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仙岛凌空,雾烟缭绕,濒临大海,素称蓬莱仙境。在冥冥的一片山林下,案几上一炉香魂冉冉升起,哀婉的琴声叩动大地苍穹。阔海碧波,莲花出水,一行鸳鸶远上云天。踏浪头的凤鸟闻琴而舞,伴着清泉溪流。鼓琴者就是伯牙。
<p> 伯牙,姓俞,春秋时楚人。他童年时就喜爱弹琴,后拜师成连学琴。成连对他说:“我只能传授给你琴曲,却不能转移你的性情。我的老师方子春,很会弹琴,也能转移人的性情。现在他正住东海蓬莱,你愿意和我同去向他求教吗?”伯牙欣然同意,和成连一块来到了东海蓬莱山。成连留伯牙在山下,又对他说:“你先在这里练琴,过些日子我会来接你。”成连划船而去,过了十多天不见人回,伯牙孤身一人在岛上,天天伴着山林鼓琴,随着东海波涛歌唱,生活清苦寂寞。他便把心中的感受,汇融海景岛色,作成了一支琴曲《水仙操》。琴曲刚刚作完,老师兴高彩烈地来接他了。伯牙这时才明白,所谓方子春先生,不过是老师虚构的人物。他慨然说道:“这下子,老师才真是转移了我的性情。”从此,他弹琴出神入化,能领略琴曲的内在精神,技巧愈来愈成熟,以致他奏琴时,连驾车的四匹马听了都要仰起脖子,对天嘶鸣。</p>
<p> 伯牙艺成辞师,到泰山游历。恰遇天降暴雨,他便避于一座山崖下,肃穆地抚琴抒怀。他看到巍峨的泰山,琴曲中显现出无限的敬仰之情;他看到滂沦的雨水从峭壁险崖上倾泻,急转琴弦,奏出了高昂峻急的曲调,时而又缓缓缠绵,似雨过天晴,流水长长。这时,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竟忘了打柴,在雨中静静地听琴。听了一会儿,他对伯牙说:“先生弹的是高山流水吧?”伯牙不介意地点点头。接着钟子期又说:“琴鼓得真妙。如志在高山巍峨,志在流水长长,当代再无可与你相比较的琴家了。”伯牙很佩服这个出身低微的青年人的才能,把他视为知音,他们成了最要好的一对朋友。后来,钟子期不再打柴,当伯牙弹琴时,他在一旁作伴,两人共励共勉,成为世人的楷模。</p>
<p> 钟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他到坟台前去祭悼,抚琴哀歌,涕泪滂沦,使山林禽鸟都感到悲伤。他为了纪念钟子期,割断琴弦,摔碎玉琴,从此再不作歌鼓琴了。</p>
<p> 人们对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友谊,交口称誉,把这高山流水遇见知音,看作是交往朋友的一个标准。</p>
<p> 这个故事,在东方各国曾经产生深刻影响,关于它的图绘与文字更是车载斗量。这里选取的画面,仅是伯牙于蓬莱岛习琴移性的一个片断,画面的解释也依我国与日本学术界大都认可的内容为准。这幅作品艺术水平很高。它用浅浮雕手法铸制在传世珍品真子飞霜镜上,风格清新,造型优美,景物自然和谐,充分代表了我国汉代青铜工艺制品的精湛技艺。</p>
<p> 关于真子飞霜镜名的含义,目前尚有争论。但大都认为“真子”意为修身炼性的人,“飞霜”是一种古琴曲调名,即十二操之一的履霜操的别称。真子飞霜镜,意为伯牙奏琴镜。</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