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1|回复: 0

易经,建筑风水,中医药与和谐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1 23: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在经历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而区别于其它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以易经风水和中医传统文化三驾马车最为有特色。传统文化三驾马车的主要组成为:以易经为代表包括《周易》、《道德经》、《老子》、《庄子》、《论语》等中国“古代哲学”或国学,以建筑风水为代表的城市建筑、民居等“住”的文化和以疾病治疗与健康等“中医药”文化等,共同作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发展,即易经及其分枝指明其发展方向,建筑风水、中医药文化、技术分别为其“住”、“健康”发展左右动力,使其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三驾马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也就是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人的和谐问题,包括自然间和谐、自然-人和谐、人-人之间也就是社会之间的和谐,其宗旨是和谐相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其要求即使强调“以人为本”也是在自然、人和谐为条件的,否则肆意利用自然、掠夺自然等必然会带来自然不可恢复的破坏,破坏自然-人的和谐。“阴阳平衡”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和谐程度是由低到高发展的,犹如由金字塔的底部向顶部发展,其平衡在金字塔中的位置越高,自然间和自然-人之间的和谐度也越大,当然需要的能量也越大,需要的资源也越大;如果自然-人存在极大的不和谐,必然破坏“阴阳平衡”,则向下寻找新的和谐平衡点。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强调“和谐”即“天地人合一”和“阴阳平衡”,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会被重新提及?因为现代社会也同样遇到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许多是非和谐的、不可再生或者是对自然的大量掠夺而建立起来的繁荣。西方世界在主客二元对立的理念下征服、主宰自然,发展了“科技理性”、“工具理性”,却忽视了“价值理性”,造成了现代化之后的一系列危机如“环境恶化(全球性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调)、高技术发展中的预测困难、科学与人文发展不平衡”。
  现在一些思想家如李约瑟开始从中国传统中寻找智慧,也包括李远哲在内的诺贝尔得奖者呼吁“回到孔子”、一些西方人提出了“回到自然中去”的口号,世界宗教会议《世界伦理宣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普遍伦理计划”,都试图改变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不平衡的状况,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传统和谐思维的价值所在。
  在寻求价值观的努力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被关注。“学者们有关“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表明,它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以两者的关系来思考人类和自然的问题。” (董光璧:从当代人类面临的挑战看中国传统文化和未来的科学,中国新闻周刊)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成思危指出“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成思危: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基础,来源:光明网)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发展也向以和谐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解决和谐中的不和谐问题,如“癌症、AIDS”等远偏离平衡的现代疾病是中医面临的新问题。中国传统文化除沿原有的发展方向之外,如何在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中重新定位,特别是非在平衡问题研究中达到一个新的和谐平衡,则是在新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否则不能与时俱进,就有被装进历史的可能。
  1  易经与和谐社会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周易的产生是源于自然、感受自然,并与自然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天人合一”则是在由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和谐思想在《周易》中表现为:宇宙整体是和谐而有序的;在人-自然关系上,天地为自然,人为自然而生,又反过来体悟和确证自然。在人-人关系上,“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保合太和”与“同人”之道。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即孔子认为“天”是一种自然存在,与万物相通;并用“命”表达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章句上》)这表明他把“天”和“人”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天道即自然。
《老子》用“道”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弘扬,并抽象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原则。“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体现出中国哲学和谐的思想光芒;以不争的方式走近自然和社会。
  墨子虽主张“非命”,但却保留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一切新生事物都可被融会、协调并合二为一。汉唐时对佛教容纳和改造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科学等同样也能接收、容纳和提高。
阴阳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阴凝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在阴阳的内在关系中,协调、统一、和谐是其基础和底蕴;阴阳相互联依存。在阴与阳的关系中,尤其凸显和谐与统一的方面。
  2  建筑风水与和谐社会
  古文化摇篮大都诞生在大河之滨,古巴比伦文化发祥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埃及文化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化发祥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中华民族文化发祥于长江和黄河流域。正是这些河域提供丰富的水源以及两岸的肥沃土地孕育了早期农业的发展,独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建立了生命力顽强的建筑风水文化,远可类比于古埃及金字塔等。
  建筑风水学的核心就是天地人合一,即人与自然融合,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斥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并指导人们的建筑选址乃至营建,其人与自然环境间和谐思想,这也是现代生态建筑学或“环境友好”建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说“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学也体现出和谐思维,古建筑物十分讲究对称、平衡、协调的风格。北京故宫堪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从天安门到神武门,整个庞大的建筑群,以中轴为基准,前后左右处处展现出对称性。
3  中医药与和谐社会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调和观念,既指人体与自然界之间应该有一种协调关系,也指人躯体内各系统功能应当维持一种平衡关系。“内外调和,邪气不能害”,表明人身体健康;当失调或失和,则意味着人身体有疾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灭”。因此,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已受到破坏的生理机能,使之重新恢复到阴阳平衡协调状态,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调和观念显然与和谐思维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中医“天人合一”观的核心内容是考虑天时(自然)与人特性的“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中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天文学,气候学、历法及物候学等运用于医学领域的一门学说。
人体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相反。人体气血的活动和质量都受外界气候、日照、月亮、地势、电磁场等的影响。适应能力强者可适应较大环境变化而仍维持体内平衡;适应能力差者,则当外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常因不能适应而使机体平衡受到破坏而发生疾病。
  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三因制宜”的观念,诊疗疾病必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和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医学源流论·卷下·五方异治论》)。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建立“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础
   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政fu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纲领,倡仪各国努力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受到国际舆论的积极呼应和广泛好评。“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政fu对内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延展,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最新的外交宣言,也是对中华文化和谐内核的精准概括。
  胡锦涛主席倡言的“和谐世界”理念,展现了中国外交方略的成熟与自信,更展现了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国家形象和姿态。他在“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标题下,重点论述了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传统文化三驾马车具有建立“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础,并已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美、苏、英、法、日、朝、新加坡、马来西亚、联邦德国都先后成立或举过办过《易经》研究会、《易经》学术讨论会。日本、加拿大、南非等还建立了国家级的《易经》研究会;全世界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周易研究组织。
  建筑风水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影响也不亚于中国国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如朝鲜、日本、老挝、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到地,都有建筑风水的各种活动,以致演变成为满足当地人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
  目前,在国外从业的中医药人员大约15万,医院、诊所、学校大约有几万家,如:英国有中医诊所3000家,荷兰有中医诊所1600家,加拿大有3000家,澳大利亚有4000家,美国有7000家等,中医诊所已遍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世界自然医学大会,出席大会的1200多位来自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医学专家和学者以及联合国和泰国政fu的有关官员,普遍对中医中药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和重视。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到,世界各地的自然医药学丰富多彩,流派很多,其中中医尤为引人注目。
  5  禽流感、中药与易经
  这里简单介绍了本人最近的研究,目的想说明中医与西医在应付突发疾病时所采用的可能方法。
  易经与禽流感有什么关系?一般人都会认为易经是与哲学或预测等相关,与禽流感能有多大关系?但是中医与易经有“医易同源”的关系,一旦用到中药,必与易经有关系。利用易经的先天卦序与中医归经相结合,对治疗禽流感的中药选择提出了有益的探讨,并利用易经八卦的原理对禽流感基因的可能发病机理、传播等进行了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大小、治疗和易经的归经卦序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其对禽流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抗击禽流感金丝桃素有奇效,八角褒贬不一
  最近,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禽病研究室进行了一项金丝桃素对鸡人工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治疗试验。其结果进一步确证,这种由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药物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良好杀灭效果。
  中国农科院和农业部有关研究机构10月30日宣布,新研制成的“金丝桃素”中药制剂,可用于治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金丝桃素是从中草药贯叶连翘中提取的,然后制成中草药复合制剂,以作为预防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达菲”是目前世界唯一认可治疗H5N1的药物,但其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且售价高昂。目前达菲、乐感清等抗病毒药品,虽然对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种酶可以起到抑制作用,但完全杀死病毒最终靠的是人自身的免疫能力,而且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是下呼吸道并发症。欧洲科学家们10月底刚证实,“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实就是调味品八角大茴香,而全球八角有90%产自中国广西等地。
  2) 药的归经与选择
  中药归经一般说明其归于那个经络或几个经络,如果与易经的先天卦序相联系,则具有数字的概念,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易经卦序与归经的计算结果为:脾(5)、大肠(10)、心(15)、胆(20)、三焦(25)、肾(30)、膀胱(35)、心包(40)、肝(45)、小肠(50)、肺(55)、胃(60),要特别说明的是括号中的数字为归经数值,这在一般的中药书籍中是没有的。五脏为脾、心、肾、肝、肺,六腑为大肠、胆、三焦、膀胱、小肠、胃。
   药物的归经统一以《实用中医方药词典》(王锦鸿等,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为根据。先看金丝桃素的原料连翘的特性: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其归经总值为20,而归于胆经。再看八角茴香的特性:性温,归肝、肾、脾,小肠经;温肾散寒,理气止痛,归经总值也为20,归于胆经。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连翘直接经过肺经,其作用是直接的;而八角茴香没有直接作用于肺经,虽然有作用但是间接作用,需要其它药物配合,这也许就是有人对八角茴香在治疗H5N1禽流感中有不同看法的原因。
  表1给出了一些经过肺经而又归于胆经的治疗禽流感H5N1病毒中药;表2给出了一些没有经过肺经而又归于胆经的治疗禽流感H5N1病毒中草药,复方药没有列出,仅共参考。其它用于治疗H7N2、H7N7、H9N2等禽流感的中药限于篇幅没有列出。
  为什么归经总值要归于胆经呢?这主要是根据易经阴阳五行相克的原理,H5N1病毒属于土,自然要用属于木的胆来克制,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4-12-26 1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