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在重庆,平均每小时约有10人被新诊断为癌症,每年新发肿瘤患者8万多人。面对严峻的肿瘤防控形势,重庆建设市级—区域级—区县级肿瘤防治网络,畅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道,做实肿瘤登记、早期筛查等工作,力争实现肿瘤“防治融合”。
三级肿瘤防治网,提升基层规范诊疗能力
“我国包括重庆在内的多数地区,肿瘤5年期生存率只有40%多,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市癌症中心主任吴永忠说。
面对汹涌癌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全市范围内牵头,协同7家区域级肿瘤医院、23家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54家协作医院,畅通专家资源、优质医疗技术下沉通道,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来到肿瘤规范化基地——垫江县人民医院进行义诊
最近,重庆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在部分肿瘤大手术项目中,推广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技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这项技术,正是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引进的。
“近两年,梁平区人民医院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搭建了‘放疗云平台’系统,针对肿瘤疑难杂症,定期与上级医院专家连线,细化放疗方案,病人诊治更加精准有效。”梁平区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陈威龙介绍,联合诊疗让更多专家贴近患者,用活了医疗资源。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又省心又划算。”患有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一名患者曾想到重庆主城区大医院住院,后来听说三甲医院专家每周都来坐诊、手术,他下定决心在区人民医院做手术,最终取得成功。
肿瘤登记、早期筛查,“防治融合”目标可期
“不少肿瘤患者在医院接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也暴露出肿瘤早防、早筛的短板。”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张维说,中晚期肿瘤患者需要较长期的综合治疗,花费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经过微创治疗技术即可根治,不需要后续治疗,效果好,损伤少。
肿瘤防治如果“只治不防”,只能“越治越忙”。依托覆盖全市的肿瘤防治网络,重庆重点打造涵盖肿瘤登记、早期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科普宣传等为一体的完整肿瘤防治服务链条,逐步实现以防为主,防治融合。
过去,患者病历、病案由医院各自掌握,信息互不相通。如今,重庆已有14家肿瘤防治体系成员医院打破“信息孤岛”,将肿瘤登记信息汇总,上传到统一数据库中。
“2018年以来,我们医院就上传了500多份肿瘤登记表,数据不断汇总积累,有助于动态掌握癌症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让肿瘤防治规划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冉毅说。
“区县级医院距离群众更近,如果具备相关肿瘤筛查能力,群众就不用跑远路到市级三甲医院做筛查。”冉毅说,2019年医院承担了2000人次城市5类常见癌症免费筛查任务。
据吴永忠介绍,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的重庆城市早癌筛查已连续开展6年,共评估出高危人群17.4万人次,完成临床筛查6.11万人次。
肿瘤登记仍是短板,规范诊疗还需加强
新发肿瘤登记工作依然薄弱,重庆全市范围内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信息尚未纳入统一平台,无法实现信息整合、资源共享。张维建议,由重庆市癌症中心牵头,建立统一的肿瘤登记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高发肿瘤筛查标准化体系有待健全。当前,肿瘤筛查人群庞大、成本高,是阻碍肿瘤早期筛查落地的一大难题。应结合各地高发肿瘤类型及权威专家意见,逐步出台高发肿瘤筛查标准,强化对筛查人员的培训教育。
探索建立肿瘤专科医生的准入制度,完善相关监督评价机制。当前区县级医疗机构癌症诊疗能力仍然薄弱,除了要通过医联体等形式强基层之外,也要做实从上至下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肿瘤诊断过程、治疗手段、药物使用、并发症处理等医疗行为的抽检评价和监督检查,倒逼基层医疗机构不断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让患者更有就医获得感。
来源:《半月谈》2019年第16期
半月谈记者:李松 | 编辑:徐宁
主编:孙爱东
编辑:张婉祎
更多内容,点击 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