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510|回复: 17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0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承认杜蕾斯营销确实做的很好,但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能引导群众买杜蕾斯吗? 现在的一些企业官微也是,一直追热点营销真的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吗?
发表于 2019-8-9 0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媒体追热点对部份企业营销推广是有帮助的。
重点在于部份企业、营销推广两点上。
包括回答这个问题,也有蹭杜蕾斯喜茶文案翻车的热点来的。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4月19日, 杜蕾斯联名喜茶,在官微发微博,配文是“419不眠夜,今夜一滴不许剩”,随后,喜茶官博在评论区互动称:“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
这场大型翻车现场的事件,包括了两家企业杜蕾斯、喜茶。我能断定的是杜蕾斯受影响远小于喜茶。
杜蕾斯作为微博营销成为了业内标杆。由于产品特性加上环时互动极为敏锐地扑捉到了大众对于性的敏感热情与羞涩忌讳,每一个文案都是让人欲罢不能,新奇中带点刺激。换了一家合作伙伴,也只能说是出师不利,后续翻盘的机会多的很,这次只是小小试水,毕竟国人相对还是比较含蓄的。
“排队几小时”、“黄牛加价代购”的网红喜茶,迅速爆红。坚持原创,支持艺术创造,让喝茶真正成为一种风格,一种生活方式。慢慢获得年轻人喜欢的,转变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这次的翻车最大原因就是跨界过头,产品的定位决定它的营销方式。此事不能用污来形容,都已经上升到露骨低俗。网友吐槽质疑,直指其“风流和下流只是一字之差”、“恶心”、“无节操”等。能否及时挽回自家的名声,大家可以关注后续。喜茶如果能从这次翻车危机中找到机会,那么这就会下一个热点了。
两家企业的产品、定位、用户画像有重合,但是并没有完全一致,让这次的营销成为一个热点,也是一个营销失败的反例。
追热点之前要知道,能为带来实际收益吗?能提升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吗?能引导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吗?
追热点,对于品牌而言,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受众关注度,甚至形成流量的爆发效应。吸引用户关注品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大量用户关注来了,能否对自家品牌产生积极影响更是关键。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你的用户画像与热点符合吗?
杜蕾斯的蹭热点都能引起大众的注意,是因为本来杜用户就是很广泛的人群。这意味着用户涉及领域和关注内容广。
你的产品用户画像是相同广泛的吗?如果不是,放弃无用热点,分析用户人群画像和需求,总有一个热点是适合你的。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你的产品适合做热点营销吗?
你的有成熟的产品,良好的售货服务,有稳定的用户池,蹭些热点,就是临门一脚,让你产品更快进入用户的视野,迅速传播。杜蕾斯产品牌效应应好,用户忠诚度高。它每次蹭热点推广,都可以很快速得到了二次传播效果。
你的产品适合追什么热点?
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决定了它的品牌属性。杜蕾斯的品牌形象活泼不失调皮,追一些娱乐热点时,符合它的属性。
如果你的产品品属性比较严谨,去追热点,也不见得是见好事。盲目追热点,导致用户接受不了风格取关离开。
热点是个好东西,读者喜欢,方便传播, “但逢营销必热点” 可不是个好习惯。
营销是什么?营销是为了传播推广品牌、提高转化率。更要潜移默化将品牌影响力、产品知名度传播出去。
”以小博大”的营销方式好,但是不要追无用的追热点行为了,小心翻车。
蹭了热点的我,能不能给我点赞!
发表于 2019-8-9 0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点本质上是内容营销,当杜蕾斯成为热点营销的标杆后,只要一有热点事件,大家第一时间关注杜蕾斯怎么借势营销。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大家之所以喜欢热点,其实是在刷存在感和认同感,热点其实是一场人群聚合,关注的人会聚在一起,围观,讨论,并找到自己的同类,而新媒体运营追热点也是在告诉大家:我是就是你们的同类,大家一起来愉快地追热点。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新媒体运营追热点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不用追热点,自己本身可以成为热点。有时自己某句话或者某篇文章火了,其实就是偶然蹭到热点。这也就是所谓的“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新媒体运营追热点需要追垂直领域的热点。不能够盲目,不能今天追一个话题的热点,明天追这个话题的热点,但两个话题是不同领域的,那么粉丝流失也是迟早的事。
发表于 2019-8-9 0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很多人容易产生的一个误解。也是很多传统企业开新媒体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

追热点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但新媒体传播不是为了提高转化率的。

把潜在消费者变成消费者,叫做转化率,也就是题目里说的,让可能购买杜蕾斯的人,去买杜蕾斯。
很多传统企业喜欢用这个KPI来卡绩效。做了新媒体,销售额提高了多少,覆盖率达到了多少,做不到?那就换人。
但这是短视的。

新媒体不是干这个的。
新媒体做的事情,更潜移默化一些。你可以把它叫做品牌资产,叫做影响力,叫做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一样。
归根结底,它的目的就是两点:
    还未开发的潜在消费者,把他拉拢过来,让他知道这个品牌已经是潜在或现实消费者的,提高他的黏性,让他更喜欢这个品牌

在消费品已经完全同质化的今天,很多时候的消费,其实已经并非为了功能和价格了。很多时候,是关乎品牌的符号、内涵、意义,以及文化价值。
简而言之,很多时候,你购买一个东西,未必是因为它满足了你的需求——因为满足需求的选择有非常非常多。你选择它,也许只是因为它看上去顺眼、好玩、有趣,它传达出来的气质与你契合,你感到有信赖感和安全感
新媒体的意义,就是把品牌的文化价值和情感诉求,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你。

也就是说,它的价值在于,让你喜欢上这个品牌,而不是让你去购买它。

喜欢只是购买的一个必要条件——甚至可能都不是必要条件,但是,你在一次次阅读杜蕾斯微博之后,你会知道杜蕾斯是个什么样的品牌,你可能会转发,可能会向朋友推荐,可能在某一天,当你需要的时候,你会顺手抓起一盒杜蕾斯。这未必是杜蕾斯微博产生的直接后果,而是长期积累好感度和加深印象而形成的结果。

可以理解为,新媒体就是希望在你心底种下一颗种子,然后浇水。至于它能不能发芽,那是另一个问题。

那么在这其中,追热点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作用有二:
    追热点的东西,无论内容多么简单粗糙,几乎都能得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传播
    操作过新媒体的朋友都知道。只要跟上热点,很大几率会得到转发,甚至是媒体的报道,也就能抢占最显眼的曝光位置,让更多的人看到。追热点这个事情本身,符合目标受众的心理,更容易得到喜欢

这两者其实是一样的。人本质上是害怕孤独,害怕被世界抛弃的,所以人会有一种凑热闹的心理。最新的动态,一定要去掌握;发生的热点,也要去追踪,这样才会有一种时时刻刻跟着世界走的满足感。

所以,同样的一次转发,转发一条热点,就比转发一条普通的段子更有价值。因为它蕴含了这么一个意思:我知道这个热点,对于不知道的人,会有优越感;对于知道的人,会有认同感

同样,两个微博,一个天天追热点,一个天天发早安晚安,哪怕内容质量一样,前者也很可能会被更多人喜欢——因为容易感觉到,前者的背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更活泼,人性,接地气。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两点:被更多人知道;让知道的人更喜欢。

大概就是这样。
发表于 2019-8-9 08: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所有赞同在5个以上的答案,给 @Lydia和 @狐狸君点了赞,我喜欢的答案都被down vote到下面了,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我也写一下我的看法,虽然可能没人看到。
我先提两个讨论营销问题的前提假设,如果你赞同,再往下看。
1. 所有的营销行为都是为了最终促进销售,如果不能最终促进销售,那么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2. 不是某个营销行为对销售有促进效果,就一定要做它。每个企业的营销资源都是有限的,每个营销者都在找的是所有选择中最好的。
所以我给Lydia和狐狸君的回答点了赞,因为他们讨论问题都是基于这两个前提假设的。而 @徐妍的回答虽然我学到了很多公众账号运营的内容(并关注了她),但徐妍的回答只说明了追逐热点对于微博/微信自媒体能增长粉丝,题主的问题是“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

然后我说一下基于这两个前提假设,我的看法。
营销怎么促进销售?在社会心理学上,有充分的研究证明营销促进销售是通过让一个品牌在消费者脑海中更突出达到的。可能英文更准确一些,叫Saliency, being top of mind, stand out in memory, have some kind of meaning at the point of making purchase decisions.

这种突出感的形成是可以通过两个东西达到的,即存在感(being present)和记忆力(being memorable)。我上个图就清楚了。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就像打一个电视广告,存在感就是指,这个广告的投放量,比如在央视、各省卫视、地方台等都在大量投放,那么存在感一定强,就像左面的图,人们每天接触很多很多信息,通过大量投放,在人们接触的信息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share of mind)。
同样的,有的广告因为故事讲得好,制作精良等原因就像右图里的那个大红点一样,在消费者所接触的众多信息中最容易被记住,这就是记忆力(being memorable)。
这两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
首先对杜蕾斯来讲,一定是有帮助的,因为它就是在借助热点刷存在感啊!存在感的提升会提高这个品牌在我们脑海中的突出感(Saliency),从而使我们面对不同品牌避孕套时更大机率选择杜蕾斯。前面有朋友已经指出了,杜蕾斯的市场份额也确实是在不断提升的。
那么其他品牌也要学习杜蕾斯吗?
我觉得未比。我前面提到了第二个假设,要熟悉自己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从一个投入产出的角度看问题,不要看别人做得好,就盲目拷贝。

1. 杜蕾斯请广告公司运营这个微博号,养这么一个有创意的团队,是很花钱的(我估计每年500万以上),而且这种有创意的团队、容易产生创意的品类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便你花和杜蕾斯一样的钱,也不一定能对每个热点都做出可植入自己产品的创意,人们分享的意愿大大下降,达到的效果也是几何级数减少的,这不一定是一笔好的营销投资。
2. 追热点确实是一个刷存在感的好方法,但也不一定死板的复制杜蕾斯。
比如清扬在亚洲杯期间,买断了几乎所有线上体育媒体(如新浪体育)的赞助权,到处刷“清扬去屑,冠军表现”的存在感,广州恒大夺冠那天晚上,所有人都在刷微博和新浪体育频道,新浪微博首页清扬一个大大的banner:“这一刻,让胜利冲昏头”,存在感刷了,又赢得了男士的好感,这不也是一种追热点的方法吗?
3. 除了刷存在感,还有太多可以增长品牌的做法,营销的魅力就在于此。
前面提到,存在感和记忆力是互补的,你可以不一直刷热点创意,也可以一年就出一个非常牛的创意,做成微电影也好、有强传播性的视频也好,主推这一个好的故事或创意,可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看看人家柴静……)
此外,营销是两个地方的战役,除了消费者的脑海,还有一个是在销售的终端(电商网站、各种类型的超市等等),之前6个月在某二线城市轮岗做销售,看到了很多国内品牌通过强大的终端做成优秀品牌的做法。品牌的管理是一个大的战役,有的人势单力薄选择局部突破,有的人兵强马壮选择全线压进。

但无论如何,赢得战役是最终目的,不要因为别人战法华丽,盲目模仿而忘了初心。
发表于 2019-8-9 08: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件,会抓住所有人的眼球。作为媒体人,每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蹭热点蹭的巧的话,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抓住用户眼球,带来可观流量;但是如果蹭的不好的话,自己的辛苦不仅会付之东流,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已有的流量流失的情况发生。所以『如何优雅的蹭热点』就成了每个新媒体人头等大事。
什么是热点呢?

在想要知道怎么追热点之前,我们得先清楚什么是热点。热点就是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时事热点和社会热点。
    时事热点:白百何出轨事件、《欢乐颂》的热播等具有时效性的热点。社会热点:全面健身、一带一路、单车共享等和用户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
当然对于不同行业不用核心用户来说,新媒体人要追的热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你是做房地产生意的,那么,中央最近出台的房价政策对于你而言就是一个热点新闻了;再比如你是做 PPT 设计的,那么小米发布会或者锤子发布会上用的 PPT 就可以是一个热点新闻。所以热点基本上可以表示为,用户十分关心的话题就是“热点”。
蹭热点时遇到的窘况

好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热点了,但是在我们追热点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窘况。比如说:
    每个热点都有一堆认同者和批判者,在蹭热点的时候蹭歪了引起了一半(或者更多)人不满。感觉自己的产品和热点契合度不高,不知道怎么去追。费劲心思的追热点,但是就是带不来流量。只看到流量涨,没看到销量涨,流量转化出现了问题。
我相信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遇到或这样的窘况。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我们要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窘况。
如何解决这样的窘况

原则一:追热点不是为了追热点而追,而是为了讨好用户来追。
这句话很重要,非常重要。我们在追热点的时候,常常会忘记和自己产品还有用户相契合。只是盲目追热点。同志们,要记得,要对热点进行二次加工,让热点和自己公司的形象以及用户的企望还有产品相契合。
我们在做群分享的时候有人说,这样好难呀,能不能简单一点儿。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不能。因为这个是很基本的东西呀,我们在出一个产品的时候,就要确定用户画像,做用户调查,以此来看这个产品有没有市场,以及用户一般通过那些渠道来发掘同类产品。
确定有市场后,我们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在事先调查好的渠道做试点,确认渠道是否可行。之后根据数据反馈,我们是不是加大力度投放,还是应该做相应的调整。这个是一个产品营销运营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流程,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投放渠道,数据反馈,调整优化。而脱离这个流程,却要流量的基本上属于耍流氓。当然啦,不排除个别人耍的比较好的,就迎娶上了白富美。人生嘛,总有意外。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问了,我们这些都做了。产品和热点结合的很好,有很多人关注到我们,为什么我们的销量还是提不高。
因为做热点只是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依他来判别他是否能影响销售。这就回到了我们刚才提到的追热点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传播。为了让用户在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产品。
所以,对于在萌芽期和生长期的公司来说,靠追热点来增加销售量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公司,最需要的是有效流量。那什么是有效流量呢?就是会购买你的产品,持续关注,并会分享给他人的人。
而萌芽期首要任务是满足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发展期的首要任务是增长核心用户,并满足更多目标用户需求。在这两个阶段,怎么讨好自己目标用户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产品,画用户画像,对自己的用户形象以及需求十分特别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用户的品行做最适用的推广。
原则二:我们写的东西,是用户想知道的,而不是你认为用户应该知道的。
比如说,你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因为政策的变化,当地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了。对于这个热点就可以写一篇要推文啦,但是,除了对于政策的解析,房价已经开始上涨这些消息外,还应该说什么。用户更关心的是什么,是自己本来要打算买房了,现在哪里房价还比较便宜,地段也还不错。所以就该再加一下,那些地方的房价现在上涨还不明显,而且地段设施也还不错的推荐。
总结:我们究竟该如何优雅的追热点的?

综上所述,如何优雅的追热点呢?基本上就是下面这四个要点:
    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深入了解自己的用户,做好用户调查。对于热点要有选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核心用户的热点对热点要有二次加工,让热点新闻和自己的产品还有产品有一个很高的契合度。当我们有了热点数据的数据反馈后,应该根据数据做调整优化。
不断的对用户进行深入了解,不断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深入了解。当有了热点新闻出现后,我们就能从容的用热点抓住用户的痛点,从而实现最后的转化过程。
常见问题

    问:如何搭建比较活跃的渠道?新媒体的渠道周期太短了?答:对于热点要有选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核心用户的热点。 在用户调查的时候,就可以调查一下他们经常浏览的渠道比如如果是PPT用户,渠道是花瓣网,酷站,眼界网; 用户是年轻的时尚女性,渠道可以是小红书,淘宝 在做用户画像的时候要确定他们经常浏览的网站,APP等等。问:我的用户画像在拿到用户行为数据的时候发现,碎片时间内浏览的用户会比较多。但是绝大多数公号也会在这时候推送。特别是社会热点刷起来的时候,我想问有什么技巧可以引导用户置顶?谢谢答:你可以在自己的推文里自己说一下,加点儿广告词。 比如恶魔奶爸在自己的公众号推文的第一句总是,聪明又上进的人都置顶了奶爸的公众号。 或者做一些相关的小活动。第一个评论有奖之类的 因为,现在公众号的图文红利期已经快要过去了。所以,抓住自己的核心用户是很重要的。应该好好的做一下用户调查。用有奖调查问卷什么的弄清楚用户核心诉求。因为我们自己的想法不是用户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是靠自己的想想做推广,找渠道,做内容的。而不是按照用户的想法做这些事情的。总是认为,用户可能会觉得,所以就干了。所以效果就不会很好。
了解更多

如果想要更系统地学习新媒体营销,请立即免费申请加入「 新媒体自习室 」课程。
发表于 2019-8-9 08: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得好!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同事争执很久很久了。简单描述一下我们双方的观点,仅供参考。
【我同事的观点】:
1.如今,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新媒体部门。这是公司维持用户粘性的一个重要渠道。企业有公关的需求,有广告的需求,通过不断的追逐热点,保持在用户面前的存在感,积累自有渠道的粉丝和关注者,这是公司的喉舌,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新媒体矩阵的公司将有最高效的传播力,便于公司任何动向的宣传,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牢靠;
2.这是一种向B端(企业端),投资方,同行,展示公司实力的重要渠道,他们将对你们新媒体运营的综合实力的直观感受,等价于公司的专业度,公信度,实力。一个公司的文化和执行力,创新能力,除了产品(周期过长过慢,机会较偶然),更为简单粗暴的展现方式就是新媒体。相当于炫技式功底,将获得投资方,客户方面,极大的信任和认可,也能赢得同行的赞许和尊敬。3.作为媒体从业者出身(他),传播是他的生命。站在一个部门的角度来说,他的使命就是为这个部门增长最强的传播能力。将来不论去什么公司,什么行业,他的使命是不会变的,永远是传播。不择手段的做传播,牢牢跟紧热点,毋庸置疑。屁股决定脑袋,在这个位置,就要优先考虑部门利益。
【我的观点】(对应上文一一反驳)
1.我们公司不是媒体公司,不是新闻发布平台,我们的本职不是发布热点制造新闻或者说新闻的深加工。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现在虽然风生水起,占据了巨大的流量市场,但是它们一定!会!走向!衰落!热潮一旦退散,90%没有精品原创能力的自媒体一定会裸泳。关注者会不断下降,打开率会惨不忍睹,一个不是媒体公司的订阅号想比肩专业媒体是螳臂当车。为了抓下眼球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后能沉淀下什么?沉淀下来的真正指向我们核心服务和交易的能有多少?这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我坚定的认为,虽然“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新媒体部门”,但这里更需要的是服务号。一个餐厅开通服务号开始订餐,我们的服务号顶一个app用于移动端的简历投递实时跟踪,这才是我们的使命!而不是本末倒置,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集中精力做好服务号,虽然慢一点,但是稳稳当当,精准投放,真刀真枪,实实在在。
2.部分赞同。确实,有时候你的工作不仅仅是直接产生利润的,但是它是公司的门脸,也是在同行中赢得行业口碑的重要渠道。我认为,偶尔为之是可以的,精彩绝伦的方案可以极大的提升行业地位,相当于个人的代表作,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的。我相信杜蕾斯新媒体部门的人出来,去任何一个公司的新媒体部门求职,领导应该都是倒履相迎的吧。但是,但是!!!!can you ?放眼望去,全中国互联网那么多脑洞极大的从业者和用户,真正能做到极致的有几个?我心目中的经典的营销案例:雕爷牛腩,小米,杜蕾斯,天才小熊猫,冷兔。可是他们就像NBA,有几个打篮球的进得去呢?有理想没错,干了这碗鸡汤,我敬你是条汉子。认清自己,认清行业,计算性价比,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更纯粹的事情上,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3.作为非媒体出身者(我),传播不是我的生命。我并不期望自己的职业发展是三年后能写出篇篇十万多阅读量的微信文章,率领几百万的微信粉丝一统江湖(那时微信是个什么情况还是未知)。这个目标很牛逼,但是不是我的。我更倾向于从公司整体出发,将资源整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最直接化(即往管理岗发展)。屁股决定脑袋,可是我的屁股和他的不太一样= =
举一个栗子,汪峰求婚那天,是个坑爹的周日。我同事火急火燎的让我赶紧结合热点出个稿子。Are you kidding me ?我们是一个招聘网站,这种娱乐圈花边新闻关我们什么事?!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省略过程一万字,最后他自己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
汪峰为了上头条居然用了这么可怕的工具……
这虽然无法与杜蕾斯的精彩的创意文章相媲美,但是还是算合格甚至中上的。同行纷纷赞不绝口,阅读量一跃达到当月最高,瞬间多了……几百粉?
但是是否因此给网站带来了新的注册者和投递呢?
应该不会有人看了这篇文章就突然把工作辞了来拉勾找工作吧= = 【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但是从性价比来说划算吗?我觉得不划算。应该这样做吗?  应该。
看起来很矛盾的两种结论,其实更多的取决于公司的资源,人力,和熟练度。
如果它做起来毫不费力游刃有余,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给我一个热点我就能轰炸全互联网,谁不乐意。但是实际情况,我抱有悲观态度。
但是互联网也因为有更多他这样的敬业者才能够有这么多创意无限的题材供我们娱乐和欣赏。
这件事怎么看,对不对,应不应该,同样取决于你的角度。屁股决定脑袋。
新书《全栈市场人》已上市,
京东购买地址:全栈市场人 互联网市场营销入门通用宝典
当当购买地址:全栈市场人 互联网市场营销入门通用宝典
欢迎购买,反馈意见,感恩(づ ̄ 3 ̄)づ
发表于 2019-8-9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历史学家发现,某孤岛上有一群原著居民,每天早上都会举着一根长长棍子,排成队伍绕岛行走,非常奇怪。


直到后来,专家研究发现,这群原著居民之所以会有这样奇特的行为,原因竟来自二战时期的一段经历:


二战时期,美军某部队驻扎在一个小岛上,随时等待支配。每天早上,部队都会像往常一样,手持长枪,练习正步。


与此同时,军队会有船只固定时间送来食品物资。原著居民看到后,以为这种方法能够为自己带来食物,于是当军队离开后,他们便开始模仿起来


.......


军队的日常训练,在他们看来却成了呼唤上帝送来食物的方法。


这是多么滑稽的事?


同样,如果杜蕾斯的微博运营在你看来,仅仅是单纯的“追热点”行为的话。那么请相信我,即使你们投入了百倍于杜蕾斯团队的精力,也换不回哪怕他们一半的效果。


为什么?因为这种看问题的视角就类似于那些原著居民一样:将局部的特征,做为整个系统运作的底层逻辑。


表面上看,杜蕾斯的微博运营的确是在不停的蹭热点,不论是范冰冰恋情、苹果新品发布,还是高考话题,杜蕾斯都没有错过。


但这绝不意味着,杜蕾斯品牌广为人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一直在蹭热点”。


因为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样是蹭热点的无数网红品牌,在短暂的爆红之后,迅速被人们遗忘,而杜蕾斯却没有呢?


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你因为什么被消费者选择,就可能因为什么而被消费者放弃。


无数网红品牌,例如厕所餐厅、分手花店、丧茶,依靠刷屏级的热点、独特的感官刺激而被消费者选择,最终,他们也因为热点退去、刺激适应,而最终被消费者遗忘。


“可为什么很多品牌也采用这种感官刺激、追热点的营销方式,却没有被消费者遗忘,反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呢?”


在看到很多类似肯德基和王老吉的跨界创意之后,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其实,很多品牌之所以成功,并非依赖短暂的“热点和感官刺激”,而是依赖它们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消费者解决某个特定场景下的任务:


当我们吃火锅担心上火时,会触发对王老吉的选择;


当我们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聊天时,会触发对于星巴克的选择;


当我们想要订外卖时,会触发对于饿了么的选择;


……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感官刺激适应之后,消费者仍然会选择这些产品,因为它们给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依然存在。


如果用一张图来解释的话,它们的套路一般是这样的: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这也就不难理解:大部分“网红爆款”的快速衰落,是因为它们仅仅依靠“短暂的热点、感官刺激”,却没有提供消费者持续选择的“核心价值”。


所以当消费者对“感官刺激”逐渐适应之后,这些所谓的“网红爆款”,也就逐渐被遗忘。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产品营销,最重要的并不是表面的“追热点、感官刺激”,而是消费者能够持续选择产品的理由,即“核心价值”。


那么回到杜蕾斯的问题上,它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将“创意”产品化


在理解“产品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什么是产品?”


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生活中一直在使用的事物,不论是手机、电脑、钢笔还是笔记本,这些能够被称为“产品”的东西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能够持续满足需求的事物”。


是的,“产品”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持续满足需求。这也就意味着,那些依靠短暂的“创意”而存在的事物,本质上并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


于是,对于这些网红爆款,想要延续生命力,将“创意”产品化就变的非常重要:


既然你依靠独特的创意文案,被用户所熟知,那么你就要将这种创意,变成你品牌的一部分。


比如,杜蕾斯的产品仅仅是那些“生活用品”么?


并不是这样,它们微博的创意文案本质上也是一种“产品”,只不过是一种独特的“内容产品”。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几乎任何热点,都会成为杜蕾斯文案内容的素材,并持续的输出,将“创意产品化”。


于是,当一个热点出来,很多消费者甚至会想:杜蕾斯这次又要玩什么花招?


当你的品牌达到这种效果之后,“创意产品化”算是真的成功了。


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成功品牌,本质上都实现了成功的产品化运作:


比如,因为“逃离北上广”的创意活动而被大众所熟知的自媒体品牌“新世相”,如果仅仅依靠这一个创意,会很快被人们遗忘。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于是,它们通过持续的跨界合作、新奇活动,让“创意”本身,成为他们的产品,成为读者关注他们的主要理由。


同样,味全果汁的文案瓶、江小白的表达瓶,都成功的将“创意产品化”。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4.jpg 甚至,咪蒙的文章,其背后也有一套系统的产品化逻辑: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5.jpg

所以,我们在看到某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时,绝不能将其局部的特征做为整个系统的底层逻辑。


“杜蕾斯的追热点行为”绝不仅仅是追热点;


“江小白的文案表达瓶”,也绝不仅仅是在瓶子上印文案这么简单


......


所以,模仿美军部队的日常训练,永远也无法呼唤上帝为你送来食物。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我的公众号“尼克的商业洞察”,《你的营销,是否还迷失在表层的创意?》,关注后回复“创意”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那些看似在不经意间成功的事情,其背后往往都存在有迹可循的科学思考路径。
在我的公众号【尼克的商业洞察】中,我分享了一篇关于思考路径的文章《多一种纬度,你所看到的世界一定与众不同》。
公众号后台回复“思考路径”,即可查看。
更多精彩内容包括:商业洞察丨文案技巧丨营销方法丨个人成长。
推荐阅读:
“如何寻找我们的竞争对手?“(关注公众号回复“竞争”即可查看)
“产品中的仪式感如何塑造?“(关注公众号回复“仪式感”即可查看)
“营销中的创意如何发挥?“(关注公众号回复“创意”即可查看)
“参与感究竟是什么?“(关注公众号回复“参与感”即可查看)
......
发表于 2019-8-9 08: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蕾斯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官微也都是别出心裁,大家喜闻乐见的搞(内)笑(涵)段子。嗯,有的人看完乐呵乐呵,觉得不错,就完了。而有的营销从业人员,总想着模仿别人,整天看所谓天才文案,生搬硬套。看见别人追热点,自己也追。看人家搞抽奖,自己也做一些抽奖、发红包的事情,或者去所谓的群里去求大神,渴望获得一些万能的技巧。这完全是一些无脑的做法。从中可以看出,对方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做事方法,对营销工作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不妨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杜蕾斯发搞笑段子,追热点,反应都不错?

前面已经有答主很好地回答过。没错,因为杜蕾斯的拥有非常庞大的目标用户群,这意味着,可以用来炒作的内容主题空间也相应的非常广泛。它的目标用户中,有不看奥运会吗?有不知道王宝强离婚的吗?有不啪啪啪的吗?(只是举例)它很容易找到与受众契合的点,所以,追热点时也显得没有违和感,加上杜蕾斯的文案水平不错,反应也不错。

如果你说,你的公司追热点,效果也不错?

为什么我说杜蕾斯的效果不错?因为从用户的参与度就能看出来。杜蕾斯的官微运营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品牌宣传,不承担销售业绩的压力。所以,它只要做到娱乐大众,做好品牌形象的推广就算是达成目的了。

所以,你的业务,目前也到了只需要树立品牌形象的成熟阶段了吗?你确定不是带来有效转化,给公司挣钱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热点新闻的文案效果热度也挺高,那么,带来的有效转化情况是否也相对很高呢?



每个公司的业务类型,企业文化、发展阶段等等情况不同,是否追热点,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追热点的目的是什么?单纯是为了吸引别人关注吗?
2..那么,这些因为热点被你吸引过来的人,到底能否持续关注你,或者换句话讲, 对你的业务有什么切实的益处呢?
3.退一步,且不说追热点是否能给公司带来转化,还需要考虑的是,公司的调性适合追热点吗?



活在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几乎人人都能对时事热点说出几句自己的讲解,运营好像随随便便,是个人就能做。可是能坐上运营岗位,和能做好营销工作,这中间有着千差万别。

目前的媒体渠道,蹭热点的标题党,拿当前热门新闻做文章的事情屡见不鲜,俨然成为一种常态。对当前主流媒体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所有的热点、实时新闻消息,持续活跃的时间只能保持一周,
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博眼球的内容,刷出高阅读量,转发数;

在电脑前拼命脑补创意,想写出一鸣惊人的文案,以为产品靠几句优质的广告语就能大卖。
为了进入这意淫出来的营销大神的窄门,大家纷纷挤破了脑袋。



然而,能带来有效流量的营销活动,真的只是靠这些把戏吗?

互联网营销不仅是一门科学的工作,而且还需要严谨的逻辑思考,它背后对应着专业的做事方法。

如果你以为只要发红包、搞抽奖、追热点,就能做好营销工作,那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还未入行,请找一个靠谱的老师学习,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如果已经入行了… 入行了还这么想?那么趁早转行吧。这个工作你做不好。



为了帮助各位在营销的路上少走弯路,我总结了七个营销工作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我不信就没有一条能击中你,因为 90%的营销人员都掉进了这些陷阱你不信?那就继续看完。

为了更好地感受以下的问题所在,我们先明确下营销的作用:

1.帮助企业带来购买产品的客户
2.帮助企业回收客户的意见
3.带来流量,帮助产品进行调整

很多营销人员都在用错误的方式工作,导致的结果是,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有效流量,像这种发红包,节日做的抽奖活动,看起来是吸引了一些人关注,但没有几个人能留下来,使用这些产品,这样百分之九十的金钱和精力都轻易被打水漂了。

陷阱一

·没有设置营销目标和转化流程(最重要,必须明确的事情)

如果目的是给企业带来转化,那你的每一个细分的工作都会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你会还会做像发红包这种花钱还不讨好的事情吗?

显然不会。

如果仅仅把这个 KPI 定成——在某一个宣传周期内,带来一万个流量。

此时,目标是——流量。
那营销人员当然会去做发红包抽奖这种工作。因为这种活动关注的人多,能完成这个 KPI  ,而到底多少是有效流量,营销人员不管。


那多少是有效流量,是不是有效流量,营销人员不管。

因为他的 KPI 是数字。

那这样营销工作和产品本身就断裂开来了,这一开始目标就错了,当然不会有效果。

例如下图,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你最终的目标是——购买产品并分享产品。
要达到这个目标 ,营销工作者就应该确定流量转化路径。这是整个营销过程的一个步骤,但大多数营销人员,都仅仅只有一个目标,(如图)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也许你可以通过美女图,发红包,带来流量,但这种流量呢,完全不会去注册网站, 这样转化漏斗一下被掐死了,所以,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获得流量,而是 获得哪种适合你业务的有效流量 ,才能达到最终的转化和分享的目标。


陷阱二

·不做用户反馈,自嗨

根本不做用户反馈,自嗨。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重点在哪里?
写给谁?
如果有好处,好处是什么?

正确的做法是:先做用户调查,把事情说明白,适合谁。


陷阱三

·找外包,要慎重。无法转化成有用的流量

例如: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4.jpg

邓超的微博,粉丝互动活跃,而这个某公司的官微,一看就是很明显的刷数据行为。


用非常低的金额,几十块钱就可以刷出这个数据,原理是使用后台程序,管理 N 多个微博小号, 当有刷数据的需求时,通过这些程序让这些小号转发这个内容。

当然,给不懂营销的甲方看,或者甲方拿回扣,甲方装傻,或者是真傻, 觉得效果还不错,结果是这样。

问题是中国目前做营销的大环境很不好,到处都是刷数据的行为。特别是中小企业,创业公司,最需要的就是真实流量和真实的转化,得赚钱才行,不然活不下去。

那找外包公司, 花这个钱完全没有意义,如果你的不能评估营销效果,那营销的工作你最好自己干,自己检测数据,你告诉他,你要的是真实的有效转化,你看他还敢不敢接你这个活儿。


陷阱四

·不要盲目花钱。

不要一句话总挂在嘴上“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做宣传就是得舍得花钱”,关键问题并不在花钱上。

问题在产品初期,带来的是什么流量?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5.jpg

如果带来很多无效的流量,路人甲给你产品支招,那对你来说,绝对是一个恶性循环。来了一票人,根本不是你的目标用户,来之后给你的产品指指点点,给你支了很多错误的招, 然后你就按照这些人的反馈去修改产品 ,那结果是越调整,方向偏离的越远。

忘了初心,不得始终,说的就是你。

应该怎么做呢?

事实在产品初期,甚至不需要花钱。你只需要很少的流量,来帮你做测试, 看反馈,减少营销中的变量,减少一些未知的维护成本,即使是花钱,也要看带来的人到底付款没有,要调查这些付款的人的身份特征,再去花钱,知道自己的用户到底是什么人,再专注地去找这些人 。




陷阱五

·不做没有反馈的营销。

不做电梯里这种直投广告,公交车身这种广告。

注意这里不仅仅是告诉你不要做这两种广告形式 ,我指的是,不做没有数据反馈的广告形式。数据能告诉你很多结果 ,用户在你哪个页面,停留了多久,在哪里退出。

例如,你花了 500 块钱做宣传,到底带来了多少人访问你的网站,那这些访问你的人有多少购买 了你的产品,那这些数据都会给你答案,然后你才可能找到这些这样那样的不理想的数据, 才可以进行产品、营销内容的调整优化。

这里有一个反馈的例子: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7.jpg
很明显,这是划算的。那么便可以继续投。

这就是一个有反馈的例子。



陷阱六

·做营销贪多求大。

很多人都在拼自己了解多少营销渠道,并且因为所谓懂得多而沾沾自喜。

有的营销人员说,我微信玩得很好,微博也没问题,知乎、网易、百度、今日头条,我都会用,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企业要的是——最终效果。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8.jpg

企业不管你用了多少渠道,能带来转化的才是真的 。

问题是,你以为了解很多营销渠道,但是哪个渠道都不深入,那你就是狗熊掰棒子,哪个都做得不精分,到头来是啥也没有。


那这个道理都懂,但是一做起来就都忘了。你盘算了一下,你大概要做 38 种渠道,但实际效果是什么呢?



陷阱七
·做事情不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得超级复杂。

举一个产品人员的实例:

他从 2015 4 月开始做一个产品,在没有把产品投入到市场的情况下进行了四次产品改版,除了做网站还做了移动端,移动端包括 Android iOS版本。这相当于是拿黑布把眼睛蒙上,往前冲对不对?

这虽然是一个产品的例子,做这个产品和做营销内容完全是一样的。没有反馈,就使劲儿的自嗨做内容,自己觉得做得巨棒,然后才去投放市场——失败。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9.jpg

应该怎么做呢?想到一个内容,用一到两天时间去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如果用户很喜欢的话,再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做得更好。如果连水漂都没有,说明用户很可能不感兴趣。那我马上可以进行别的测试。

那大家都很喜欢复杂,因为不相信简单。

这意味着你后续有很多维护成品,并不是做完了就完了,如果以后有用户反馈要修改产品,那需要同时需要改网站,移动端的 Android 版和 iOS ,那这会造成很大很大的负担。

以上七条,如果有一条击中你,请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想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更多的营销知识,可关注微信号:营销小鹿或者 yingxiaoxiaolu ,回复“书籍”,24本营销书免费送给你。


各位,码字辛苦,觉得不错请给我点赞,以便小编有动力输出更多实用内容~
发表于 2019-8-9 08: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刚入这行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篇篇写出想杜蕾斯一样有趣、有创意的文案,轻松达到阅读量几十万,手握几百万粉丝,走上人生巅峰。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于是我每天追各种各样的热点,笃定的认为只有追热点,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
结果是实际转化率并没有因此提高。
虽然有的时候能想出几个自以为不错的big idea,提高了阅读量,但是带来的都是些嗑瓜群众,并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
所以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码出的好些文案,却没有实际效果的时候,人会开始低落,渐渐的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看书调整,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追热点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只有”。

如果你家公司有钱,你也可以像杜蕾斯他们家一样,每年砸500万请个创意团队,打持久战,轰炸消费者的脑海,效果嘛,自然是有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家小公司的新媒体运营新人,那么高端的东西咱们是玩不起的,所以你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小的成本写出性价比高的文案。

接下来针对和我有过一样困惑的新媒体运营新人,提供2条简单的建议,高端选手请绕道。
1.明确目标受众
举个栗子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买菜的都是大妈,谁还在乎初恋的味道,所以第二张图受众更明确

2.根据渠道的特性调整文案的目的和内容,贴两张我学过课程的图片。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4.jpg



确定了目标受众、渠道、文案目的及内容之后,有理有据的阐述卖点,让消费者更信任你。

接下来的问题是:
如何有理有据的阐述卖点呢?下面介绍3个小套路,能增加消费者对你的信任。

1.从产品的规格入手,解释卖点。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5.jpg


2.从产品的生产流程入手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6.jpg


3.从产品的使用场景入手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7.jpg

总结一下
1.明确目标受众
2.根据渠道的特性调整文案的目的和内容
3.3个套路帮你有理有据的阐述卖点

有收获的话 用你温柔的小指点个  赞 感谢

———————————我是搬运参考文章的分割线————————————
什么是专业的营销思维学习课程
专注学习互联网营销知识
互联网公司工作1年,我被提薪3次
【面试经验分享】6个月经验小白如何搞定10K薪资?!
在踏浪100学了两个月,让我走出了一条年薪8万涨到20万的血泪路
发表于 2019-8-9 08: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所有企业的新媒体运营都能像杜蕾斯这样追热点,月薪3万就不是梦了!


追热点对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热点背后对应的就是流量。要知道现在的流量越来越贵,最贵的互金的获客成本甚至高达千元。公众号、APP的获客成本也增长了几十倍,现在已经是流量天价的时代!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百度搜索结果
热点对应的就是大量的流量,而且是免费的流量。就拿互金举例,假设一个获客成本是1500,追热点带来1个用户,就能省下1500元的获客成本,10个用户就是15000!你说蹭热点对企业有没有帮助?
所以做新媒体运营,我们更应该关心怎样才能像杜蕾斯一样追热点呢?从四个方面给大家解析:
1、学会分辨热点,快速判断一个话题是不是热点
2、确定热点后,该用什么样的姿势追呢?
3、热点追到后,还应该做些什么?




1、学会分辨热点,快速判断一个话题是不是热点


热点就是热的快、凉的也快。所以追热点,速度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能抢先一步判断某个话题或事件是个热点,自然就能领先别人一步。


前段时间,周杰伦演唱会小仙女撕前男友事件,有位公众号博主当晚就推送了《“杰伦,我前男友也在现场”:镜头走开,你会不会鼻酸。》,追出一篇114W+的爆文,给自己的公众号带来了2.5W的涨粉。


其实这个视频在演唱会结束后就已经在微博流传了,而写这篇爆文的博主也并不在演唱会现场,只是在自己朋友圈看到的。很多人看到这个视频,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成为一个热点,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追了。


所以快速判断一个话题是不是热点,这个技能真的太重要了。


所有的热点都具备一个特点就是时效性,它又包含三个属性:话题性、传播性和影响力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具体又该如何解释呢?


话题性。话题性指的是话题具有的争议性和延展性。


很显然,情侣分手后的微妙关系一直是被大家所争议的,分手之后应该彼此祝福,还是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而延展性,即为分手之后当着几万人的面撕前男友,是因为还爱着忘不掉?还是纯粹为了报复?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所以该话题具有较强的延展能力。


传播性。传播性特指话题不寻常并且有价值。


一般人分手之后都是拉着朋友诉苦,或者独自在家买醉痛哭,而这个小仙女居然选择在演唱会点歌diss 前男友,当然这对于失恋的人而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做法,并且很多人认为做了自己想做不敢做的事。


影响力。影响力应该包括热度和相关度。


周杰伦是家喻户晓的大 IP,“前任” 是最能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话题之一,这些都能引发其话题影响力。


一个优质话题需要满足上述要求。




2、确定热点后,该用什么样的姿势追呢?


a、追热点的正确姿势: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如果一个军事号,当出了一个娱乐八卦热点也去抢,那哪怕文章的流量会很高,但是实际上带来的这个粉丝转化应该是非常不理想的。


再比如说前年发生的优衣库更衣室视频泄露的事件。这个热点能追吗?哪怕是杜蕾斯也是不会去追这种热点的,更何况是一般的企业,就算是自媒体去追这种热点,也要冒着被批评的风险。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你就有企业的品牌价值的考虑,类似于优衣库更衣室的热点是一定要谨慎去抢的。


所以追热点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就是你的内容的确是跟领域相关,又跟这个热点相关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吸引更精准的粉丝。


到了现阶段,大规模的粗放式的涨粉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文章、海报等内容持续的去吸引精准粉丝。


b、追热点的深层诉求:求精不求多,求准不求狠


什么叫求精不求多?


就是你的这篇文章最核心的目的并不是达到 10万+ 的阅读数,而是通过一个比较理想的阅读数据,实现一些精准粉丝的沉淀。


有些时候可能只有 5 万的阅读量,但沉淀了 5000 个粉丝。


但有时候你虽然有一篇 10万+ 的文章,可是那个文章完全是噱头,是标题党,大家点开看了以后没有转化。


你可能只有两三千的粉丝沉淀,甚至会更低,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所以,求精不求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因为我们做号不会因为出了一篇 10万+ 就达成了任务退隐山林了,更多时候我们是一个长线的持久战。


什么叫求准不求狠?


我们常说打蛇打七寸,就是你要理解你的用户是谁,给他们做好用户画像,知道一个热点出来后,用户可能会从什么样的角度去期待。


你需要准确地拿捏一点,即从什么样的角度,给用户内容才是他们喜欢、满意的。


如果你拿捏不准,以为狠就是准,拼命地夸大语气,做一些非常情绪化的表述,未必能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3、热点追到后,还应该做些什么?


a、如何促进二次传播


第一点是主动寻求二次传播。


很多人觉得我只有一个号或者只有少数几个号,当我把 10万+ 做出来以后,就只能任它做自由传播,像小蝌蚪漫游在海洋里。


其实放任自流的做法不太合理,真正好的做法是主动去寻求二次传播。


做公众号的我们肯定会有很多同行圈子和社群。如果你确定这篇文章是有非常好的传播价值的,当你发出来得到了第一次的验证(阅读数比平时涨得快),你就可以把文章分享到各个群里面。


当然有很多群是不允许分享或不建议大家分享的,就可以发红包,尽可能的让你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


如果有同行愿意转载,也可以尽管开放白名单授权。这个是帮你做二次传播非常好的一个途径,你免费地通过一次内容实现了矩阵式的传播。


第二点是多平台针对性覆盖。


通过不同的风格,标题,图片的调整,让同一篇内容去适应不同平台的需要和特征,在这个技术上面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有些号会在其他的平台上找优质的转载内容,比如说我的微信号常常会去知乎、今日头条、UC 等其他平台上去内容。


如果别人能在其它平台上把你的内容转回来,也是间接地为你的公众号内容做传播。


b、如何进行复盘总结


如果你真的做出了一个 10万+ 甚至 100万+ 量级的案例来,那一定意味着这中间有可以总结的地方。


首先要向内总结,对自己团队总结,整个传播过程中哪些地方是非常成功的。


从内容上,从传播路径上,从运营手段上,都需要沉淀出一些方法来。


其实就是哪些地方还可以再优化,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修正它。


这个核心目的是通过持续或间断的几次 10万+ 的传播,去形成符合自己账号调性的一套 10万+ 的操作规范流程。


这个流程能够帮助你用一套标准化的方式来生产内容。


第二点,我们可以依托一些专业机构(比如我们地心引力工场),梳理这件事情的流程,通过复盘提炼成一个案例,试图在行业里面形成一定影响力。


这种行业机构的复盘,第一能够帮助总结提炼这次事情的经验和教训,第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并且是在专业领域的传播。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如果你看的还不过瘾,可以在地心引力工场【ID:dxylgc】公众号后台回复“热点”,我们整理出18篇文章,关于18个热点营销事件案例深度剖析,有新世相的“丢书大作战”,有火爆的“两会H5”,有腾讯“1元购画”公益刷屏朋友圈的解析等等。
发表于 2019-8-9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早上的“蓝标辞退员工事件”刷屏朋友圈,
事件迅速蔓延、各方媒体都开始更进,迅速波及到蓝标、京东等大企业
知乎、公众号、头条各个平台都有在讨论,新媒体小编们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跟自己公司搭边、怎么追这波热点,
所以你说追热点对企业有帮助吗?
当然是有帮助啦,不然你的领导还会要求你不管什么热点都要追吗?
对于大公司来说,热点追得好,省了一大笔品牌宣传推广费用啊。
对于小公司、初创公司来说,热点追好了,带来一大波流量,公司就实现盈利了呢?
就连做自媒体的朋友,追热点追的好,写出一篇10W+,给公众号带来几万粉丝,以后接广告价格也至少翻一倍啊!


所以追热点不是没用,主要还是看你怎么追,能不能抓住热点?
企业追热点追的不好,很有可能给公司带来危机公关。
就连自媒体追热点搞错了,也是会被喷的,看看咪蒙阿姨就知道了。


想要热点追的好,首先你要知道
到底什么样的热点才算有价值的热点呢?
大部分热点都符合以下三类:


一、爆红热点
是在你不可控范围内突然出现的事件,是你无法感知或预测的,具有不可预测性。它是借助当下热点事件做的话题延续,需注意这种热点的时效性。
比如今天早上的“蓝标刷屏事件”的热点,一上午该推文阅读量就突破了百万。


二、符号热点
如节气,天气,节假日等,诸如此类可以提前知道的事件,具有可预测性。它可以依靠熟知的品牌、文化符号等,此类大众固有概念产生。
如,“本来生活”所追的“夏至”这个节气的热点。
现在的人更多的关注的是健康养生,会关注夏至吃什么,小暑吃什么等等,而“本来生活”又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品牌,所以他们在夏至之时,发了这篇图文,产生了六千多的阅读量。
其次,像“双11” “双12”这种,已经在大众固有概念里的热点事件,都属于符号热点,是可预测提前准备的。


三、“非常规”热点
热词、表情包、图片、别人制造的热点等,这种都属于“非常规”热点。
papi酱直播首秀,就是别人制造的热点,互联网行业的人,可以借着这个热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
“葛优躺“,就是图片热点。
“炒炒炒……”,就是热词“艹艹艹……”,嗯,你们懂的。
此外,李叫兽所说的“大城市人群‘月经’式需求”,也属于“非常规”热点。城市生活压力下的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由于外部压力的控制,几乎每隔几个月都会集中爆发一次“月经式需求”。如“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 “4小时逃离北上广” “pokeman go”等。
所以,我们可以说,热点可以是一切。


知道了热点之后,我们该怎么追?找到适合自己的热点呢?
热点都具备以下四种性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判断哪些热点是值得追的,是适合你自己的品牌追的。


一、话题性
话题性是具有争议性和延展性的。它是要能让各方(不能是一边倒)产生情绪的出口,都参与进来,产生丰富的观点;二是要能通过这个热点延展到另一件事情的。
如“南海仲裁案”。这个话题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大众都会关注,会产生自己的观点。同时,这个话题也具有延展性。比如,南海有多么美;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说,南海的九段线是怎么形成的。


二、传播性
一是要特别,才具有传播性。特别就意味着这件事不寻常和好玩,一事件能否传播开来,往往决定于它是不是特别且有趣。二是要有价值,才具有传播性。有价值就意味着这件事是值得分享的,为大众能接受的。
如“京东生鲜”与“飞碟说”借助的pokeman go 这个热点,一是全民抓小精灵,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二是“宠物小精灵”是我们小时候看的一部动画片,这是所有80,90人的记忆,是一种怀旧情结,对他们来说,这件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有价值的。


三、影响力
一件事情的影响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热度;二是相关度。
热度是要看这件事情在多少平台,多大程度上刷了屏。
在很早之前《大鱼海棠》的宣传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主题曲,还是宣传片,一度刷爆朋友圈。
相关度是指每件事情都有对应相关的人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觉得这是个热点,有的人觉得我不关心,就不是热点。
同样,《大鱼海棠》能刷爆你我的朋友圈,它里面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它运用的营销策略,都说明它与我们是相关的。但是在60、70年代的部分人看来,这不过就是个动画片,与他们无关,不值得他们关心。


四、时效性
热点时间的时效性是指它的热度能持续多久,以及有无持续发酵的可能。
一般节日性的热点,提前几天准备,热度随着节日的过去,也就日渐消退了。但是如果一部制作精良,口碑爆棚的电视剧,比如《琅琊榜》,这种热点的热度是可以持续很久的,只要还没大结局,热度就不会消退。同时也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发酵无数的可能,比如随着《琅琊榜》突然火起来的王凯和他的手。


所以,只要满足以上性质的热点,你就可以放心大胆追上去了。
如果你的老板还在要求你不管什么热点,只要追就行,你也可以对照着这几点,通过理论和实例,让他对你心悦诚服。

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场妹免费送给大家下面两节借势营销的课程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关注公众号:地心引力工场
回复“热点”,就能免费领取课程啦
要是觉得有用,别忘了给场妹点个赞哟
发表于 2019-8-9 0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追热点是内容运营涨粉关键


拉新靠运营,留存靠内容,再好的内容,如果前期没有好好通过活动运营沉淀粉丝,根本扩散不出去,也毫无意义,但是,热点,本身自带流量,追好热点,能够把运营顺带做好,这也是每个自媒体人经常蹭热点、追热点的根本,追好热点,能够轻松实现十万加。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1、快是追热点的前提
热点,就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或者社会重大事件,有些热点不能蹭,比如政治历史,一般不要蹭,大部分热点还是可以蹭的,滴滴事件,逃税事件,性侵事件,全民关注的情况下,掌握第一手信息,精准捕捉好事件,最快速的把信息传递出去,能够圈住大批的流量。


所谓追热点的追,就是要快的意思,热点一旦追慢了,别人就把流量圈走了,刚开始,客观快速的陈述事实,比精彩内容重要的多。因为热点通常持续一天左右。


2、快不来就要内容差异,观点独到
热点追慢了,就要好好准备内容,内容更加重要,一定要结合公众号的定位和目标人群去输出观点,做好公众号的立场,结合自身品牌去契合热点事件,偏移品牌的输出观点,不追也许更好,好的内容还是要观点独到,准确剖析,同质化话的内容,这时候已经引发不了读者关注了。
文章来源公众号深度脑洞,更多运营,职场提升资料,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取
发表于 2019-8-9 08: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跟热点的新媒体运营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
题主的这个提问其实很傻很天真,因为简单一个字“有”就足以回答。

但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稍作引申:
(1)这类新媒体运营对企业有哪些帮助?
2)这类新媒体运营产生的效用更适用于哪些状况?

问题(1):这类新媒体运营对企业有哪些帮助?

作为一个 前麦府咨询顾问 兼 运营过三个公众号 的创业小屌丝,我要装逼地从讲讲一些概念图。

其实一个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五个层次: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随着品牌在消费者眼前的出现频率不断加强,它们在消费者心中其实会不断地往右边靠。
这就跟追女生一样。
    当她意识(Awareness)到你存在的时候,这还不够,你还得制造各种偶遇,增加在她面前出现的频率,让她对你熟悉起来(Familiarity)
    当她熟悉你的存在的时候还不够,你还得为他拎包送饭提东西,让她觉得你靠谱,成为她考虑的芸芸备胎中的一个(Consideration)
    当她开始考虑你的时候还不够,你还得PK过所有追求者,最后让她只爱你,让她接受你的表白(Purchse)
    当她成为你女朋友了还不够,你还得提供最最优质的用户体验,让她对你死心塌地(Loyalty)

紧追热点的新媒体营销的优点是传播性极强,他们有话题性让大家有参与感。
其实它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让品牌出现在消费者眼前,让消费者熟悉这个品牌。如果营销效果是正面的,还可以让消费者把正面的情绪移植到你的品牌商,进而在消费的时候考虑你的品牌。

相关地,营销界也有个很好玩的问题:
为什么可口可乐每年都要做那么多品牌广告?它都已经那么有名了
因为消费者会遗忘
大家的脑容量比较有限,ex什么的过一段时间不出现就有新人来代替了。可口可乐作为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之一自然深谙此道。于是每年在品牌上的投入一直都很大手笔。

所以,紧追热点的新媒体营销可以持续做

另外一个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栗子是恒源祥的十二生肖广告(让人抓狂的恒源祥十二生肖广告)。
虽然对大家来说当时那个广告让人接近崩溃(而且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在卖什么),但是蛮多人会好奇去搜索这个牌子,这个牌子也自然而然成为大家熟悉的一个牌子。
当然知乎上很多人不会考虑它,因为你们不是它的目标客户。

问题2)这类新媒体运营产生的效用更适用于哪些状况?
其实前面的栗子大家也可能可以看到,紧追热点的新媒体营销其实有个弊端——会吸引来许多非目标用户

比方说恒源祥的栗子,在知乎上的受众其实大部分都熟悉这个广告,却都不是它的目标客户,所以整个品牌进阶流程到“考虑 Consideration”的阶段就扑街了。
又比方说徐老师的栗子(小龙女,你TM是在逗我吗?!),很多人转发,但是很多人都不是该机构的目标客户,所以最后吸引到的关注量肯定也是远少于阅读数的。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结论:紧追热点的新媒体营销其实最最适用于目标客户为大众市场(Mass market)的产品,比如杜蕾斯(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可口可乐(基本上每个非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喝)等快速消费品。

在这里也可以分享一个当年我和小伙伴运营 GradChef · 毕老师 的经验。
这个网站是一个帮助中国大学生申请美国学校的网站,目标用户非常非常小(中国留学生一年也就只有40万)。
我们当时其中一个推广方式是做紧追热点的APP,比如:
    哪个变形金刚最配你? GradChef · 毕老师 <-- 变形金刚4电影刚上映时
    你是小时代中的哪个人物? <- 小时代电影刚上映时
    测测你是哪个队的伪球迷? <- 世界杯时
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吸引了大量的流量,但是其中和我们目标客户重合的基本没有(虽然我们靠这些流量赚了些AdSense广告费)。

如果从ROI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产品不是target 大众市场,其实把更多资源放在其他营销渠道或许是个更好的办法。因为通过紧跟热点的新媒体营销,你的用户数增长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会卡在某个瓶颈。(这个已经通过我多个好友的经历证实了)

-----------------------------
最后补充一个,其实公众号文章分两种:传播性强的质量高的
如果你的公众号只有传播性强的文章(比如紧跟热点的文章),大家过来这边一看,发现你的微信号没有质量很好的文章其实也不会马上驻足。
你必须有质量极高的文章(俗称“干货”)吸引他们关注你,而不仅仅是自己品牌的广告。

所以你的公众号在积累很多“干货”之前,不建议大规模的推广。
比方说前不久有很多朋友说想要帮我推一下我刚刚建的公众号,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它仍处于积累优质内容阶段(一般要到十多篇才算比较适当的时机)。

这里也可以给大家看看什么是优质的内容!——
信用卡分期买阿迪王到底值不值得?

最后放一篇我去年写的疯转阅读量据说数百万的36kr文章:
这些聪明人为什么不来创业?聊聊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学霸们……

资料来源
[1] The consumer decision journey
发表于 2019-8-9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5日之“我最喜欢重写答案哩”的分割线=======

在知乎混久了,甚至看到一个问题的标题,你就知道它能不能火。
前两天在知乎营销圈火起来的,是一个和social有关的问题——“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我第二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许多思路和文笔都比我好的高手的回答更有价值,在此摘录、评论和总结,分享给各位:

提纲:
1.什么叫做对企业有帮助?
2.“像杜蕾斯这样追热点是一种什么状态?
3.所以,追热点要注意啥?
4. 好的社会化营销(social marketing)要做什么?

正文:
1.什么叫做对企业有帮助?
答: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盈利,而盈利主要依靠产品/服务的销售。提升销售额的因素非常多,但以大多数乙方视角来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传播”。说白了,我们帮助品牌传播品牌/产品/服务的价值,让其进入消费者脑海,并考虑购买。注意,这种“打入脑海”的传播对销售转化的影响真实存在,虽然不可测量,但必须要做。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也是一样,凡是服务于此的,都对企业有“一定帮助”。

知友@Lachel:追热点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但新媒体传播不是为了提高转化率的。新媒体做的事情,更潜移默化一些。你可以把它叫做品牌资产,叫做影响力,叫做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一样。归根结底,它的目的就是两点:1.开发的潜在消费者 2.提高真实消费者的黏性。

知友@金鹏远:做热点只是品牌整体传播中的一个环节,而非全部,无法断定它是否能影响销售。

知友@刘十九:营销怎么促进销售?在社会心理学上,有充分的研究证明营销促进销售是通过让一个品牌在消费者脑海中更突出达到的。可能英文更准确一些,叫Saliency, being top of mind, stand out inmemory, have some kind of meaning at the point of making purchase decisions.这种突出感的形成是可以通过两个东西达到的,即存在感(being present)和记忆力(being memorable)。

知友@唐小开:social marketing主要是沟通和发布的功能,这些功能构建的都是branding方向的东西。branding对企业的帮助没法被量化,所以新媒体营销也没法被量化,即便在营销期间销量上升,也不能证明是营销的结果,但是只能从宏观上去看,几年时间的一个销售和营销品质的对比,这里面是有逻辑关系的,但是量化,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你应该明白,衡量“有用”“有效”“有帮助”的标准很复杂且难以量化,但至少我们要眼光放长远一点,用一些可执行的方法完成传播目标。没错,“追热点”至少还是能帮你完成那该死的KPI~

2.“像杜蕾斯这样追热点是一种什么状态?
答:
首先,杜蕾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达到了当前的水准。其次,杜蕾斯品牌本身具有特殊性:①杜蕾斯无法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社会化媒体完美补缺。②杜蕾斯是一个大众消费品,所有人都是它的TA。 因此,“像杜蕾斯一样追热点”实际上是个ROI问题——对很多企业来说,既不适合学习,也难以学习。

知友@狐狸君:其实前面的栗子大家也可能可以看到,紧追热点的新媒体营销其实有个弊端——会吸引来许多非目标用户。紧追热点的新媒体营销其实最最适用于目标客户为大众市场(Mass market)的产品,比如杜蕾斯(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可口可乐(基本上每个非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喝)等快速消费品。

知友@金鹏远:做热点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每个热点都做,这需要有对品牌很深刻的理解。社会化推广对杜蕾斯这个无法出现在传统媒体刊登广告的品牌而言帮助很大。

知友@刘十九:杜蕾斯请广告公司运营这个微博号,养这么一个有创意的团队,是很花钱的(我估计每年500万以上),而且这种有创意的团队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便你花和杜蕾斯一样的钱,也不一定就能找到这么优秀的团队,最终所有创意都打7折,那么达到的效果是几何级数的减少的,不一定是一笔好的营销投资。

不过笔者提醒一句,落实到执行层面,杜蕾斯团队创意的结合品牌信息和热点事件,是可以多多进行揣摩和学习的。例如这条,一句话、一张图,less is more。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3.所以,追热点要注意啥?
答:
回到其他企业追热点的话题上来,此时答案显而易见:不同情况下,“追热点”这种社交媒体运营方式的效果截然不同,我们也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品牌的的确确需要借势来吸引注意力、到眼球多的风口去、沟通更多的消费者。但这也要求营销人员“深入理解品牌”、尝试各种结合热点的角度,在追寻更多的曝光的同时,也要以追求品牌信息的准确性和TA的覆盖度。顾此失彼,品牌得到的最多也只是一串数字而已。

咳咳...这对能力要求当然很高,否则也没有那么多企业主怨声载道,认为social对他们的企业产生不了实际效用;但同时也有人获得了真金白银。

知友@李怡:品牌都拥有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如果热点事件与你的核心价值相匹配(当然这是少见的)自然不能放过。而绝大多数热点并非与品牌核心价值匹配,那么品牌就要考虑,是否能满足延伸价值?例如杜蕾斯在其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就形成了娱乐价值,网友以看微博为乐(我不会告诉你杜蕾斯100W粉丝里有多少广告汪..)。

知友@刘十九: 追热点确实是一个刷存在感的好方法,但也不一定死板的复制杜蕾斯。
比如清扬在亚洲杯期间,买断了几乎所有线上体育媒体(如新浪体育)的赞助权,到处刷清扬去屑,冠军表现的存在感,广州恒大夺冠那天晚上,所有人都在刷微博和新浪体育频道,新浪微博首页清扬一个大大的banner这一刻,让胜利冲昏头,存在感刷了,又赢得了男士的好感,这不也是一种追热点的方法吗?

知友@霍金司鸡:当然后来也想通了,发现追热点可以是大部分企业的新媒体成长之路,追热点的过程中你会了解网络大众在说什么,逐渐了解到你的网络受众在说什么,该怎样和他们说话,了解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怎么有效沟通,从而学会改变品牌自身的沟通,实在是一个练级利器。当然,有的企业能跳级成长,有的则跳不出框框,把这只当成速成法则。

没错,我们“做热点”过程中,营销人也在了解消费者,提升自己做内容的能力。

4. 好的社会化营销(social marketing)要做什么?
答:
好的社会化营销到底该做什么?先看看这两个误区:
误区一:定位时,企业会站在“传播”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结论是:用社会化媒体中消费者喜欢的方式说话,这样消费者就会转发——甲方一头闷进来,只盯着social的传播价值
误区二:执行时,乙方会站在“接地气”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结论是:制定个社会化传播主题,购买些KOL进行扩散,找几个粉丝和红人证言、做个H5等等——乙方只管具体执行动作,不顾是否真的适合品牌
笔者认为,乙方应该专业,做个傲娇:①告诉甲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②该做的做好,不该做的不做。
而甲方则要大度,做个绅士:①听乙方的,放权 ②勇于尝试
无论你是初创还是巨头,是B2C还是B2B,都无法忽视社交媒体对现代人的影响。所以,不存在不需要做社会化营销的企业,只存在“做哪些”和“怎么做”的问题。例如要不要开设新媒体账号、要不要购买KOL传播、要不要追热点、要不要做SCRM甚至要不要做always on。双方一起将“否进行社会化营销,和如何进行社会化营销”提升到品牌战略角度考虑(而非广告传播的分支),对消费者/竞争对手/行业/渠道的深度调查,根据自己品牌的属性和预期方向做出“做不做”和“怎么做”的决策。
给出我的想法。按照目标完成的难易程度,我认为甲乙双方应该期待通过Social Marketing做到: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好的“追热点”其实就是“人性化”,引发更多曝光;而差的“追热点”只会让人质疑品牌定位)

你看到了最后一段(⊙_⊙;)
社会化营销本身都在不断接受挑战和质疑,更何况是“追热点”:有的企业非常注重社会化营销,投入大量精力发起推广战役和日常运营,依然效果惨淡。而有的企业甚至完全不开设官方账号,却在社交媒体上收货大量的earned media。回溯那些叼炸天的营销案例,不禁感叹,做一个social人,敢say no,才是真的叼。
发表于 2019-8-9 08: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蹭热点的几件事


蹭热点,也被理解成借势营销。对于做广告、营销的同学来说,借势营销这个词他们更熟悉。而对于做运营的小伙伴来说,蹭热点这个词我们更懂,很多新媒体小编就等着爆个热点事件然后有内容可以推送。
正式说起这件事情后,我们需要先明白几件事
一、热点是什么?
二、怎么借热点?
三、借什么样的热点?
四、借热点的目的
先说第一点,热点是什么?实际上,热点也就是借势营销中的“势”也就是热点。一般来说,热点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可以预见的热点,比如各种节假日、各种固定的赛事活动等
另一种是不可以预见的热点,如各种突发事件。
知道热点是什么后,我们需要去了解如何借热点。这是有难度的部分。


常见的两种借热点的形式为文案(文章)以及图片海报。除此之外,广告同学可能还会拍摄一些视频广告、策划H5、线下投放、事件策划等,运营同学还会去策划活动。当然,如果是突发性的热点,可能文字和海报会及时。如果是策划活动或者是营销事件,则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可能策划案才写好,热点已经结束了。


第三点,也就是什么样的热点适合去借。


简单来说,不要去借负面的热点。这个观点也被杜蕾斯家认可,他们家的新媒体负责人就曾发微博表示不去做任何关于负面内容的营销。


不去借有争议的热点,因为有争议的热点一般很容易反转,这就会让站队发声的品牌很尴尬。万一最后被事实打脸,你说这发过的文章和图片是删还是不删呢?


不去借天灾人祸型的热点,这个理由大家都懂,我也不详细说了。


那么,来到本节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来考虑一下,我们追热点目的是什么?从我的理解来说,一个企业或者公司,他的营销和运营动作都是围绕两个目的展开,一个是品牌,另一个是营收(转化)。
也就是说,我们在追热点时,要么是把热点和品牌理念、品牌价值观相结合,巧妙得用创意一次次加深普通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比如杜蕾斯一直在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则是产品和热点结合,去促进销售转化。比如双十一来临,电商类品牌都在紧追热点,以此提高销量
而如果不能围绕这两点在做的追热点行为,基本都是属于无效的,属于自嗨式的


2为什么说你是自嗨式追热点?


追热点和借势营销,因为成本低,又能以小博大,是很多企业或者公司非常喜欢做的事情。


但是正如从追热点的目的层面来看,很多的蹭热点都是无效的。关于无效的论证,可以从两点来说明,一点是数据,另一点是热点与品牌的结合度。


先看数据,每逢节假日或者是热点来袭时,很多企业的微博运营喜欢发一些图文海报,然后就会有一批广告类公众号出一篇文章:XX事件海报集合······但是如果你去关注过这些海报的转评点赞数据,你就会发现它的数据并不突出,甚至可能还没有平时好。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1.jpg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2.jpg


                              (这两张为美菱追薛之谦事件热点前后微博数据对比)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能看出来,除了我们做广告、营销以及运营的同学会关注一下这些企业的热点海报文案,普通用户是并不关心的。


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不好看,如果你是公众号的忠实用户,你会发现,如果一个账号追热点追得比较勤快的话,他的账号数据会非常好看的,尤其是阅读量和转发量,但是他的涨粉数据却不会有很大变化。我分析了这背后的几个原因——


    一般公众号会在热点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推文,这时正是热点的黄金期,大家的兴趣和注意力还高度集中在热点事件上,更愿意主动打开了解与之有关的内容。


    作为热点事件中的围观群众,用户这时的分享意愿很高,他们希望分享不同观点的文章到朋友圈中,以此来建立自我观点表达。这也属于用户分享到朋友圈意愿之一
新媒体运营像杜蕾斯这样一直追热点真的对企业有帮助吗?-3.jpg
这两点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热点文章的数据会很好看。而用户数据并不明显的原因在于,在热点事件中,大家关注的实际上只是热点本身,并没有注意到热点背后的品牌,所以自然不会关注你。
换句话说,在我们无数次追热点的过程中,我们只是一次次让用户对热点更加了解和清晰,但是却没有让用户对我们的品牌更清晰。


3蹭热点的错误思维


前面两个部分,我们聊过热点以及大部分蹭热点都是无效的,无效的原因还是很多企业把蹭热点看做一项常规工作,长此以往,容易形成错误思维。
在我看过很多蹭热点的文章里,发现普遍有以下几个错误思维:


为了蹭热点而蹭热点


相信很多小编都听过老板说过这句话,XX,这个事情最近蛮火的,我们要不要追一下?


我有一位做出国留学教育号的朋友,前段时间因为奶茶这个热点,老板要求追一下,结果这位朋友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要怎么追,只好杀死了无数脑细胞,出了一篇脑洞大开的文章。


所以这种为了蹭热点而蹭热点的行为,不但对品牌宣传以及产品结合没有什么帮助,对无数工作在一线的新媒体运营也是一大伤害,到底要一线员工掉多少头发你们才甘心!


认为追热点一定要及时


相信很多人都坚定不移地认为追热点要及时,网上也曾出现过一张关于热点时间的图片。一般认为热点发生的1小时内是黄金期,12-24小时则是废铁期。


首先,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从普通用户的分享和对热点感兴趣的角度出来,在1-6小时内,用户会对这个事件保持最大的兴趣,愿意接收不同的观点,等到12-24小时内,用户会失去兴趣,因为他已经接收到大量关于热点的信息、观点。


但是,我们忘记了两个问题则是,一人工生产的热点太慢,二热点有时会出乌龙的。今年九寨沟地震时,人工智能仅仅用了十几秒就生产出一篇新闻稿,这个速度是任何人工都比不了的。要想在热点发生的1小时内,生产出有观点有态度的内容,对工作人员要求太大。


第二点则是你追热点追得太快是会有乌龙的。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错把最佳电影颁给《爱乐之城》,等到《爱乐之城》都发表获奖感言时,奥斯卡才宣布真正获奖的是《月光男孩》。而这时很多电影娱乐类媒体已经发文恭喜《爱乐之城》了,你说这尴尬的,文章和海报到底删不删呢?


追热点时站队的声音太响亮


以前我们都觉得,娱乐和社会事件的热点特别好追。但是经历过17年的9月,经历过求锤得锤,大家或许都有些战战兢兢了。


前脚薛之谦微博公布和前妻复合,后脚前女友李雨桐就在微博手撕薛之谦。然后薛之谦21号又爆料打脸李雨桐,紧接着李雨桐再度打脸薛之谦···而我关注的一些账号中,我眼睁睁看着这些账号从力挺薛之谦,高呼我又相信爱情了到大骂薛之谦人渣无担当。


此条结合之前的热点时间来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热点事件太过复杂,你追得太快,站队太明显,很可能就会迎来打脸的那一天。而如果一个账号频频出现前后观点相佐的内容,又如何令用户信服呢?


认为追热点一定要反转和抖机灵


很多追热点小编觉得,我追得这个热点一定要抖机灵,一定要有反转,这样用户才会记住我。那怎么才能反转呢?


制造假消息或者标题党好了。于是,王宝强事件开始的一两天,各种假消息满天飞。以及各种标题和正文严重不符的内容,让看到的人忍不住说一句卧槽。


从品牌的角度出发,写这种与事实不相符以及逻辑矛盾的文章是非常危险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掉粉。严重的,可能还会被封号。至于抖机灵,大家都懂的。这里不详细说。总而言之,抖机灵和反转的套路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和品牌的结合。忽略追热点的最终目的是为品牌传播战略服务,提高用户对品牌的热度。


4蹭热点的正确方式


如何正确的追热点前面说了那么多,肯定有很多人会问,那到底应该怎样追热点呢。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建议。


持续追热点时,要让创意保持在高水平上


对于很多企业和品牌的追热点策略,并不需要排斥。只是要让用户记住你的品牌,你需要每次都能产出绝妙的创意。通过高水平的创意让用户逐步加深对品牌的认知。这条路,也是杜蕾斯一直在走的。


追热点时,要先考虑热点是否可以和品牌结合


这点老生常谈,不值得详细说。但最基本的是,去想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用户想知道什么,热点里的什么点可以和产品相结合。如果找不到,建议不要追。


尽量不要站队


这一点,是最近看热点发生得如此魔幻后,得出的经验。很多热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反转,万一站错队了,对品牌的伤害太大。尤其是一些娱乐热点,万一是两方粉丝撕逼,你站了其中一方,另一方大概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粉丝的力量。


以上就是关于追热点的一些心得体会。总之,追热点需谨慎,希望每一位追热点的小编都能冷静客观。


姑婆还将以上170+文章全部打包成了PDF格式,只要你在姑婆那些事儿公众号后台回复“干货”就可以得到!
发表于 2019-8-9 0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是有,这里的观点是,先不论其他的效果,我认为新媒体追热点是一个让企业进入新媒体圈很好练级的过程。

其实追热点的企业还分好多种,这里列三种:

一种比较特殊,像杜蕾斯,已经作为追热点标杆了,不追也不行了,它追是为了维持热度。

一种是最多,看着别人追热点我家也要追热点,反正不管先拿来一堆热点看看怎么结合。

一种不多见,但最舒服,只在最合适的热点出现,一击必中。

以上三种适合的企业,营销阶段,实际效果肯定不同。

我个人有一段时间非常讨厌追热点,因为就是第二种跟风党太多,真的是为热点而热点。

当然后来也想通了,发现追热点可以是大部分企业的新媒体成长之路,追热点的过程中你会了解网络大众在说什么,逐渐了解到你的网络受众在说什么,该怎样和他们说话,了解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怎么有效沟通,从而学会改变品牌自身的沟通,实在是一个练级利器。当然,有的企业能跳级成长,有的则跳不出框框,把这只当成速成法则。

所以,我赶脚,对大部分品牌,追热点的练级效果是第一位的。
发表于 2019-8-9 08: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不追热点不是重点,能为企业带来有效流量就对企业有帮助。
每一个企业的目标用户、产品的发展阶段和品牌调性都不一样,盲目的追热点无法为企业带来有效流量。

首先,从3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追热点?

1. 你的目标用户和每个热点都有关系吗?

杜蕾斯的热点文案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它这个拥有着广泛的目标用户的日用快消产品是分不开的。它在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的同时,也拥有了贴合用户选题的宽度。娱乐热点、时事新闻、体育爱好、电影电视等话题杜蕾斯都能无缝对接。

你的产品也拥有同样广泛的目标用户吗?如果没有,你需要的是通过用户调查把用户的核心需求找出来。

2.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适合去追热点吗?

每个企业的产品发展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稍微解释一下每个产品阶段的特点:

    萌芽期的特点:产品只满足核心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只拥有少量或者是零个核心用户。

    发展期的特点:核心用户慢慢增长,产品开始往横向/纵向发展,满足更多目标用户的需求。


  • 成熟期的特点:产品日益完善,能够满足大部分目标用户的大部分需求,用户数量已达到自增长的状态。

显然,目前杜蕾斯的产品阶段正处于成熟期,他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用户群体大而且品牌认同感高。在这个基础上,杜蕾斯每一次发布热点文案时,就有一群忠实粉丝为他们做二次传播了。

而如果你的产品还处于萌芽期,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并且把产品的核心功能告诉这些用户。而不是靠着追热点带来一大波没有核心用户的流量,有效流量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

3. 企业一贯的品牌调性是否适合追热点?

每一个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都会有意无意地给目标用户建立起他们的品牌调性,而杜蕾斯的品牌调性就是活泼而有创意的,所以他们在文案中调侃范冰冰和李晨或者对一些热点新闻进行二次创作,大家都很容易去接受和转发。

可是,如果你的企业品牌调性一直是严肃专业的,娱乐化的热点文案就不是他们所需要的。尽管可能会由于画风大转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关注,但最终能够因此而持续关注你的产品的又会有多少人?而持续追热点,会让原来认同企业调性的老用户不习惯,甚至取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会因此而持续关注联合国的微博吗?


...........................热点不是不可以追,但一定要为企业带来有效流量。.................................

为什么一开始就强调【有效流量】呢?
有效流量指的是,会购买你的产品,持续使用并分享你的产品的人。
只有这些人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购买力,能为企业创造盈利。而且这些人的分享是有力量的。

那么,如何为企业带来有效流量?

1.从问题可以看出,新媒体运营很容易把文案作为整个运营工作的重点甚至是唯一,而常常的表现形式为以下几点:

①和追逐热点相似的是一些运营人员每天在脑暴着各种Big idea,但却忽略了你的核心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②以为新媒体运营就是文案策划,然而文案只是新媒体运营其中的一个环节。

③把“我觉得”=“用户需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道理我们都懂,但是…

④盲目追求阅读量和发布数量,然而这些都不应该是新媒体运营所追求的目标。

新媒体运营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很容易把内容制作作为最重要的事情。

下面这个视频,当时一边看一边想,md, 这99%说的不都是我吗?
99%的人都错误的看待内容制作
.......................................................................................................................................

2.然而营销工作的具体环节和其所占比重和紧急程度却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容制作仅占20%,而常常被忽视的用户调查和数据反馈却是紧急而重要的。文案是目前新媒体营销工作最终的表现形式,所以大家看到杜蕾斯的成功文案、小米的社区运营,都以为是他们做营销的主要工作,但其实那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他们在背后做的大量用户调查和数据反馈是我们所看不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

3.一次成功的推广,需要做什么工作呢?

我用”伟大的安妮来“的《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来举一个栗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①用户调查,同时设定这次推广的主要目标。(不是指阅读数和转发数,而是指对企业有意义的目标)

伟大的安妮,这次的推广目标:让大家下载快看漫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她在这篇《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的漫画,获得了38W+的转发,并且推上了当时的微博热搜,让我这种非漫画迷都知道了她的存在。

但在此之前她的工作是——通过用户调查了解目标用户所处的年龄段、他们所处的环境、学历等是怎样的,核心需求是怎样的?并且从这个基础上分析他们喜欢看哪些内容。

②  内容制作
伟大的安妮在了解目标用户的普遍需求的基础上,为她的目标用户——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制作了这个《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漫画。她并没有追求数量,而是把精力放在了一篇优秀的漫画制作上。优秀的作品,一篇就够了。

③  投放渠道
在渠道投放选择,伟大的安妮选择了年轻群体最活跃并且爆发力很强的微博。这也是她能迅速进行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不要认为有了微信,微博这个渠道就可以放弃了,渠道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分。其实杜蕾斯也同样选择了拥有年轻用户活跃度很高的微博。

④  数据反馈
微博的转发数量仅仅只是转发数而已,它并不能告诉我们【快看漫画】的下载量(有效流量)有多少,所以安妮她需要做数据反馈。她在12月31日发布了这条《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微博时,其它的营销大号并没有在同一时间进行转发。那是因为她通过自己的微博进行数据测试,分析AAP的下载量是否值得继续加大投入。

没有数据反馈的广告投入只会是一个无底洞,你无法知道你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发布前一周所发布的微博,这也是她的内容测试。

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案例都是别人通过多次的测试验证而来的,并不是我们每天脑暴和盲目追热点的结果。毕竟还有99%的失败案例是我们没有看到的。

⑤    内容的调整优化

根据数据反馈的结果,内容调优分为两个部分:

    宣传效果很好,加大投入扩大宣传。并且在其它平台进行二次传播,加大影响力。伟大的安妮,第二天就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这个漫画。


  • 效果不好,重新进行内容测试甚至是用户调查,选择推广渠道,再进行数据反馈。

营销的目的是为企业获取有效流量,追或者不追热点,需要通过用户调查和数据反馈来决定。作为新媒体运营的我们需要拥有一套正确的营销思维和做事方法,才能持续为企业创造盈利。

................................................................................................................................

最后,再分享一个当时再次让我感到被打脸的视频给大家!
正确的营销思维必经的5个环节

......................................................................................................................................

看在我码字那么辛苦的份上,给我点个赞吧!
微信公众号:Lee好烦
微信号:Leehaofan00
关注以后,回复【书籍】,可以获得24本营销书籍的电子书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