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牛人的成功向来不是努力与勤奋获得的,选择与际遇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
我研究了 100 多位牛人,终于总结出一个牛人公式
作者: 何加盐
来源: 何加盐(ID:ihejiayan)
10 年前,我开始研究一个问题:牛人为什么这么牛?
当时,我在政府部门从事国际经济与政策研究,有机会接触一些政要、著名政治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知名企业家等。
在交往过程中,我总是会去探究他们的成长经历,试图总结出成功的共性。
后来,我做了咨询公司,又有机会深度研究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其中包括福布斯富豪榜上榜人物。
咨询师等于企业医生,需要了解企业和企业家方方面面的情况,这种研究是极其深入的。很多时候,咨询师对企业和企业家的了解,比企业家本人还要深。
访谈过的高管,就更多了。每一次咨询,我都要把该公司的所有高管,都访谈一遍。我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过往的光辉历程?」
就这样,我积累了很多的案例。
今年以来,我开始专门研究知名的企业家。我写了任正非、刘强东、王兴、张一鸣、程维、黄峥、孙宇晨、李想等。
每一次写作,我都会把所有能找到的书、杂志文章、网络资料全部过一遍,把能接触到的相关人士,都访谈一遍。
可以自信地说,在公众号写作界,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这些人的研究有我这么深入、细致、内幕。大家去对比一下写同一主题的何加盐文章和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就会知道我所言非虚。
最近,那个在我脑海里盘旋了 10 年的问题,答案渐渐清晰。
牛人为什么牛?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下面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比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简单化的公式来说,要复杂一些。
下面,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进行详细的阐述: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成功要学会用方法
成长动力学的秘诀
时势造英雄的真理
乘法的原理与作用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常说,要变成牛人,一定要很努力。
这话没错。
但是,努力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成为牛人的那么少呢?
因为在努力之上,还有更高维度的因素,就是选择。
选择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最重要因素。
马云在他的同龄人中,起初并不出众。他参加高考,连考三次才考上大专,碰巧赶上学校专升本,才能拿到本科文凭。
他和小伙伴一起去找工作,其他人都被录取了,他是唯一被淘汰的那个。
可是后来,他选对了一条道路:做电子商务。这是他后面一切成功的起源。
所谓选择,主要是选去哪儿和怎么去。也就是你要走什么路,以及通过什么平台前进。
如果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一点,总会离目标更近。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2010 年选择了智能手机行业,2013 年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就很容易成功。而如果是逆着暴风雨,老鹰都飞不高飞不远。
但选对方向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选对平台。如果平台选对了,你迈向成功的步伐会更快速、更轻松。
同样是从商场一楼到七楼,你坐直梯、扶梯和走楼梯,方向都是一致的,但速度截然不同。
阿里巴巴早期员工的经历是绝佳例证。马云在南非的一次演讲中说到:
「阿里巴巴 B2B 业务 IPO 的时候,我们有 300 个人成了百万富翁。我问了我的同事三个问题。你们成为百万富翁是因为你们比其他人聪明吗?他们说不是,我们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你们勤奋工作么?也不是,有很多人都很勤奋。聪明人都去 IBM 和微软了。猎头根本就不来我们公司抢人。」
这些并不比别人聪明、也不必别人勤奋的人,却获得了比同样聪明和勤奋的人、甚至更聪明勤奋的人更多的回报。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平台上。
方向和平台,是选择的关键;选择,是成为牛人的关键。
因此,在这个公式里,我在选择的右上角加上了一个「3」,其意思是3次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3」是简化,代表「很多」的意思,请不要理解为一个确数。它的真实含义是:在所有成就牛人的影响因素中,选择的作用最大。
| 成功要学会用方法
那么选择好了方向和平台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吭哧吭哧地朝着理想前进了?
还不行。
第二维度的影响因素,是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有效率高低之分。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工具,就会在质量和速度上形成区别。
牛人比大家学习更好,工作更高效,可能不一定是他比大家聪明,而是他用了好方法。
不管是销售、演讲、写作、编程,还是管理、创造、科研、时间管理,都有其客观规律。如果能够找到规律、顺应规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找不到规律,背离规律,累死累活,还是一事无成。
没有一个牛人,不是善于利用方法的人。
有效的方法来自于学习、思考和实践。
向前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牛人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考与改进,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总结,我们就能不断地习得和改进做事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效率。
这里说到的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刻意练习」,就是离开舒适区,给自己更难的、但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挑战。太容易的练习起不到效果,太难的练习会令人失去坚持的动力。最好的练习,是每次有 85% 已经会的内容,15% 新的挑战。
在公式中,我在「方法」的右上角也标上了一个数字「2」,意思是在成为牛人的影响因素中,方法的重要性比选择小,但是比努力大。
| 成长动力学的秘诀
当方向对了,平台也选好了,也有了好的方法,接下来比拼的就是谁更努力。
雷军虽然说了「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可是他能飞不仅仅是因为风。事实上,雷军被称为「互联网」劳模,年复一年地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
这么多年来,我所见过的牛人,没有一个不是学习狂、工作狂。
我曾经问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他笑笑回答:" I have no spare time." ( 「你闲暇时喜欢干什么?」 「我没有闲暇时间」)
在格拉德维尔的《异类》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经过 1 万小时的刻意训练,一个普通人可以成为一名专家。这里的「专家」,可不是网上那些胡说八道的「砖家」,而是各领域的牛人。
刻意训练,是掌握方法;1 万小时,就是付出努力。这个时间,约等于 10年(不算吃饭、休息等)。
这里有一个关键,牛人疯狂地学习和工作,不是被逼的,而是主动选择。
很多人工作也非常辛苦,例如田间地头的农民伯伯、富士康生产线的弟弟妹妹,但这些都是被迫劳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技能、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被迫的努力,从情感上让人心生厌恶,从效果上收益很低;而主动的努力则反过来,从情感上让人心情愉悦,从效果上收益很高。
努力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但又是最难坚持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奋图强的时刻,但往往很快就懈怠了。
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成长动力学」的秘诀。
要保持持久的动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循序渐进
及时回馈
梦想激励
外部监督
循序渐进,是指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太多、太难的任务。
很多人都是激情澎湃地开始努力,一两个星期之后就蔫了。主要原因就是目标太高,让自己受挫和绝望。
如果先从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开始,就容易获得满足感,坚持下去。这一步的重点是形成习惯。习惯了以后,再逐渐加量。
及时回馈,是指要让自己的努力时常能得到奖励。为什么游戏会让人上瘾呢?因为你总是会及时得到回馈。撞一下头顶的砖头,就能得到金币;一下子消掉4行积木,就能翻倍加分;杀死一群怪物,就能升级等等。
在平时努力时,如果能像游戏那样,及时提供回馈,我们的积极性就会高得多。
例如,学一首吉他曲一个星期后,发现能顺利弹唱了;写公众号一个月后,发现阅读达到 1 万了;做销售拜访 100 个客户后,发现开始成交了等等。看得见的进步、物质的收益、自己在乎的人的夸奖等等,都是及时反馈的方式。
梦想激励,是指要有一个长远的愿景随时让你心潮澎湃。
在舒适区的努力是愉悦的,但是在挑战区的刻意练习一定是痛苦的,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目标的激励,我们很难长时间地做一件痛苦的事情。
电影《霸王别姬》里面,小豆子忍受不了戏班的苦,和小伙伴一起逃走了。在戏院里,他们看到了京剧名角表演的场景,受到了震撼。哭着说:「他们是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然后又回到了原来想逃离的地方。后来小豆子成了程蝶衣。
「成角儿」这个梦想,让小豆子情愿回到戏班,忍受地狱般的生活,因为他看到了梦想和希望。
我们的努力,也要让自己看到梦想和希望,这样才能不竭的动力。牛人为什么比普通人更努力,更能坚持?因为他们的梦想更清晰。
外部监督,是让自己的努力有一个外部力量的帮助,使自己能坚持更长时间。
我们自己在家健身,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但是报了私教课,教练天天给你打电话,你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罗振宇写罗辑思维公众号,承诺了每天早上 60 秒,要做 10 年。做了半年他就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想放弃。但是因为承诺了,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最有效的外部监督,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让你在乎的人监督你,一旦你做不到,他就会失望,而你绝不希望他对你失望,所以必须坚持。
第二种是让舆论监督你,公开向世界宣告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次想放弃就要面临舆论的压力。
第三种是让努力与利益挂钩,如果不努力就会有令你肉痛的利益损失,那也只好咬牙坚持了。
| 时势造英雄的真理
如果我们把选择、方法和动力三项都做得很好,是不是就能够成为牛人了呢?
并不能。
上面说到的三个因素都是我们个人可控制的因素。但是,能不能成为牛人,还有很多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
这些不可控因素里面,有些是固定不变的恒常事物,如时间,或者我们所处的大环境等。我把他们用常数 C 来代替。有些是会随机出现的事物,如运气,或者政策变化等。我把它们用表示随机扰动的符号 μ(念miu,谐音「谬」)来代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运气。
牛人的成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指数型的成长方式,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每一次刻意练习,能够让你提高千分之一,那么一万小时以后,你的能力是最初的 21917 倍。这就是时间的威力。
如果是在一个牛顿力学的世界里,我们的分析可以到此结束了。因为牛顿力学世界里,几个原始参数一给定,最终结果就是确定的。拥有了上述成功因素的人,一定会成为牛人。
而现实世界是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的世界,有很多事情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这就使得运气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经济学奖罗伯特·弗兰克在畅销书《成功与运气:好运气和精英社会神话》中,认为比尔·盖茨等牛人的成功,与他们的好运气离不开关系。
弗兰克在书中写到,科学家用计算机做过模拟实验,即使天赋和努力能决定 95% 的制胜概率,运气只负责 5%,只要参与的人数足够多,最后胜出的,总是运气最好的,而不是天赋和努力最高的。
这个实验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实例。
王兴认为自己做成美团,是赶上了好时代;程维把滴滴能够顺利起步的原因,归结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许家印曾经一度要破产,一次突然的政策变化,让他成为中国首富。
在所有牛人成长、成功的过程中,运气,从来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 乘法的原理与作用
我们曾经见过很多类似的公式。例如,爱因斯坦说,天才就是 1% 的灵感加 99% 的汗水;季羡林说,成功=天资+勤奋+际遇。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启发。
但是,大师们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帮我们做了太多简化。
在我总结的牛人公式中,我用了乘法而不是加法。其中的区别在于:
在加法公式中,右边去掉几项,左边仍然为正。如果右边某一项的数据特别大,其他项可以很小甚至为零,左边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数值。
而在乘法公式中,只要右边任何一项为零,左边就等于零。
也就是说,在我总结的选择、方法、动力、时间和运气这 5 项因素中,任何一项缺失,一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牛人。
牛人是全面的竞争。一个人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上、用正确的方法、长时间地努力,再加上一些运气,才有可能成为牛人。
| 总结
让我们再复习一下牛人公式:
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我总结这个公式,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系统化地思考:如果我要成为牛人,需要从什么方面入手?
在公式的最后部分,我用 μC 来代表随机扰动和固定常数,而没有直接用「运气」和「时间」。这是因为这两项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我们就算知道,也无法控制,所以用字母来模糊化处理。
在实践中,我们只关注前面三个因素就好。
在成为牛人的路上,请不要盲目开始。因为选择、方法和动力三个因素的权重是不同的。选择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努力。
所以,最重要的是定好方向,选好平台;然后要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在前面两项做好的前提下,努力才能起作用。这样,你的努力才值得,否则都是白费功夫。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个公式里,我没有用到「天赋」。
因为研究过那么多牛人过后,我发现,天赋只是加分项,而不是必要项。
很多牛人,都只是中人之资,他们只是做了好的选择,用了好的方法,然后持续努力,就成功了。
所以,这是我们普通人的公式,是进化的公式,是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牛人的公式。
牛人不是天生,你我即为牛人!
本书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何加盐(ID:ihejiayan)。作者:何加盐,曾在政府工作,后创立咨询公司,现为咨询顾问,公众号写手。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有书、读者、洞见、插坐学院、瞭望智库等转载,全网阅读超千万。专注于思维与认知提升,写作人生成长的方向、动力和技巧,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上期的会员语音我和改变自己的会员们聊了聊「不要让完美主义给你带来焦虑,要去利用你的完美主义 」。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面,完美主义也是。
很多人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这是不现实的,这样做下去只会累垮自己,而且得不到快乐。
但是完美可以应用在你对工作、对学习的态度上,合理的利用你的完美主义,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李朋朋
本期的语音核心讲述的就是不要指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是要利用自己的完美主义放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在一件事情上耗费足够的时间完美,那么别的事情就一定会不完美。你可能过分追求一件事完美,从而导致了另一件事的不完美。所以,选择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对那件你最重视的事情完美就可以了。
@夏宜
另要对自己的工作秉持着先完成,后完美的态度。很多人拖延症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分追求完美。比如写作这个事情,总要等到自己的灵感一现的时候才开始动手写作,就很容易拖延,但是一直练习,这才会创造完美的作品。不要从下手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要写一篇完美的文章,这也会让自己压力山大。本期语音,学到了很多。
现在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彭萦的会员专属语音《不要让完美主义给你带来焦虑,要去利用你的完美主义》作为额外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