大,先其所后,后其所先,皆不可以适治”。这是说,事情有大有小,有先有后;注意了小事情而忽视了大事情,把本来以后办的事情提到前面来,而把应该先做的事情却推迟到以后,都不符合治国的需要。“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史记?李斯列传》)“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列子?杨朱篇》)将要治理大事的人不治理小事,成就大功的人不成就小功。特别贤明的领导者不去做小事,大事才能去做。所谓“大明不小事,作壁上观乃理事也”。(《吕氏春秋?申分》)“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疱不豆”。(同上《贵公》)当大官的不应该在小的地方耗费精力,不应该耍弄小聪明。所以说,手艺高的木匠不一定亲自动手砍削,高级的厨师不一定亲自排列食器。
(《荀子?天论》)云:“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最能干的人在于不去做他不能做的事;最聪明的人不去考虑他不能考虑或不该考虑的事。“大智大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六韬?发启》)有大智慧的人,人们往往看不见他的智慧;有大谋略的人,人们往往看不见他的谋略;有大勇敢的,人们往往看不见他的勇敢。[7]所以“营大者,不计小名;图远者,弗拘近利”。(《北史?太武五王传》)经营伟大事业的人,决不计较小的名声;筹划远大目标的人,决不被眼前利益所束缚。真正伟大的领导人肯定是理想大、志向大、心胸大、度量大、气象大、计划大、规模大、行动大。伟大的领袖必定有头脑、有爱心、有胆识。
老子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是名于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君子淡泊名利,无私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附于他而不自以为主,可名于大。所以君子一旦为王,则“抱道执度,天下可一”。圣王治理天下,则必王道乐土,国富民强,长治久安。夫“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调小鱼那样,既容易也不空易。有道之君,如欲治之,则像烹小鱼,无论大小均投之于釜,掌握好火候,不可胡翻乱动,则鱼虽熟,其形大小自然齐全,不会散乱。“治国者,如不知此道,恣情纵欲,妄用机智,其政察察,法令滋彰。犹如烹鱼之在釜,不慎火候,胡乱搅动,鱼肉不待熟而溃散,愈搅愈混,愈治愈乱”。[8]
大以成其大,小以成其小,大小既互相相反,又互相统一。“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但目前还相当贫穷落后,是发展中国家;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但富裕发达,已成为现代化国家。如果中国自觉地以新加坡为学习的榜样(而不是以德、法、澳、加、美等为学习的榜样),并借鉴其它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成功的经验,那么,中国再经过数十年或一百年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大新加坡”式的,美丽洁净,繁荣富强,高度文明的花园式国家,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大与小并不仅仅是各自孤立的、独立的、对立的,而且是互相包涵、包容、包括的。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广大、宏大、博大;小,微小、渺小、细小。所以,有大真者必有小假,有大善者必有小恶,有大美者必有小丑;有大智者必有小愚,有大勇者必有小怯,有大功者必有小过;有大忠者必有小奸,有大孝者必有小逆,有大义者必有小叛;有大成者必有小缺,有大仁者必有小毒,有大礼者必有小失;有大道者必有小术,有大德者必有小错;有大悟者必有小迷;有大信者必有小伪,有大福者必有小祸,有大贵者必有小贱;有大富者必有小贫,有大权者必有小落,有大勤者必有小懒;有大清者必有小浊,有大明者必有小黑,有大亮者必有小暗;有大刚者必有小柔,有大强者必有小弱,有大坚者必有小软;有大喜者必有小悲,有大笑者必有小哭,有大欢者必有小忧;有大起者必有小落,有大才者必有小疏,有大显者必有小隐;有大香者必有小臭,有大甜者必有小苦,有大恩者必有小怨;有大开者必有小闭,有大合者必有小离,有大爱者必有小恨;有大音者必有小声,有大实者必有小虑,有大升者必有小降;有大神者必有小鬼,有大仙者必有小妖,有大佛者必有小魔……(反之亦然,而有“中”则必有“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魔得大道,中魔得中道,小魔得小道,不魔不成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大失大得,中失中得,小失小得,不失不得。
真善美与假恶丑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袁世凯是真实的,但不善也不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丑陋的,但却是善良的,美的(心肠好);有毒的蘑菇是真的、美的、却是恶的;范曾“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维妙维肖,很善、很美,但却是假的;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很真、很善、很美,但未必没有假、没有恶、没有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真的未必善、未必美;
善的未必真、未必美;
美的未必真、未必善;
假的未必丑、未必恶;
恶的未必丑、未必假;
丑的未必假、未必恶。
真善美中未必没有假恶丑,假恶丑中也未必没有真善美。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互相交错地融合于太极模型中。
发表于 2009-10-9 0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互相交错地融合于太极模型中。
发表于 2009-10-9 0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互相交错地融合于太极模型中。
发表于 2009-10-9 01: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互相交错地融合于太极模型中。
发表于 2009-10-9 0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互相交错地融合于太极模型中。
发表于 2009-10-9 0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互相交错地融合于太极模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0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