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结论,星座,算命,气功,塔罗牌这类学说,虽然漏洞百出,很容易用科学就能解释,但是的确,有人会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人的自由。如若有人不信,比如我自己(尽管我的名字,也是由算命先生多次算命而改的),也不应该以“我是专业的,我懂科学,你信这些就是傻无知”这种心态来嘲笑别人,获得优越感。毕竟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不同的。
接下来,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类学说不靠谱,看完之后,信与不信仍然在于自己。
以前看到过一个新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1989年6月7日,美籍加拿大裔魔术师詹姆斯·蓝迪)在美国《现场探索通灵力量》电视节目上开出十万美元赌注(自己掏了1万,电视台贡献9万),邀请占星家们自证实力。当天来了5位各行各业的大师前来展示才华,除了占星家之外还有号称能检测隐藏水源的某人江湖神人等其他4人。这位上台表演的占星家声称可以通过与人交谈几分钟即可得知其所属星座。节目组安排了12人,每人各占一种星座,然后让这位大师来猜。蓝迪与大师的约定是必须猜对10个以上才算成功。结果可想而知,大师无一猜中,而其他的几位其他领域的大师也在自己的拿手领域中败下阵来。事后,即使蓝迪把赌注提高到了一百万美元。遗憾的是,至今无人认领。
当我们决定做任何事之前,我们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将要做出的决定呢?比如说当我们将要见一个陌生人,我们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在接触之后形成,还是在见面之前听他人描述这个人时就已经形成呢?当我们进行重大事务的决策时,我们总会认为我们的决定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而做出的,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我们每天都见到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事,我们都认为自己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但是我们的本能,却让这“开放包容”变得很难完全实现。因为不管有意识无意识,至少在最初阶段,我们都会从本能地将不符合或不支持我们自己观点的信息筛选排除。
而星座,占星学,塔罗牌,算命,往往就是利用我们人类的这种缺陷来获得一席之地。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获得所谓星座测评,命理测算,性格测试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会相信算命或者星象学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这些算命或者星座提供的信息是“真的”,在得到结果后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格外留心测评中提到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像是一个隐藏的闹铃一样。在某个时刻出现与其内容相对应的事件时,这个闹铃就会响起来,提醒我们的大脑“看!那一天算出的结果真的应验了。”当我们思考着买什么牌子的化妆品,衣服,甚至是家用车时,你经常会发现身边的人,亦或是电视,电影里,都出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牌子的产品。当你刚刚结束一段感情时,你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秀恩爱,听到的所有音乐都是谈情说爱,电视上放映的都是言情剧。当你想要一个孩子时,你会发现身边突然出现了很多可爱至极的小宝宝。这种认知偏差,就是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一个很典型的讽刺笑话就很好地表达了这个现象的狡诈之处:一个算命的,靠给孕妇测算预产孩子的性别就赚的盆钵体满,因为他的规矩是算对收钱,算错免费。
数年前我们的社交媒体上就有一个类似的热门信息,说父母的姓名笔画之和,单数为女儿,双数为儿子,无数的人在“测算”之后纷纷表示这个好准,但是仔细一想,这条信息的逻辑与之前提到的算命如出一辙。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只将“验证”的事例广而告之,从而给了旁人一种错觉,就是这些算命,测试真的准。
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实验,最出名的莫过于在1979所作的实验。心理学家们招募了一群被试,给他们看一段一个虚构人物,简,一周的生活。在这一周里,简表现出她在某些时候是一个外向的人,而有时候又是一个内向害羞的人。在看完这个故事的几天后,这些被试们重新背邀请会到实验室,这时,研究者们将他们分成了两组,询问他们简是否适合做某种特定的工作。第一组被试被询问简是否适合做一个图书管理员,而另一组则被询问简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房产经纪人。结果发现第一组的人在得到问题后,回忆起的是简内向的个性和行为,第二组回想起来的却是简外向的性格。在这个问题后,这两组被试又被询问他们认为简是否可以胜任其他的工作。这些被试们都“卡”在了他们最初对简的印象中,全部都认为不会有其他工作适合简的性格。另一些实验还发现人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大约36%)去阅读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文章,新闻报道。这些结果就很明了地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的记忆也会折服于确认偏差的强大威力下,大脑会像一个筛子一样,选择性地回想起符合最近所获得信息的内容,而忽视与这个信念相悖的内容。
在2009年,一个研究招募了156个被试,实验的第一部分,实验者首先了解了这些被试个人政治倾向以及兴趣。之后,这些被试被要求浏览一个网上论坛,论坛中探讨了4个争论性问题,每个问题各有两篇相对观点的文章。研究结果发现被试花了更多的时间(36%)去看那些与他们观点相同的文章。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了解确认偏差的简易方式,在1960年被沃生第一次介绍给大众。他向教室里的学生列出了一组数字:2,4,6。之后,他要求这些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个数字有这种特殊的安排方式,以及他用什么方式来选择这组数字。接下来,他又列出了数字10,12,14,同样让学生思考规律。此后又列出22,24,26。列出这三组数后,他要求学生自己列出一组他们认为使用同样规律的数字,当学生列出一组数字后,他作为老师,会通过回答”是“或者”否“来告诉学生他们列出的数是否符合规律。
很自然地,相信我们和这些学生一样,都会列出以2递增的数列,比如6,8,10或是16,18,20。结果也很明显,老师一直重复地说着”是“,而这些肯定的回复也让学生认为自己找到了正确的规律,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沃生在之后又指出数列1,2,3或是3,9,555同样符合他选择数列的规律,这是学生开始迷惑了,他们开始列出各种各样的数列,正确率也开始降低,比如学生列出1,1,1或是3,2,1这样的数列时,老师会否定他们的答案。在一段时间的斗智斗勇后,学生们开始认识到规律可能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大小叠加或者减小。最终,他们发现老师选择数列的规律很简单,只要是递增关系就行。这个简单的测验说明了我们经常会在自己的头脑中设定一个假设,然后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去证明自己这个假设是正确的,而忽视了其他的因素,而当我们的这个假设在某些情况下被验证正确时,我们就停止了自己寻找最终答案的脚步。
延伸开来,就像宗教,枪支管理,死刑这些能引发无数争论的问题一样,每一方都能找出无数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反对对方的观点,从而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一方。但是,其实确认偏差却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而我们自己却不自知。所以,有时候,我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深思熟虑。
而这个话题,自然就引申出了我们很多人都熟知的巴纳姆效应,在1881年,巴纳姆与他的同行们创立了巴纳姆贝利马戏团,自此,他就一直带着这个马戏团在美国进行巡回表演,他的马戏团拥有各类奇人异术,所以深受各个阶层的观众欢迎。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他的马戏团里包含每个人都能喜欢的因素,所以每一刻都能有人“上当受骗”,这个描述,是不是很像我们的星座/算命/塔罗牌分析呢?时至今日,“表演者”变了,但是“观众”没变,当人们看到各种人格,心理分析时,常常会认为这些普遍性极强,信息笼统的人格描述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家们就将这种效应称为“巴纳姆效应”。更通俗地说,我们在书籍杂志,荧屏或“心理专家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的冷读术就源于此。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因为在1949年,心理学家福勒召集了一群学生,对他们进行人格测验。要求学生在拿到分析结果后对结果与自己的契合程度打分(0-5分,0最低,5最高)。事实上,所有的学生得到的都是同一份“个人分析”:
“你希望他人喜爱认可你,但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却非常高。
尽管你有性格上的缺点,但是你总能找到方法去弥补。
你有很大的潜能等待你去开发。
你有时会游移不定,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有时候你会不太现实。
尽管你的外表强硬自律,但是内心仍然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你喜欢独立思考,不易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
有时你谨慎沉默,显得内向。而有的时候,你又会变的外向,亲和。安全感是你的一大目标”
结果学生们给出的平均得分为4.26,也就是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人格分析与自己相符。
另外,我们都知道,所有人在潜意识里都喜欢积极的评价,因此,类似于“具有很大的潜能”,“独立思考”之类的描述,很容易获得我们大脑的“芳心”。
在70多年前,心理学家斯塔格纳给一组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了人格测试,但是在他们结束测试后没有给他们真正的测试结果,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假冒的由星象学分析得到的测评,每个经理都被要求看完这个他们自认为“科学”的测评,来评价其准确程度,结果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这个假冒的测评非常准确地对他们自身性格能力进行了描述,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一份假报告。
心理学家米歇尔高奎林就做了一个著名的研究,她将当时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马赛尔贝迪徳的出生日期和一些个人信息的相关资料寄给了一家号称拥有高科技技术科学方法进行星座分析的公司,支付给这个公司一大笔费用请求他们对这个杀人犯进行分析。在三天后,公司回复了一份详实长达数页的星座报告,分析结果为:这个人的可塑性强,适应力好,在生活中有活力和激情,聪明,富有道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生活富足的中产阶级。这个报告还特地指出巴塞尔在1970-72年间可能会对自己的另一半作出承诺。讽刺的是,他们分析出的优质公民巴塞尔,早就于1946年因为残忍的杀人行径,身背19条命案而被处于死刑。
之后,心理学家们还不罢休,又将希特勒的生日资料发给其他的星座公司,同时,也招来五十多名不知情的星座爱好者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之前的巴塞尔相似,公司和爱好者们都得出笼统积极的分析,即希特勒是一个爱好和平,有爱心的人。心理学家们又问了爱好者们对各个星座人格的看法,得到的回复都与星座书籍的内容没什么差异。然后,研究者们又询问这些爱好者,认为希特勒是什么星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希特勒应该是阴险狠毒为特点的天蝎座,只有两人认为他可能是完美主义的射手座。但是很可惜,希特勒在四月20号出生,正值白羊座和金牛座相交之时,与天蝎和射手两个星座毫无关系。
星相学说中还有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就是每个星座的人的性格,待人接物,喜好的事物,适合的工作都非常相似,那么真的是如此吗?澳大利亚珀斯科学家、前占星家杰弗里·迪安和加拿大的心理学家伊凡·凯里一起在1958年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在英国伦敦招募了2000多名新生婴儿参与此次研究,其中大部分婴儿出生时间仅仅相差数分钟。按占星术理论来说,这些婴儿在之后的人生走向至少会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吧?科学家们罗列了100多种不同特性,包括学习能力,职业,社会压力程度,婚姻状况,智商,个人社交能力等等;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人员定期对这些人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遗憾的是,这些几乎是同一时刻出生的实验对象们在之后的人生中并没有展示出任何相似之处。
每当我们产生一种新观点或是做出一个决定,我们难免会觉得这些观点和决定是由我们自己经过理智客观地分析而得出的,但是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做出某个决定,产生某个观点,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只是选择性地关注了自己相信的观点,而忽略了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在科学领域,我们总是通过寻找相反的证据接近真相,那么在现实中,我们也同样应该学会用相似的方法去应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不是被大脑“蛊惑”,只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摒弃自己不想知道的。
Forer, B. 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18.
Freud, S. (19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New York: Macmillan. Freud, S. (1915/1957). The unconscious (Standard ed., Vol. 14, pp. 159–215). London: Hogarth Press.
Gauquelin, M. (1979). Dreams and illusions of astrology. Prometheus Books.
Hobson, J. A., Pace-Schott, E. F., & Stickgold, R. (2000). Dreaming and the brain: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 states. 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s, 23, 793–842.
Knobloch-Westerwick, S., & Meng, J. (2009). Looking the other way selective exposure to attitude-consistent and counterattitudinal poli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6(3), 426-448.
Lilienfeld, S. O., Lynn, S. J., Ruscio, J., & Beyerstein, B. L. (2011).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John Wiley & Sons.
Morewedge, C. K., & Norton, M. J. (2009). When dreaming is believing: The (motivated)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249–264.
Snyder, M., & Cantor, N. (1998).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behavior: A functionalist strate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