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75|回复: 0

跟踪68个孩子20年,终于发现抢跑式学前教育的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7: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睿妈之前跟大家分享过“三年级滑坡”现象吧。


家长们因为教育焦虑,给孩子盲目报班、求知抢跑、突击教育,导致了“三年级现象”。

什么是“三年级现象”?为什么提前学了小学知识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往往不如那些没有学过的孩子呢?

引用知名幼教专家邹平老师的话,这是因为——

相比较没有过度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较高,刚入学时,对新授课程毫无压力,倍感轻松。所以他们自以为很聪明,老师讲的知识自己都学会了,从而就导致不再认真听课,不再专注思考,长此以往养成了不专心的坏习惯,到了三年级,老本吃完了,又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滑坡也就显而易见了。

抢跑的孩子容易后劲不足,不但是中国的教育专家这么说,美国德国的专家学者也通过研究证实。美国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波士顿学院的心理学专家Peter Gray博士,于2015年在《心理学今日》上发表署名文章,题目为“早期的学科式训练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危害”——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抢跑式教育赢得了一时,但长期来看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教授援引了诸多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原来,发达国家早就经历过今天中国的阶段,并且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已经发现这个方向是极其错误的。

一场曾经改变德国教育国策的实验

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赞助了一项大型研究。

研究对象是100个幼儿园——50个以游戏为导向的幼儿园,与50个以教授知识为导向的幼儿园。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对比实验?因为当时的德国社会也有激烈的讨论,是应该以游戏为导向,还是应该以学科学习为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再行比较后,那些以教知识为导向的幼儿园(简单说,就是抢跑),孩子提前学习确实在学业成绩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最多只能保持到四年级,从四年级开始,提前学习的孩子成绩出现直线下滑,特别是在阅读和数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并且在社交和情感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这个大规模实验的结果让社会一时哗然,也让德国政府紧急叫停了学前教育改革计划,要求所有的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导向,不得提前教授知识。

现在在德国,学龄前阶段包括幼儿园,都是不允许教授学术专业知识的,因为德国人懂得一个道理:孩子小脑袋被过早地塞满知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德国人所崇尚的森林幼儿园,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典型教育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去林区里,体验大自然,唱歌做游戏。这不是哪个幼儿园突发奇想的野外体验,而是孩子们平常不过的课堂学习。这类“森林幼儿园”,目前全德国已有数千个。

美国持续20年的追踪研究

在1967年,美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大卫·韦卡特(David Weikart)想要知道提前教育行为是否会对孩子有更长期的影响,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始了一项严谨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地区68个极度贫困的3-4岁孩子。

他们把这68 个儿童分配到三种类型的学前班:

A传统型:反对任何提前授课,以游戏为导向(与国内大部分公立幼儿园很接近);

B高瞻课程(high/scope)型:高瞻课程模式源自美国,其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与前述传统型类似,但是成人介入较多,孩子会在课堂中使用作业纸;

C直接教导型:老师介入很多,有很多的作业,注重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的教导,并使用习题纸,有测验/考试(睿妈的理解是,有点类似国内某些鸡血的私立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为了使这三组学生在实验开始时水平相当,分配学前班的时候采取了半随机的方法。除了日常学前班活动以外,这项研究还包括了每两周一次的家访,目的在于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里帮助他们的孩子。家访的目的就是家校统一,采用孩子所在学前班的同一教学方法。如此,传统型一组的家庭访问注重玩耍和交友的重要性,而直接教导型小组注重知识学习技能、做题目,等等。

起先,研究发现:直接教导型一组呈现了早期的学习优势,但后来这种优势就消失了。

不过实验至此并没有结束。研究专家们还持续进行了参与者15岁时、23岁时的追踪调查。在这两个年纪,各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社交和情感特性方面却有了很显著的差别。

这项研究有什么进一步发现呢?

1)在15岁和23岁时,已经无法区分这三组孩子之间学业的成就,但是在社交和情感能力上,各组孩子间有显著的差异。

2)15岁时,直接教导型的孩子,比其他两组的孩子有更加明显的叛逆行为。在23岁的时候,这种区别更加明显。

3)直接教导型孩子比其他两组的孩子与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摩擦,并且更容易受挫和受到情感的伤害。

4)直接教导型的孩子如果结婚了,在婚姻中更难寻找幸福。

5)更可怕的结果是,到23岁追踪研究时,直接教导型孩子的犯罪率比其他两组高许多,这组孩子们的犯罪率高达39%,而其他两组的平均值为13.5%;直接教导型孩子约有19%因使用危险武器攻击别人被警方传讯,而其他另外两组则无人因此被警方传讯。教育模式研究的背后

这些研究的背后,是学术界对学前教育效益评价的标准转变。

之前一度是针对儿童智力测试成绩的评价,片面追求智商分数而不顾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然而很快,人们意识到,这样的学前教育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于是,伴随着理念的转变,在6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中心、学前教育评价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人们以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展开了各种研究。但是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研究,基本上,得出的结论一致,那就是——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甚至,提前教育的优势只能在几年间让孩子在学业上保有先发优势,但造成的伤害却会影响深远……我们的抢跑教育有多疯狂

反观我们国内,国家层面一再对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其中治理内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其实不光是幼儿园小学化,我们的教育现在从小到大、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几乎每个阶段哪哪都在“抢跑”、“速成”。去年某机构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1280名接受调查的上海家长中,98%都在“抢跑”,55.5%的家长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

上海这样,北京也是。睿妈身边的幼教老师抱怨说,虽然小学是7月份才发入学通知书,但北京很多孩子早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幼儿园准备“幼升小”,现在的幼儿园大班很多“空巢”现象。

幼升小如此,小升初亦然。看新闻报道,刚放暑假,杭城新华书店十天内买掉了近5000本初一数学书;一个杭州妈妈给即将“小升初”的女儿报了11个培训班,其中语文、数学就各有3个,因为“周边孩子都在报班学”。

11个培训班!这是什么概念啊?!孩子根本没有玩的时间!记者随机采访正在上暑期补习班的小朋友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睿妈从创立公号“睿妈看教育”之初就写下: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到现在睿妈仍然坚信这一点。

这里面有好几层意思:

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式方法,每一个孩子成才的途径没有确定指向。而且不能以唯一的标准“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与坏。

第二,适合孩子脾性和特长的教育方法才行之有效。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父母是博士是成功人士,所以子女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也要比别人优秀,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孩子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第三,符合阶段规律的教育更高效。每一个学段都有每一个学段的特质,都有学段不同的重点。比如学前阶段,应该着重于学习礼貌,了解生活常识,培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阅读习惯等,而不是学习小学生文化知识;高中阶段,孩子要能够认识自我、定义自我、了解大学、选择专业,而不是一上来就瞄准高考。坚持给予孩子适合的教育。作为家长,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选择,与大环境共舞,或者不被大环境裹挟,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教育理念来。

你,是哪一类家长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8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