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璧卦
璧卦的璧字,《白虎通》说:“璧者,外圆象天,内方象地。”《诗?卫风》说:“如圭如璧”,圭是观测日影长短、用来测时节。璧表示日月同璧,天、地、日、月运行的规律。
璧又通用于辟,辟就是君,所以,璧卦又称天子卦,它能反映四时八节、十二月等阴消阳长的规律。
《易卦通变》说:“冬至,晷长一丈三尺,当至不至,则旱,多温病。未当至而至,则多病暴,逆心痛,应在夏至……立春,晷长丈一寸六分……春分,晷长七尺三寸六分……立夏,晷长四尺三寸六分……夏至,晷长一尺四寸八分……立秋,晷长四尺三寸六分……秋分,晷长七尺三寸六分……立冬,晷长一丈一寸二分。”孙谷按:“此律以晷影候病,厄通于内经五运六气矣。”
《地理知本金锁秘》说:“历以十二月为一周,自复而临而泰而壮而快而乾。六阳月也。自后而遁而否而观而剥而坤,六阴月也。”见图5——4。(图略)
公元前173年西汉汝阴侯的天文占盘与仪器,公元前436年曾侯云漆箱上二十八宿,它们反映了璧卦的梗概。
璧卦代表了玉璧,是日月五星运行的意思。十一月子,一阳初动于脚下,第一爻逐渐上升。邵康节说:“乾遇巽时观月窟,地知雷处见天根。”坤为地,震为雷,地雷为复卦,又称天根。乾为天,巽为风,天风为后卦,又称月窟。五月午,一阴初动于脚下,第一爻逐渐上升,一年各月从寅开始而右转,三阳开泰,日躔从亥开始,始于营室而左转。这就是地右转,天左转的道理。
二至、二分、四立的日晷影长以分计,分别列于内方。璧卦以后应用到天文、地理、医学、人事的各个方面去作用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