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为什么是“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原》说:“一太极也,二两仪也。易之太极,理当为一。”
《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注云“有必始于无,故在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疏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类经图翼》说:“化生于一,是名太极,太极动静而阴阳……此五行分焉。”
太极说是一,也称为太一,或太初。
《列子•天瑞》说:“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者,言万物相混沦,而未相离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之,易变为一,一变为七,七变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
《诗推度灾》说:“太初行三节,雄雌俱行三节(节犹气也)”,而雄含物魂(扶阳、九、七之数为物之生魂。)曰太素也。三未分,虽号混沦。抑阴,阴为魂,八六之意,为时之死魂。
《说文》说:“魂,阳气也。魄,阴气也。”
《尔雅释诂》说:“魂,间也。”时间或间隙。
这样,列子提出也二个问题,一个是混沦三分,另一个是七变为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