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數論父母嚐鮮篇
承歡與奉養──孝親的命理跡象………紫雲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是老祖宗時代就傳下來的立家庭訓。本文主人翁是位博士級的大學教授,他婚後接父母同住,既方便奉養又可以承歡膝下,也能使父母親一得含飴弄孫之樂,做到為人子的孝行之道。
也許有人會認為,因為陳教授是一位高級知識份子,知書達禮,所以當他成家後,父母年事已高,自然而然他會奉養父母,所以接父母來同住,克盡人子之道,是理所當然的,並沒什麼特別!
但,一個人的孝行與學識有必然的關聯性嗎?在現今高級知識份子比比皆是的年代裡,他們都會像陳教授般如此孝其親嗎?本文從命理觀點來探討這個問題。
沈博士每個星期四回台北時,常會繞到我的工作室來打個招呼,若是時間許可,常常會討論一些命理問題。這個癸巳年(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生的命造,是沈博士在一次見面時,所提出來討論的命例。
他說這個命盤看似沒什麼特殊,但是有些觀念若是沒釐清楚,恐怕很難推論出命理跡象所反應的真實狀況。
<「命」「身」與「太歲」作用差別>
沈:「這位陳先生的命身宮分居子與辰宮,正好合為(機月同梁)格,但生年癸巳,巳宮有紫殺同踱,是個三方會忌煞的雙星(殺破狼)格局。
命身宮格局的星曜屬柔,而太歲宮位合成的格局很剛。幾乎是剛柔極端相反的不同組合。依老師所提出有關「太歲宮位」的理論,當太歲宮位形成格局架構
時,這「太歲宮位」所具備的特質,往往會凸顯某些命理作用。
那陳先生的命理特質,究竟要做「命」「身」宮或是生年「太歲」宮位來論斷?」
當命身宮既陷又弱時,若太歲宮位既吉又強,這時很多命理特質會出現在太歲宮位的命理作用上,若非如此,自然仍以命身宮的格局為用。
沈:「那像陳先生這個命造,命身和太歲宮都是既旺又強的格局,又要怎麼分辨取用呢?」都有作用,所以都要取用。
命宮是個(水澄桂萼)格,有祿存文曲同坐,這種人,聰穎好學,凡事謹守分寸,是個待人溫文儒雅的人。
身宮在辰,機梁坐守於旺宮,是為(善蔭朝綱)格,這種人,於事奉公守法,於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就命身宮合併兼論,陳先生除了思慮慎密外,也是個言忠信,行篤敬的人。
就生年太歲來看,由於是屬剛星的(殺破狼)格局,具有處事積極的作用,因此外表看似慢條斯理,但做起事來,卻是既有企圖心,又是幹勁十足的人。
<清貴格>
沈:「陳先生的父親是庚申年(民國九年,一九二0)生,母親丁卯年(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生。
他的命格看來不錯,但是否受到父母任何命理上的不利影響?」不會。父親庚年太陰化科於在子的命宮,母親丁年的祿、權、科分居他的命身宮,使原本就不錯的命身格局之提昇。另外母親的丁年使太陰化祿、天同化權在子宮,父親庚年的武曲化權在丑,太陽化祿在寅宮,使丑宮成為雙祿雙權輔權的宮位。
沈:「丑宮這種雙祿又雙權輔權又有什麼作用?」
丑宮也是先天父母宮,由於寅宮得到父親太陽化祿,因此使此宮成為雙祿吉輔,又得破化祿由巳宮來吉會,使得原為呈凶的父母丑宮,得以化解凶性作用。父母宮不凶,陳先生與他父親的親情關係自然不會受到這個宮位的不利影響。
另外,由於子宮有母親的天同化權,寅宮有本命化權,所以此宮由父親所引動的化權就會有作用。
丑宮是太歲巳宮的三合方宮位,而巳宮本就(紫殺帶威權),因此丑宮經由本命及父母資料引動形成的化權星,自然會增強巳宮(紫殺帶威權)的作用。所以可以更明確的推論陳先生是個對工作很積極的人士。
沈:「命理論及『富』與『貴』,你認為他是屬於那一種?」貴大於富,但又非屬官宦類型,理當屬於「清貴」命格。
沈:「陳先生是某國立大學,理工科系方面的教授。」當教授若能再當大官,例如曾當過教授的劉兆玄先生,他不只入閣當部長,又當過行政院副院長,那就屬於「貴格」,而陳先生則只能以「清貴」論。
<親情關係>
沈:「您看陳先生和父母的相處如何?」命身宮這種格局,又得到母親丁年的祿、權、科三奇嘉會,這種人的性格,待人溫和,處事有條有理,而且是個為人子則孝,與兄弟則是兄友弟恭的人。因此這種命格的人,家庭生活都會很溫馨。
沈:「他父親庚申年生,太歲坐守空宮,只有庚年的祿存在申,形成祿存獨坐的委屈宮位,庚干天同化忌又從子沖申宮,父親坐守的申宮太歲不會太弱嗎?」申宮也有庚年的太陽化祿由寅宮來照,使這個宮位得日月雙輝於旺宮來朝,除此之外,陳先生命身也正好合會申宮。命身於子與辰兩宮的吉象有如剛才所說,因此這兩父子之間的親情關係,應該可以推斷是父慈子孝的互動類型。
沈:「但母親丁卯年生,卯宮有空劫星會,三方來會另有亥宮的火星陀羅,母親的擎羊在未也沖卯宮,卯宮形成諸多煞星交沖,與母親在親情上的互動沒有問題嗎?」
卯宮雖會這麼多煞星,但不見忌星,這些煞星不會呈大凶。母親的丁干巨門化忌在寅,卯宮屬於命造的乙干巨門化忌在寅,卯宮屬於命造的乙干太陰化忌在子,這兩忌星都不照會卯宮,因此卯宮並沒沖照忌星,所以卯宮所會諸煞,應該是屬於媽媽在年輕時曾經有過比較勞碌的際遇,並不意味著母子之間有什麼親情方面的問題。
沈:「據我所知陳教授小時由於父親是個公務人員,家裡還有四個小孩,雖然母親勤儉持家,但子女的教育費,常使家裡有捉襟見肘之苦,因此母親早年的辛勞不言可喻。
陳教授在兄弟間的排行老二,為了感念父母的辛勞,所以他在壬戌大限後期結婚後,就把父母連帶兩個未婚妹妹接來同住。
由於陳太太也在一家洋公司任要職,因此兩者跟兒媳同住以後,一來父母可以得到照顧,再則父母也可以幫他看家,又可得到含飴弄孫之樂。」
<稟性使然>
沈:「陳教授不只是孝順父母,並在兩個妹妹結婚前予以照顧,除了剛才所說,他命身格局的(水澄桂萼)與(善蔭朝綱)特質有以使然外,是否也和他的學識有關?」
教育能增進一個人的知識與能力,但並不一定能改變一個人的稟賦天性。尤其在論及親情與報恩方面,常常是善者恆善,惡者恆惡,未必和受教育以及知識高低有必然的關係。
老祖宗所稱道的「二十四孝」中的孝子,並非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又據史籍記載,戰國時代孟嘗君「養賢士食客數千人,人秦。秦昭王欲殺之,賴其客有能為雞鳴狗盜者,得免於難。」
所以後人為之慨歎:「報恩全是屠狗輩,背義皆為讀習人。」就因為當孟嘗君大禍臨身時,數千個賢士食客全部逃之夭夭,全賴那些曾受恩惠於孟嘗君,只會殺雞屠狗,做小生意的市井小民,躲在城門邊,假裝雞啼狗吠,使守城的兵卒誤認為天將破曉而提早開啟城門,讓孟嘗君得以趁天暗未明的機會脫身。
有一位影響我下半輩子的長輩,當他老人家仙逝時,因為我也在協助料理他的後事,才知道他在美國的長公子,竟然以工作忙碌為由,沒回台灣奔喪,他的長公子,當年若不是得到他父親的幫助,根本不可能順利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學位。可是在他父親年的後事時,竟然缺席!
這事一直令我為 恩公深感抱憾久難釋懷,同時也使我體認到,奉養承歡的孝親,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報恩,全緣自於個人的稟性使然,未必和學識能力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