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季度初都是上个季度产品业绩的“盘点高峰”。4月上旬的这几个星期也是如此。
上周末一家媒体刊登一篇新闻称“冠军相差20个百分点,一季度私募大胜公募”。大致的意思是,在A股一季度上演的过山车行情中,阳光私募业绩排名战落下帷幕。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1013只阳光私募产品一季度平均收益1.39%,跑输大盘。同期实现正收益的阳光私募产品为527只,占比52.02%。
此外,由北京一家机构管理的“XXX 1期”,一季度累计收益为34.38%,领涨阳光私募,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另外两只产品“XXX 战略成长3号”和“XXX 1号”一季度收益分别为23.66%和22.95%,分列收益率排行榜第8和第9名。另外,当季度二至五位,收益均在26%以上。
与此同时,该媒体还注意到,一季度公募偏股型基金的状元涨幅仅为13.74%,和此前公布阳光私募第一名相比落后20个百分点。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相关第三方机构的一位分析人员还表示,“主要是一季度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先是大涨,随后出现明显的回落,而且期间时间较短,一些公募基金受制于仓位限制,只能眼睁睁看着净值滑落。”
上述的业绩评述并非不详尽,也满足了许多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其中的很多表述乃至结论恐怕是值得商榷的。
且不说单季度的业绩排名,相比于1年、2年乃至5年的中长期业绩而言意义小很多。投资产品的特点往往是,时间越短,业绩表现和短期决策的关联越大,和投资能力的关系越小。
具体到今年1季度,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无非是,年初股票仓位有没有提起来,3月份第一个星期有没有及时降下去。这种短期的决策偶然性较大,和中长期的投资能力、投资理念的完整性、执行力其实都无法体现。
把私募产品和公募产品放在一块比较,本身是娱乐性大于价值的典型案例。阳光私募产品更加倾向于绝对收益,且投资集中度更高。与之相比,公募基金的仓位灵活度不高,但分散度较高,这两个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毫无意义。
类似的情况还有,去年股市极差,各类产品中,货币基金收益率最为靠前。但这绝不意味着货币基金经理群体投资水平更高,更不意味着货币基金长期价值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