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91|回复: 0

女性真有性别红利期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8 09: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1.jpg



w2.jpg

重点不是统一规定家庭是否重要,而在于,我们有无选择的权利,有没有选择一个人单身不选择家庭的权利。

——遇·侯虹斌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我的好朋友侯虹斌。

她是知名作家、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新闻评论业界导师,多年聚焦女性困境和生存策略研究。

著有女性主义畅销书《圣母病》《女性进化论》。公号“侯虹斌客厅”成为百万都市女性的灵魂空间。

担任文学总监的节目《刘敏涛古今女子图鉴》,在喜马拉雅收听量突破3000万。

下面推荐她的这篇文章:

《女性真有性别红利期吗?》

w3.jpg

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叫求生欲,主要讲男性应该如何讨好女性,应对她的各种所求。

微博上、电视剧里经常有一些爱情故事,都是男性对女性非常好,如何捕捉她想要买香水口红、如何讨好她的信息。

在十几岁、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大家对爱情的期待就是这样的。

我之前看过一个报告,说对于中国女性来说,从18岁成年到25岁前后,这段时间是她们最值得享受的、最自由的一段被追求、被爱恋的时期。

但是等过了这个时期,青春的红利用完之后,人生可能会显露各种各样的真相,关于婚姻的、职场的。

也许,微博的很多用户都处于女性的红利期,所以各种各样的营销号、所谓的“人生导师”、“恋爱导师”都告诉你要这样做、那样做,就能训练男朋友的求生欲,应该在两性关系建立这样的规则。

但是放到实际生活中来看,根本不是这样的。

w4.jpg

▲有KOL宣传“好嫁风”理论,教年轻女孩如何博得男友/老公欢心,从而获得物质奖励



1/4

各种各样的营销号或者爱情童话,都告诉你18岁到25岁之间是人生红利期,以后越来越苦。

甚至以前有一个很有名的爱情营销号叫Ayawawa,曾经说过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看法。

她说,爸爸妈妈们,你们不要让女生生活得太舒服,为什么呢?这样子她就没办法吃婚姻的苦了,你就是害了她。

如果你平时给她穿惯了平跟鞋之后,你再让她穿高跟鞋,她会不习惯。

父母让女儿在当女孩的阶段太幸福的话,她将来会很容易感觉到自己婚姻里的痛苦,就很难受,那还不如没事多让她受一点小苦头,她会更快地适应婚姻生活。

这多么可怕。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这么执迷于让每个女性结婚呢?

w6.jpg

▲AYAWAWA粉丝的言论

实际上,女性的红利期根本不是在她的青春期,那不叫红利期,叫“容易上当期”。

女性真正的红利期是什么?是你能掌握自己人生的那个阶段。

当你的事业有了方向,不一定是说有钱,而是指你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你能够掌控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想去旅游就旅游,你想要小孩就可以生小孩,不管你想要做什么,你有钱、有自主权,可以去做。

即使暂时有挫折,但是自己明白走哪一条路,可以选择,这种时候才是人生的红利期,而绝对不是18岁、19岁的时候,有个男孩跟你说一些甜蜜的话。

年轻时的几句甜蜜的话,足以让你用整个人生为此付出报酬。你还浑然不觉,沾沾自喜呢。

在现实社会里,我很怕“爱情魔教”。她们会把什么作为最好的东西?有男性恭维你。

其实,当你当了女领导,或者事业有成、有了社会地位、有了社会价值之后,人人都尊重你,人人都恭维你。

你年轻时觉得好珍稀的东西,在这个阶段多到一钱不值。

一个女人的成熟,是不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找到一个完美的爱情和爱人身上。

w7.jpg

▲《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2/4

有人问我,难道你不相信爱情了吗?并不是。

我还是蛮相信爱情,但是我不是唯爱情至上。

爱情有点儿像多巴胺腺上素分泌比较多,你能够超乎常规地享受到愉悦。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愉悦反而会减少,不是那样的;人变得聪明、富有经验之后,当然有能力感受到爱情的愉悦。

你会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互动,会明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我会因此愿意为他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愿意跟他在一起。

你已经能够把不属于爱的东西剖析出去了,所以真正的爱情会更珍贵。

这就是为什么成熟的人比较难遇到爱情,是因为你能够分辨出哪些不是爱情,那些“烂桃花”你不会被打动。

但是当你幼稚的时候,你见到一个人很漂亮,他朝你笑了一下或者给了你一颗糖,你就认为那是爱情。

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的大多疑似爱情的“爱情”,其实根本不是。

我觉得恰恰是成熟之后,才更容易遭遇更多真正的爱情,或者能分辨出爱情,但不一定去接受它。

w9.jpg

▲《性爱自修室》

要获得人生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一个作家写一本畅销书或好书,一个音乐家写一个能够流传几百年的音乐,一个导演能够拍一个拿到奥斯卡奖的电影,都可以,那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耐心、时间、天赋。

但努力就会有所得,尽管不一定抵达最高目标,但你的努力不会完全被辜负。

但是爱情这个东西呢?不是人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

成熟的人明白,人生就是有很多不受控、有很多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

你条件好坏、爱得深浅、付出多少,跟你最后是否拥有爱情,关系不大。

但“爱情魔教”会教女性把这些不可控的东西,当成人生的最高目标甚至是惟一目标,同时忽视那些通过努力就可以把握的东西。

这就非常坏了。

w10.jpg

▲《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3/4

刚才有人问,如何找到婚恋对象?相亲可行吗?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现代社会中,相亲是一种成功率很低的恋爱方式。

如果是长辈、亲戚的安排,或者通过相亲网站,对很多人来说,相亲就会变成一种羞辱。

为什么?因为你们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存在,可不就是明码标价,互相挑剔吗?

这种场合需要的理想女性,是在23岁、24岁左右,家庭条件很好,长得还行,不能太漂亮,因为太漂亮对方怕hold不住,学历不太高也不太低,父母要有钱,但她自己要没有钱。最好还是独生子女。这种女生是最受欢迎的。

相亲男不喜欢那种自身收入高的女性,也不喜欢学历高的女性,更不喜欢25岁或28岁以上的女性。

w12.jpg

▲《东京女子图鉴》

很多女性可能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学历也不错,收入也不错,外貌也不错,工作也很好,平时生活中很受人尊重,但是把这样的条件放到相亲网站上,你信不信,城乡结合部月收入三千块钱的男人都看不上她们。

为什么?

因为男方觉得她们不够年轻,屁股不够大,不适合生男孩,顺从性不够;

自己工资高,不能全心全意跟着丈夫。

如果家里父母经济条件一般,还有兄弟姐妹,那你就更没价值了。因为他拿不到你父母的财产,没占到便宜就是吃大亏了。

相亲相当于一个摆地摊的现场。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在加拿大读书,毕业就留在了加拿大一所500强的会计师公司,收入很高,条件很优秀,但她感觉在加拿大的华人男性根本看不上她。

这些华人男性想要什么样的女孩呢?

他们宁愿回到中国的乡下或者二三线城市,花大半年时间相亲,找老婆,挑中了,迅速结婚,然后办好女孩的出国手续,带到加拿大。

w13.jpg

▲《东京女子图鉴》

我朋友说,她周围的华人男性很多都是这样的婚配方式,没有一个人娶加拿大的女孩,不管是白人还是亚洲人。

我对她分析说,虽然你条件这么好,但是人家还看不上你。

他们觉得一个凤凰不具备母鸡的下蛋功能,他们想要的是一只“母鸡”。他们嫌弃你“凤凰”漂亮的尾巴阻碍了下蛋,觉得你不是一个好的“下蛋”工具。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些在加拿大的中国男性,想法是找一个能过日子的,你不能比我强,你比我强,我们不对等,你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就要缺失。

很多中国男性需要找的是一个生活中的伴侣,不是在事业、价值观、认知上的对等。

女性在相亲市场上被“论斤”来卖,遭受的羞辱是很强烈的。

w14.jpg

▲《生活大爆炸》

但在这样的相亲历程当中,男性同样也会受到性别挤压。

因为它会把人折算,通过你的收入长相、家庭背景、户口等,把你折算出一个分数,和对方去匹配。

你要去了,就得接受游戏规则。你要是不接受,就不要相亲。

不光是物化女性,男的也被物化了。

这对男性也不公平,因为很多优秀品质无法通过钱来折算。

这个市场就是互相伤害。

女的受伤害多一点,男的受伤害少一点,现在独生子女多,“妈宝男”多,自视甚高,自己受伤害了可能都不知道,但是老去伤害别人。

w15.jpg

▲《傲骨贤妻》



4/4

“女性进化论”,这个进化是单线的吗?

一个女性怎么看待自己才算是成熟?

这个问题,我的图书编辑曾这样问我。

我并不认为事业才是唯一的方向。只要是拓展女性的各种可能、各种选择,以及让她更加自由的,都是她的方向。

但是,我们现在是没有选择权的问题。

想想看,我们关于事业的选择是不多的,远远没有达到我想要事业就有事业。

一个40岁从来没有工作过的女性,你进职场,要多难有多难。但是,不论你20岁、30岁、40岁、50岁,随时可以回归家庭,有什么难的?你就干家务活嘛,又不需要发钱给你,找个让你免费干活的地方,这有什么难的?

但反过来你试试看?

我不认为已经到达了一个有充分选择自由的时候,我们现在就没有资格说“我愿意选择”。因为,你没有选择,这几乎是一条单程线。

w17.jpg

▲《永远的女性参政论者们:女性与权力的故事》

昨天,有一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挺触动我的。她来到现场要采访,同时又想着家里的孩子,本来下午应该陪孩子玩,孩子也希望她陪着。

怎么处理这种矛盾?为人父母者,当孩子很小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冲突,那怎么办?

确实,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你是一定要对他负责任的,你不可能扔下他一个人在家里哇哇哭。

但他需要的是有人照顾,而不是有母亲照顾,他对你的需求、对唯一指定的对母亲的需求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多。

年轻母亲对孩子的需求多于孩子对母亲的需求,你只是希望从他身上完成一种责任,你从他身上感受到爱,因为有人供你去爱。

反过来,作为父亲,小孩小的时候,你出去上班、开会会很内疚吗?

爸爸们很少这么想。

怀着这么深的内疚感的,绝大多数是母亲不是父亲。

这就是传统规训的力量,传统观念对母爱过于畸形的歌颂。

不是说孩子只需要母亲,不需要父亲,或者对母亲的需求比父亲高,而是传统告诉你,妈妈就应该在家带小孩,你没有尽到这个责任,会觉得自己做错了。

只要小孩得到了妥善的照顾,跟母亲还是父亲关系并不是很大。母亲们,放弃这种歉疚感吧!

w18.jpg

▲《妇女参政论者》

李银河说婚姻在未来社会里,是会消亡的。

但是我们能不能看到这一天呢?我觉得不行。

虽然,婚姻越来越让人厌弃了,但普通人又不敢轻易地放弃它。

有人提出五年婚姻制,婚姻的有效合同是五年,这五年时间你们互相讨好,如果你和对方感情好,多讨好他,争取续约。

如果大家感觉好,你可以继续签约,一共签了三次,过了十五年以后,可以转为永久婚姻。

但是后来有人提出疑问,他说:

如果这样,到第四年的时候,人们要像找工作一样,疯狂找下家;最惨的,每隔几次还得再找一次工作,好累。

这么一想,好有道理。

虽然婚姻好像鸡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传统的力量。

这个社会慢慢多元化了,人们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舒服,各有认为合理的存在。

有的人可能觉得家庭很重要,有的人觉得家庭不重要。

重点不是统一规定家庭是否重要,而在于,我们有无选择的权利,有没有选择一个人单身不选择家庭的权利,并且还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祝福?

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问题。



为了帮助更多女性,侯虹斌总结多年观察思考过的女性痛点和生存策略,研发了音频课《让女人独立优秀的42堂成长课》。

这一堂筹划、打磨了四个月的课程,在8月6日,已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课程结合社会学理论和上百个新闻案例、生活个案,讲述轻松又透彻,提供各种聪明选择和具体方法。

42堂成长课,打破性别成见,告别道德绑架。

42堂选择课,活出自己,站上自己人生的C位。

福利抢购,扫码入群

w20.jpg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小贴士

公众号改版了,为了大家不错过推送消息,建议你按照图片的提示,将「遇言不止」设为星标(安卓用户设为“置顶”)。

w21.jpg

w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4-12-26 02: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