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周末,我参加了一场教育论坛。
我对参加线下一直是挺有信心的,你给我两个小时我都能扯满。如果带问答,一个下午也没问题。潘玮柏有首歌怎么唱来着?“喔喔,是谁抢走了我的麦克风,没关系,我还有我的喉咙,哦哦……”
但这场出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先生,制霸全场。三分钟一说,现场就热闹了;五分钟,现场就自发鼓掌了;台下的家长有拍大腿的,有感慨的,有沉思的,本来玩手机的都关机了。
在会场上有这种功底的,要么是做微商的,要么是真有共鸣的。张校长不带货,显然不是做微商的。
别的嘉宾都温文尔雅,谆谆教诲,说一二三四,台下的家长感觉都要记笔记,感觉“自己还有要提升的地方”;而张校长气势磅礴,感觉就是“记啥笔记,想明白才是硬道理”。
二
例如,满大街的文件精神里,都写着“要符合教育规律”。但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你拉一个学校校长,直接问他这个问题,两眼一抹黑的有一半。张校长说,教育规律,就是在教育中成功的大概率事件。
有意思的是,老先生突然话锋一转:
“既然是大概率事件,符合规律的不一定人人都成功,不符合规律也有可能成功。”
有些记笔记的眼看就要把笔扔了。然后老先生就认认真真举例子:
“比如我们学校里,有个孩子,小学读书平平,也没有读什么奥数,看起来压根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天赋,家里也不鸡血,也没什么紧迫感,一切都平平无奇——然后到了初中,奇妙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对数学感兴趣得不得了。到了什么程度?他母亲找我,说她儿子一天不做几道数学题,就浑身难受。”
张校长一拍手,哎呀,这个事情太神奇了。孩子他妈你别着急啊,这是运气来了啊。随后让孩子参加全国比赛,顺利捧回了二等奖。
“在座的家长,你们能有这样的孩子吗?”
家长们纷纷摆手。说哪里生得出这样的啊,我们的孩子,一天不错几道数学题,才会浑身难受。
“这当然不是规律,所以不符合规律也有可能成功。”反过来,“符合规律也有可能不成功”。
潜台词是:看到一些新闻个案,励志故事,就去说“这是教育的成功”“这是教育的失败”,肯定不是一个成熟的评价。
三
例如,永不落幕的“起跑线”问题。
在他看来,教育的问题,“不是输在起跑线上,是后来跑不动!”——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所有关于学习的发力都在“大学前”,从幼儿园就开始使劲儿读使劲儿比,考到大学就完成任务了,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
完了,刚要发力的时候不发力了。
“人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到什么程度进行评价,应该有规律。”
小学阶段的评价,为什么等第制好?因为它的学习目的是目标达成,不是选拔,到了这个目标就可以了,多一分、两分没有意义。
“要有意义的话,复旦大学直接去小学招生嘛!”
“我小时候不是ABC,但也是1分到5分,道理不是一样嘛!”
后面的评价也是讲究这个规律。虽然老先生没说,但要补足并不难:
初中以后,仅仅“目标达成”就不够了,要看到孩子的“专业可能”和“深造方向”,所以需要具体的分数排名作为标准;到了大学,需要看到职业对接;上了班,还要看到发展规划……
大家都说“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在意起跑线”,但刚刚跑到20出头,踏上工作岗位,就开始不读书不学习了,天天刷刷短视频看看爽文网上打打口水仗了,这还是长跑吗?这分明是原地躺下了嘛!
与其焦虑起跑线,不如焦虑广大人民群众跑到一半退赛的问题。
四
再例如,高频的改革问题。在我们家长看来,简直每年都在“摸着新石头过河”。
老先生也很通透:
“知识与技能第一个就是成绩,如果你改革,影响他们成绩,这个改革不要改了!家长也不会鼓励,但是光有成绩是不行的,这两句话应该是并存。”
对待家长的提问,老先生相当“不温柔”。在他看来,许多问题“不存在”。
教育天然就是有差异性的。同样一套拳打出去,就是有人学的快,有人学的慢,有人非但学会了,还改进出了一套无敌武功,所以,你去信什么“做了这几件事,就能和他一样”,就是犯傻。
“人的差异实在太大了。所以只能说,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
这倒点出了教育的特质——如果某个学习能让大家达到整齐划一没有差异的效果,那大概率不是什么有价值的教育。
看着家长们又怅然若失又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我居然有些佩服。
要知道,在这种场合,不肯给“药方”的专家,比急着给“药方”的,稀缺得多。
一个背景声
我的戏份……哎以后再说
上面这个小课还开了25元的拼团
点击“阅读原文”是我给小朋友的博雅学习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