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7|回复: 0

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 考纲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8 10: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孟子以仁义思想作为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标尺,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准则。

2.贾谊著述颇丰,今人辑为《贾谊集》,内有《新书》10卷等。有关君主早期教育的理论,主要见之于《新书》的《胎教》、《保傅》、《傅职》、《劝学》诸篇中。

3.贾谊早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及早施教:原因:①婴幼儿时期,孩子心地单纯,易形成良好的品德,也会感染不良习气。②幼年形成的行为习惯,以后不易改变,正如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2)慎重择师:根本保证。①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②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少”。

(3)三育并举:“保其身体”,“傅之德义”,“道之教训”。①“保其身体”:首位;②三育并举,德育为本:核心。③早期教育须从细微处入手。

(4)深浅适宜:①过深:厌学情绪;②太浅,达不到促进智力发展的功效。

4.颜之推:《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对颜氏家族子弟的训诫,被人们视为家训的鼻祖和家教的典范。

5.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

(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①年幼,可塑性大,尽早引导,可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抵御不良影响侵袭。②年龄越小,思想越单纯,精神越专一,记忆力也就越好,因而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就牢固。

(3)德艺双修,博专统一:①道德理想和道德情操的教育。②广泛的“学艺”教育,包括“文艺”(“六经”及百家之书)和“杂艺”(琴、棋、书、画、医、数、射、卜及农业生产知识等)。

(4)偏宠有害,严教是爱:不要偏爱和溺爱,要求父母将爱与教结合起来,寓爱于教,严格要求。

(5)风化熏陶,闻见结合:①以家长的模范行为树立榜样。这种示范作用叫做“风化”,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这是一种自然的仿效,无须任何强制。②闻见结合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必须眼学,勿信耳受。”“眼学”,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经验、亲身直接观察等。

6.朱熹:①《四书集注》:元、明、清三朝的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②《白鹿洞书院揭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③《小学》、《童蒙须知》

7.朱熹重规范的教育思想:

(1)儿童教育的意义:“打坯模”的基础教育,培养“圣贤坏璞”。

(2)儿童教育的内容:力求浅近、具体,“小学者,学其事”,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

(3)儿童教育的原则:①正面教育,防患未然:不良品德一旦形成,纠正就相当困难。“要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开展正面教育。②认真专一,知行并重:要培养“主敬”的学习态度,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专心一致、集中注意的态度。认识规矩,这是知;按规矩去做,这是行,知行结合才能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③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大小,内容应有高下、深浅、难易的差别。

8.王守仁: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著作:《王文成公全书》、《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9.王守仁顺自然的教育思想:

(1)儿童教育的目的和任务:①目的:“明人伦”;②任务:培养德性。

(2)儿童教育的程序:依据动静搭配、学行结合的原则,首先考德;然后背书;背完书后再读新书;学习礼节或练习写字;读书;教师讲解;歌诗。

(3)儿童教育的形式:①考之以德,督其谨饬(考德):每日清晨,教师首先要逐一询问每个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道德准则,学生要如实回答,老师再根据每天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②讽之读书,开其知觉(读书):读书是主要形式。③导之习礼,肃其威仪(习礼):习礼是培养儿童品德习惯的重要途经。④诱之歌诗,发其志意(歌诗):歌诗陶冶儿童心灵。

(4)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①顺其性情,寓教于乐;②随人分限,因材循序:对不同儿童要因材施教。对同一个儿童,要按照他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施教。③分班教学,相互观摩:歌诗、习礼等活动性教育宜采用分班教学的形式。

10.陆世仪:桴亭先生;《论小学》一文对儿童教育的论述,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11.陆世仪熏陶涵养的教育思想:①重视早期教育;②强调以身示范;③加强礼乐教化;④注意难易适中:《节韵幼仪》,文字较少,易于理解;⑤力求宽严得当:年幼以宽,年长以严。

12.张履祥:杨园先生。提倡“耕读相兼”。教人为学,力主“经世致用”。著有《杨园先生全集》,其中《初学备忘》、《训子语》、《示儿》、《补农书》等,提到蒙养教育问题。

13.张履祥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1)正其心术:人的心术端正与否,关键在于儿童阶段所受教育。(2)耕读相兼:①读书:“须立准课程”,选择最适合儿童初学的内容。②劳动:培养良好品德;掌握劳动技能;锻炼身体,这是区别于其他儒家学者的重要特征。(3)谦虚笃实(4)恭俭勤谨:恭敬、节俭、勤奋、谨慎的态度。“以敬存心”(5)知耻改过:确立正确的羞耻观,帮助儿童及时知过改过。

14.崔学古:《幼训》反映了他的蒙养教育思想。

15.崔学谷“爱养”的教育思想:①爱护儿童是蒙养教育的出发点:“爱养”:以慈爱的精神关爱儿童,用说理的方法教育、感化儿童。②因人而异是蒙养教育的基本要求。③宽严相济是蒙养教育的重要原则:宽是态度,严是要求。④正面引导是蒙养教育的主要方法。⑤家馆合作是蒙养教育的必要途径。

16唐彪:《父师善诱法》:时人认为它具有与朱熹《小学》并行的价值。

17唐彪“善诱”的教育思想:①尊重蒙师,教之前提;②读书为本,识字为先;③先易后难,分层致功;④随读随解,启发思考:先解释大意,再具体加以说明。⑤奖功督过,赏罚分明。

第二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1.张之洞:①我国最早的幼稚园——湖北幼稚园,标志着我国学前家庭教育向学前社会教育的转变。②中国第一个正式颁行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③《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2.张之洞的学前教育主张:

(1)“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①“中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三纲五常;②“西学”:“西政”和“西艺”,即西方的管理制度和科学技术。③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但“中学”为主,“西学”为次,目的是维护封建统冶。

(2)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中的基本思想:《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下称《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①重视学前教育,蒙养家教合一:在“育婴、敬节二堂内附设蒙养院”。②提倡保教结合,强调启发涵养:身体健康发育和精神健康成长。③依据幼儿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游戏与歌咏活动最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使其身体得到锻炼,情感得到陶冶。谈话可以培养儿童观察、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手工劳动可训练儿童手眼协调动作,发展其操作能力。④实施保姆培训,提高幼教师资。

3.康有为:南海先生。创办万木草堂;①《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家族,废除私有财产,提倡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②公养、公育的教育系统: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4.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①重视环境:熏陶感染,以形成优良品德。②慎择保傅:要求是品德高尚、身体健康、聪敏智慧、和蔼慈祥,并且有恒心、有耐心、不急躁、不厌倦。③教导孕妇:内容有学道、育德和养身。④培育婴幼:以“养儿体,乐儿魂,开儿智为主”。开智是对幼儿早期知识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养体是乐魂与开智的基础,乐魂又是开智的前提,而开智则有利于养体与乐魂。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精神。

5.蔡元培:北京大学,实行“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著作:《新教育与旧教育的歧点》、《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美育的实施方法》、《美育》。

6.蔡元培的儿童教育思想: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首次从养成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出发,系统提出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主张。①军国民主义教育:即体育:强兵富国;健全人格。②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技能。③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为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④世界观教育:培养人们超轶现世之观念。⑤美感教育:即美育,陶冶感情,培养高尚纯洁的习惯。

(2)“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中提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尊重儿童个性,让儿童自由自然地发展。

(3)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中提出。教育是专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主张通过胎教院、乳儿院、蒙养院来实施。

(4)倡导学前儿童的美育:《美育实施的方法》中提出,主张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美育。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学前教育机构实施。

7.张雪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中的“北张”。

8.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1)论幼稚教育的目的:①培植士大夫为目标。②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③发展个性为目标。④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是张雪门所倡导的目标。创造中国幼稚教育的三条原则: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家民族的需要;儿童的心理发展。

(2)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①课程:经验,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配制,用各种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②行为课程: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的生活实践,生活和实际行为是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③行为课程的组织:幼稚园课程的特点是整体性、个体性和直接性。④行为课程教学法:行为课程的实施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采用单元教学法,并注意动机—目的—内容—实施—评量。

(3)论幼稚师范教育:注重实践。①空间上:实习场所的四种单位:中心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婴儿保教园和小学。②时间上: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中均有实习。③内容上:从仅仅实习幼稚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④组织上:一年级看、二年级做、三年级管。

9.陶行知:①主办《新教育》杂志,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创办平民学校,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提出,要筹集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的宏大计划。②晓庄师范学校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教育主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③建立了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儿团,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师,组织了乡村幼教研究团体。

10.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1)生活教育理论内容:①生活即教育:以实际生活为教育源泉;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②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要伸张到大自然、大社会。③教学做合一:做是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

(2)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①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幼稚教育是人生之基础的教育;②国家的前途:建国根本之根本。

(3)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①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要把幼稚园建设成为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②中国幼稚园的新大陆是工厂和农村。③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乡村幼稚园如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和最早的工厂幼稚园如上海沪西劳工幼儿团。④普及幼稚教育三个步骤: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幼稚园的办法;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4)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去说、去问;解放儿童的空间,把他们从鸟笼式的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做支配时间的主人。

(5)论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艺友制”①含义: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幼稚园艺友。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②特点:一是学用结合,理论密切结合实际。二是周期短,比较经济,解决幼教师资紧缺矛盾的好途径。③并不排斥其他培养途径。

11.陈鹤琴:南京鼓楼幼稚园,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创办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创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复办《活教育》月刊。

12.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1)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①幼儿的主要心理特点是: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②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一是新生婴儿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特点是:生理现象复杂,生长非常迅速。教育重点是:建立儿童健康身体的基础,同时使优良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初始的基础。二是乳儿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特点为哺乳,动作发展和情绪发展。教育重点是:在儿童身体筋肉活动时给予指导,培养其优良习惯。三是步儿期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特点为步行。语言和智力也有明显的进步。教育重点是行走教育、言语教育。四是幼儿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特点是思维的活跃和社会性的发展。教育重点是:社会适应,生理心理发展,卫生习惯,身体。

(2)论儿童的家庭教育:《怎样做父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家庭教育百科全书。陶行知肯定此书是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主要内容:①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②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③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3)关于幼稚园教育:1927年发表《我们的主张》等论文揭露弊端、提出主张、指明方向。

①十五条主张: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去教导儿童;幼稚生的户外生活要多;幼稚园应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幼稚园应当有种种标准,可以随时考查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②幼稚园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一是课程应为目标服务(做人——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身体——健康的体格,卫生的习惯,相当的运动功能;智力——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能力;情绪——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快乐的精神)。二是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三是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不主张分科教学,把儿童应该学到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四是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教学方法:幼稚生的年龄不齐、兴趣不一,应当区别对待,分组施教。五是课程应当有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陈鹤琴认为幼稚园应当教什么,幼稚生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程度怎样等问题,非得有标准不可。

课程发展: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包括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政治常识等),科学活动(包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手工等)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采用单元制,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元进行,是整个的、连贯的。

课程编制:十大原则、九项内容、三种方法。十大原则即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的;是发展连续的,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实际形势的需要,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应儿童心身发展,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九项内容为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三种方法为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幼稚园教师的培养: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去创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其次培养学生具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还注意培养学生从事校内外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能力。

(4)论“活教育”及其实施原则

①三大纲领:

一是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样的人应具有强健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

二是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活教育课程的特点:“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教材,是直接的经验;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不受时间限制;内容丰富;生气勃勃;儿童自己做的;整个的,有目标的;有意义的;儿童了解的。”活教育课程编制的两个原则:课程标准和当地实际环境的情形。

三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

②17条教学原则: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分组学习,共同研究;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精密观察。体现了主体性、活动性、多样性、灵活性、积极性及民主性精神,符合教学规律。

③13条训育原则:从小到大;从人治到法治;从法治到心理;从对立到一体;从不觉到自觉;从被动到自动;从自我到互助;从知到行;从形式到精神;从分家到合一;从隔阂到联络:从消极到积极;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

13.恽代英的儿童公育思想:

(1)论儿童公育的重要性:①关系到世界的改造和国家的前途;②儿童公育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

(2)论儿童公育的优越性:①使教育得到普及。②教师能科学地教育儿童。③儿童公育机构是理想的教育园地。④幼稚园也不能完全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

(3)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论》。

①论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体育;智育;德育。对父母的道德行为四项基本要求:有秩序的习惯;有勤俭的习惯;有好善的习惯;有清洁的习惯。

②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原则:方式:游戏。原则:潜移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而有格,扬长补短;任其自由,合宜指导;适当暗示,积极防范。

恽代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

14.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1)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①生理上最易蹈危险,心理上则所受影响最深。②为国效劳或国家败类都归之于教育。③在学制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④幼稚园是家庭托付儿童的第一场所,肩负着辅导家长教育的责任。

(2)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①服务对象:农妇、女工、贫民、职业妇女等。②发展方向:九点设想:是普及的;是训练未来民众的一种重要事业;是教养并重的;是家园沟通的;是与小学相联系的;是注意培养儿童有团队精神的;是用科学养护法的;是有一贯主张的;是为实现集团理想的。

(3)幼稚园课程思想:①课程的含义: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活动,其范围包括一切教材、科目、幼稚生之活动。②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教育的灵魂在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即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③社会化课程的内容:衣食住行,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及本地名胜的游览;日常礼仪;纪念日;身体各部的认识;健康和清洁;党旗、国旗、总理遗像。④注意培养幼儿互助合作的精神,爱与怜的情感,顾及别人和尊重劳动者的思想。

(4)论幼稚园教师的培训:①幼稚园教师的任务:养护儿童。②师范教育为国家事业,不允许外国人、教会或私人包办;幼稚师范应以培养健全的幼稚园教师为目的;设置了包括公民训练、普通科学、语文、艺术、普通教育、专门教育等各类课程,其中专门教育组占比例最高,高达35%。③幼稚园教师的进修。

第三章   当代学前教育思想

1.前苏联教育理论影响下的学前教育思想:

(1)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思想:①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②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③学前教育中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2)学前教学论: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第一种水平指儿童到今天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时,才是好的教学。②注重知识的系统化与作业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乌索娃的作业教学及知识系统化思想:作业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全班儿童必须参加;在作业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幼儿园各班每天都要有必修作业;选修作业并不是自由活动,仍要教师指导和帮助。③学前课程组织上的分科课程与实施上的分科教学

(3)幼儿园游戏理论:两大类游戏:①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与表演游戏。②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2.新时期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1)我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特点即是它的“综合性”体现在:①三个方面的综合是指: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手段的综合;教育过程的综合。②三个层次的综合主要指:主题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个别活动的综合。

(2)外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引进和吸收: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3)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①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②注重儿童终生学习与发展品质的培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③儿童是教育的主体;④崭新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预成与生成课程统一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前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自9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⑤学前教育注重为儿童创设良好、丰富的活动环境;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注重游戏的愉悦、享乐价值;⑦发展性取向的学前教育评价;⑧学前教学活动中倡导交往、沟通、合作、对话。

第四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高等学府—阿卡德米学园,代表作:《理想国》:一本泛论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和教育的综合性著作,是西方第一部全面深入地探讨教育理论的著作。

2.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1)理念论:学前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最低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高一级的是数学或科学方面的理念;再高一级的是艺术和道德方面的理念,如正义、勇敢、节制;最高的理念是善。实现理想国的关键是由哲学家来治理国家。(2)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造就哲学家,要由哲学家担任国王。(3)论儿童公育: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公共的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学前教育必须由国家统一办理。(4)论学前教育内容:唱歌、做游戏、讲故事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游戏作为单项的行为类别提了出来。

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教育上,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之集大成者。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著作:《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

4.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1)灵魂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把个别具体存在的事物看做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把灵魂分成: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2)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强调国家掌管教育。(3)论年龄分期与教育:从出生到7岁,学龄前教育时期;7岁到14岁,“进入正规的集体教育”的阶段;14岁到21岁,发展学生的理智灵魂。(4)论学前教育:①注重孕妇的保健;②注意幼儿的营养;③锻炼幼儿的身体;④引导幼儿游戏;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首次把0~7岁这一教育阶段列入教育机制,使学龄前教育成为青少年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5.昆体良:古代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历时两年,12卷,是古代希腊以来雄辩术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也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就包含在这本书中。

6.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培养也必须加以培养的。(2)论教育的目的: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3)论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慎选保姆;父母的教育水准要高;主仆要受过教育;反对溺爱,重视家庭环境。(4)论学前教育的意义和内容:①学前教育的意义:幼儿时期记忆最牢固。②学前教育的内容: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昆体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这里的双语是希腊语和拉丁语。③学前教育的方法:防止疲劳过度、要劳逸结合;防止儿童学习负担过重;反对体罚现象;因材施教。

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也是一本授予儿童基本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

2.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1)学前教育思想的基础:①人文主义儿童观:反对“原罪”说。②重视早期教育。③遵循自然。

(2)学前教育的目的、机构:①第一次从普及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的角度,提出学前教育的目的。②四个阶段: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③相应的教育机构: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4级学制。母育学校阶段为儿童奠定体力、智慧和道德发展的最初基础。目的有三:信仰与虔敬;德行的端正;语言和艺术的知识。

(3)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体育:注重孕妇保健;注重孩子的护理;注重孩子的营养;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细心保护孩子的健康。②智育:第一个为6岁以下儿童的智育提出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强调“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应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在儿童身上”。泛智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终身为之奋斗、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其要旨是要求人掌握一切有用的知识,把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智育的内容:各类自然事物;各类自然科学常识;各类社会科学知识;音乐知识;语言;绘画写字。教学方法及合适的教育时机:教育幼儿应尽早开始;可通过大人与孩子的对话进行;可随机进行;可通过游戏进行;尽量利用寓言、动物故事;考虑个别差异;循序渐进;注重直观。③德育:睿智、节制、勇敢、公正是最基本的德行,节制、俭朴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础,和其他一切品德的根本”,应该列为首位。德育的方法: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导;惩罚。④游戏与活动: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述游戏的教育家。⑤进入公共学校的准备:母育学校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正确的准备:尽力鼓舞儿童,告诉儿童入学是美好的。第二,努力激发对教师的爱戴;第三,讲明惩罚是真实的,但只是那些不听话儿童。

3.洛克:《人类理解论》:欧洲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认识论的巨著。其绅士教育思想表现在《教育漫话》,是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本教育经典著作。

4.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

(1)理论基础:①“社会契约论”;②“白板说”:人的意识中没有先天的思想观念,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生下来是一片空白,一切思想观念都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

(2)论教育作用:洛克从反对天赋观点的“白板说”出发,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

(3)论教育目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德行、有能力又具有良好礼仪的绅士。

(4)论教育形式:主张采取家庭教育的形式,不赞成学校教育。绅土教育最适于在家庭中进行,主张聘请家庭教师。

(5)教育内容:洛克把教育分为德、智、体三个部分,在西方教育史上是第一次。①论儿童的体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体育内容:培养儿童忍耐劳苦的精神;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②论儿童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的方法:及早教育;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实际练习;奖励和惩罚。③论儿童的智育:智育内容:遵循两个原则:有用性和多样性原则。教与学的方法:要注意培养儿童形成爱好知识和尊重知识的精神;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儿童的好奇心;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把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

(6)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重视身心发展特点;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形式进行。

5.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6.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

(1)理论基础:哲学观和社会政治观。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状态的平等阶段、社会状态的不平等阶段、社会契约的平等阶段。

(2)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①自然教育的内容:“自然的教育”: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潜能进行的教育;“人的教育”: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作用;“事物的教育”:周围环境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只有“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协调统一。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思想。②自然教育的目的:培养自然人(或自由人),即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独立自主性。③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④自然教育的哲学基础:天性哲学: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3)论儿童的年龄分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①四个阶段分别是:0~2岁婴儿期,身体养护;2~12岁儿童期,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12~15岁青年期,知识教育;15~20岁青春期,道德教育。②论儿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饮食;着装;睡眠;劳动。

(4)论儿童的感觉教育:①重要性: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先决条件。②基础:体育(即儿童的体格锻炼)。③方式: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详细地论述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④评价:很多方面是合理的,主张加强对儿童的各种感觉的训练等;但也存在着缺点,如过分强调对儿童的感觉教育,忽略儿童期知识教育,感觉教育和知识教育割裂开。

(5)“自然后果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也反对实施体罚,而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

7.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

(1)教育实践活动:“贫儿之家”;教育著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又名《贤伉俪》)。斯坦兹孤儿院实施爱的教育和劳动教育,坚持教育教学直观化的原则。在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的口号。

(2)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①教育作用:消除贫困,改造社会。②教育目的:促进人一切天赋能力和谐发展,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3)论爱的教育:①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儿童具有博爱的精神,爱全人类和爱上帝。道德教育的任务:发展儿童积极的爱。道德教育就是“爱”的教育。②方式:家庭中母爱和父爱;学校里教师以母爱精神去感化儿童。

(4)论家庭教育:①重要性:母亲在儿童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父母最了解自已的孩子;教育应从摇篮开始。②内容和方法:体育、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③评价:把家庭教育列入教育体系,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过分强调家庭教育,甚至想用家庭教育取代学校教育,这是片面的。

(5)论要素教育:教学理论的核心。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向复杂的因素。体育和劳动教育:儿童身体关节的活动。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智育的要素就是“对事物产生一种最初的印象”,也就是对事物的形状、数目和名称产生较强的印象。

8.西方教育史,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等。《普通教育学》是西方最早以“教育学”来命名的教育专著。

9.赫尔巴特的儿童教育思想:

(1)理论基础:哲学:“实在”的概念。心理学:“观念”;“统觉作用”;“兴趣”。五种道德观念(即“五道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正或报偿”。

(2)论教育目的:①必要的目的:使儿童掌握五种道德观念;②可能的目的:与每个人未来的职业有关。

(3)论儿童管理:三个阶段:管理、教学和训育。具体的管理方法:课业;威胁;监督;惩罚。

(4)论教学:赫尔巴特把教学看做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教材、课堂、教师三中心,赫尔巴特也被称为“传统教学的鼻祖”。①论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的原则。他把教学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没有一种教学是不带教育性的。②论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课程体系,以儿童兴趣为基础: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③论教学方法:明了阶段:通过感知材料让学生明了感知新知识,新观念。采用的方法是叙述法;联想阶段:把获得的观念与旧的观念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采用的方法是分析法。系统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采用综合方法;方法阶段:通过自己练习,使知识巩固,采取应用方法。④合理性:注意在儿重心理活动;几个阶段容易掌握;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⑤缺陷:过分强调教师的教;限制教师教学灵活性;没有考虑教学方法的制定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5)论训育:即道德训练。主要方法有:一是陶冶,即对儿童心理施加影响。二是有秩序的健康生活。三是教师的人格力量。

(6)论学前儿童教育:《教育学讲授纲要》中专门论述了0~8岁的婴幼儿教育问题。①0~3岁:照料儿童的身体。智育以感官教育和语言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防止养成任性的毛病,训练他服从成人的管理。②4~8岁:德育和智育。德育:加强管理,彻底消灭任性的毛病,防止其他坏习惯的产生。智育:初步的教学活动,注意儿童综合思维形式培养。

10.福禄倍尔创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幼儿教育之父”。

11.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著作:《人的教育》。

(2)论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①教育的目的: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内部的“上帝的本源”。②教育原则:发展的原则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论学前教育的作用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4)论游戏及“恩物”:①游戏的作用:使儿童内心的冲动得以表现;促进儿童身体和感官的发展;预示儿童未来能力的发展倾向。②游戏分为两大类:一是活动性游戏,即儿童对自然及周围生活中事物的模仿;二是精神性游戏(即“恩物”)。③“恩物”: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力图以“恩物”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训练他们手的活动技能。

(5)论幼儿园教育的其他内容:教育活动形式——作业,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作业是运用恩物所提供的观念来开展活动,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第六章   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1.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也称芝加哥大学学校或者杜威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最系统和最集中的阐述。

2.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

(1)理论基础:①实用主义哲学: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经验”。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教育必须从个人的实际生活的经验出发。②“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通过教育去激起人的智慧,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③生物化的本能心理学

(2)论教育本质:①“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儿童中心主义”:是他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响亮口号。②“教育即生活”: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学习主要内容。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即社会”:学校是小型的社会,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③“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人们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增加到原有的经验上,就会对原有经验进行不断的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3)论教育目的:教育只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或者说是只有“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的教育过程。

(4)论教学:“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活动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表现和培养儿童的个性为主;以儿童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儿童从自己的活动、自身经验中学习;教学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①论课程与教材:反对以既有知识编写系统教材,反对学科课程教学。要求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②论教学组织形式:反对传统班级授课,主张开展室外活动。③论教学方法和步骤:教学五步法:教师给学生准备一种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暗示中产生兴趣;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引起思维的刺激物;学生从资料的应用中产生对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学生自己负责把设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整理和排列;为了验证这些假设的价值,学生要根据这些假设亲自动手去做。

(5)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①论幼儿期的重要性:婴幼儿身上蕴藏着学习和成长的潜能,有巨大的可塑性。②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游戏最能体现儿童的活动本能,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道德和智力的成长。

3.蒙台梭利是欧洲“新教育”运动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继福禄倍尔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创办“儿童之家”。著作:《蒙台梭利教学法》(1909年)、《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童年的秘密》(1933年)等。

4.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生物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更强调“生物的”目的。

(2)论教育环境:“有准备的环境”:①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②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③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④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⑤能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⑥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3)论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自由活动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良好纪律的重要方式。“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来”。

(4)论感官教育: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感官教育的重要性:①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加强相应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②感官训练有利于发展幼儿观察力和辨别力。

“感官练习材料”:①包括训练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其中以触觉为主。②特点:按照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分别训练某一种感觉;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教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③优点: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使感官趋于敏锐。④缺点:其感觉训练是孤立地进行的;其感官教育采取的方法有机械倾向,不利于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

(5)论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游戏:明确地反对儿童的游戏,她把“玩具”列为儿童不喜欢的东西,而以“材料”(或教具)代替之。

5.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是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学和教育史。

6.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

(1)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学校的重要标志。

(2)论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国家的建设事业;儿童早期教育;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3)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①论幼儿体育: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培养“健康的一代人”。②论幼儿德育:为奠定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幼儿园德育的核心。③论幼儿智育:感官训练,培养观察力。④论游戏和玩具:游戏往往是最实际的学习;增强儿童的体质;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七章   当代学前教育思想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1)儿童心理发展观:“内外因相互作用发展观”。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①成熟:神经系统的成熟。②实际经验:物体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③社会相互作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发生的社会传递。④平衡: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起着首要的协调性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3)儿童心理发展结构:①图式:即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观上的结构。②同化与顺应:个体适应环境的两种作用,也是主体图式在适应活动中的功能所包括的两种形式。同化会引起图式量的变化,而顺应是质的改变。③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的平衡,认知结构的核心是图式。

(4)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①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思维萌芽(0~2岁):相当于婴儿期,还没有掌握语言;②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2~6、7岁):具体形象性和不可逆性。③具体运算阶段:初步逻辑思维(6、7~11、12岁):初步的逻辑思维。④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11、12~14、15岁):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及命题运算,是高级形式。

(5)论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这是皮亚杰教育思想的核心:①论教育科学发展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奠定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②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重视教育科学发展史的研究。③必须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6)论儿童教育:①教育目的:智力和道德推理能力。②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准备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协作性原则。

(7)论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第一个试图有系统地追踪儿童道德推理的转变过程的人。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①感知动作阶段(2岁以前):道德情感萌生阶段。②自我中心阶段(2~5岁)。③权威阶段(6~8岁):“他律”。④可逆阶段(8~10岁):明显开始摆脱外界的约束并具有了初期自律道德水平的萌芽。⑤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设身处地”地从关心人。

2.人本主义教育家: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等。

3.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包括: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认知需要;⑥审美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

4.人本主义教育家的幼儿教育观点: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②教育者应帮助儿童发现“自我同一性”。③尽量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促进其潜能发展。④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⑤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5.布鲁纳的早期教育理论

(1)理论基础:①结构主义认识论;②认知发展理论:三个阶段:一是动作式再现表象阶段;二是形象式再现表象阶段;三是符号式再现表象阶段。

(2)论教育任务与课程:①论教育任务:帮助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②论课程:学科的基本结构;螺旋式的课程编排

(3)论早期教育:①可能性:“学习准备”具有非固定性的特征;学习行为的可控性。

(4)早期教育的基本要求:①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②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③提倡“发现学习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4-12-27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