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01|回复: 20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5 07: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
发表于 2019-9-5 07: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没有学区房的梁启超缔造了“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近代家教奇迹。这样的奇迹,除了老天赏饭吃的强大基因,更离不开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风。
梁启超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父亲,他也缔造了“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现代家教奇迹。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曾任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
次女,梁思庄,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社会活动家。
幺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与中国革命的军人。
幺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和当今只求文凭不求学问的观念不同,梁启超认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做人,“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别的问题。”   


和谐的家庭环境
梁启超在家平易近人,对待妻儿十分温和,从不以家长的姿态自居,家庭氛围和谐。他对两位妻子爱戴呵护,把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海外留学期间,不论多忙,他都会抽时间给孩子们写信。梁启超一生写给子女们的家书有400多封,编纂而成的《梁启超家书》,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并称中国现代“三大家书”。
而通过梁启超在信中对孩子们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他绝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严父”:“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完全是一副宠爱孩子的慈父样。
平时在家吃饭时,大人和孩子也是十分平等的,除了该有的礼节规矩外,大多都很随意。梁启超坐在中间,等人都到齐后,由他先拿起筷子才能开始吃,他会在饭桌上天南海北地讲不停,传播各种知识。
吃完可以先走,过一会儿再回来吃些菜,也是可以的。通常吃到最后只剩下梁启超夫妻,他们也毫不介意。因此,全家人把吃饭看做是每天团聚交流感情的最美好时光,既可以饱餐一顿,又可以聆听梁启超有趣的谈话。
在这样融洽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才有可能更加明白什么是爱,怎么爱,爱自己,同时也爱别人。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2.jpg
做有趣的人,过有趣的生活
梁启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说: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
梁启超的一生从政从文,样样做得激情澎湃、热火朝天,他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很有趣味,而人也一定要活在趣味中才会有价值,所以梁启超总是教育子女不要为了生计而过活,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善于发现乐趣,这样才不会单调厌倦。
梁思庄选择专业的时候,梁启超先是建议女儿学习生物学,但当他在得知女儿并不喜欢生物学后,又赶紧给女儿写信,告诉她不必在意父亲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好。后来,梁思庄又重新选了图书馆专业,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者。
他还常常建议孩子们在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
梁思成受父亲的影响,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学家,而且多才多艺。他擅长钢笔画,利用课间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还做过清华管乐队的队长,不仅任第一小号,还擅长短笛。同时还在自己组织的合唱团中担任男低音和男中音。
即便这样,梁启超还是常写信督促梁思成:“我愿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分,稍微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梁启超也曾在给二女儿梁思庄的信中说:“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它发荣滋长最好。”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3.jpg
寒门家风
梁启超出身寒门,祖辈世代为小知识分子,他的自身经历就是农家子弟受到良好的家教而成功的典型例子。
梁启超虽然不是大富豪,但是著书立说也有不少稿费,而且在政界,他曾担任过一系列高官,在学问方面,更是泰斗级别的人物,按理说可以坐享安逸的生活,可是梁启超一直要求孩子们恪守寒门家风。这与现在很多家长想尽办法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做法完全不同。
梁启超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在子女的教育上,从不挥霍浪费,而且还支持孩子们四处游历增长见识。但是他也会在给子女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提醒他们抽空找些工作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梁思礼17岁赴美求学,边打工边读书,在饭馆里洗碗碟,在游泳池当救生员,什么都干,苦读8年,获得博士学位。
抗战期间,梁思成夫妇被困在四川偏僻的村庄,身染重病,生活贫寒,只能靠典当衣服度日时,依然能够守得贫困,坚强乐观地面对一切,梁思成还时不时拿衣服跟孩子们开玩笑:“这件衣服可以‘清炖’吗?”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4.jpg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但是寒门家风不等同于抠。梁启超告诉孩子,无论生活富裕还是贫穷,尤其是富裕的时候,也要遵守寒门家风,但一定要注意,寒门家风并不等同于寒酸。
所以他曾写信告诉孩子们:“你们既已都是很规矩的孩子,不会乱花钱,那么便不必太苦,反变成寒酸。”
梁启超学识渊博,见解丰富,却绝不强制孩子按照他的想法来,而是用心观察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特性为其进行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并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让他们人尽其才。
一开始,梁启超希望梁思忠学习工程系,梁思成学习建筑学,兄弟二人以后也可以相互照应。后来,梁思忠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了军事、政治,梁启超又从就业角度建议梁思成学都市设计,而梁思成又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了建筑史,梁启超同样都非常支持。
而在梁思成的职业问题上,梁启超曾给出三个方案,并在信中逐个详细地解释,但仍不敢妄自决定,而是反复征求儿子的建议,并尊重他的想法。
他还常写信给儿女们,就家中发生的一些事征求他们的意见。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对于孩子来说终归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可以倾尽所有帮助他,但是不要试图去左右孩子的人生,还是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5.jpg
逆商的培养
原来我们普遍重视孩子智商的培养,现在也开始关注情商的养成,同时,逆商作为孩子面对逆境时的应对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梁思庄考入大学之后的第一次考试,全班37个人,她排第16名。换了现在的绝大多数父母八成要不太高兴了,但梁启超听闻后不但不生气,还十分担心女儿因为成绩不好而伤心。于是安慰她:“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
1925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遇袭去世,梁思成和林徽因为此焦躁悲痛不已,梁启超写信鼓励说:“对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利害得失,唯一的办法就是泰然处之,积极应对。”以此来教导他们直面逆境,勇敢前行。
1928年,梁思成回国,梁启超提前写信说,“回国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
梁启超曾说,“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所以,他总是教导孩子们积极地面对各种困境,不要让悲观的情绪拖累自己。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6.jpg
爱国就像爱自己
梁启超一生身处动荡,几经波折,但他的爱国报国之心从未动摇,也十分重视培养子女们的爱国情操。
作为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回忆说,虽然父亲在他五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但小时候父亲常常讲各种各样爱国志士的故事给他听。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最早回到祖国的留美学生之一,梁思礼的工资只有留在美国的同学的1%,但是梁思礼说,“他们制造的洲际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们制造的洲际导弹是保卫我们的祖国的。”
当有人问他是否后悔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国,因为晚些回国他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时,梁思礼回答:“什么话?!你为什么这么说?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7.jpg
梁思礼院士
还有在抗日战争期间坚决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国捐躯的梁思忠少校,投身革命事业的梁思懿、梁思宁,都传承并实践了梁启超的爱国精神。
无论在什么时候,爱国这件事都不应该被淡漠,它应该是每一位国人最最基本的一种情怀。
在这个鼓吹“读书无用”的年代,教育总是变得很功利很浮躁,孩子们有上不完的补习班,考不完的笔试面试。家长们一面说“素质教育好啊”,一面腰包又撑不起所谓的“素质教育”。
可在梁启超看来,教育很简单,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不惑,不忧,不惧便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我不禁想到《我是演说家》里董仲蠡说的一句话:“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发表于 2019-9-5 07: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孩子。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研,他们发现有一类孩子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赫敏镇楼):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1、善于调控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速度很快
2、学习成绩好,名列前茅
3、善解人意,懂得宽慰他人
4、很少受到情绪困扰,很少焦虑或者抑郁
5、爱运动,有健康体魄,但从不诉诸暴力
6、有很多朋友,而且友谊十分深厚
分析大量优秀子女家庭之后,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发现优秀孩子的父母总会有一些相似的策略和举动,总结起来有三点(前方高能):

教育第一步:注意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并以积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大幅度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水平。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2.jpg
躲猫猫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亲子游戏。通过类似的游戏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但这游戏是有技巧的,游戏的强度大时,婴儿把头转向一边,母亲须停止游戏,婴儿重新转过来时,母亲再继续游戏,这叫“同步互动”。这种持续的正性情绪刺激会带来多巴胺活动的增强,能促进孩子大脑健康发育,认知的快速发展,并让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3.jpg
最近几年,中国父母的关注点似乎转移到如何对付孩子哭闹上了,类似哭声免疫法(请自行百度)这种早已被西方家庭弃用的残酷手段,居然也能悄然流行。大脑扫描(PET)研究证明,当孩子哭闹时,强烈的悲伤、愤怒等负性情绪激活会抑制或者减少扣带回中认知区域的血流量,造成缺血,严重者会损伤额叶皮层。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否则,你们必须为将来孩子可能发生的情绪问题,以及智商不足负责,切记切记。

教育第二步:积极指导孩子面对负性情绪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不吃饭,向你大声嚷嚷要吃曲奇饼干,不给吃就大哭大闹,你怎么办?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能消停下来而选择迁就孩子,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选择转身走到另外一间房,每个人做出的反应都体现出他们对待孩子负面情绪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个不明觉厉的名字叫“元情绪理念”。心理学家将父母的元情绪理念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情绪摈除理念,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认为意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有害,要尽可能消除消极情绪。不过他们的做法挺奇葩也很常见,他们会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用惩罚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目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消极情绪不值得关注。这种父母会经常表现出攻击性,容易表达烦躁和愤怒的情绪,也是你们说的情商低。由于长期压抑情绪表达,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罹患抑郁症,成为了你们认定情商先天论的所谓证据。
    第二种是情绪紊乱理念,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他们体会到深刻的伤感情绪,短期内难以平复。短言之就是,孩子哭,她也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控制情绪的技巧。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
    第三种是情绪不干涉理念,中国父母的特别发明,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态度和倾向性,他们会任由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做任何干涉。目前没有研究显示这么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有明显正面或负面影响。
而心理学家最推崇的是情绪教导理念,秉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能敏锐感知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与孩子共同解决负面情绪问题。
1)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4.jpg
在成人的大脑里,情绪和语言两个中枢系统是互联的,但在婴儿的大脑里则是并行的。婴儿很早就能感受到快乐、恐惧、愤怒等情绪,但是他们要过很久才能说出这些情绪。这意味着当孩子经历一些复杂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不安,觉得这些情绪很可怕。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互联,那么不健康的连接方式就会取而代之。他们在黑暗的情绪世界里摸索前行,每当经历强烈的情绪时,他们就会感到异常恐惧。只有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悲伤、内疚、妒忌、尴尬、沮丧等情绪,才能让他们真正平静下来。

自从中国进入二胎时代,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急转直下,他们很焦虑,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行为问题,打人、砸东西。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5.jpg

如果这时候父亲走过来。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6.jpg
所以,孩子犯错时,指责很难奏效,但是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往往能有意外收获。

2)共情
共情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上,首先你要愿意去体会别人的情感,这部分对于成年人来说不难。另一方面是情感上,自动化地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和感受,这才是真正困难的部分。
孩子只有经常体验到你对他的共情,他才能熟练地将共情运用到人际关系中,才能善于社交。
大多数父母遇到的问题是,认知上愿意去理解孩子,但从情感上,并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情绪。你需要不断的练习,设身处地想象孩子面对的情境,准确的表达情绪。
标准的共情教程是这样的:
1)承认事实(“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他们拿走了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2)倾听与回应(冰棒:“这是我和Riley之间最后的信物。”忧忧:“你和Riley一定有过很棒的冒险。”)
3)肢体接触(伸出手放在冰棒大腿上,说“是的,是的。”)
对不起,视频没法上传,请自行下载头脑特工队,特附忧忧与bingbong对话的图片一张。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7.jpg


教育第三步:树立权威型教育风格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8.jpg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是心理学界的一股清流,老太太不仅学术能力过硬,打击学术造假更是毫不手软,1960年代她提出了教育风格框架,至今仍在沿用。
她使用两个维度来描述教育风格:
    维度一,响应程度,即父母给孩子支持、温暖和接纳程度。有爱心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则是冷冰冰的拒绝。
    维度二,要求程度,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有些父母会制定规则,并且严格执行;而另一些父母则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孩子不做要求。
那么根据这两个维度划分出的四种教育风格如下: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9.jpg
    低响应+高要求=独裁型
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渴望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冷冰冰的拒绝孩子的要求,他们的孩子十分害怕父母。即使进步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不乏这样的家庭,敏锐的媒体同志把这种亲子关系形容成猫鼠关系,各种孩子反抗父母导致的伦常悲剧也时常见诸新闻头条。
    高响应+低要求=溺爱型
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制定规矩,也很少要求孩子守规矩,确切来说他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李某一就是被这种教育风格给坑了,不解释。
    低响应+低要求=忽略型
这应该是最坏的教育,他们除了提供基本的照料外,对孩子漠不关心。全世界绝大多数变态杀人狂基本都有一个套路,幼年遭遗弃,经常被虐待,对正常社会怀着根深蒂固的仇恨。
    高响应+高要求=权威型
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孩子也关爱有加。前几年,有些无良媒体对郎朗家的教育模式横加指责,认为父亲卖房子供郎朗学钢琴是冒险行为,这样不对;生活上对郎朗照顾太过周全,让他失去自理能力,这样也不对。我倒想说,人家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倾注一辈子的心血培养出世界前五的钢琴家,有什么可指摘的?

1994年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了这种教育风格划分法的科学性,只需要了解父母的教育风格就能够大致预测出哪类家庭的孩子将来能上大学。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0.jpg
不要问穷养好还是富养好,也不要再问严厉好还是宽容好,教育原本就应该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得理性和智慧,每一分钟都能感受到爱和幸福,每一次眨眼都能看到真实和希望。
发表于 2019-9-5 07: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个我姥爷的故事吧,姥爷和姥姥都是教师,接受过特定时代的洗礼和熏陶,为人行事比较谨慎,凡事思前顾后。但是姥爷脾气却比较火爆,因为晚辈们都比较尊敬他,所以平时在家里也绝对是说一不二的老大地位。我本科去了香港读书,平时也会接触到一些不一样的文化和观点,这些是前提背景,手动分割。

      我大二的时候暑假回家,突发奇想要自己办个英文兴趣班,包含学生课业补习、读书分享、全球时事讨论(类似模拟联合国)等内容,要租教室印传单买投影仪黑板等装备,当时全家都很支持,只有姥爷极力反对,但是老爷子又是全家的权力中心,所以当时我稚嫩的内心觉得特别委屈,又急切地得到他的肯定。
      老爷子当时有点故意挑刺的意思,扔给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质疑我的能力,质疑我教学的方式,质疑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质疑我对于知识的不尊重等等等等。。这还只是个导火索,后来由英语兴趣班又延伸出去,对于其他一系列严肃的问题进行争辩,包括当代年轻人内心太浮躁,包括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侵蚀,包括当代年轻人的政治立场,包括一个国家是要先有自由还是先有规则等等等等。。

        我们一老一小就这么忧(bu)国(xian)忧(dan)民(teng)地争论了整整一个下午。吵到我们两个火气都非常大,我当时也头脑发热,觉得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肩负着年轻一代对于老一代思想桎梏枷锁的抗争使命,整个下午也都觉得非常愤慨。

      直到争辩了五六个小时之后,我姥爷突然笑了,然后万分和蔼地看着我说:
      “我也知道,我们这群人都老了,思想也跟不上你们了,有些观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我想让你记住,以后你的人生里一定有人跟你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质疑你,就像我今天质疑你的这样,但是你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被别人的观念洗脑,不管对方是谁,是什么职位,有多么德高望重,只要你认为是对的、是重要的那些东西,就一定要坚守。”

      这是我稚嫩的心灵中记得最清楚的一节家庭教育课了,到现在逢年过节都有姥爷的学生来家里看望。

      最后,放张姥爷的照片: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发表于 2019-9-5 07: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图了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2.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3.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4.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5.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6.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7.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8.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9.jpg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0.jpg
发表于 2019-9-5 07: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时间呢?如果没人问,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但如果要对其下一个精确定义,就很难。
同样,要给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下一个普世认同的定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过,人本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起的对于一批“自我实现的人”的观察与研究,对于回答什么是优秀的孩子,或许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虽然他的观察和研究对象主要是成人,但毕竟优秀的成人也是经由儿童发展而来,优秀成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能力,绝非一夜之间忽然冒出来的,几乎都是从童年期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于优秀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品质有哪些以及是怎么形成的的观察与研究,往往对于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更有说服力

    亚伯拉罕马斯洛与艾维林巴斯金博士以及丹利德曼合作,采取迭代法和重复技术,筛选出一批符合研究标准的历史及现当代人物,包括:
    7名非常理想和2名很有希望的当代人2名非常理想的历史人物(林肯、托马斯杰弗逊)7名公众人物和历史人物(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简亚当斯、威廉詹姆斯、史怀泽、A.赫胥黎、斯宾诺莎)5名相当肯定地有某些不足,当仍然可以用于研究的当代人以及从3000名大学生中筛选出来的20余人

    经过对这些杰出人物或代表人物的研究和整体分析,得出了以下 19项 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其中约有 12项 ,在一些孩子的在童年期就开始显现,然后继续发展为显著的优点,分别是(隐去上表 7项 ):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2.jpg

  • 其余的 7 ,更多属于成年期的总体印象,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逐渐出现的结果,分别是: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完美、具有坚实基础的价值观体系、二分法的消解
因此,以上 12项 ,如果说不能代表优秀孩子的全部,也从接近实证研究的角度,被赋予了如何定义优秀的孩子的巨大的参考价值


现在围绕这12项其中的7项进行分析和思考,与此同时,针对题主问题的回答,就一一建立在这些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
指的是对现实、对事物的感知、理解、洞察、判断能力,总是比一般孩子要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相对较高
这种能力继续发展,到了成年期,就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异常重要的品质,在马斯洛选取的那些研究样本身上,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伟人,还是人文科学领域以詹姆斯为代表的伟人,还是政治公众领域以罗斯福为代表的伟人,以及其它按照迭代法挑选出来的样本身上,都体现了对于现实极强的感知能力的特点,这种更强的感知、理解、洞察与判断能力,在重要的维度上促进了这些人获得成功
但是,他们是如何才做到这一点呢?
为此,马斯洛等进行了一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相比,在更具安全感的学生身上,发现了能更准确判断自己老师的倾向,也就是说,在S -Ⅰ测验中,更具安全感的学生得分更高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更多的实验,逐渐更明显地看到,这种优势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在艺术方面、在智力方面、在学习成绩方面等等,都比缺乏安全感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针对这个现象,马斯洛等继续通过实验寻找进一步的解释,在试验中发现,安全感更强的孩子,在需要做出判断和预测时,会更少受到愿望、欲望、焦虑、恐惧的影响,或更少受到由性格决定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的影响,所以他们才能更迅速更准确地看到被隐藏和被混淆的现实,同时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比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更高
因此,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就可以这样作出:如果说“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是优秀孩子的特征之一的话,那么前提就是他要具有更强的安全感,而让孩子感到安全的早期养育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的根本特点:
    这些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所代表的意义,相对更敏感、理解更准确、回应更恰当,在此基础上和孩子每天的“同步互动”---在理解孩子行为之下的真实意义、同步孩子节奏的基础上与其互动---比其它家庭更多,同步互动也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孩子天生的气质、秉性特点,也被这类父母考虑到,并纳入到同步互动的实际养育行为中,往往会根据孩子独特的气质特点,预测孩子在各种情境中的反应,并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种养育与气质特点的吻合,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同时,气质得以良好发展,并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合作而非控制,比如为孩子设定重要的规则,但一定允许孩子抗议,制定规则与引导孩子执行规则,本身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家庭教育过程:规则既不能将孩子限制过死,又不能让孩子因缺乏规则和界限而适应不良或感到不安全,同时在审慎制定规则之后,容纳孩子对新规则新界限不适应的抗议,并在情绪上进行支持,但绝不因孩子的抗议而中途妥协,而是和善而坚定地推进新规则的落实,这一点,优秀孩子的父母相对来讲,做得比普通孩子的父母更好 更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是可获得的而非疏离,比如父母共情能力很强,经常将心比心地感受孩子的感受,即便是在所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为发展中的孩子,不停地搭建协助其更好适应世界的语言、思维和技能的脚手架


    自我接受
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接受性更强,虽然这些孩子并非“完人”,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内疚、羞愧、沮丧、焦虑,但他们更愿意采取“接受”,而非“逃避或厌恶”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由于对自己缺点与不足,发自内心地接受与承认,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接受自我的基础上,这些缺点与不足所导致的内疚、羞愧、沮丧、焦虑,更容易转化为改善的动力,而不是占据孩子内心并毒害他的心灵,这些毒害容易导致孩子低自尊、敏感而多疑、撒谎、自卑、退缩
而自我接受的孩子摆脱了这些毒害,并以此为契机,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
优秀的孩子,得益于父母首先对自身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而后再对孩子的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
    父母更大程度地接受了自身的不完美,因此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不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就会将其进行投射,以防御这种因厌恶自身缺点所产生的焦虑。父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然就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榜样 接受自身的不完美,这是获得升华的前提,而升华是抵抗焦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因此,孩子也从中学到首先接受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然后进行升华,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日积月累,孩子越来越优秀


    自发性
普通孩子的动机是:为了使他们所缺乏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与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或挣扎,而挣扎的方式外显为各种阻碍他成为优秀孩子的行为,比如:对抗、拖延、无法在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等等
但表现优秀的孩子几乎不缺乏任何一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他们的父母在理解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爱与归属感、什么是尊重上,做得更好,给予孩子的满足更科学、更全面、更彻底,因此,这些孩子无须耗费精力在此上奋斗或挣扎,他们最深刻地赢在了起跑线上
在此基础上,自我实现的类本能的倾向性,会牵引他们试图成长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他们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尝试、实干以及雄心勃勃中,这种内在的动力性完全超越了父母的监督与提醒,他们自己会提醒自己那么做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乐于那么做


    以问题而非自我为中心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孩子,往往会被困在自我与父母的不安全关系中而无法摆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遇到一个他们未必会喜欢的任务或工作时,比如学习,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些他不喜欢的事情,就好像成为了为别人而做一样,所以,他们难以做好,他们习惯将此当成一种负担
反之,处于自我实现阶段的孩子,即便是这些任务或者工作,未必是他们喜欢的,但关注于解决问题的倾向,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而不是“为他人而做的”


    自主性
优秀的孩子,是由成长性动机而不是匮乏性动机所推进的
所谓匮乏性动机,比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都属于匮乏性动机,这些只能依赖于外界来实现,而优秀的孩子,因为匮乏性动机已得到较好的满足,就像树木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一样,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安全感、爱与归属感以及尊重的滋养,一旦获得了这些外在的满足物,一旦孩子内在的缺乏由外在的满足物所填补,个体的真正发展就开始了
因此,他们不会固着在匮乏之中,成长性的内在需要成为推动他们自主前行的动力,他们逐步摆脱了依赖性,逐步实现了自主性。这种相对于外在环境的独立性,让这些优秀的孩子,即便面临打击、挫折、厄运、剥夺,也能更好地保持稳定和自制
自主的另一方面代表着自我决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主见自己拿主义而不人云亦云,他们对自己负责,这是一种微妙的素质,难以通过语言尽述,但却非常重要
根据阿希和麦克里兰德做的大量实验,显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孩子,大约占5~30%,这个变动的比率根据具体的情境而定,当然这个比例之内的孩子,大概率能成为优秀的孩子


    超然独处
用内心和外向,来形容这些优秀孩子并不恰当,也许更恰当的形容词是超然独处
他们从小就表现出更容易自己独处一会儿,这种独处并非情感的回避,而是因为他们更有能力将注意力集中到普通孩子难以达到的程度;他们发现保持安静和专心致志并不是那么难;他们面对不满意的结果时,并不像普通孩子那样反应激烈;他们逐渐形成对情境的独到见解,而非依赖于别人的感觉或看法


    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优秀的孩子并不刻意区分手段和目的,他们甚至往往将达到目的的手段视为与目的一体,视为目的本身
他们比普通儿童往往更有可能纯粹地欣赏做的本身;他们常常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欣赏前往的过程;他们有时还能将最不起眼、最枯燥的活动或任务,变成一场具有内在欢乐的游戏、舞蹈甚至戏剧
我曾看到,在我的小图书室里,六个孩子中的领头羊,在完成我布置的将图书从一个书架搬到另一个书架的枯燥任务时,那个领头羊孩子,将任务分组,高的搬上层书架的书,矮的孩子搬下层书架的书,并且一起协商制定搬运路线,并协商如何在搬运的过程中如何配合既保证速度又能在高孩子与矮孩子中展开竞赛......整个原本以为枯燥沉闷的过程,被这个优秀的孩子转变为有趣、有序、充满系统性和韵律的游戏
以上,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安全感、缺乏爱与归属感、缺乏自尊与尊重这些类本能基本需要的孩子,会自动自发,会以问题为中心,会表现出自主的,会超然独处,会体现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因此,那些优秀的孩子,父母在养育的时候,在保证孩子吃饱、吃好、穿暖的基础上,主要精力投入到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孩子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自尊与尊重感上 比如他们很少直接为孩子的学习而操心,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几乎都不是父母“在学习上操心出来的”。他们不是不愿意操心,而是没必要,因为一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与尊重需要,都得到父母良好满足的孩子,在学习以及其它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完全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类本能驱动的结果
而往往一个在学习上让父母操碎了心而效果不好的孩子,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他的精力固着在了未获得满足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自尊与尊重等基本需要上,这几个基本需要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得到满足,因为这几个基本需要是人的“类本能”,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得不到满足,按照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孩子要在学习上自动自发、以问题为中心、表现出自主的等等,几乎全无可能


    其余的五项,包括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良好、道德规范、幽默感和创造性,相对容易理解,本答案因此略去



总结:以上粗略回答了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以及养成这些优秀孩子的父母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在此归纳一下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3.jpg

以上答案,部分来源于我借助《儿童发展记录》,对不同孩子进行实际观察记录的资料
同时,在回答的时候,主要参考了以下的著作:
《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性能达到的高度》-----亚伯拉罕马斯洛
《论人的成长》-----卡尔罗杰斯
《儿童评价》-----杰瑞米萨特
发表于 2019-9-5 07: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12-21补充:
本来文章首发于16年11月20日,本来提及童年教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而且后面关于"朋友"描述我自己都觉得一股鸡汤味,于是选择是匿名回答,也准备继续匿名下去.

但今天取匿,只是想告诉营销号们一个道理:
匿名用户的文章不是你们的内容宝库.
匿名并不代表可以漠视版权随意转载.

======================================

一:


说说我自己,鄙人目前是一个it公司的小老板,小初高成绩也能算是名列前茅,不知是否在题主"优秀的孩子"的范畴之内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去上美术班,音乐班,英语班,武术班....
但是没有一个能引起我的兴趣.
父母非常头疼.

后来父亲发现我在打游戏这件事上有浓厚兴趣.
尤其是红白机版魂斗罗,经常能让我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的打一天.
于是父亲变成了游戏中的"小红人",成为了我忠实的队友.

我清楚的记得,翌年春天能够一命通关的我,在小伙伴中得到了"大哥"般的待遇.
并且街霸的无敌战绩让我有了很多"小跟班"
然而那时的独孤求败我,已经对游戏兴阑珊了.(后来父母加以引导,使我在美术,音乐,英语,武术上面产生了兴趣,成为了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号少年)

很多年后,我父亲说,当年带着我打游戏是为了让我体会一次"成功的感觉"
这就是我父亲的成功学.
我爷爷也是这样教他的.
他的目的在于让我知道了成功的途径:在一件事上多投入一些经历,坚持,并且多用一些脑筋,成功就这么简单
后来我发现,我父亲的成功学,是可以复制到任何领域的.

二:


我有个朋友,他小的时候和我一样,任何东西都引发不起他的兴趣,除了足球
于是他的父母把他送进足球培训班,他成了"小球王"
后来他去了足球学校,又成了那里的翘楚
直到今天他仍然在(职业联赛)踢球,当然我不是说踢职业联赛的人就很优秀,但他的年薪足以让很多中产阶级羡慕嫉妒恨了.


他曾和我说,他感谢他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如果没有坚持让他踢球,以他的资质,他现在也许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
足球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也让他有了更好的人生.


他告诉我,小的时候他父亲问他最喜欢什么?他说:足球.他父亲说:那好,就算倾家荡产,我也让你把球踢下去.
和我说这话的时候,他哭了.





我和我朋友的例子中,我分析总结出一个共同点:

孩子早年最好的教育,并不是让他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成为父母所想的那种人(如画家,音乐家,科学家.)
父母应该做的是真的去了解这个孩子,了解他真正的喜好和潜力,引导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发表于 2019-9-5 07: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对我平时发文章时广泛的知识面和异常庞大的知识储备感兴趣,经常有人在后台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读哪几本书,会变的和你拥有一样多的知识。我一般是这么回复的,量变引发质变,没有哪几本书能瞬间改造一个人让他变成大V,如果有,那国家一定强制每个人都阅读,等大家都读完被提升了,那差距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知识储备的高低都是比较出来的,比如现在的高中生,拉到古代,那都是响当当的秀才。
所以我给的建议是培养阅读习惯,大量的读书。你想比别人知识储备丰厚,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读别人十倍以上数量的书,你就可以轻易从知识储备上碾压他,然后量变引发质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个回答又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有人问我的习惯已经定型了,但是我现在想培养我家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个还真有。
首先,在你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阅读习惯都是可以培养的,我给大家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在学前班和小学阶段,你最重要的培育目标,是培养他的阅读乐趣,而不是让你的小孩得多少高分。只要你的小孩觉得看书是一种享受,那么不管他小学成绩多差,后面会越学越强,如果你小孩认为是为了爸爸妈妈而看书的,那么就算小学甚至初中通过填鸭式教学把成绩堆上去了,将来也会下去,而且是越长大成绩下滑的越厉害。
我觉得有这么一类现象大家是耳熟能详的,非常常见,某某孩子很听话,小学成绩特别好,初中成绩也很棒,怎么高中就上不去了呢。而有的孩子很皮,小学成绩不咋地,初中也一般,到了高中突然爆发了,老师称之为后劲十足的孩子。
这样的人不仅仅不是个例,而且还非常有普遍性,大家可能只知道现象而不知道原理,我给大家说一下。因为小学的教学知识量非常小,融会贯通没有意义,只要每天押着孩子去背诵,基本都能考高分,初中的时候知识量开始增大,但是死记硬背一样可以解决问题,也能考出好成绩。但是到了高中,知识量相比初中出现爆炸式增长,单纯靠死记硬背是抗不过去的,只有个别记忆力特别好的天才选手才能考死记硬背过关,一般人必须要融会贯通,否则成绩肯定是下游。
融汇贯通要求什么,要求能静下心看书,喜欢看书,毕竟正常人做不喜欢的事情,都是有个心理极限的,哪怕被父母押着,而且他也很听话,他也实在是看不下去。大家可以统计一下所谓后劲十足的学生,基本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课余回家时间都喜欢看杂志小说什么的。这种后劲有些发展到极致的,就是踏入社会后,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而那些小时候被填鸭式教学的,小学成绩最高,长大后越来越差,踏入社会后彻底平庸。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而如今在公众号股票细分领域,妥妥的全国前十,稍微不谦虚点都可以说自己是第五第六,但是我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并不是特别好,高中开始全面爆发式增长。。。
注意,我这里说的小孩看书,指的是一切书籍,只要是文字都可以,绝对不是说让你的孩子看正式课本才算喜欢看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要强压孩子看他不喜欢的书,只要他愿意看书,什么书都行,只要是白纸黑字的都可以,先把阅读兴趣培养出来再说,只要这个阅读兴趣在,长大后成就都不会差。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天性就喜欢看政治、经济、历史类的书籍,这种书哪怕是教科书,我都直接拿来当小说书看了,对我的吸引力不亚于武侠小说,就是喜欢看,一看就上瘾。。。但是你要让我看周易玄学之类的书,我一看就犯困,3页我能看一天,压着我看也没用。你如果让我评价周易玄学那我的回答很简单,纯骗人的东西,毫无价值,我绝对不会去看,也不喜欢看这类书籍。但是如果你的小孩认字之后,去图书馆里选书,偏偏就爱好这类书籍,只看周易,一看就一天,拽都拽不走,喊他吃饭都不乐意来,而其他书籍全都不感兴趣,什么政治历史经济的书,一页都懒得翻。
这种情况下,你是应该让他继续看周易玄学以后当个算命先生,还是强行没收,逼他看政治历史经济这种“正经书”呢,我的回答是,给他买一堆周易玄学,就让你孩子看,他爱看什么就看什么,绝不干涉。
这里有二个理由:第一个原因是周易玄学并不是无用之书,我是认为他毫无价值,那是对我而言,因为我知道我天赋不在那上面,我怎么学周易,也成不了玄学大师。但是如果你孩子有天赋,能钻透玄学,成为全国前十的玄学大师,那我这里可以明确告诉你,你孩子也许学校里成绩很差,但是踏入社会后会成就惊人,他的人生成就会远远大于你上一辈子班,甚至远大于我。全国前十的风水大师有多大的能量,他们能做到和省委书记级别的高官初次见面,聊半个小时之后,对方能毕恭毕敬的把这位大师送出办公室,从此为座上宾。拥有这种人脉的大师,其人生成就怎么可能会差,哪怕这些高官以他为中间桥梁互相交往,他都具备很大的价值。
第二个原因是哪怕看的是周易也可,只要阅读习惯培养出来了,他喜欢看文字,等到了高中的时候他略微转移一点爱好到正规课本上,他的成绩都不会太差,至少重点妥妥的。大家可能都觉得学历无用论,我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能静心读书的人都能做到静心钻研,清华北大的学生出来,就算去卖猪肉甚至下工地扎钢筋,他用心去钻研,都会比不钻研的普通工人做得好。
上面是基础篇,说的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做法和重要性,最实用,只要阅读兴趣培养出来了,哪怕你孩子做不到全国前十或者前百,高中考大学的成绩也是没太大问题的,上了高中后劲远远比普通孩子要高,这种阅读兴趣只要形成,有某领域天赋就可以成就人生巅峰,没天赋也能考个重点大学。
下面是进阶篇,所谓进阶篇,就是上文所说的这个阅读兴趣,不单纯的是看书兴趣,其核心概念,本质上是对新知识的钻研和学习。我举个例子,游戏大主播年入千万大家都知道,这群人都是上学成绩不咋地,但是人生成就惊人,至少99%的人群是不如他们并且羡慕他们的收入的。那么这群游戏大主播除了游戏天赋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那就是爱学习,爱钻研。
啥,玩个游戏也要学习和钻研?是的,一点都没错,这群主播必须要随风头而变,魔兽红火就直播魔兽,LOL红火就直播LOL,王者荣耀红火就直播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红火就直播吃鸡。当新游戏出来的时候,要第一时间研究学习这个游戏,要清楚里面每个数据,知晓里面每个能影响游戏胜负的细节,如果别的主播玩王者知道技能卡秒,你不知道,也许就是这1秒之差,别人是一流选手,你就是二流,慢慢的你就被淘汰了。
其次就是主播要不断的学习研究别的视频,吸纳别人一切比自己强的优点,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越来越强,否则也会被淘汰。这是游戏主播,如果是那种娱乐类主播,比如唱歌跳舞的,那更是每天精心研究不断学习别人然后更新自己的最新节目。。。
每一个年入千万级的游戏主播,背后都是惊人的钻研、学习和付出,就凭单纯玩玩是绝无可能达到这个成就的,如果他们把这些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清华北大妥妥的。
但是不去清华北大没事啊,只要愿意钻研和学习,哪怕精力放游戏上,只要达到了全国前十甚至前百,你的人生会完爆90%的清华北大学子。
各行各业你能做到全国前百,都是顶尖人才,但是前百太难,吸纳的人也太少,绝大部分还是只能去高校深造弄个高学历,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出了学习和钻研的兴趣,他的人生一定不会平庸。
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培养,首先我会买很多很多的书放家里,然后会经常带他去图书馆,接触大量的书籍,他爱看什么书都行,只要他喜欢看书。为什么刚才说有钻研的兴趣都能成才,但是我还是要培养孩子看书的爱好呢,因为有了看书爱好的孩子成才概率最高,哪怕他将来不能在某一领域达到全国前十、前百的成就,他把阅读的爱好转移一点到课本上,也能轻松上重点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他爱好阅读,所以到了高中可以逼他转移部分兴趣到书本,如果他天生不爱阅读,到了高中你再逼也没用。
除了阅读之外的兴趣,比如他初高中的时候被带坏了去打游戏怎么办,我会和他谈心,打游戏可以,也能成才,但是你要肯钻研游戏,而且有天赋才行,3个月你的水平至少做到全县第一,半年时间做到全市第一,或者至少表现出这方面的潜力和征兆,你比你认识的所有人,玩游戏都要强,那可以的,没问题。你要是连你身边的几个小朋友打游戏都打不过他们,那你还玩什么游戏,只能是娱乐消磨时间而已,等你上大学了再玩吧,先把人生搞好。为什么一定要求半年全市第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不太可能在游戏领域取得太大成就,你看到游戏主播年入千万,没看到这一行的淘汰率大的惊人,绝大部分最后都默默无闻去搬砖了。所以除非天资惊人且勤奋钻研,否则不宜当事业来做,少一条都不行。
一个人要成功,需要三条因素,天赋、努力和运气。天赋是天注定,从你生下来你的大脑就已经定型了,人的智力确实有差别,就好像你和刘翔的大腿构造绝对不一样是一个道理,普通人和爱因斯坦的大脑构造也一定有差距。。。而运气也是天注定,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运气是更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能给自己孩子打造的,就是那个“努力”了。这个努力,不是说死读书,死用工,你兢兢业业的在流水线上装配一辈子零件,天天加班,那不叫努力,叫懒惰。
什么叫努力,爱学习、爱读书、尤其是爱钻研,这才叫努力。什么东西都要钻透,每个领域要么我不接触,我要做就一定比90%的人都做得好,否则他就不适合我,我要换领域继续钻研。而不学习、不思考、不钻研,安于现状每天就在流水线上,哪怕天天加班那也是懒惰,不是肉体上懒惰,是思想上懒惰。
因为在他看来,干活虽然累但是不伤神,看书学习钻研这种东西太累了,算了还是好好干活吧,古人说了,勤奋干活的人必有好报,读书学习干嘛。那么对于这种人,一辈子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哪怕他天赋好,也有好机遇,还是碌碌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去更高的领域好好干活,所以他是懒惰思想。
所以最后开始总结了,对于少数在某领域有绝顶天赋的孩子,只要他证明了他有这个天赋,就可以让他放手去做,但是前提他还是要爱学习、爱阅读、爱钻研,否则再有天赋,也做不到全国顶尖。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培养他的阅读兴趣,他的成才概率就会激增,只要让在他小的时候让他认为看书是一种享受,不管是什么书籍,只要是文字都可以,那么他将来的成就都不会太差。
如何让孩子成才,教他拥有选择的能力,然后给予他选择的权利,他自己就会成才。
发表于 2019-9-5 07: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有这样多人点赞和回应,高兴有不少教育界和专业人士交流意见。其实写这篇回答不是想提供什麽资料,而是想大家反思,什麽是教育,优秀和成功是什麽?我们在谈的是孩子,是活生生的每个都是独特的生命!
什麽是优秀,每人定义不一样。但自我的提升,就必要由能力和能量/动力两方面着手。
现今国内的教育,着重分数,把竞争放在首位,却在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够深度。现在世界讲求的是资料蒐集和分析批判,学校仍停留在死记硬背; 新时代讲求合作互相欣赏尊重,不同的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学校仍停留在竞争,用单一的评分标准把人分等; 要的是思想空间激发创意,学校却成了把孩子困住的思想囚牢。
家长们如果看不清这点,着眼于分数和一时的比较,只会局限孩子的发展。我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帮家长和老师认清什麽对孩子长远更重要。
**** 2016-11-18 原答案 ******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1. 你觉得孩子怎样才算有个成功人生?
2. 在这个互联网世代,年轻人在网上创业可能十多二十岁就找到第一桶金,外国留学回来的人才却可能努力多年也买不起房子。你觉得你能预知到你孩子长大后,社会需要什麽人才吗?
3. 你对你孩子的天性有多少了解?
4. 你孩子喜爱什麽?什麽事情使他们快乐?他们何时会感到悲伤或有压力?
5. 你最担心的是什麽?
在过去十多年,我工作中遇过很多IQ很高的孩子。其中有的今天已在牛津哈佛等大学留学; 也有些不喜欢读书,但已经创业也做得不错的; 亦有整天躲在家不愿工作和学习的。
你真的觉得教育那麽重要吗?优秀和教育的关係是什麽?还有什麽更重要的因素吗?
在谈我见过很多很多的孩子的经验前,先提一本书: 教养的迷思 (Nurture Assumption, 作者: 茱蒂.哈里斯 Judith Rich Harris,1998)。这本书是作者在心理学界都在鼓吹要教父母怎麽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唱反调的研究成果。
书中指出,我们都把父母和环境因素对子女的影响被高估了。同一家庭成长的孩子,成就和个性都不同。同卵生的双胞胎,分开生活和共同生活,成长后差异也并不大。
而孩子成长中,朋辈的影响可能比教育更重要呢。
当然不是说,孩子的将来由天定。重点是,父母的角色应该是什麽。
讲一个小故事。
我认识两个年轻人,小忠是大企业创办人的儿子,祖明是小忠妈妈秘书的儿子。
小忠哥哥是美国知名大学毕业的律师,后来到离职接管父亲生意。小忠母亲对孩子教育要度很高,两个孩子自小在顶尖学校就读,每天都有两三个不同的导师在家中出入,由钢琴到运动都有专人训练。而祖明父母因要照顾家中长者,经济能力有限,祖明在一般学校就读,除了小忠母亲邀请他陪小忠一起上的兴趣班外,并没什麽校外的学习活动。
两个小时候一起做了智商的测试,结果差异不大,都是130左右,资优的孩子。那你觉得他们两个那个会比较有成就?
小忠母亲找我时,就是因为小忠长期情绪问题,到高中已经差不多要放弃学业了。而祖明是他当时最好的朋友,但小男生不懂怎麽帮助小忠。
小忠母亲对孩子学业很在意,初中成绩开始下降却只会不断换导师,没发现孩子情绪出问题,学校一个朋友也没有。到我见他时,花了两个月,10次的见面,才能把小忠埋在心里,被同学欺负,母亲对他的误解,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等等的结一一解开。后来,放弃父母要他大学读金融的期望,决心去读设计,才重建自信。
反观祖明,一直平淡的学习和生活,却在同学朋友之间都很受欢迎,也在学习上和运动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见证了好朋友那段时间的改变,之前一直没有确定自己方向的他,下决心要读心理学。现在不时也会和我交流。我有问他,你确定这是你应走的方向吗?他轻鬆的回应到,人生机会是无限的,读书有兴趣就好。
你觉得那个比较优秀?
他们都优秀。优秀的人,知道需要什麽,也相信自己可以走喜欢的路,走错了就再走。
优秀的人,不太计较成败,相信一切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祖明优秀,他个性随和,却能有自信的走自己的路。
小忠也优秀,以往的痛苦和孤独,成了他了解自己的起点,今天成了他坚持自己信念的动力。
我见到的优秀的年轻人,都有几个共同点:
- 有至少一个长辈对他们的喜好个性很了解,令他们很感觉到被关心
- 知道自己喜欢什麽,也勇于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懂得令自己快乐
- 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独特的地方,亦接受自己
- 他们有足够的支持,但更重要是有发挥他们的特性的空间
对父母,第一点是重点。你要给孩子什麽都好,但先令他们感觉到被关心被了解。做到第一点,第二三点出现机会就大了。
对教育者,最后一点是重点。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有多少明白孩子需要什麽空间?
其实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帮助老师和专家门去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的研究。可是,当父母们都只有单一的「优秀」标准,老师们的训练有限,敌不过大家所製造的「市场需求」,教育变得单一变得狭窄。原本是要给每个孩子自己一片天的教育,现在都变成了孩子心灵的囚牢。
前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她在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任职管理层。谈到人生意义,她感慨的说,身边的人都是世界顶尖学府的高才生,是所有人眼中的优秀人才。但大家平日吃饭谈话,语言乏味,只会追求肤浅的物质生活。她近来看了一些心理治疗大师的书,发现身边的人都和书中形容那些,对生命的无常缺乏面对的勇气的人。他们的人生都没有满足感,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最后只能一直走大家认同的康庄大道,用别人的眼光和情慾物慾去得到认同感。很多甚至家庭或人际关係都很多问题,每天都用工作、烟酒甚至大麻去麻醉自己。
反观她以前很不以为然的一些朋友,离开了主流,走去创业、创作、艺术或文学等路的人,可能没有很富有,却活得很精彩。
一个所有人都视为优秀的人,告诉我她对优秀的看法。你优秀的定义是什麽?
发表于 2019-9-5 07: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不优秀,父母的作用有限,但有一个事半功倍的关键点,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低内耗的心理模式。怎么解释?就是一个人怎样面对内心的不舒适感,他会在这个不舒适感里停留多久,会不会有连锁反应。停留时间越长,连锁反应越大,内耗越大。

比如一个人想换工作,他先是痛苦(我感觉很糟糕啊),之后开始自责(贸然辞职对家人不负责)、怀疑(我出去到底行不行)、恐惧(现在经济环境真的很糟糕啊),再痛苦(可是我真的干不下去了),有一天真的辞职了;好后悔,看以前同事,还不如我呢,都当副总了,我不走轮的到他?!

内耗是一个人在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时最大的敌人,让人没法把精力专注的投在事情上,就算理智要求自己专注,潜意识还是在自我消耗。这个状态,拖延症患者最清楚了。而所谓优秀的人,不正是扛过了一般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接受了一般人不敢接受的挑战,放弃了一般人不愿舍弃的诱惑,才终于创造了点超过一般人的成绩嘛。高内耗模式的人,真扛不过去的。

所以有一个适合面对生活波澜的低内耗心理机制,就是优秀的基础。

每个人的心理机制都是在与生活的互动中形成的,童年就是最初的养成阶段,父母是关键角色。之后,再随着与父母的脱离,把这个模式发扬光大或彻底改写。到底怎么走向,我觉得类似雕刻,之前刻的不深,能铲掉,太深了,就铲不掉了。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所以父母最好的状态,是帮孩子形成好的模式,再刻深一点。次一点的状态,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把可能性留给他的未来。最次的状态,是把一堆参杂着自己焦虑、创伤、恐惧的东西持续的扔到孩子身上,再用强化手段打上非常深刻的印记,让孩子一辈子都笼罩在阴影下。

这个具体的过程从孩子第一次体会到内心的不舒适感就开始了,也不完全是负面情绪,可能也有诱惑、激动,总之就是对比日常平顺状态下的内心小波澜。比如突然被老师当全班表扬了,很激动又有点不知所措,孩子感受到这种不同的身体状态,一开始多数会去找父母。父母此时和孩子的互动过程,就会对他产生影响。当然真正要形成模式,一定不是一次两次的,需要足够多的次数,和足够高的概率。所以同样是童年挨过打的小孩,有的人身心健康,有的人就搞出了创伤。

为了方便说明还是举个例子,但个例并不代表什么:
比如看到同学有个玩具,很想玩但人家又不给,心里很不舒服,想要解决这个不舒适感,决定向父母也要求买一个。

父母有四种风格:
1 漠视,我不想管你的不舒服。什么玩具?忙着呢一边儿呆着去。可能因为太忙太累、可能因为冷漠,可能刻意为之。但是孩子看不到原因,只能看到结果,就是“我想寻找解决方案的行动,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朝空气打拳”。
有的小孩只能“算了”。这会习得一种:我只能被动的等待不舒适感消解的模式。外表上看起来没啥,孩子一会儿又去玩别的了。但他每看次那个玩具就恼火一次。当然他不会再去问父母了,他只能反复的自我消耗,无力解决问题。这是高内耗的。

有的小孩会自己采取行动,这是有可能形成低内耗模式的,可还是得看行动反馈,如果去抢,能抢到和抢不到还被打一顿,形成的模式肯定不同,后者可能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其中天生的气质、身体素质、对手的气质都起作用。总之这样的孩子就是标准的自生自灭。如果他习惯的解决方案是反社会的(偷钱、抢东西……)那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罪犯。
即便是罪犯,有了低内耗的心理模式也比较有心力发展出“劫富济贫”这类道德观点,更易具备转行的能力。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2.jpg



2攻击。你搞的我不舒服,我想让自己尽快舒服起来。比如评价“你贪慕虚荣”,羞辱“你考那么差还有脸玩”。人有种获得心理舒适感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正确。父母急需拜托无能感、挫败感……慌忙中完全忘记孩子也是会难过的。

还有的人为了加深印象,配套采取更激烈的动作,比如殴打,更有耻感的羞辱。今天刚看在连岳文章看到一个例子,某青春期女孩和男生传纸条,正沉浸在小心脏忽上忽下爱情的波澜中呢,父亲大概有一种“完美杰作眼看要被破坏”的焦虑感,骂她“一心只想着交配”,一句话让女孩记了十来年。

这种情形,一般小孩都会被打趴下。孩子会习得一种不敢面对内心不舒适感的模式,因为一旦面对,会被攻击,更不舒服了。他们可能自我批判,也可能向外转移情绪,但由于没有正面解决,依然会重复累积,这肯定是高内耗的。比如爱抱怨的人,就是想通过抱怨,来解决自己内心的不舒适。如果他在做一件困难比较多的事情,就必须源源不断的抱怨,他们一般都不怎么优秀。

如果孩子自己采取行动,一旦被发现,会引起父母更大的不舒适感,遭受更大的攻击,连自生自灭的待遇都没有。穷凶极恶的罪犯,多数童年都有严重受虐经历,而不仅仅是缺乏管教。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3.jpg



3 安抚你不舒服让我很难过,我想要让你尽快舒服起来,这样我也能好了。赶紧给买玩具,没钱也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满足孩子。父母这种反应方式累积起来,孩子是会处在一种低内耗的状态下的,他压根不需要内耗嘛,有一点儿不舒服马上就被外力安抚好了。但是能不能形成模式就难说了,可能主要靠成年后的际遇,而且由于童年缺少实战经验,对不舒适感的出现一开始会非常反感,急于寻求安慰。比如那个在咪蒙蹲厕所时,和父母哭诉的实习生,她着急到都不能等到下班回家。

4 解决。你不舒服我能理解,我想帮你好起来,但总体上这并没太影响我的心情。他们更多的直接给出方法建议,可能顺带也唠叨一下说教一下,但是会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的不舒适感是有正面解决方案的,而且我愿意帮忙想。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4.jpg

和安抚型父母不同的是,因为自己的心态平和,所以没有那么急于解决具体问题,会更有心力全盘考虑,比如提出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法。类似“太贵了不能买,要不晚上给你炒个鸡蛋”,“要不等到下个月发工资吧?”。孩子仍然需要面对内心的不舒适感,但是又有解决方案,只需要安心的等到下个月就可以了,只需要改变一下预期就可以了。

当然可能孩子觉得父母的方法不管用,自己也会采取行动,但和忽视型父母不同的是,孩子采取反社会的行为会被及时制止,而且孩子可以和父母商量讨论,至少提供情感支持,这样他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信心被累积起来,有些类似问题可以被同类的方法解决,不需要重复内耗了,这种就是低内耗模式。遇山爬山,遇河趟河,把精力大多数用在探索外部世界上。

写到这里想一想,突然觉得有钱人带孩子未必有绝对优势。条件太优越了,孩子的任何要求,客观上实现都是没有限制的,必须要靠父母的主观克制,其实蛮挑战人性的(尺度很难拿捏)。这和穷父母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现在不是流行说空心病吗?空心病的孩子,什么都很好,但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他觉得不解决也无所谓,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发表于 2019-9-5 07: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我,觉得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妈妈。我想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妈妈什么都知道,做饭好吃,从不怕黑夜,能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只要妈妈在,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其实,妈妈不一定像看上去那么全能,她只是很会当妈妈。
泰国公益广告《我,女儿和凤梨》讲述了发生在一对母女身上的故事。一个没上过学的妈妈用一个凤梨教会了女儿使她受用一生的事。


媽媽教育女兒-鳳梨的故事 (中文字幕)_腾讯视频

这位妈妈没上过学,不是很懂怎么教育女儿,但她觉得可以亲身示范给女儿看,并引导女儿学会观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所以,当妈妈在卖凤梨的时候,偷偷的在一边引导女儿,给她做示范。女儿在一旁帮忙,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凤梨削皮 ,早早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2.jpg

当妈妈的水果卖不出去时,女儿也会替妈妈着急。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3.jpg

但妈妈并没有将生活中的压力带给女儿,相反,她会在晚上偷偷将切好的凤梨冰冻起来留给女儿,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女儿最好的。
第二天,当女儿尝到冰冻凤梨时,忽然就想到,热辣辣的泰国,也许其他人跟自己一样,也更喜欢冰冻的凤梨呢?
妈妈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却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和关怀,启发孩子自己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4.jpg

可是,当女儿开始推销凤梨冰棒之后,却发现光顾的人很少,她问妈妈该怎么办才好?
妈妈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反而是鼓励她自己去生活里寻找答案。
比如,让女儿到人最多的菜市场,仔细观察别的摊贩是怎样推销的,自己领悟该如何销售。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5.jpg

视频由真人故事改编,影片中的小女孩名叫Achara Poonsawat,如今她已长大成人,上了泰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博仁大学,并于2013年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6.jpg

这段视频戳中了很多妈妈的心:假如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要怎么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7.jpg 妈妈也会害怕,给不了孩子最好的



天下妈妈似乎都一样,不管自己平时多厉害,一旦进入了“妈妈”这个角色,就永远嫌自己不够努力。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8.jpg 我们这一代妈妈,过去大多是外公外婆粗养过来的,没有接受过所谓的“精致教育”,也难有系统的对价值观培养,更多只是在复制父母的经验和思想而已。
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重复我们在人生教育上的缺失,也不想只依靠学校老师将最基本的应试教育灌输给孩子,我们渴望将自己身上所没有的“灵性”,在自己孩子身上培养起来。
因此,不少妈妈对自己也越来越严苛,她们开始恶补更多教育理念和科学养育方法,今天是陈老师的育儿讲堂,明天是付费的亲子电台;为了给孩子更多,不少妈妈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只围着孩子转:今天盘算着给孩子上AI补习班,明天就该去报名艺术启蒙班……
老公如果抱怨一句,马上怒吼回去,难道你不想孩子好吗?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9.jpg 面对孩子,她们又总是战战兢兢,生怕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负面情绪,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一旦工作繁忙要加班,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认为自己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现代的妈妈非常难当,她们穿梭于员工、妻子和母亲几个角色,哪一个都不想放弃,只能强迫自己都做好,让自己当一个全能妈妈。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0.jpg 妈妈,能否陪伴孩子的一生

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作为父母,可以相伴孩子的前半生,却无法参与孩子的后半生。多厉害的妈妈都无法突破生命的限制,总有必须放手的一天。
就像短片《我,女儿和凤梨》在结尾处点明,母亲终其一生的渴望,也不过是“当有一天我不在她身边,我也相信她会过得很好” 。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1.jpg

如果可以,妈妈们愿一生都为孩子保驾护航。但父母子女之间,终究是要分离的,对于妈妈来说,学习怎么放手、如何放手、何时放手,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护
想起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作为嘉宾,傅园慧看起来总是大大咧咧,凡事离不开父母,但在爸爸生日的时候,傅园慧对爸爸说:“你只要享受我的成就就行了,其他的东西不用管,我其实自己都可以做好。”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2.jpg

作为一个妈妈,看到这里瞬间心软了。其实,孩子并不是一离开父母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有时候他们只是担心自己会长大,害怕有一天会失去父母,才愿意成为那个暂时凡事依靠父母的“熊孩子”。
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这是父母和孩子都明白,只是不敢说出来的话。总有一天要放手,只是希望那一天,孩子能过得很好。
发表于 2019-9-5 07: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没有给“优秀”下定义,那么就先给优秀划定范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优秀”被定义为品行、学问、成绩等非常好。我很喜欢 @早稻 在优秀的人因为什么原因而优秀? 提到的标准:“①能够看得见的优秀 很想要认识你,以结识你为荣 让人充满勇气、想要努力 在接触之后,不得不感叹一句你真的很棒,我心服口服。这是我判定我身边的人属不属于优秀的一个原因,缺一不可。”

在高标准的“优秀”前提下检视优秀的人,我发现一些优秀孩子的父母们眼界开阔,拥有异常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们将家庭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孩子,激发出孩子内心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得孩子心怀希望,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独自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建立一套自我升级系统

当然,接受优秀的教育并非是成为优秀的人的必要条件,许多人经过了漫长的后天自我开发与教育,逐渐成为了优秀的人。本文仅仅想探讨优秀教育的特定。

Jacob是我在美国公益机构实习时候的老板Alison家的大儿子。7岁,在许多孩子还是熊孩子的年纪,Jacob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完全满足以上四条优秀的标准。一方面,他的智力开发得很好,小小年纪词汇量很大,语速快,思维清晰,他随时随地都在看书,喜欢《星球大战》,喜欢和父母们讨论问题;另一方面他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主动承担责任, 懂规则讲礼貌,爱护妹妹们是个小绅士……除了声音样貌可爱,一点儿都不能把他当做一个幼稚的小孩子。Ali夫妻两人是见识广博的知识分子,家里随处都是书、电影碟片、玩具模型。Ali会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西班牙语,假期带着他们去旅游。家里有一年接待过来自乌克兰的寄宿学生,现在还和全家人保持着良好关系,和Jacob也有深厚的情谊,去年还邀请Ali一家去乌克兰玩。

朋友圈有位校友师兄,是一家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公认的优秀校友。师兄在父亲节时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很是感人:“如果说我今天vision还算不错的话,那这方面前期基本是有赖父亲的培养。7岁开始,父亲就带着我巡各大商场,12岁就让我接触二级市场,每月都给我买大量奇怪的书,相对论时间简史证券分析啥的,每个假期都进行着不一样的基础实习,搬货家教啥的……上大学了,只上到初中的他深知做企业的艰难,…………,然而叛逆如我却走了完全不寻安逸的路,他也没有任何阻拦,反而支持我多尝试;在我被XX拒绝后,准备到摩根大通,父亲还担忧地电话到朋友那里确定摩根大通并非皮包公司才肯让我出国……多年后创业,父亲也搞不懂XX,他只拍肩支持,不言,眼神里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对你充满信心’……”

这两例是我身边优秀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如果再多读一些人物传记与访谈,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优秀人士们也大多会在开篇谈及家庭精神财富的影响这是家庭馈赠给孩子的一种无形资产,与家庭财富并不一定成正比。

以David Shenk在《天才的基因》一书中提到过“引领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四个阶梯”来概括,父母们能留给孩子们的精神财富包括并不限于:
    相信孩子潜能无限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坚定的支持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
    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

在爱的浇灌之下,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一个积极的行动者(active agent),而非被动的受害者(passive victim),成为命运的主人。

分享一个我喜欢的酷孩子——罗根·拉普兰特13岁时在TED的演讲,我丝毫不怀疑他的家庭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毫不怀疑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这是接受了理想教育的优秀孩子所展现的成熟心智。

羅根·拉普蘭特:用駭客思維學習 - 腾讯视频


附演讲全文:
我长大以后,要当个快乐的人。

当你还小的时候,你常常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实在有点烦:“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

大人们都希望听到的答案是“我要当太空人”、“我要当医生”……你们大人的想象力真的是……唉!
小孩子的答案大多是滑板客、冲浪手、电脑游戏玩家。我问过我弟弟这问题,他跟我说:“拜托!老哥,我才10岁诶,我怎么知道?可能当个滑板选手吧——要不要来点冰淇淋?”

你看,小孩子的回答都是些让我们疯狂的东西,都是那些我们觉得好玩的事情,我们已经体验过的东西,正好跟大人们想要听到的答案相反。

但如果你去问一个小孩子,却有可能听到最棒的答案,如此简单、如此明显,而且意义深刻:
我长大以后,要当个快乐的人!

对我而言,我长大以后要继续当个快乐的人,像是我现在一样。

我热爱到TEDx分享,我是一路看TED影片长大的,但我从没想过这么快就能上台分享。我得说,毕竟我是个青少年,跟大部分的男生一样,我大多数的时间想的是“我的房间怎么自己变得那么乱”、“我今天有洗澡吗”,当然最烦恼的还是:“我要怎么交女朋友?”

神经科学家说,青少年的脑袋特别奇怪,我们的前额叶皮层还在发育中,但是我们的神经元却比成人更多,这让我们充满创意,同时也很浮躁、情绪化、容易犯错。

可是有件事让我很在意,现在大人似乎不是真正关心小孩是否“快乐”,“健康”,“安全”,“不被欺负”,“别人能否喜欢真实的自己”。

也就是说,当大人问我们“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他们就直接认定你“自然”会快乐又健康——可是情形好像不是这样!念书、上大学、找工作、找人结婚,搞定!然后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是这样吗?

学校并不把“学习快乐、健康”摆在优先地位,而是把这些事从学习里拿掉。有的小孩从来没学习过这些事情。如果我们去扭转这种情况呢?如果教育变成去研究、练习“快乐和健康”呢?这不就是最重要的吗?

快乐,是需要去学习、去练习的。

教育很重要没有错,但为何“变得快乐和健康”没有被视为教育呢?我真的搞不懂。我一直都在学习关于“快乐和健康”的科学。这都跟在生活中实践这八件事有关系。

与“快乐和健康”有关的八件事:运动,吃得营养,接触自然,真诚付出,人际关系,娱乐,压力管理,心灵修炼。

这八件事是由Roger Walsh博士整理的,他把这叫做“治疗型生活模式变动”(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TLC)。他是一个研究如何变得快乐和健康的科学家。

我问过Roger Walsh博士一些事,包括:你认为现在的学校有把这八种TLC摆在优先的位置吗?毫不意外的,他的回答是:不。但是他也讲到,仍有许多人试图在传统的学校制度外寻求这种教育——通过阅读、冥想或瑜伽。

我觉得他有句话说得很好,他说:“大部分的教育都在教人找到工作,不是找寻人生。”
Ken Robinson博士在那场最受欢迎的TED演讲《学校扼杀了创意吗?》中,跟大家传递了一个讯息:创意跟学问一样重要,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两者同等的关注。很多家长都看了这场演讲,有些人因此就对“让孩子离开传统教育走出另一条路”的想法更加坚定。

我身处一场逐渐引起世界注意的教育革命,小孩子的教育不再只有一种选择了,而这一点,让很多人感到坐立不安。虽然我才13岁,但当初我的父母让我从传统学校离开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的母亲因为她的一些朋友认为这点子糟透了而流了许多眼泪。现在回过头看,我真的很感谢她能挺住那些压力。

既然全世界已经有两亿人看过《学校扼杀了创意吗?》这场演讲,为什么还看不到更多像我一样的小孩?决定一个人是否为黑客的关键在于思维——黑客其实是一种思考模式。

我最崇拜的人是Shane McConkey。一开始我以为我崇拜他是因为他滑雪技术一流,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我真正崇拜他的原因:因为他是个hacker(黑客)——不是专门破解电脑程序的那种黑客,Shane“黑”(译注:原文是hack,在本演讲中代指摆脱传统束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行为,后文中的“黑”均为此意)的是滑雪运动。他的创意跟发明定义了现在的滑雪运动,这是我热爱滑雪的原因。
“滑雪黑客” Shane McConkey


一般人对黑客的印象就是一群躲在老爸老妈地下室传播电脑病毒的怪人,但我对黑客有很不一样的看法:黑客是创新者。黑客是那些勇于挑战既有体制改变系统,让世界更进步的玩家。这个时代需要更多拥有“黑客思维”的人,而且不限于科技产业,世界上所有事物都需要黑客,包括滑雪,以及教育系统。

无论是Steve Jobs、Mark Zuckerberg还是Shane McConkey,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用黑客思维来改变世界。健康、快乐、创意、黑客思维,这些构成了我的教育系统。我把这叫做“黑学校”(hackschooling)。

“黑学校”系统 hackschooling

我不特别使用一套教材或是课程,我也不死守一种学习方法,我“黑”(hack)自己的教育!我善加利用家人、朋友跟邻居之间的社群,抓住每个学习的可能机会;我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而且我随时准备好去“黑”所有接触到的东西、不断去寻找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这类似混音、或是混搭的风格,有弹性,迅速反应,永远以快乐、健康、创意为优先。最棒的是,正因为这是一种思维,因此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黑学校”系统,包括传统学校。

说了一堆,我的“学校”到底长怎样?
其实它大多数的时间就像星巴克。但跟大多数小孩一样,我学习数学、科学、历史和写作。
我以前不喜欢写作,因为我的老师总叫我写些蝴蝶跟彩虹,但我想写的是滑雪啊!好在我朋友的妈妈办了一间学校,在那里我可以尽情写我喜欢的事物,还能够接触到全国最伟大的演讲家,我对写作的热情才真正被打开。

我领悟到,一旦你找到学习的动力,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情多到自己都会吃惊,而且都是自动自发的,像星巴克那样的环境就很适合。

用黑客思维去学物理就很好玩,我们学了很多关于牛顿和伽利略的定理,还有像动力学之类的基础物理,全部通过实验与实操,而且犯了一堆错误。我最喜欢的是用地掷球(bocce ball,一种意大利流行游戏)做成的牛顿摆。我们还用很多特别的东西来做实验,像保龄球跟超难吃的糖果。
绳索课程超有意思,而且比较刺激。当你离地六层楼高时,你就会学到如何控制恐惧,如何和同伴有效的沟通——最重要的,信任彼此。

社区活动是我教育的重心。有的会教我们在如何险境中提高警觉和处理紧急事故。可能今天一整天跟着滑雪巡逻队学习山地的安全知识,明天又换成认识雪、天气状况跟雪崩的关联。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错误的决定会将同伴与自己置于险地。

除了会说,还要能演。我们不只是认识历史人物,我们还要上台扮演他们,回答所有他们生平发生过的事。这张照片是我和朋友在历史悠久的皮柏歌剧院里饰演艾尔·卡彭和鲍勃·马利,这个舞台也是大魔术师胡迪尼的生涯起点。

和大自然相处非常重要。它让我可以静下心来,暂时不去管手边的事情。我每周一定会花上整整一天呆在野外。在野外求生课上,我们要学着只用一把小刀就能在荒野中生存;我们学着倾听自然,放大感官对环境的敏锐度;我甚至体验到从来没发生过的灵性感受。不过最好玩的还是制作矛跟弓箭、钻木生火、在有雪的季节动手搭帐篷。

“体验工坊”的人制作滑雪板并设计服饰,那样的经验引起了我自行创业的兴趣。那里的人让我了解到为什么要把数学学好,培养创造力和行销技巧。所以,后来我去大白鲨印刷厂实习来磨练我的设计跟行销能力。除了跑腿、洗马桶、弄坏他们的吸尘器之外,我还能够自己设计衣服、帽子,而且,把它们卖出去。在那工作的人都很快乐、健康,鬼点子一堆,做起事来精力充沛。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课了。

继续说回滑雪吧,我生命中的最爱。滑雪象征了我的人生、我的教育、我的“黑学校”系统。看看这座山,如果大家都抱着跟现在教育一样的想法去滑雪的话,大概只有几条最安全的路线会被反复滑过,而绝大部分的区域都不会有人经过。但这座山在我眼里,我看到的是一千种可能性。从棱角下跃、把雪线弄碎,找机会来个高度差很大的后空翻……

滑雪,对我来说就是自由,和我的教育一样。重点是让想法不受拘束,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情;重点是和社群的联系,以及互相帮助;重点是和最好的朋友活得开心又健康。
因此,即使我对于自己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已经有了想法,但如果你问我的话,我的答案永远都会是:我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谢谢!
发表于 2019-9-5 07: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高中时候我们学校一个特别的人物。
这个男同学成绩特别好,很内向,老是顶着一头油腻的乱蓬蓬的头发。每个学校都有一个成绩特别好的男孩子,所以这个男孩的传奇并不只是因为他成绩特别好,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奇葩的母亲。
他家里条件不好,听说她妈妈本来在一个小茶馆打工,后来他上高中了,又特意辞职,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小出租屋专心经营他的学业。
青春期的学生老是喜欢成群结队,可是他总是一个人,所以很快他的特立独行就让他在我们学校出了名。我曾经去问过我的朋友他是不是很不好相处,不愿意和大家接触。没想到朋友告诉我,他其实是一个很开朗很好说话的人。细问原因,才知道原来他妈妈白天的时候就摆个小板凳在学校的护栏外面坐着,那个地方正好能看到我们这栋教学楼的走廊,如果看到他和同学在走廊打闹玩耍,回去就是一顿教育。
后来又不知道他妈妈在哪里给他弄到了一张心脏有问题的证明,从此以后体育课也不用上了。
他妈妈对他的控制几乎是病态的,高一下学期我们学校还发生了一件关于他的轰动的事。
还记得那一次考试,他好像罕见地掉出了年级前十。他妈妈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风声,觉得是他早恋了。有一天晚自习的时候,到年级办公室跟年级主任哭诉,话里话外念叨着我家条件跟别人不一样,我的孩子只有拼命读书着一条路,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家庭才有出路之类的话。动静闹得很大,很多人都听到了。这件事情之后,这个男生变得更加沉默了。
听朋友说,他对成绩和分数也到了更加病态的一个地步。一次物理的年级测验,物理科代表的他被举报,考试之后把试卷偷出来改了答案去找老师改分数。听说他被记了个小过。
高中的后几年,他就像消失了一样,年级前十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
他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已经是高考结束后学校发成绩单的时候,他妈妈拉着他在复读报名的地方骂骂咧咧:我们家就完了!妈妈为了你工也没打了在学校旁边租房子,这三年家里为你花了多少钱!复读!必须给我复读!你要是考不上一本,你这辈子的前途算是毁了!
不过好像他并没有复读,去了哪个学校知道的人也不多。我想现在真的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了吧。不过我始终很难忘记那个男生的故事。

我身边的朋友,有出国的,有清北的,也有高考失利的,还有完全不把高考当回事的。高考之后,大家都在不同的领域大放异彩,积极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知道优秀的教育具体是什么,但是父母至少要做到,不去把自己想要的人生强行加诸孩子身上。这才是爱孩子吧。
发表于 2019-9-5 0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改变命运的除了知识,还有格局

文丨鱼爸
记得几年前,参加公司的一次年会,一个神秘的投资人在台上拍着我们老总的肩膀。
对台下的人说,“我最看重的是这个人的格局。”
那个走在人群里毫不打眼,天天拿着一个屏幕开花的千元手机的中年男人。
总是有用不完的劲儿,一股不服输的气。
让人至今难忘。
那是我从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工作,听到了格局这两个字。
后来听了老板的经历,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我对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一点也不羡慕,少年意气,觉得什么都可以去挣。
但是对他曾经落魄到住桥洞,摆摊推销,但一直没有放弃,从无到有的经历很敬佩。
一个人的格局如何,往往会让人生的结局迥然不同。
我们也会见到很多人,有着一点点的成就马上自我标榜,不可一世。
或者借助祖辈积德,含着金勺子出生,以为世界都是自己挣来的一样。
为人父之后,面对眼前的孩子,也就常会想。
格局是什么?
又该如何教育孩子,让他能够拥有格局?
2
有一句话是,格局决定结局。
有一个朋友,跟我们聚会时总是愁眉苦脸。
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但是每次散了之后,他就会我行我素,照旧是去打牌。
他当年是211重点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中层领导,所以一直觉得郁郁不得志。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管着这三五个人,拿着这七八千的工资,一眼就看到了头。
下班后就是约人打牌,玩的不知天昏地暗。
刚开始的时候他抱怨时,大家还响应一下,但是时间久了,也没有人理会了。
而他也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下丧失斗志,还谈什么奋斗。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奔走于牌局之间抱怨的他。
但是身边的人早已各奔前程了。
一个人如果总是固步自封的抱怨人生,最后朋友都会越来越少。
因为层次不同,不相为谋。
我认识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她毕业于一所非常普通的师范学校,但是凭着努力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因为长得不错,教学也好,于是就常常被校长拉出去应酬陪酒。
只要教育局的领导一来,就要作陪,学校拉项目就要醉酒。
而且评优评先更要给上面的人送礼,巴结领导。
她是家里的长女,父母是按照儿子养的,性格非常要强,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这样。
所以她决定离职。
当时父母听到了这个决定就威胁她说,只要离职就断绝关系。
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来劝她留下,谁会傻到将自己的国家饭碗砸掉,毕竟这么多人都挤破脑袋想进都没门。
可最后她还是一纸书信辞职了。
当然,她知道自己读过足够的书,能写能说,先去外边做一个文案也比在这学校过这样的日子强。
结果,她赶上了自媒体大潮,用自己的才华谱写自己的人生。
如今她已经年入近百万,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用她的话说就是:过一种“配得上自己的人生。”
格局这个东西,就是这样。
我们摸不着,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
你倘若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自己给自己建造一座监狱把自己锁住。
那你的人生就注定在挣扎和不满中度过。
3
当我们养育着我们的孩子。
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为了工作而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有意义的人生。
如今很多的孩子,长大之后就说“没意思!”
好像什么都“没意思“
那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其实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思。
在工作上找不到意义,因为仅仅把它作为谋生的工具,而不是自己内心所喜爱的。
而在家里也忽视身边人,还常常不高兴发脾气,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龙应台在写给儿子的信里说“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值得父母们深思。
我们养育着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常常受着父母的影响。
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本身的格局会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把养育孩子的目的定为考高分,读名校、挣大钱、买大房子、光宗耀祖。
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这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努力的原因。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就提不起学习的劲。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致都懂事了,知道家里的情况,受着父母的影响,形成了三观。
如果从小父母就用物质的目标来激励孩子努力。
鼓励孩子考高分,进名校。
然后呢?
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孩子问,再然后呢?
估计很多父母都答不上来。
当孩子懂事之后就发现,自己不努力也能得到这些啊。
不如好好玩玩。
所以说,父母的养育理念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格局。
4
为人父母,要记得常常拾掇一下自己。
不仅仅是买衣服、包包、好车……
而是要常常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就好比我们家,每次吃饭时候,掉落在碗边的饭粒,儿子都想去捡起来吃掉。
这个习惯孩子妈很不高兴,说这不卫生。
而且每次看到水龙头没关紧,他会去赶紧关掉,说浪费水。
我们也没有刻意去教。
小小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完全是受了我的影响。
而我呢?
也是受了父母的影响。
节俭的习惯,在每天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跨代传递了下来。
培养孩子的格局,还得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大度一点,人生很长,世界很大,斤斤计较的父母养不出胸襟宽阔的孩子。
担当一点,吃点亏也不错。这样的人往往有更多的朋友,因为有舍才有得。
真诚一点,错了又何妨,擦干泪从头再来。
有点使命感,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也不是为了混日子。
总得找一点伟大一点的事来做。
说实话,为人父母,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栽培自己的孩子”
还有比这事更重要的吗?
一个人不能停止学习脚步,因为你得提升自己,拥有格局。
做了父母更是如此。
陪孩子一起,多读一点书,读点无用的书。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养一个有格局的孩子。
发表于 2019-9-5 0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改变一个孩子,好的方法是给他体验、感觉。
   一个自我中心的孩子,是很难因为大道理改变的,只会因为痛苦的自我中心糟糕体验才能真正有改变,很多成年人都是要走到离婚的体验才会反思自己多年在夫妻关系中中中不妥。
  给大家分析一下体验教育的过程:
  一个人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远比自己想做什么重要得多,前者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现实的疆域,是一种尽力而为的勤奋,后者是任性催生的热情,往往来自于对世界的无知和自负。

  一个人,一定要清楚地认识自己。

  1、人总是会高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事件结果的影响。

  高考的时候我们好多同学的估分和实际分数相差至少40分。

  高中的时候,我不会记忆方法,然后把一个单词按照字母反复的念,就像背电话号码一样背诵,高三哪一年我把高中三年的单词表背烂了,分数也就考了100多一点。花了那么大时间和精力成本,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而且我经常自我催眠,认为自己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把其他人踩在脚下。我内心认定我是世界的主角,

  可是现实很残酷,我不但努力了还没得到想要的结果,最惨的是我还怕别人说我努力也没有好结果,我还得演戏假装不努力,因为我是个特别爱面子的人。

  别难过,你已经很努力了,这句话在《奇葩说》的一期中作为辩题出现,辩论这句话是好话还是坏话,

  当年要不是因为我害怕这句话,我为啥要演戏,因为努力了得不到好结果得到这个安慰在我心里那就是你就是笨,我不愿意接受自己是一个笨拙普通人的事实。

  高考前,我的一个同桌看了一篇心灵鸡汤文,大概是一个讲一个男生去国外留学,英语成绩太好,老师误会他作弊,把新概念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给老师把老师感动哭了的故事,我这个男同学就每天起来机械记忆背新概念,勤勤恳恳,上化学和物理课的时候他也在背,然后中午让我做检察官给他抽背,确实背得很流利,但是因为是机械记忆的原因,没有及时复习背了又忘了,时间成本过大必须压榨他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而且在这个选择中,他没有考虑到每个人的学习天赋是不同的,同样是背新概念,那个鸡汤中的人未必用的他的方法,何况还有时间和其他的因素,因为背新概念,他其他科目严重下滑已经到滑铁卢的地步了,高考的时候除了英语其他成绩都不堪入目,因为成绩太低他高考完直接去夜店做服务员去了,连志愿都没有填。

  别人的成功之路你未必复制得了,而我们每一个人做选择的时候,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只谈成功不谈风险的心灵鸡汤文毒害超深。


  而以上两个悲剧的根源来自于我和我的同学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高估了,而且不懂得改变做事的方法靠蛮力。

  作为普通人,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是天选之人,不是打吃鸡游戏从头到尾圈缩在你头上,你只需一动都不动当一个伏地魔就能直接吃鸡的人,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我常想,作为一个成长过程不是很快乐的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再重复我的命运。

  我的原生家庭由于父母性格问题,他们都很专制、强势、暴躁,每天我得非常恐惧的活着,生怕做错一点什么要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

  像我这样成长环境的孩子就像待在一个沼泽,一切都要靠自己,一切都得靠自己是我父母给我最好的教育,我的童年每天是2元早点钱直到大学,如果我想拥有什么,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挣钱,所以大学的时候我开游戏工作室自己发掘机会挣了3万,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抓住,因为我没得选,《无间道》电影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的台词:以前我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当我想到自己的童年很不快乐的时候,我就会告诫自己我得到了最好的教育:

  1、苦难让我对别人有同理心,我对痛苦比较麻木不会像温室里的孩子那样脆弱。

  2、我知道一切都要靠我自己,我是没有后台的,所以我的努力相对别人会是一种极端状态对我很有利。

  创业过程中,我经常在天台看着明亮的天空,内心非常渴望成长成一棵大树让别人依靠,但是又经常感到无可奈何的憋屈,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常伴吾身。

  我们都会经历过一段人生,那段人生是一种你每天卧薪尝胆也报不了仇的感觉,一旦水烧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沸腾,而很多人在沸腾之前已经离去。

  为了让我的孩子以后有比我更好的人生,我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和孩子成长的过程。

  我们80后同时代一些名牌大学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走向社会后也没有那么光明,其中有一些人因为在学校是学生会主席和班干部等等,有几个走向社会后受到普通待遇变得泯然众人感受到很大的落差而得了抑郁症的,他们找过我谈心。

  学校和社会是不一样的,继续思考。

  如果我的孩子要过得好,到底该怎么再深入去培养呢?

  2、培养孩子的绝对优势,而不是相对优势。

  人类社会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底层的人用重复的没有成长价值的劳动换取生活资源,而顶层的人拥有和获得大量的资源付出的劳动也不多。

  我很讨厌一些明星演员说自己工作辛苦了,下面的劳苦大众他们都不知道别人苦成什么样子都没机会发声,比如50岁的老父亲背180斤的跑步机从一楼爬到6楼加20分钟的安装总共才60元钱,全身都是伤,他帮孩子报个班2000元,对方在培训班一边补课一边打王者荣耀,他不比明星苦,关键是他不但苦,后代继续这样下去他还看不到希望。

  最近桂林有一个机构的刘校长找我约谈合作记忆宫殿和9大学科结合的项目,中间我提到过一个案例对于孩子的培养我认为很有帮助。

  刘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的线下做得很不错,可是线上教育怎么做都起不来。

  我告诉他:老虎和猴子比臂力,谁会赢,当然是老虎,但是如果发洪水了,猴子会爬树,老虎不会,所以老虎会被淹死。

  你有的,我也有,那么一对比,就出现了相对优势,比如你和同学一起看一本书,他看的比你快,比你记住的多,这是先天的优势,是相对优势,大家都有的能力,但别人比你强,这个时候,我们只有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超过对方。而如果对方也珍惜时间,那么你永远在他脚下。

  一个普通三线城市的线下培训机构和线上很多一线城市的机构比如学而思、新东方的大型机构去线上竞争素质教育,肯定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因为对方的相对优势太大了,

  那么如果我会记忆宫殿,而且是整屏幕文字记忆类型的培训风格,全国几乎没有人做这一块,这是绝对优势,所以我们线上必然超级火爆。

  如果孩子以后要过得幸福,必须尽可能早的培养他对于其他人的绝对优势,这种绝对优势尽可能使他能做的、别人做不了。

  为什么思维导图非常容易推广,因为思维导图人人都能学会30分钟即可,所以思维导图很难成为绝对优势,只能是相对优势。

  会记忆宫殿而且能用到实战中非常轻松的人的人口基数是非常少的,所以这是绝对优势。

  欧阳千想老师培养的5年级小朋友已经能背诵上百页的牛津词典,能随意的快速记忆一大屏幕的简答题、论述题,这种记忆上的绝对优势已经把他的同龄人远远的甩在身后,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未来到大学时会多么的强大。

  培养孩子的绝对优势是孩子走向人类社会金字塔上层的必备工具,不论是舞蹈、歌唱、修理、绘画还是其他的方面,孩子的绝对优势普及型越难就意味着优势越绝对越大,不可替代性越强。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在汉阳笔记本电脑公司上班,我们的师傅黎叔天天上班翘着二郎腿在哪里调戏文员,整天没个正形,

  每天下午公司都是要开总结会议的,我们的经理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流程,问每一个人要工作进度,而我和我的同学技术很差是实习生,没问题就挑问题骂我们,有问题就痛骂我们,基本上只能不断的点头赞同,因为反驳就要滚蛋,本来我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但是我知道了一点,当你可以替代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毫无意义,所以经理骂我我就点头认可,你骂的顺少啰嗦几句,而黎叔就不同了,一旦经理骂他,他就说:老家还有几亩地,明年回家种地了。这时候经理立即从怒气冲冲改为讨好跪舔姿态,因为他技术非常好,无法替代。他有绝对优势,缺了他我们部门就无法运行了,经理必须委曲求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在汉阳电脑公司辞职以后非常清楚一件事情,要出人头地必须拥有绝对优势,而不是相对优势,人人都会再苦再累也很难有所成就。

  为了锻炼绝对优势,我选择了记忆宫殿和写作,5年持续不断,钢铁直男一般的日更训练,只中断4天。

  长期写作带来的副作用很大,一和人侃大山就是6个小时还不带重样的。可是以前别人和我抽五根烟我才说不到五句话。如果有一天我死前放了一个屁,那就是我的绝响。

  以前非常自闭内向的我拥有了强大的沟通能力,可以给上百上千人讲课,可以快速提供整屏幕文字并随机教学,而这些能力并非天生,都是我刻意练成。

  3、培养孩子判断、实践总结能力,而不是形式主义能力。

  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作秀的,一种是做事的人,但是往往人们把作秀的当成做事的人。

  人的天性喜欢美好的事物,但是人世间却是很残酷的。

  而那些说残酷真话的人总会显得刺耳,因为刺耳或者得罪了那些鼓动美好的既得利益者而被讨厌和打压。

  我的第一个偶像是鲁迅,因为他是我喜欢的那种毒舌又善良的文字战士。

  王尔德说:世界教会我们记忆,但不教会我们成长。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多少有效的思考。

  人的沟通要么像糖让人愉悦,要么像药良药苦口。

  大学的时候我们同学创业开烤鱼店,我告诉他们:这一带有城管,到时候被抓成本收不回,而当时我的同学受到很多成功学的影响说:我不喜欢和负面思考的人做朋友。而我觉得这不是负面思考这是危机意识,后来烤鱼店血本无归,把设备赎回来之后就送给熟人了。

  我们的人生面对很多选择,而每一个选择意味着机遇和风险。

  作为一个实践者要不断通过各种判断和实践总结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的乐观或悲观。

  我把心灵鸡汤分两种:一类是帮助当事人成长的一些正面的习惯、信念的养成、改变错误认知类的,这一类的鸡汤是对大多数人有帮助的,我称之为个人成长鸡汤。

  而另外一类的鸡汤就很可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我们在教别人的时候要告诉对方事情的全部,而这一类的心灵鸡汤可怕在于他们只会选择性的像听众表达信息,或者以偏概全、愚弄大众割韭菜的鸡汤,我称之为选择性表达毒鸡汤。

  除去运气,一个人的命好、命坏和他们的判断事物后的选择能力息息相关,不要以为只有巨大的人生抉择才会出现风险问题,即便是什么时候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之类小事,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我在教我的学生记忆宫殿的时候,我会明确的告诉对方这是技巧和经验覆盖双重性决定的,

  将一个普通人变成记忆高手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熟悉技巧并且经验覆盖到一定程度,他们看到一段文字内心的感觉是在之前我处理过类似逻辑结构的材料,经验覆盖到过,

  慢慢从思考系统转变成记忆系统运作,人脑不擅长思考,只要还处于思考信息很多的阶段都是记忆菜鸟新手级别,只有靠记忆系统运作时才能达到超神的记忆能力。

  上清华大学的女生家中做过的试卷高达2米是为何?

  只有她有足够的经验覆盖看到类似的题目反应速度才会很快,

  记忆高手也是如此,只有高端的技巧+经验覆盖才能成为高手缺一不可,就像左右手。

  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你用最厉害的技巧规律解决问题,省去低效努力,经验覆盖到一定程度看到材料直接庖丁解牛,我认为记忆的最高境界是无限的趋近于无脑,利用过去经验就直接搞定了。

  形式主义的可怕大家也看到了:各种太极大师人都没摸到弟子就飞了、一些孩子对着一本书波动速读,眼睛都不用看,快速翻书就读完了,那些培训机构的老师和托演的一手好戏,蒙眼都能识字还能骗钱,孩子孝顺父母是给外人看的,平时在家里是小皇帝,成功学大师整天给别人讲自信讲成功,学生连在任何事情上的成功的经验都没有过,事情是一件没有做,整天喊口号自我麻醉,还有好多年轻人看了一些鸡汤就激情洋溢几天,过几天又没有动力了。

  我看的成功自助的书不多,能记住的也只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本,我记住了10个法则,其中第一个是习惯,只有习惯能改变命运,如果想拥有什么就去做事,用好的习惯去做事,不要纵容坏习惯,习惯这一个词做到了我觉得那个人都很有可能会成功,

  大道至简,少看无用的,看得再多不如苦逼的做到。

  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你文章写得那么好,可不可以教教我,我很想说:你在不看鸡汤的情况下可以坚持一件事情5年吗?不能还是算了,需要鸡汤来给自己意志力的人在我眼里不会有大出息。

  如果孩子非常注重形式,整天做一些虚的事情,不愿意务实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整天对他人指手画脚、自己好吃懒做,只有一件事情厉害:嘴巴厉害。

  那么教育出来这种孩子就算成绩再好也注定是失败的。

  4、不要培养佛系逃避的孩子,任何问题让他们自己直面。

  我遇到过很多和我一样同龄的中年人,而他们过得不好,有些学历也很高,他们中一个共同的不好特点就是用佛系当逃避问题和现实的借口,

  我是一个刺,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造就了我,

  而他们是水,遇到问题就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绕过去,厉害的还能给自己贴金,但是问题始终在哪里,你见或不见,早晚还是要倒霉。

  社会真的很残酷,你的能力和价值越低,被淘汰的就越快。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前期偷懒,后期肯定要花数倍的精力来弥补,更遗憾的是,不一定补得上。

  奋斗就是每一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天一天越来越难。

  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孩子能一天比一天聪明、强大、健康。


  原创作者:宁梓亦
  QQ分享群:527487064
发表于 2019-9-5 0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真正优秀的人都充满好奇心,四处碰壁,四处试错
方能金身不坏
有的人看起来挺优秀,遇到点打击就完蛋了

但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允许他不停的犯错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发表于 2019-9-5 07: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说以前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真正称得上过独木桥的,是古代的进士及第。(“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反正诗圣杜甫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另一个大文豪韩愈考了四次才考上还被称作“天赋异禀”,明代第一牛人王阳明考了三次终于考中,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也不过是个三甲“同进士”……
但是!!!那时候却有这样一位家长:他有五个儿子,个个都培养得超级优秀,长大后【全部】都考上了进士!每一个都身居要职,甚至宰相!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相当高的,窦燕山(窦禹钧)——传说中“五子登科”的缔造者。
《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的儿子们:
长子窦仪,中进士,授翰林学士,任礼部尚书,即国务大臣。
次子窦俨,中进士。授翰林学士,任礼部侍郎,即尚书的副手。
三子窦侃,中进士。在后周官至起居郎。
四子窦偁,中进士。任参加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五子窦僖,中进士。在北宋任左补阕。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1.jpg 回到话题,窦燕山的这五个儿子可以算作优秀了吧?
那么,窦燕山到底是怎么培养他们的呢?


(一)
对窦家情况记录得较为详细的,是范仲淹的《窦谏议录》。
范仲淹在文中传述了窦燕山的一生,然而在教育方法上,除了说他曾建一座书院,聚书数千卷,邀请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外,并无其他特别的教子方法。
一个儿子们全部考上进士的家庭,难道仅仅就是建几间书房、置几册书籍、请几个教师就能轻易实现吗?
绝不可能。这样的条件一般富庶的家庭都能满足,怎么不见别人一门一门地中进士呢?


(二)
“秘诀”,或许就在当朝太师冯道的一首诗上。
冯道有感于窦燕山教子,曾经写了一首《赠窦十》:“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一个“义”字,以及“灵椿一株”和“丹桂五枝”的说法,一语道破天机:窦燕山的教子方法论,核心就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八个大字上。
所谓育人先育己,窦燕山以自己的行事和做人(即义行),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很小的时候就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善良正义的种子。


(三)
窦燕山年轻时,虽然家里有钱,但其为人却很恶劣,常常昧着良心、欺压村里人,以至于都30多岁了,仍膝下无子。
忽然有一天夜里,窦燕山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对他说:“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挽回命运。”
窦燕山梦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弃恶从善,立志多做好事、善事。
这善事,窦燕山一做就做了一辈子。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有贫困无法生活者,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
他还在自家住宅南边盖了四十间房子,设立学堂,聚书万卷,聘请名儒、教授、读书人授课,广泛吸收愿意读书的孩子。对家境贫寒的读书人还免收衣、食、宿、学等费用。到他这里来学习过的寒士,成才显贵者很多。
窦燕山生前,到窦家看望他,表达谢意的学生络绎不绝;窦燕山死后,有些得到过他帮助的人,甚至为他守孝三年。


(四)
可能是因为善事做得太多“转变了业力”,后来,窦燕山终于陆陆续续地生了五个大胖儿子。
窦燕山治家教子都很严格。由于他自己重礼仪、德行好,儿子们都很钦佩他这个父亲,积极地学习他身上的优良品质。
在他的教育培养下,五个儿子长大后,不仅学业优异,而且明礼懂事,和睦雍熙,满门孝顺,并且一一娶亲成配,家庭美满幸福,个个都成为了省部级的国家栋梁。
而且,不管窦燕山的儿子们官有多大,他们在父母堂前,都规规矩矩。
窦家闻名一方,文人来往,学者穿梭。每每家里来客,窦老太爷堂屋一坐,那一尚书、二侍郎、三起居、四参政、五补阙,都恭恭敬敬侍立在侧。家风严谨,观者肃然,一派世家风范。
这样的一家子,真的令人艳羡、古今少有。


最后总结一下,窦燕山教子的“义方”都有啥?
1)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人行事,仁义一生。
2)言传身教,把儿子们都熏陶成优秀的人:良好的家风,造就良家子。
发表于 2019-9-5 07: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观点,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都在不停犯错,区别是有的犯错少,有的犯错多,有时犯大错,有时犯小错。成年后同辈中的佼佼者,其家长犯错也比较少。一点儿错不犯不可能,好的家长会从前一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改善自我,争取下一次不犯同样的错,这样一次次地改下来,错误越来越少。


如何才能做到少犯错?关键看家长有没有提高姿势水平。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知却不自知,我在多次与家长的打交道中深深感受到这点。有的家长文化层次低,真心辅导不了,要是撒手不管全靠孩子自己,就只有祈求孩子的先天条件领先了。相反,家长意识到自己弱,致力学习提高教育水平,那么未来还有转机。


孩子与父母共同完成家庭教育的部分,再与老师共同完成学校教育的部分,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但在实际中三方往往相互抵消,内耗太多以致前进速度下降。若将家长按头脑和经济分,经济条件无望超越的,头脑便成为决定因素,有头脑的家长一定会想办法减少内耗。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老师带领下,两个孩子的先天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谁得到的教育合力大谁就获得发展的优势。那些文化程度高却傲慢的家长,有可能在此处落后而不自知。


能把减少内耗和减少错误的习惯带到成年的人,即便童年时不是成绩的优等生,也是成年后生活的优胜者,所以说,优秀是积累来的。
发表于 2019-9-5 07: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学篇:逃出知识监狱


关于艺术家和他们的老师,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讲几个。
画家达利年轻的时候便是一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在艺术学院学习的时候,在一次艺术史考试中,做好充分准备的达利非常想一鸣惊人,但当他抽到一个了如指掌的熟悉题目后,他突然改变了主意,若无其事的对台上的三位教授说:“我不想回答问题。因为主考官的水平比我差得太远。在这里,没有一位教授有能力评鉴我,我对这门学科的造诣之高是你们难以想象的。”我想,正是从那些教授气歪的脸上,达利第一次尝到了惊世骇俗带来的快乐,从此他这辈子也就爱上了惊世骇俗。
然而到了1926年春天,达利第一次来到巴黎,便首先去拜访了毕加索。22岁的达利不无恭维的说:”我在造访卢浮宫前先来拜访您。“毕加索一点儿也没有谦虚:“你做得对。”然后达利拿出特意带来的作品请毕加索指教,毕加索也请达利上楼欣赏他的画作。
虽然拜访毕加索的时候达利毕恭毕敬,但在此次拜访毕加索之后,达利便决意告别立体主义,他不愿做一个跟风者,他要另辟蹊径,和毕加索齐名。


1906年,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在展览上得到了当时的大师罗丹的赞赏。罗丹请他当助手,罗丹是当时著名的大师,这可是难得的机遇。但只工作两个月,布朗库西就萌生去意,因为他觉得“在大树底下生长不出任何植物来”。终于不到一年,布朗库西就离开了。第二年,布朗库西创作了经典的《祈祷者》,开辟了现代主义雕塑的第一步。最终,布朗库西成为现代主义雕塑的先驱,成为开山派的祖师,而如果他一直待在罗丹门下,也许就永远限定在老师擅长的古典主义风格里。
他没有盲目的拜倒在名师门下,一句简简单单的“在大树底下生长不出任何植物来”,成就了布朗库西。机遇和名师虽然重要,但对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成为自己。


¤¤¤
我在音乐史里读到这样一个段落的时候非常高兴:
一位音乐人年轻时候很喜欢如Pink Floyd之类音乐,但他这样说道:“我总是喜欢这样的音乐,但是我不再购买他们的唱片,因为,我必须做出我自己的唱片。”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一点金句味儿也没有,但让我非常受启发。这里面潜藏着深刻的思考——如果你要做的是前所未有的原创性的东西,那么它如何从传统中学到呢?或者说创新和传统有多大的关联度呢?自我和他人的成就有多大关联度呢?
这位音乐人后来的成就证明了他的见识是对的,他就是enigma乐团的成员。


我们当然是需要学习才会成长的,因为婴儿出生的时候是知之甚少的,不学习我们就无法成长。有位哲人也说过——创造力的一个矛盾的说法似乎是:为了有自己原始的思想,我们又必须熟悉别人的思想。但是我们到底需要学多少呢?又需要多学哪些方面为好呢?
上面讲到的达利和布朗库西的故事,正体现了艺术的一个规律——因为要开辟新的天地,所以无旧路可循。当然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表明的观念是,我们应该质疑目前的教育模式,甚至这样的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我们无法质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达利和布朗库西虽然厌恶了某一种学习方式,但在其他的方面,他们仍然在学习。达利后来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的圈子,在同行的交流影响和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下,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布朗库西是受当时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将其思想挪用到自己的雕塑领域,从而成就了自己的风格。石头里不会蹦出孙悟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灵感来源。这样说来,达利和布朗库西不愿意学习的,只是陈旧的知识罢了。他们都是直接到艺术圈子中去学习,学习最先进的思想,从而做出最前卫的作品。
是否大师的作品相比其他人的作品,真的对学习者更有价值?艺术的历史能多大程度的帮助我们把握现实,以及理解最前沿的创造?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种模式学习,我们是否会被培养成差不多一样的人,我们的个性在哪里呢?
如果加缪如同一般人一样,只知道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几个最经典的故事,没有读到并不知名的“西西弗斯”那个神话,他也就无从用这个神话来阐释自己的哲学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材和学校——罗列艺术历史以及各个大师名家的教材,以及据此来教学的学校的模式,根本就不高明。我们需要面对万事万物去创造,而不是对着大师顶礼膜拜。也许在未来,依靠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现实社会去学习,加上能够答疑解惑的老师和切磋交流的同学,才是真正的教育的理想模式。
我觉得图书馆、博物馆比学校有更高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它们把人类文明一切已经存在的东西都存放在那里,没有如同学校一样强调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去选择觉得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按照自己的个性成就自己。这个过程越早越好,不应该是在学校受了千篇一律的教育之后,才来去发现自我、建立自我。如果我们绕过教育现有的模式,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也许很小的时候,就会独特的成果。成才会更快。


¤¤¤
陈丹青老师曾经提出过一个“逃出知识监狱”的说法,他说:“所谓非知识分子不是反知识的意思,更不是无知的意思,意思是说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途径,远比我们目前所谓知识分子能够想象的多得多。


据说毕加索在巴黎的时候,最开始,罗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是他常去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在巴黎的人类博物馆里,毕加索被黑人雕刻、面具等非洲、大洋洲的民族艺术品深深震撼了。这才从模仿走向了独创,搞出了“立体主义”。
文化艺术领域的破局者,要么是来自局外,要么是思想来自局外。“一个艺术家,不能太执着,往往,艺术的新鲜养料来自于系统之外,不要太把自己当艺术家,不要太把艺术当回事儿。你一心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却反而容易局限在系统里,思想被挤得很局促。”这是艺术家徐冰在一次采访中说到的。艺术的新鲜养料来自系统之外,这是既有的艺术史已经证明了的。
现代派画家里,高更迷恋大洋洲的土著部落的原始状态,发明了自己的“景泰蓝主义”。毕加索从非洲部落艺术里获取灵感,诞生了立体主义。克利在史前艺术和儿童绘画里发现了新天地。达利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中获取灵感,画出“超现实主义”的杰作。杜布菲认为精神病人的艺术更有价值,提出了“原生艺术”的概念。安迪沃霍从商品社会里受到启发,搞出了“波普艺术”。——几乎整个艺术历史的发展都是这样一个过程。艺术家就是从之前人们认为没有艺术的地方发现艺术的人。
所以,那些只读艺术书,一心为艺术、局限在系统内的思维是希望不大的,应该多多接触更多的事物,真实的感受生活的一切,用宽广的视野和胸怀面对宇宙的万事万物。突然有一天,你把系统之外的某个东西带进来,也许你就成功了。




¤¤¤
这你要问一问自己,“你自己”是不是艺术家?你的身体是不是艺术家的身体?真正的艺术家是那些能够从身边的生活中感悟痛苦和提炼艺术的人,而不是从别人的作品中。科班的学院教育让我们产生了错觉,以为能鉴赏好电影,便是有品味的导演和摄影师,那是误人子弟。那只能提供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是自鸣得意、无知的一种。
要知道,鉴赏以往艺术作品的过程,你绝对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所尊崇的高尚和高级,或者说美学规则所格式化,这种美学规则开始在你心目中被总结,然后,你自觉自愿地成为这种美学规则的执行者,并最终忘记了艺术家最本初的使命:原创!进而从根本上丧失了真正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可能。
我一直期待这样的方式,以艺术家的方式来创造一个世界,而不是以一个电影爱好者的方式去临摹一个世界。


我在阅读陆川导演拍摄《可可西里》的创作笔记里读到这一段,觉得非常有同感。
这种警觉是非常宝贵的,大多数受教育者并不会在这个层面上意识到不对,产生警觉和反思——即我们虽然获得了知识,但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知识格式化了,我们已经忘记了最本初的使命:创造。我们无法去完成这种最高级的最有意义的活动。虽然相比没有获得这种知识的人,我们更优越,但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一个蹩脚的知识爱好者在做的:模仿。我们没法去做真正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没法像过去的大师那样真正做出前无古人的创造。
为什么我们难于做到?是我们错了吗?还是我们选择的路错了?艺术家王小慧曾说过:艺术家的宿命是自己独创,不是朝圣,朝圣者充其量只是一个好信徒。对于某些人,是他们观念上没有跟上来——他们甘愿做信徒,做模仿者,只要有钱赚有饭吃。而对于那些有更高追求的人,却往往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想做到但却难于做到。这不是因为他们天资不够——我们的天资并不低于古人,而是因为他们被培养出来的模式——我们的教育。
教育把我们变成了只知道跪拜的朝圣者,而非顶天立地的独创者。米勒一语中的的道出了这种教育观念的错误:“人们不去思索某艺术家把视线投注在无限之物上,却把该艺术家作为自己的范本和目的。”想想看,不是吗?我们的教育教我们去学知识的历史和知识里的各位大师,以他们作为最高的范本和目的,却不教人像那些大师一样把眼光投向时间的万事万物上,去对它们发生兴趣并思考研究。我们的教育只教我们各个大师做出的成果,却不教我们这些大师是如何做出这些成果的。我们的教育把各个流派当作模板,却不教我们一个新的流派是如何在前一个流派的基础上创新而产生的。我们的目光就是这么变狭窄的。我们只知道前人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将之奉为圭臬,却不知道自己去探索的事物更有价值,更不知道如何去探索未知的事物。


¤¤¤
知识让人博学很容易,你只要记忆力好点、花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就可以,但用知识打开自己、激发自我、成就自我——发现深刻的思想,或做出独特的作品——却不那么容易,而后者却才是真正重要的。


对于学生,齐白石教导过8个字: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后四个字点醒世人——模仿是没有出路的,成为自己才是出路。
对于拜师求学,齐白石的一位弟子也说过精辟的8个字: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好一个有力道的“破”字,活生生的把艺术家打破规则的使命传达得淋漓尽致。


¤¤¤
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总结教育的意义: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读书少,你别骗我”成了一句网络流行语,那么我来讲一个干脆的承认自己读书少的故事。
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家大江健三郎曾经来北京大学演讲,一位学生问他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孔子孟子对他有哪些影响,大江健三郎便开玩笑的说:“我对中国的孔子、孟子以及他们的思想,没有资格在大家面前来讲。我来这儿之前,我的夫人她很担心,她说北大清华那些优秀的学生一定会像你提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孔子和孟子的问题吧。”引得全场同学一阵笑声。当然之后他解释到:“我的创作方式就是从自己的个人的体验出发,然后思考社会、思考宇宙、思考人生。和那些创造宏伟理想和思想的思想家是不一样的,是以具体的生活拿来创作自己的小说。所以我才敢说,我不懂孔子,不懂孟子,我也可以写好小说。”看,不懂孔子孟子的作家,照样可以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以有限的人生,是无法学完无限的知识的。但读书少,又容易被骗,呵呵。那么读多少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最合适的呢?
首先要明白,教育不是要让人成为知识仓库,而是要成为能运用、能创造的“灵活机器”。重要的不是囤积大量的知识,而是能否以拥有的知识产生价值。这是关于“读多少书”——读书的“度”的建议。
其次要明白,才华是一种机能,应该用知识来形成这种机能,并不断为之提供营养,并使之保持活力。既要广博又要精深。在人生早年的时候,人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不够,应该多读书,以广博为目的。到成年阶段后,漫无目的的储存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你不知道你储存的是否能够转化为价值。这时候应该以精深为要义,吸纳自己专业的、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但一定仍要对知识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是所有你遇见的知识都对你有用,但每一样你遇见的知识都有与你发生美妙化学反应的可能。创造者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一定的生命活力。这是关于“读什么书”——读书的“方向”的建议。
最后要明白,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书是最实用的,而无目的读书最好是作为业余爱好。设置一个课题或者是“区域”,专注于“输出”为目的的“吸收”,这样积累的知识才可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这是关于怎么读——读书的方法的建议。


¤¤¤
一位记者曾经这样问艺术家艾未未:我们之前采访过一个艺术家,他也认为教育的态度就是它是让人对这个社会越来越经验化、越来越熟视无睹的一个过程,就是你可能越来越熟悉它,但是你观察它的能力也越来越弱。你认同这样的看法吗?艾未未简洁但很确定的说:我相信教育是我们拿与生俱来的最好品质和学校里最差的东西在作交换,每交换一次你拥有的就少很多。


建筑师马岩松说过这样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最好的老师是不教学的,最好的学生是不学习的。千万别傻!这句话当然不是要你按照去做的,它只是如同禅宗公案里的“棒喝”一样,用最极端的方式激起你的思考,让你彻底看清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它要你读的不是它本来的意思,而是其言外之意。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大概是,最好的老师是不会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既有的教材课本里的,最好的学生也是不会仅仅学习学校里教的东西的。我想我上面那些随手写下的笔记体形式的文字,已经很好的诠释了马岩松的极端言论了。
鉴于大多数人都无法绕开目前的教育模式,我也只好把耶鲁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位院长告诫学生的话送给大家:“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忘记在学校学到的一切,做你自己!
发表于 2019-9-5 07: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我基因好:)”
“……(手动再见)”
如果有读者和我一样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相信他/她对“别人家的孩子”的事迹肯定耳熟能详,甚至更极端一些的说,深恶痛绝。“别人家孩子”的人生总是看起来光彩照人、毫无瑕疵,将我们的人生对照得黯淡无光。每当父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一副艳羡的样子,然后恨铁不成钢的对我们说:“看看别人家的某某,再看看你,唉……”
在学生时代,无论我们多努力,我们的隔壁总是住着一个爱看书的、数学和英文永远拿满分的“学霸”,分分钟用智商碾压我们。成年之后,父母同事的孩子中总有人比我们更快找到高薪的工作、比我们更早结婚生子、或者比我们更“孝顺听话”。他们永远是“更优秀”、“更高级”的代名词,代表着一种我们只能膜拜却无法达到的最高标准。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追不上“别人家孩子”的脚步?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形象被过度的美化了,还是另有原因?
对于这些问题,还是“别人家的孩子”本人最有发言权。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人的名字叫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学说,来自他对自己族谱中的家族成员的研究。他追溯了家族中许多人的人生轨迹,然后发现在他的家族里,盛产各种才华横溢的“别人家的孩子们”——几乎每个人都普遍非常优秀,成果遍布各个领域,实现了超越众生的杰出成就。
比如,大名鼎鼎的查尔斯.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学说的生物学家)就是高尔顿的表哥。
不仅是他的家人,就连高尔顿自己,也跟开了挂似的,不单单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还是非常厉害的统计学家、人类学家、地质学家、发明家、热带探险家……他一生出版了不下340篇论文和书籍,而且还在1909年的时候接受了英国女王封爵。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重点。故事的重点是,这位不可一世的天才,写了本书叫做《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其中详细记载了他先前对遗传因素和成功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他的“优生学(Eugenics)”理论。
高尔顿认为,人类的才能是能够透过遗传延续的。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天赋和极限。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优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的遗传基因在当代社会中是否有足够竞争力。
这下孩子们终于有机会反击父母了:“你的遗传基因不行,怪我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不要老是抱怨自己的子女不够优秀,因为孩子当然是最像父母的。“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优秀,首先有很大概率是由于别人家的父母给了孩子更有优势的基因和天赋。
但是(每个有趣的故事都逃不开一个“但是”),难道拥有普通人的基因就无法实现卓越的成就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就连自诩拥有“天才基因”的高尔顿,也在他的书中承认,他无法完全将他的成功单单归因于自己的遗传天赋,因为他的成长环境本身也是极其优越的。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接触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而那些资源和条件是许多别的家庭难以望其项背的。他认为,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父母开明的养育方式也极大的促成了他的成功。
我们重点来谈谈儿童教育中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哪几种。
一般的教育理念认为,人格的形成是由两大重要因素在起作用:先天的天赋(Nature)后天的养育(Nurture)
先天的条件我们无法改变,诸如外貌、身高、智商、性情脾气(因此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超高的颜值和智商是没有用的,人家就是天赋异禀)。然而,我们能够控制和改变的是孩子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
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方式可以简单划分为四种(当然也可能有好几种同时混合并存的模式):
(1)“权威型”养育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
父母给予孩子高度的支持,也会建立相应对孩子较高的要求和较多的规则。
亲子关系良好,父母和孩子相互的情感交流很多。
孩子对于父母的信任程度高。
父母会积极的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反馈,满足孩子的需求,在有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帮助。
比较典型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会这样说:
“嗯,我知道你犯了个错误。没关系,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控制型”养育方式(Authoritarian Parenting)
父母对孩子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建立了相当严厉的规则。
父母要求孩子完全臣服于自己的权威之下,但又不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孩子打破规则的时候,父母会采取高压手段(比如体罚和辱骂)来对其进行惩罚。
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多。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低。
比较典型的“控制型”父母,对于孩子的小错误也多半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孩子打破规则时,他们通常会这样吼道:
“怎么又迟到了一分钟/没考到双百分?滚到墙角罚站去,不许吃晚饭!”


(3)“宠溺型”养育方式(Indulgent Parenting)
父母几乎从不(或很少)拒绝孩子的要求,尽量给孩子提供满足和支持。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程度低,没有什么给孩子“做规矩”的意愿。
孩子对于父母的信任程度高。双方有很多的情感交流。
亲子关系在早期良好(后期较容易出现冲突)。
比较典型的“宠溺型”父母,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多半会说:
“小宝贝,小祖宗,买买买!咱家有钱,你要什么都给你买。”(富裕家庭)
“孩子想要,怎么都得给他最好的。苦了谁都不能苦着孩子。”(普通家庭)


(4)“忽视型”养育方式(Neglectful Parenting)
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几乎不关注,也不在意。
父母(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意愿去满足和支持孩子,只能满足孩子“吃饱穿暖”的基础需求。
父母对于孩子没有要求,也没有控制。
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极少。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低。
比较典型的“忽视型”父母,在孩子转向他们求助或者寻求感情抚慰的时候会这样说:
“去去去,没看我忙着吗。别烦我,一边儿玩去。”


以上四种养育方式,只有第一种“权威型”父母提供的养育模式最能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的帮孩子建立内心的安全感和人格的完整性。也是“权威型”的父母,能最好地激发孩子发挥出他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完善。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崇拜的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通常都有一对开明又慈爱的父母?正因为“别人家的父母”采用了最合理的养育方式,才能养育出“别人家的孩子”。
最好的父母,不仅要给孩子提供三餐一宿,陪伴孩子玩耍,还要有一对灵敏的“情绪探测器”,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如果父母能适时地和孩子达成高效的沟通,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承认孩子的价值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孩子就不太会有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探索这个世界,去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因为他/她知道父母永远在身后,是自己坚强的堡垒。


当我们在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我们所羡慕的,仅仅是他们的优秀吗?
也许并不一定。
也许,别人家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没缺过的,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赞赏”,才是我们大部分人在成长中一直想得到却一直都缺失的。没有什么比得不到认可和“存在感”更伤害一个孩子的了。
当我们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我们羡慕的究竟是什么?
不一定只是他们获得的成就,也许还有他们的父母,也许还有他们周身的光环。
我们羡慕,他们的父母会为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而喝彩。
我们羡慕,老师和同学们提到他们时,眼中闪烁的热切的光芒。
就算孩子本身不优秀,难道他就不配获得这些吗?
我们现代社会所推崇的竞争文化和“狼性”文化,是不是逼着家长和孩子每天都要努力变强,把别人踩在脚下,却反而令孩子们距离善良、纯真、美好愈来愈远?
为了追求“优秀”,我们需要不断的消灭“真我”,还是要努力保持“真我”,这才是个问题。
发表于 2019-9-5 07: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爹妈牛逼的示范作用。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什么教育都顶不了你通过“努力”让家产翻一倍对孩子带来的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4-12-27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