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338|回复: 0

汽车工业的巅峰时代(2):1963-1973,孤峰突起|汽车历史画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2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1.jpg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二个巅峰,应该是1960-70年代,如果要框定10年的范围,可能是1963-1973最为准确。这波浪潮在战后开始酝酿,进入60年代后得以爆发,在1970年代初达到顶峰。但却因1973年石油危机以及1975年后美国排放政策的迅速收紧遭受重大打击,进入80年代后彻底偃旗息鼓。

如果今天要只评选一个巅峰,可能就是这个时代了。这也是前后落差最大的一个巅峰。

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汽车工业的一个巅峰呢?

与今天德国车和日本车称霸不同,在1970年代以前,世界汽车工业的老大是美国。不但美国人消费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车,而且在70年代以前,美国也同样制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车。

而如果我们观察这个多年的第一大汽车生产国+销售国的各个车系的尺寸、动力水平的变迁,可以明显看出无论对于美国的汽车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来说,70年代初都是一个巅峰。

比如说我们观察美国历史上两款最重要的运动型车——野马和科尔维特历年基础款的最大马力和排量的变迁:

w2.jpg

二者基本上都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达到巅峰。这个水平后来直到90年代才重新达到。

而家用车其实也一样。比如如果我们比较当年美国第一大车企通用在中大型(美国人叫full-size)、中型和紧凑型的主打车型Impala、Malibu(即迈锐宝,早期其实只是Chevelle的一个款型)、Nova的基础版的排量和马力,也都在1965-1975年达到顶峰。

w3.jpg

而这几款车,除了Corvette这款不需要兼顾家用的纯跑车尺寸变化不大外,包括Mustang在内的几款车的三围都在70年代上半期达到最大值:

w4.jpg

w5.jpg

也可以直观的通过两张图感受下——

三代Malibu:

w6.jpg

四代Malibu:

w7.jpg

石油危机以后,整个美国市场的汽车开发一转风向,开始追求低成本、实用、功能主义。而这种风向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汽车的尺寸和动力上,也体现在设计风格上。

5、60年代直至70年代初的汽车设计,仍然会使用很多装饰性的线条和造型,会追求优雅、个性和设计感,而75年以后的汽车则几乎一个个全变成了方盒子。

这里还是以两个影响大、时间跨度也很长的车系Mustang和Malibu说明下这个历史变迁的趋势——

1964年的1代Mustang:

w8.jpg

1974年的2代野马:

w9.jpg

1979年的3代野马:

w10.jpg

1994年的4代野马:

w11.jpg

2005年的5代野马:

w12.jpg

2015年的6代野马:

w13.jpg

1964年的1代Malibu/Chevelle:

w14.jpg

1968年的2代Malibu/Chevelle:

w15.jpg

1973年的3代Malibu/Chevelle:

w16.jpg

1978年的4代Malibu:

w17.jpg

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Malibu断代,但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年里雪佛兰的中型轿车Celebrity和Lumina的样子——

1981年的Celebrity:

w18.jpg

1989年1代Lumina:

w19.jpg

1995年2代Lumina:

w20.jpg

1997年的5代Malibu:

w21.jpg

2005年的6代Malibu:

w22.jpg

2008年的7代Malibu:

w23.jpg

2012年的9代Malibu:

w24.jpg

2016年的10代Malibu:

w25.jpg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感觉跟我一样,这两个车系都是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设计比较好看。80年代到00年代早期特别难看,但最近10年又开始好看了——Malibu变好看比Mustang要晚,这多半与家用车在设计上比较落后有关。

这两个车系都是60年代才出现,不能体现50年代的汽车设计风格,这里也放一下可能是50年代最著名的美国车——雪佛兰Bel AIr前三代的造型。

1953年的1代Bel Air后期型:

w26.jpg

1955年的2代Bel Air:

w27.jpg

1958年的3代Bel Air:

w28.jpg

1959年的4代Bel Air:

w29.jpg

应该说,50年代的汽车设计变革更快,有更多大胆的、激进的设计,很多汽车高度风格化,但相对来说,没有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汽车那么协调和优雅。

这种设计上的变化也不仅仅存在于美国车。整个世界汽车业差不多都是从60年代的经典,变化到8、90年代的无趣,而到2010年代再度复兴。

比如德国的奔驰S级,先看S级的3代前身——

1954年的W180:

w30.jpg

1959年的W111,尾鳍很明显受到当时美国设计风格的影响:

w31.jpg

1965年的W108,我个人觉得是外形最经典的一代S级——虽然它那时还不叫S级:

w32.jpg

1972年的1代S级W116:

w33.jpg

1980年的2代S级W126:

w34.jpg

1990年的3代S级W140:

w35.jpg

1998年的4代S级W220:

w36.jpg

2006年的5代S级W22。这个级别的豪华车设计上会比普通车超前一些,我个人是觉得W221就又开始好看了:

w37.jpg

2014年的6代S级W222:

w38.jpg

再看英国车,嗯,考虑到英国自有品牌从70年代就开始快速下滑,没什么有延续性的车型。这里就以福特Escort为代表——毕竟这个车系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英国人开发、英国人生产,在英国市场也很受欢迎。

1955年的Ford Escort 100E——当时还只是Anglia的旅行款:

w39.jpg

1959年的Anglia 105E,也是受强烈的美国风格影响,个人觉得,挺丑的:

w40.jpg

1967年的Escort Mk1,心中最经典的一代Escort:

w41.jpg

1974年的Escort Mk2:

w42.jpg

1980 Escort Mk3,开始变无趣:

w43.jpg

1986 Escort Mk4:

w44.jpg

1990 Escort Mk5:

w45.jpg

1995 Escort Mk6:

w46.jpg

很遗憾,Escort没有撑到汽车设计又变好看的年代。

再找个法国车系吧,标致的20X系列——

1929年标致201,非常经典的外形。20年代也是汽车史上的一个巅峰吧:

w47.jpg

1938年标致202:

w48.jpg

1948年标致203:

w49.jpg

1965年标致204,最经典的一代:

w50.jpg

1983年标致205:

w51.jpg

1998年标致206,这代中国人就比较熟了:

w52.jpg

2006年标致207:

w53.jpg

2012年的标致208,20X系列颜值的第三个巅峰:

w54.jpg

按理说我也应该找个意大利车系来说说,毕竟北意大利才是车身设计界真正的王者——但无奈意大利甚至放宽到Nameplate(名牌)可以变化都很难找出一个连贯的产品线来,这里就跳过吧。

瑞典车也有同样的困难。略过。

虽然说6、70年代的日本汽车刚刚起飞,还是绝对的弟弟,设计风格上基本上是跟着欧洲走。但我知道如果不找一个车系梳理下日系的粉丝会不高兴,也会显得这个梳理不够全面。

那么敬请享用丰田卡罗拉——

1966年的1代:

w55.jpg

1970年的2代,看外形大概是最经典的一代:

w56.jpg

1974年的3代:

w57.jpg

1979年的4代,开始变丑:

w58.jpg

1983年的5代,愈加平庸:

w59.jpg

1987年的6代,仍然吃藕:

w60.jpg

1991年的7代,继续吃藕:

w61.jpg

1995年的8代,还是吃藕:

w62.jpg

2000年的9代,仍然吃藕:

w63.jpg

2006年的10代,坚持吃藕:

w64.jpg

2014年的11代,虽然前脸不好评价,但整体比例协调多了:

w65.jpg

2019年的12代——连卡罗拉都可以好看了:

w66.jpg

而也正是因为60年代汽车设计的经典,2000年以后有大量车型都在复古60年代的设计。

2009年推出的5代科迈罗,造型灵感来源于1967年的一代科迈罗:

w67.jpg

w68.jpg

2018年的丰田世纪,直接致敬1967年的一代丰田世纪:

w69.jpg

w70.jpg

2007年的丰田FJ Cruiser采用了1960年的FJ40 Cruiser的设计元素:

w71.jpg

w72.jpg

2001年的Mini复活了1959年的Mini:

w73.jpg

w74.jpg

2005年的福特GT和2017年的福特GT都是基于1964年的福特GT40——

1964福特GT40:

w75.jpg

2005福特GT:

w76.jpg

2017福特GT:

w77.jpg

实际上,如果我们看90年代末全球汽车记者们对「Car of the Century」的评选,综合外形、技术、影响力等各种因素,从200款车里面选出了26款入围进入最后的评选。而60年代入围了6款车,是各个年代最多的——这6款车里,实际上美国、英国、德国各占三分之一。

这里面除了上面列过的福特野马Mustang还有什么呢?

1961年的捷豹E-Type,不必多说的一款车:

w78.jpg

1963年的Corvette C2,更不必多说的一款车,宇航员之车了:

w79.jpg

1963年的保时捷911,也许是最不必多说的一款车:

w80.jpg

1965年的AC Cobra,当然这款车也有美国的Shelby参与,也可以算上英美各一半的血统。这款车在当年也是一款复古造型,采用了30年代跑车的设计元素:

w81.jpg

1967年的NSU Ro 80,这款车的出名,基本上纯粹因为技术,转子发动机、真空离合器四驱等等:

w82.jpg

其实从这个名单也能看出来,60年代其实不仅仅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巅峰,也是英国汽车工业的巅峰。

美国汽车业在当时不仅拥有三大——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当时还有第四大汽车厂商AMC,在各个尺寸几乎都有与三大正面竞争的车型,而Jeep仍然是个独立的品牌。与今天的凯迪拉克、林肯在Premium高级品牌中只是二线不同,当时这两个品牌都是类似今天保时捷这样的Luxury级别。林肯Continental当时售价为6211美元(换算到今天大体可以乘10),凯迪拉克Fleetwood系列的价格则更是按款型不同起价7000-11000美元不等。

1967 Cadillac Fleetwood 75,长度达到6.2米的豪华轿车,当时起价高达1.1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11万美元):

w83.jpg

而当年的Oldsmobile、别克、水星、克莱斯勒这几个品牌,才处于今天凯迪拉克和林肯的位置。而他们的下面更有庞蒂亚克、雪佛兰、福特、Plymouth、道奇、Jeep、AMC等多个平价品牌。

1970 Mercury Marquis Brougham,起价4367美元。当时的美国车流行这种Hardtop造型,虽然是4门,但没有B柱,显得更像两门车:

w84.jpg

1971 Buick Riviera,起价5253美元,彰显那个时代极致个人主义的美式豪华的Personal Luxury。车足够大、足够舒服、动力也足够好,但两门的设计完全以美观、运动感为第一考量:

w85.jpg

1970 Chrysler Town&Country,有6座和9座版,起价4700-4800美元。当时的大捷龙还是个旅行车,而那个年代旅行车在美国就承担起后来MPV和SUV的作用,能容纳更多的人或行李:

w86.jpg

1968 Pontiac GTO,售价3100美元,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肌肉车之一,基础款就是6.6升V8,有350匹马力:

w87.jpg

AMC的Pony Car——Javelin:

w88.jpg

英国当时的汽车工业就比今天更繁盛得多——那时超豪华车市场几乎完全是英国人的天下——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当时还全部都是英国人自己的品牌,路虎和捷豹、以及今天已经消亡的AC在当年都是与保时捷在同一价位竞争的品牌。而再往下,戴姆勒、罗孚在当年的Premium级别可能影响力比奥迪还要大。平价品牌更是百花齐放,Austin、Morris、Leyland、MG、Triumph、Wolseley、Riley等等。

Vauxhall和福特英国虽然是属于通用和福特,但在当年都有本地研发的能力。

1968年推出的4代幻影生产了32年,生命周期为历代幻影中最长:

w89.jpg

1962年的Lotus Elan,采用骨干式车架和玻璃纤维车身,只有680千克,即使在当年汽车重量比今天整体偏轻,也仍然是一款轻量化非常出众的跑车,上市价格是1500英镑,但到70年代初要卖到2400多镑:

w90.jpg

1964年的欧洲年度车,Rover P6:

w91.jpg

1963年推出的MGB,带热了英国Roadster市场的一款车:

w92.jpg

1963年推出的Austin 1100:

w93.jpg

1969年的Morris Mini Mk III,图中是Cooper S的版本:

w94.jpg

1971-1974年的4代Triumph Spitfire,这台平民Roadster的售价只有735英镑,折合今天不到10万人民币,在英国相当流行:

w95.jpg

事实上,英国汽车产量的巅峰,就是1963年。当年,整个英国生产了233万辆汽车,比目前高了50%。

欧洲大陆主要的汽车工业国,比如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他们的巅峰可能并不是6、70年代。但仍然有两点原因让这个时代对于整个世界汽车工业来说,都是一个相对的巅峰。

一、1973年的石油危机让几乎所有强调性能的品牌,比如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都遭受重创。而除去油价高企以外,世界各国都在这一时期开始设立排放标准,限制了汽车榨取更大动力。

w96.jpg

二、那个年代可能是最后的各国汽车工业仍然保持相当区别的时代——那个年代欧洲内部各国的汽车的区别可能不比今天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市场的区别小,而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市场几乎完全是两个世界。

比如1970年的福特Cortina,只有4261mm长,但在欧洲的定位是“Large Family Car”:

w97.jpg

福特在美国的大型家用车Galaxie,车长却接近5.5米:

w98.jpg

福特澳洲的Full Size家用轿车则是Falcon,接近4.7米:

w99.jpg

前面大概也提到了,当时美国流行的是超大轿车、适合家庭出游并带上各种玩乐用品的Station Wagon,强调直线加速和巡航舒适性的大马力肌肉车,更高级的Personal Luxury;英国流行的是一些小而具有良好操控的轿车或跑车,比如Escort、Mini、MGB、Spitfire,尤其是有很多Roadster。

那个年代,几乎没有英国品牌同时有Roadster或跑车,而每个美国品牌都有Muscle Car,Pony Car和Personal Luxury

此外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车型也相当有特点。

意大利呢,一头是普通老百姓开的各种菲亚特小车。

比如菲亚特124:

w100.jpg

另一头是受全欧洲的富人们喜爱的各种GT。

法拉利Daytona 365 GTB,那个时代的法拉利是没有超跑的,只有两款GT:

w101.jpg

另一款是365GT:

w102.jpg

当时玛莎拉蒂有5款GT,Ghibli、Mistral、Sebring、Mexico、Indy,只有一款豪华轿车Quattroporte。

1969年玛莎拉蒂Ghibli:

w103.jpg

德国人则跟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不同。德国人坚信没有必要把好的性能配上一个过于炫酷的外形——无论马力再高,都还是四门的三厢轿车或旅行车最实用。

宝马2002 TII,今天3系的前身:

w104.jpg

瑞典汽车倒是跟德国汽车风格差不多,不过瑞典人没有大众、欧宝这种廉价品牌,坚信便宜没好车,只有沃尔沃和当时更贵的萨博,而瑞典人也更推崇硬核的机械操控感。

萨博99:

w105.jpg

法国人当时可能集中了世界半数以上的两厢车车型。

雷诺当时全线从R-4到R-6、R-8、R-10、R-16都是两厢车,只有R-12是三厢:

w106.jpg

R-16:

w107.jpg

雪铁龙的GS,同样是两厢掀背:

w108.jpg

让1960年代备受汽车收藏家推崇的另一个原因,除了那是最后的有古典气息的汽车设计时代以外,也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汽车经过了战后技术的快速发展,便利性与今天的汽车已经极为接近。

·比如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箱是在1948年由通用推出,之后2AT和3AT在1950-1960年代开始首先在美国普及,之后又被欧洲的豪华车厂商采用。第一辆可选装自动变速箱的奔驰,是1960年的W111。

w109.jpg

·而第一款现代锥式手动变速箱同步器,则出现在1952年的保时捷356上,并在之后的20年里逐渐普及,让手动挡的易用性大幅提高。

·1955年,第一款能自动保持水平的空气悬挂出现在雪佛兰DS上,并在之后的20年中普及到各高档轿车上。

·1956年,出现了第一款电动车门锁。电动车窗和电动座椅虽然是40年代出现,但也主要是在50-60年代普及。

·1954年,美国公司Nash推出了第一款将通风、制冷、制热基于一体的紧凑型低成本车载空调系统,之后空调开始普及。

那个年代高档一些的车型都已经具有空调、自动挡、收音机,电动门锁、电动车窗、电动座椅。大体上能够让今天一个最普通的人舒适的驾驶。

·今天最常见的前置前驱,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承载式车身的家用汽车设计,大概也是从1960年代前后开始。

1974年,大众将旗下多款车型——Golf、Polo、尚酷、奥迪50,都从后置后驱变为前置前驱,同时开始使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底盘:

w110.jpg

而伴随汽车技术进步,和设计上的成熟,战后的1960-1970年代,也是整个欧洲汽车快速普及的时代。

英国家庭拥有汽车的比例变化,虽然20年代已经开始普及,但主要是在5、60年代完成:

w111.jpg

德国汽车普及最快的,则是1960和1970年代:

w112.jpg

美国虽然是在1920年代实现的汽车普及,但这一时期则经历了从每家1辆汽车到每家2辆汽车的发展,是汽车保有量的第二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w113.jpg

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自然也反过来反哺汽车制造业,让那个时代的车企有足够的财力和乐观来推出一款又一款的车型,共同铸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回顾:

汽车工业的巅峰时代(1):1920-1930,设计之巅|汽车历史画报

文|鱼非鱼

图|网络

w114.jpg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搜狐、网易

界面、凤凰新闻、汽车头条、淘宝达人、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平台、ZAKER、一点资讯、掌上汽车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6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