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颈动脉斑块,是全身动脉硬化的标志。颈动脉斑块的出现,对脑血管病发病的预测作用要大于一般的心血管病。
现在人们体检的意识越来越高,那么发现颈动脉斑块该怎么办呢?
颈动脉有多重要
通俗的讲,颈动脉是脖子两侧的血管,可以触摸到其搏动,心脏跳动将血液泵入颈动脉,承担着大脑80-90%的血液供应。颈总动脉上端形成两个支脉:一个通向大脑,叫颈内动脉;一个通向脸部,叫颈外动脉。正因为分叉,在颈总动脉处最易形成斑块,也最易狭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颈动脉斑块形成”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区别
体检报告中往往出现“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字眼,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程度。血管壁有外膜、中膜、内膜,三层膜紧贴在一起,彩超主要测量颈动脉的厚度从来做出判断。
如果做颈动脉彩超发现内中膜厚度不超过0.9毫米,属于正常范畴;如果内中膜厚度达到1~1.4毫米,就代表“内中膜增厚”;如果内中膜厚度大于1.4毫米,就意味着“颈动脉斑块形成”。
斑块分为三种,软斑也叫“不稳定斑块”,它就像河沟里的流沙一样,很容易被血流冲走,很容易改变位置,危险系数较高。硬斑也叫“稳定斑块”,它就像河床上的胶泥,和血管壁贴得很紧,不容易被冲散。但尽管如此,依旧不能忽视它的危险性。混合斑,顾名思义,就是“软斑”和“硬斑”的混合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斑块如何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因素都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液中过多的脂质沉积于受损血管的内外膜夹层间血管壁,形成早期的脂质条纹,经过多年的进展,最终发展为粥样硬化斑块。当血管内膜拱起的程度越来越大,就促使内膜管腔变窄,血流的速度受到挤压阻滞,亦变得缓慢。时间越长越严重,直到斑块脱落,引起脑部阻塞,出现“中风”,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颈动脉斑块在哪些人群高发
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呢来说,斑块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一般来说,年龄超过40岁、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酗酒、吸烟、熬夜、肥胖等),斑块会加速生长。另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也要警惕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判断斑块是否容易脱落
颈动脉彩超是颈动脉斑块最常规的检查方法,可对斑块进行厚度和长度的测量,根据回声的性质对斑块成分进行初步的判断。CT血管造影可以清楚显示头颅动脉的斑块和狭窄程度,测量斑块体积、构成和类型。而三维超声和高分辨多序列磁共振,可以对颈动脉斑块实现立体测量,能更清楚地鉴别其中斑块的成分,从而识别出易损斑块,进一步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现异常就必须要治疗吗
发现颈动脉斑块,是全身动脉硬化的标志,但这不意味着患者必须马上吃药。如果只发现内中膜增厚,但血脂不高、无头晕头痛等脑卒中症状,不建议药物治疗,但需要控制危险因素,比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并戒烟、限酒、减重等。
如果斑块比较大,颈动脉狭窄程度>50%,那么,无论血脂高不高,都建议服用降脂药,使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若患者同时伴有其它的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则需进行相应的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斑块形成后可以逆转吗
颈动脉斑块一旦形成,绝大多数不可逆,降脂治疗可以阻止新的动脉斑块形成,但不能消除已有的斑块,通过药物可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进展。他汀类降脂药不仅可以降血脂,还有防止斑块进一步扩大、稳定斑块的作用。阿司匹林也可稳定斑块,防治斑块脱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需要做手术吗
如果颈动脉斑块很大,颈动脉狭窄程度>50%(中-重度狭窄),同时伴有脑梗死时,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了。目前手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血管内的斑块剥离出来,叫做“颈内动脉剥脱术“。还有一种是通过导丝,在血管狭窄的地方放一个支架,把血管撑开,叫做“支架植入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体检发现斑块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对于不合并高危因素的人群,初次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最初2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观察斑块有没有增大、是否稳定;若2年内保持不变,改为一年复查一次。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去除高危因素,如对于高血脂的患者,一般需连续服用降脂药3~6个月,每6个月~1年复查颈动脉彩超,并抽血化验血脂及肝功能,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服药。
最后,必须要提醒一下,保护血管,最重要的并不是药物,更不是手术,而是平时健康的生活习惯哦~
注:文章部分观点来源于《中国头颈部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
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1799帖
马医生推荐
?10个中国成年人3个颈动脉硬化,没症状≠没危险
?注意这5中典型的中风前兆
?隐匿的中风杀手——房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