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招办老师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活跃在各家媒体的标题中:
《招办老师权威解读……》
《招办老师为你揭秘……》
《招办老师为你支招……》
……
在如此高频次、有规律的“曝光”中,不少人认为,大学的招办老师的工作很有规律——“高考一过,新生一开学就闲着没事了。”真的是这样吗?各大高校陆续开学,招办老师在缓了口气的同时,也开始“吐槽”了:
@小苏苏:光是回忆起高考录取那几天,我就觉得嗓子痛,感觉一年的话都在那时说完了。
@张小囡要多读书:有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感情的接电话机器!给考生打调剂电话还被认为是骗子!!!
@瑟瑟:在招办的第一个年头,总算知道了什么叫全年无休&周末正常上班!2月的(艺术类)校招简直就是让人过不好年。
@弧线U:自从到了招办,每年夏天都希望家里有考生的亲戚不要想起我……我真的帮不上忙……
招办老师,比你想象的忙
招办老师的字典里没有“假期”!当其他老师在享受寒暑假期的时候,招办的老师仍然是工作模式。拿刚刚结束的高考为例:
++
● 6月高考前,招办老师就要去准备外出宣传的简章和手册,上面的内容必须经过多次审核确认。
● 高考后,各地会组织招办咨询会,招办老师要前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咨询会举办地点,联系主办方以及布置场地等工作都是由招办老师来完成的。同时,招办老师要对各地招办章程十分熟悉,才能游刃有余地回答来自考生和家长的提问。
● 考生填报完志愿以后,招办老师还要进行录取工作。不过就几个人,在紧张的录取时间里,要面对不同省份不同的投档时间、投档规则,面对来自全国各省成千上万份的考生档案,审录,安排专业……
● 纯!手!动!装录取通知书。考生投档信息经招办老师审档、阅档、打印考生电子档案、录取、审核、打印通知书(通知书还需要加盖公章)、封装银行卡和入学材料,校对相关信息等等,务必保证所有程序均不能出错,最后确保交给新生的是一封准确无误的录取通知书。
● 等寄完所有的录取通知书后,差不多就到了新生到校报到的时间了,这时招办老师要开始整理新生的档案,将档案归档……从高考到迎新,招办老师几乎是从4月忙到9月。
“活跃”的背后是压力
当然,上文提到的高考只是最简单的“常规操作”,部分学校的招办老师还有别的招生工作,比如:在每年冬天的艺术类统招和校招,每年春天的高职单招和自主招生,秋天的特殊类招生……
招办老师如此“活跃”的背后,也有他们的工作压力:
招生难
生源减少被认为是高校招生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高峰期已过,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生源减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山东省教育厅一位专家说。生源这块蛋糕越来越小,而吃蛋糕的高校越来越多,必然有吃不饱的,比如专科(高职)二批作为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考生和家长最后的选择,自然最容易“挨饿”。
责任重
招办老师背负着考生求学的梦想,整个录取阶段都面临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在录取工作中,招办老师要和很多名单打交道:分类考试的录取名单、统招办的录取名单、艺术类的录取名单……这些名单关乎每一个考生的利益,绝对不能出错。
上升空间小
招办老师一般走行政职级的晋升路线,从科员做起,根据学历、工作年限、工作业绩逐步晋升。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人晋升到一定职级就停滞不前,直至退休,相应地,待遇也是维持不变。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招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招办老师“养成记”
虽然有诸多压力,但招办老师依然是确保大学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办老师的工作虽然琐碎,但这份工作并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杂工”,如何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如何审录成千上万份考生档案……这些都要求招办老师拿出专业素质。而国外高校的“招办新人培训”,或许可以给国内的招办老师培养带来新的思路。
南加州大学会为新晋招生官提供特殊的参与式培训项目。招生官需要参加一整天的“实地考察”,去大学下设的不同学院了解不同专业和各专业想要向申请人和家长传递的信息。学校会培训招生官如何回答有关大学的各种问题,如何写商务邮件,如何去高中宣讲和拜访。
上述内容仅是培训中的冰山一角。本科招生主任布伦南每年要主办三场培训招待会,每场持续数日,帮助招生官进入角色。这一培训是为了让招生官真正懂得如何招募生源、读材料和说服录取者入读。这其中技术含量不低。培训时最需学习的就是如何衡量学生的成绩单,如何解读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
比如一位申请人来自一所95%的毕业生都读了大学的高中,然而这所高中不提供先修课,这意味着申请人的条件到底如何?南加州大学的招生官还需要参加一个关于如何解读标准考试成绩的培训,以了解学生的成绩包含的信息。
学会了种种技能之后,招生官还需要克服的问题是“自己”。这样说或许有些拗口,然而在招生过程中确实存在这一问题。招生官本人当年的SAT成绩高,就会倾向于认为SAT成绩更重要,如果招生官当年考得不好,也就会认为SAT成绩不是一个好的参考指标。
注:
SA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所以招生官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让个人经历左右申请人的录取结果。在录取过程中,学生时常面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况。有人被心仪学校录取而欢天喜地,也有人受到拒绝信的打击。被拒绝而痛苦的并不只是学生,也有招生官。
对于很多新任招生官来说,一方面他们鼓励学生申请自己所在的学校,但另一方面,他们却要对其中一部分人说“不”,这让他们感到痛苦。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让招生官充分认识到,拒绝一位申请人并不意味着他们无学可上,他们并没有被抛弃,而是不适合这所大学。
没人在大学阶段就确定自己会进入招生办公室工作,至少在他们的职业规划中,几乎没有人想到几年之后自己会成为招生官或招生工作人员。基于此,一些新任招生官会感到彷徨,导致招生办公室中的年轻人离职率偏高。“如果没有人干预,比如备受信任的导师或是领导,那么那些看不到职业前景或是没有摸到门道的年轻招生人员会选择换一个职业。”
招生官身上的“压力山大”,固然有职业本身造成的出差频繁、工作繁忙,同时也由于自身责任重大。一位中国某高校招生办助理引用前辈的话提点后人:如果在招生工作上懈怠了,那么最终害的不仅仅是考生,还有同在这所学校的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小微
编辑 | 麦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