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收到一封私信问我,如何在一段关系里正确地提出原则问题,并有效地让对方遵守执行?
上一段恋爱里,我跟我当时的男朋友谈论一个原则问题,我说希望你和你那些非亲非故的姐姐妹妹保持距离,这些人让我对咱们这段关系没有安全感。
他则回答说,她们只是朋友而已,是你自己想多了。请你尊重我的社交空间。
后话是,后来他劈腿和他的一位当初信誓旦旦只是“妹妹”的妹妹在一起以后,对外宣传我们分手是因为“性格不合”,倒打一耙说是我太过任性。
这事儿让我怕了十年的井绳。后来但凡有异性开玩笑或者不开玩笑地说一句“我就是把你当小妹妹看待”的类似话语时,我都忍不住脱口而出一个字:滚!
当然作为一名身心正常的和谐社会女青年,我之后又遇到了心仪的男生。当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方热烈表白焦急地等待我的回答的时候,却听到我问出了这么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你现在有几个好妹妹?
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如实回答,一个。
我接着问,自己认的干妹妹?
对方更是疑惑了,说:我妈给我生的亲妹妹。
我长吁一口气:那就好。
对方更是不解:你问这个问题干嘛,跟咱们有关系吗?
我说,有啊。我这人谈恋爱特没安全感,我对什么红颜知己异性闺蜜什么的容忍度很低。全心全意享受一段干净简单的恋爱,这是我的原则。
他说,那正好,我也正想谈一场干净简单的恋爱。咱们俩想到一块去了。
2.
后来我跟同这位志同道合的男生恋爱一年后结婚,婚后我们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有过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念头。但是直到现在我都对他充满了感恩,他给我满满的安全感和呵护感让我感到安稳舒适。
比起过去满是患得患失的猜忌和心不甘情不愿的患得患失,动辄警惕起男票那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姐姐妹妹们,有了安全感的我可以可以自在满满地做真实自己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正是因为没有这些猜忌和不安,我们相互保持信任,各自保有空间。这些年因为安全感满满而省下猜疑内耗的时间精力,我都用来读书写作出书写专栏,还考了心理咨询师准备雄赳赳气昂昂地做一名有为的斜杠青年。
其实因为上一段失败的爱情,我用了很长时间在怀疑自己和攻击自己,觉得自己当初是不是太过苛刻,太过缺乏独立性,太过依赖亲密关系带来的安全感。可是后来的我已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依旧难改对爱情亲密感有着焦虑依恋感的本能,可是结果却不同。
后来专门系统学习心理学,在发展心理学接触到“婴儿的依恋风格”章节很感兴趣,进一步研究又接触到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米尔莱文博士的成人“依恋依恋”风格学说,深感震撼。
阿米尔认为尽管成人的恋爱表现复杂多变,但是依旧有章可循。根据不同人士对亲密关系和相依相伴的看法不同,对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不同以及表达自身愿望和需求的能力不同,可以将成人的依恋风格分成三种,焦虑性依恋风格,回避型依恋风格,安全型依恋风格。
安全型群体在恋爱中的表现,具有温和亲切的特制,最能享受亲密关系。
焦虑性群体虽然也渴望亲密关系,但却常常忧心忡忡,害怕恋爱的爱不能持久。
回避型群体则逃避亲密关系,认为亲密关系使他们失去自由,因而避免与恋人过于亲密。对亲密关系的满足以“得不到的最好”和“对完美爱人的无止境追求”为准则。
我一下子分清了自己的依恋风格,妥妥的焦虑性依恋风格,对亲密关系有着强烈的依赖需求。阿米尔莱文博士在依恋伦理上指出:
不要为自己的依恋感羞耻。恋爱就是要亲密,而不是彼此独立。恋人相互依赖是一个心理学事实,保持独立不意味没有依赖感。根据“依赖悖论”,一旦情感得到满足,依赖感也随之消失。情感满足越及时,依赖感就越小。
3.
三种依恋风格对依恋与沟通的不同理解,造就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爱的能力和表达差异。我之后一再反思,同一个自己,自己为什么从前任眼里的“侵犯隐私权限”的可恶嘴脸,变成现任眼里风淡云轻专注自我的独立女性?其实答案就在于我这种“焦虑性”依恋,同“回避型”依恋的前任和“安全型”依恋的现任,前者不断用行动刺激我的焦虑焦点,而后者则通过满足我的依赖而治愈我的焦虑。举个例子:
不说开头对感情忠贞这等原则性问题,就连日常电话,两种依恋风格的男友都是不同回应。我说上班的时候请偶尔给我主动打一个问候的电话,让我知道你在意着我。
前任没有把这个请求当成一回事儿,所以迟迟不见他主动来电。我电话过去的时候,他竟然直接挂掉,再无音信,弄得我这边胡思乱想不知所措。事后告诉我是正在开会,来不及回应。我说那你可以挂下电话回复个开会让我安心,对方则言:忘了。然后下次继续循环挂电话,继续挂电话后杳无音讯。
而现任则会把这个要求当成恋爱中的暖心举动,很多时候我都没有想起来,他便打过电话来,也许只是几句暖心的问候,但是感觉截然不同。当然也有我打过电话被挂的情况,但是这个时候我却特别笃定他是真的有事来不及接,不会胡思乱想患得患失。结果马上,对方发来一条短信:正在开会,一会给你回电话。
信任是自己用自己的信用和人格沉淀出来的,而不是用道德绑架别人,再苛刻别人凭空捏造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道德光环套在自己身上。
当安全感被嘲讽压抑,我会忍不住苛责怀疑自己。而安全感得到满足和充盈,少了太多不必要的猜疑和内耗,心绪慢慢平静下来,我自己都在慢慢地变成一个包容感强,性情稳定的安全型依恋的人。正如阿米尔莱文博士所言:一段亲密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减轻心理压力,使我们更有安全感,更勇敢,并更具创造力,成为更好的我们自己。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在一段关系里正确地提出原则问题,并有效地让对方遵守执行?
答案是,在提出一个切实可行且无比正确的原则性问题之前,先找一个三观相符,合适自己,懂得如何去爱的安全型恋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愿意站在双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才愿意在平等的爱情里遵守并执行一个真诚满满的爱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