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食物也。如以上卦象图所示:离为日,坎为月,六四爻动变阳爻,成半日半月之象;互卦之兑为口,与上爻之动成一体,故曰“咬”(口动为咬);乾为天为龙,故曰“金龙”;水天需变泽天夬,夬者决也,刚决柔也,故曰“咬一缺”;《易曰》“需者饮食之道也”,故曰:“此食物也”。此乃卦象之活绘也,撰辞之所本,鲜明至极。
“射覆”毕,明太祖请刘基以数理之妙推算“天下后世之事若何”刘基以“泄露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方敢冒奏”对之,明太祖示之以“免死金牌”,此何故?《易》有“二多誉,四多惧”之论。五爻为君位,刘基下当“四多惧”之位,所以采取谨慎态度,以防不测。此又与《周易》“象数理”可谓‘密合”矣。《烧饼歌》“覆射”谜底到此豁然明朗哉。
《易传》曰:“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象此者也。”“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即此。于省吾先生曰:“辞由象生,故易无象外之辞”(《周易尚氏学》序言),说明《周易》是以卦象为主,其中《易》辞皆是以卦象的网络系统组成。所以,象,有大象,有小象,有物象,有意象。不论时间还是空间,事物或者伦理道德等,都处在这个“大统一体”的整体之中。因为用卦象可以画出一个宇宙,确是“曲成万物而不遗”的。
《烧饼歌》是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通过探索,知著者是根据《周易》“象数”之学撰成。遗憾的是尚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其方法,只能揭示一二供读者思索。例如“马行万里寻鞍歇,残害中女四木鸡”之句,就是根据《周易》“小畜”卦象而来的。
“小畜”卦上巽下乾,乾为马,为健,下卦为地主静,组成“马行万里寻鞍歇”之象;下卦互兑为毁折,上互离为中女,外卦巽属四宫,巽为木又为鸡,疑当作“目”,上互“离”为目,则为“残害中女四目鸡”(两只鸡也)。又“寻鞍歇”之“寻”,亦当第“互离为目”之象,盖“寻”当用“目”也。于此可见卦象昭然,用字遣词都源于象也。用下图以明之。
(木刻本“鞍歇”作“安息”。二者皆有停下休息之意。广益本脱此二字,此据木刻本。兑上缺,马鞍之象,乾马在下也。)
此谶词示意图,皆卦爻网终结构组成,透露了“文王八卦配九宫”,所谓后天之数也。巽数也,即其证。据此而“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之句,也可迎刃而解了。原来,六宫乾,一宫坎,组成“讼”卦。这是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个顺时针方向组成,即“先艮而后坎”,组成“蒙”卦,所以叫“倒相逢”,即是写出了“讼”、“蒙”二卦。为什么要将“讼”、“蒙”排在一起?是由于 二卦均是“世居四爻”,而同属离宫卦。“讼”属“游魂”卦,而蒙属“四世卦”,两卦世、应位置相同,今将《天水讼》、《山水蒙》二卦爻辰六亲、世应列出以兹一阅。
于是“黄龙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之句,从蒙卦爻的卦象中就可以索解了。“黄龙”者,坎中一阳值辰龙,土色黄也,子孙爻也;“丧赤城中”者,外卦是土克坎水也;“猪羊鸡犬”者,财也;“九家空者”,卦中无财爻也。此乃卦爻的六亲法配卦象之活用也。
又如:“火山旅,银河织女让牛星。”此句点出“火山旅”卦,又明确解出“银河织女让牛星”。其卦象是二离为中女,互巽为绳,合之为“织女”象;艮为少男,为牛(艮值丑宫,丑为牛星),故曰:“牛星”;中间中爻为“大坎”,“银河”之象。又离为火,上炎,主升;艮为山,也主升,有离去艮止之象,故曰:“银河织女让牛星。”
总之据卦撰词,《烧饼歌》是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没有精湛的象数水平,是难冀前贤项背的。自愧多年探索,拙于悟性,不能系统解出,令人愧然。今不怕贻笑大方,以待后之睿智之士矣,用以抛砖引玉,就教于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