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下班焦虑症”么?
不是快要下班工作还未做完的焦虑,也不是下班后还要继续加班的焦虑,而是,一天工作结束后,当你在家躺倒时,此刻反而开始焦虑。
忙,是现代人非常直观的感受。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如果有创业的朋友,那么,这种感觉恐怕会更加强烈。
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从早起挤地铁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天24小时,8小时上班,8小时休息,8小时娱乐,这太理想化。真相是,我们花远多于8小时在“搬砖”,花远少于8小时来睡眠,以及挣扎着享用剩下的被严重压缩的娱乐时间。
因此,很多人习惯一下班,就呈“解脱”状,或匍匐在床上,或出去各种嗨,完全没有为“进步”留出时间。结果,死工资实现了“千年不变”,看似每天很辛苦,依旧收入平凡。殊不知,下班后的黄金2小时,正成为决定你未来收入和人生高度的关键……
在下班焦虑面前,几乎无人幸免
1案例一:Mr. Wang
"我是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生活在四川南充市附近的一个镇子,南充应该属于三四线城市了吧,我做着一份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在镇政府管理档案。
下班后我有时间做饭、健身、遛狗,从抖音最美小姐姐、最新的娱乐和社会新闻到最火的电影、电视剧。
我也不太会为“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样的问题犯愁,下班到点回家,一年加班的天数寥寥可数,当然,KPI、创业、融资x轮这样的词语离我很远。
我这样的工作状态在我父母以及家里长辈的眼里绝对是“人生赢家”,工作稳定、五险一金齐全、周末可以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太操劳、齐齐整整,生活美好。
但这样“身在福中”的人却会和朋友抱怨,都说“下班后的2-4小时决定你未来人生的高度”,我下班时间倒不缺,但就是没什么动力干“正事”,周围的人都如此,总觉得在虚度生命。
"
2案例二:Miss Chen
"我绝对属于996一伙人里的一个,甚至更夸张。一日三餐基本都靠外卖小哥,不然估计会饿死。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怎么见过太阳和夕阳,特别是到了冬季。几乎没有完整的双休,更不可能实现完整的节日长假,节假日也身在景点不忘工作,办公室才是我的家or伴侣。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健身打卡、有人烘焙、有人一杯清茗配书雅坐,我也想,但又感觉如此不真实。
我到家后结局通常是妆都懒得卸倒头就睡。
但即便如此充实忙碌,下班后的深夜也会和朋友抱怨焦虑:
都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让他忙死”、“让他没时间学习”,工作让我这般充(负)实(荷),我却如此心慌。
"
下班后的时间安排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生活总是这样痛苦吗?还是只是童年如此?”
“总是如此!”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台词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就是一个在艰难痛苦中不断摸爬滚打,在焦虑挫败中不断寻找出路的过程。幸运的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
你不必自己一次次痛苦跌倒,一次次痛哭流涕,一次次被迫在苦难焦虑中成长。
那些你立下的flag:要减肥,要早睡,要剁手,要学好英语......都去践行了吗?还是说你等着某一天幡然醒悟,然后开始懊恼,开始焦虑,开始后悔。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说,“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
你不服气,你不想做无谓的懊恼,不想仅仅只是后悔不迭!
那就愿你温柔又坚定,有智慧有力量,不放任自己的懒惰、不放弃自己的斗志,勇敢地迈出打破各种flag的第一步。
想减肥,就下次看电影时别点“肥宅快乐水”;想早睡,就睡前别拿手机刷刷刷,刷到停不下来;想剁手,就用账本记账,用“断舍离”给自己洗脑;想利用零碎时间学好英语,就狠心立个切实可行的flag执行起来。
你下班之后,多数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
是看电视?玩游戏?还是只是躺在床上,对着手机浏览碎片化的文章和信息呢?
这些做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能力获得增进,从而让自己创造出来的价值最大化,那这些做法还远远不够的。
正如有句话:拉开你与别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在于下班后的时间你去做什么。
我们当然没必要时时刻刻给予自己这么大压力,但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获得相应的回报,对我们的人生只有益而无害。
图:chanmuyu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一想到学习就头痛了,原因就是不知道要学什么和怎么学。
既想学习管理技能,又想提升自己的口才,甚至还想掌握英语会话,用以应对以后可能遇到的挑战。
什么都想学,却又不知道怎么去学,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到,这正是大多数人的困扰所在。
所以在开始行动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哪些地方,是你最迫切想要改善和提高的。然后以此为目的,构建你的学习安排。
坚持把时间花在刀刃儿上,确实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什么是“充电”?
也许等你在若干年后终有一天,才会明白很多职场上的升职,靠人际关系修为要远多于业务技术能力。
不是说硬实力不重要,而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领导提拔你成为管理者的充分条件绝不仅仅是你优秀的技术水平。
所以,关于“充电”、“做正事”,我们要有一个广泛的解读:
读书、考证、学新技能是充电,周末陪领导打麻将吃饭,和领导家人一起搞亲子游,和同事在酒吧谈心约饭局,何尝不是“充电”?
你的“充电”是一时兴起、效仿周围同事的做法,还是早有计划,想法成熟之举?
也许刚开始并不能很好地安排下班后的时间,或者效率不高,或者盲目没有目标,不妨像我们这位网友一样列一个小小的list,就会一目了然,也会更好地鞭策自己将下班后的时间充分利用好。
1.目的和任务目标(期待的结果)
目的:下午六点上健身课,晚上回家后看半本书。目标:高效充实地度过今天的下班时间。
2.实际结果
健身课上完后,人开始犯困。回到家后无心看书,看了二十分钟电影。
3.亮点和不足
是以自己感受为标准的,自己感受到了不满意就是不足,自己感受到了满意就是亮点。亮点是自己下班后的时间利用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不足是明明知道做某些事对自己好,却还是输给了惰性。
4.本质原因分析
问自己5个为什么没准就知道了,一是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二是不了解大脑对任务的分析。某些时刻过多的任务安排,绷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5.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同一天晚上不要安排两个大任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常积累更重要。
进阶版本:6.列出任务时的假设
当时,之所以会制定这个任务的假设是什么?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些原因就去随意假设呢?假设:自己精力始终充沛。原因分析:忘记了低血糖的人运动后容易疲惫。
7.经验和教训了解自己,欲速则不达。
关于下班后的焦虑,无论是小镇青年还是996人士,《星球大战》中有句台词说得深得人心:
Anakin, this path has been placed before you. The choice is yours alone.阿纳金,路就在你脚下,你自己决定。
来源:搜狐、壹心理、简书、LinkedIn等
编辑:巴塔木
推荐阅读:
·中国网民,地球上收入最高的群体
·最权威!可以救命的乳腺癌防癌指南!快转给你最爱的她!
·你今天“鸡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