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闽国,五代十国之一,公元 10 世纪建立并发展于福建的独立王国。由于远离中央王朝,加之史籍匮乏,闽国的历史一直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
美国汉学名家薛爱华第一部出版的汉学专著《闽国》,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跟随研究的深入,闽国的自然风光、朝堂秘闻、艺术信仰渐渐清晰,一个造就了闽地开发史辉煌篇章的国度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闽国》一书中对王氏家族几位成员的画像:勤俭朴素的开国者王审知、骄奢淫逸的守成者王延钧、淫乱后宫的皇后金凤……让人不禁感慨,真实历史的猎奇程度比之文学创作更胜一筹。
闽地图 筚路蓝缕的开国者 —— 王氏三龙 9 世纪末期福建闽国的建立者王氏兄弟,本是光州固始县农民之子,其地今属河南。王氏兄弟起于草莽,以盗贼身份而成功晋身,或者用好听一点的话来说,他们是自由的雇佣军,但是他们最终将闽地富饶的土地和优良港口据为己有,并将其作为不动产传于诸多子孙。 很多年后的 945 年春天,李仁达,这位曾短暂继承王氏兄弟遗产的狡黠的投机主义者,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这三兄弟:“昔王潮兄弟,光山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 王氏三兄弟的名字分别为:王潮、王审邽和王审知。在他们的行伍生涯中,早在永久定居福建之前,他们就被战友们合称为“三龙”。 有关王审邽,我们所知甚少,知道他除了“喜儒术”,还庇护过当时来闽避难的文人。 王潮,字信臣,在王氏三兄弟中最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较为完整的记载,但除了记载他以泉州刺史的身份,成为被合法授予福建官职的第一位王氏家族成员这一重要事实之外,其他信息很不充分。他的仕途始于固始县县史。后来攻克泉、漳、汀、福、建五州,同样也归功于他。他的部队据说军纪严明,并非蛮横暴虐之徒。但是,他从未登上王位,他把这个荣誉留给了自己最小的弟弟、闽王朝真正的建立者王审知。王潮死后被追赠司空,葬于泉州南安县龙盘山下。著名诗人黄滔曾写过一篇纪念他的碑文,明代下令每年到其墓前祭祀。 王审知字信通,但军中将士皆呼其“白马三郎”,因为其惯骑一匹白马。据说他长相雄伟,方口,高鼻梁,传统上认为这些外貌特征与长相雄伟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身高七尺半。在开始自己的冒险家生涯之前,他的事迹毫不为人所知。 终其兄王潮一生,王审知事兄忠诚,即使因有过失而受兄捶挞,他也从未表示不满。他执掌大权后,也从未放弃在军营中养成的朴素生活方式。他的节俭是众所皆知的。作为闽国国君,他坚持穿麻鞋,坐在从未修缮过的简陋宫室里处理公私事务。有一个很典型的故事:有一次,他的丝绸裤子破了,他随手从滤酒的布袋上撕下一块布来补裤子。 尽管他前半生以盗贼为生,但却不残暴,事实上,他“宽刑薄赋”,而且全力追求优雅的举止,珍视与文士学者的交往。他的美德为后世所称扬,也引起了唐王朝的注意,因此朝廷下令在侯官县王氏家庙中为王审知立碑,以表彰其功德。获得这一殊荣以及后来的其他恩遇,原因主要是他在大唐王朝日薄西山时仍然忠心不二,虽然此时他自己完全可以保持不容置疑的独立和尊严。 925 年他去世时荣耀满身。其后数年间,他的遗体被数次移葬,但其最终的长眠之地据说是在侯官县的“莲华峰”。传说这位国王的墓曾在 1429 年被盗掘,金手镯、玉腰带、玻璃碗和王审知画像都被盗走。
王审知(862-925) 王审知的一些战友,只能根据这些人的坟茔位置而确定,但关于他的几个追随者,我们略知一些。他有一个侄子,幼而孤,由他抚养成人并视如己出。这个侄子奉献其前半生,力求让王审知更有道德号召力。
这个年轻人名叫王延嗣,是一位正统而纯粹的儒家。他曾试图劝说王审知不要接受“僭伪”的后梁的册封,他甚至提议南方诸国联合起来,共同恢复李唐王朝。他指责王审知遣使渡海向后梁纳贡,称这是浪费民脂民膏,尤其是许多财物都在海难中丢失。他的这些建议,就像他曾试图劝说其养父不要支持佛教一样,都未被成功采纳,但至少他与王审知最后决定不篡夺大唐帝国的尊严是有关系的。在王延翰即位之后,他隐居于延平附近的山里,改姓为唐,以纪念前朝。南唐攻陷闽国西北部之后,他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业,最终入宋,任职于宋廷。 另一位王氏家族成员,是王审邽之子王延彬,他继任其父在这个南部港口城市的职位。虽然从政治史角度来看他并不重要,但是,他鼓励泉州港开展国际船运,却值得铭记。他被人们记住,主要是因为他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对文学之士的庇护。当他饮酒过度,不堪其苦时,他会往身上倒几斗龙脑,然后就能睡到次日正午。究竟是这种昂贵的解药让他一睡至斯,还是单纯因为他睡眠质量高,我们今天无法确知。他以“云台侍中”的名号被后世记住,因为他被葬在云台山。 率先追求皇位者与他遭雷劈的皇后 王延翰,字子逸,王审知长子,他是王氏家族中第一个公开追求皇位的人。据记载,他身材高大,“美皙如玉”。他的品行似乎不及其长相,因为史书描写他“骄淫残暴”,并且确实也有他骄奢淫逸的证据。他蔑视他的弟弟们,尤其是泉州刺史、后来的闽国皇帝王延钧,以及建州刺史王延禀。他与王延禀失和,源自他要求王延禀为他搜罗美女以充后宫。这个要求与他的“多选良家子为妾”的政策是吻合的。 王延翰酷爱年轻美丽的女子,对那些被他选中的女子而言,这却是不幸。其妻崔氏,据说既丑且淫,为人残忍,她忌恨丈夫在王审知死后就冷落了自己。据记载,她把那些长得最漂亮的对手幽系于别室,给她们戴上脚镣,用木板雕刻成人手的形状,击打她们的面颊,还用铁锥刺扎她们。据说她还将其中一些女子用白练绑缚起来鞭打,直到鲜血染红白练方才作罢。
据说,在这些暴行之下,一年之内,就有84名女子丧命。甚至有人说正是这个泼妇用毒药害死了(她的公公)王审知。关于她的死有两种说法,都符合恶有恶报的原则。一种说法是她被晴空雷霆击毙,另一种说法是她被邪祟索命而亡。 王延翰抛弃乃父那种朴素的生活方式,正式自立朝廷,并自封为闽王,他所实行的各项礼仪制度,都是依照真龙天子的标准。但是,他的部下还是称呼他为“殿下”。这个可耻的君王在位时间很短就被他的弟弟们杀死,埋在都城西南的太平山,这一时期许多著名人物的墓地都在这里。
自称大闽皇的王延羲于永隆四年(公元942)八月铸“永隆通宝”铁钱 “闽国皇”王延钧与“引郎入帐”的皇后金凤 死后被追谥为闽惠宗的王延钧,为人野心勃勃,骄奢淫逸,至少在其晚年时期,患有癫狂病。他常被历史学家拿来与其父王审知对照,尤其是他在宫室建造上耗费巨大。他的王宫完全按照帝王的标准来修建,府库中备有帝王典仗。但是,他即位之后“追尊父祖”,只“立五庙”,这似乎体现了他的些许谦逊,尽管按照周制,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他追谥父祖,看似符合礼制,然而据一则逸事记载,节制有度、忠于唐朝的王审知曾托梦谴责王延钧以皇帝御服披在审知庙上。 又据说王延钧最初打算使用“闽国皇”这个简略的称号,走中庸的路线,但遭到翰林院学士周维岳谏阻,周维岳说,如果可以简称“闽国皇”,那么他也可以用“翰林学”的称号了。 如果这是谦逊的话,那么,这与王延钧礼敬邻国的国策也算得上一以贯之了,这一国策乃是有鉴于本国地处偏远,国境狭小,也使闽国在王延钧统治期间和平安定。王延钧似乎对其庶母、王审知的妃子黄氏产生了感情。传说王延钧曾造访她的家乡,并赐其地名为“锦里”。这个村子在南安县灵秀山下,这位妃子就葬在这里。 这个新兴王国朝廷上有一位更为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薛文杰。他凭着充实府库珍宝的机巧进言而得宠于王延钧。他先任中军使,现在成了国计使,并且能对皇帝的想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薛文杰能够使其主子相信王室其他男性成员试图谋权篡位,生性多疑的王延钧就将这种压抑转嫁到其他王室成员身上,结果,他的一个侄子王继图出于愤怒,真的谋划反叛。他的谋划被发觉,与其他千余人一同被处死刑。
薛文杰自己也不得善终。这位狡黠的财政官员曾打造了一款槛车,用来转运罪犯游街,槛车的底部和顶部都嵌有铁刺,不幸的犯人稍一动作,就会被铁刺刺伤。薛文杰是这一设计的首位使用者,为了平息叛军的怒气,他被投入槛车接受惩罚。
王延钧妻妾甚多。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清远公主,南汉国君刘岩之女。这位夫人去世早,于是他又娶金氏为妻。金氏德行高尚,然而对王延钧却没有吸引力。最终,他迷上了王审知生前的一个侍婢陈氏,纳其为妃子,封为淑妃。这名女子便是鼎鼎大名的金凤,被史书描述为“陋而淫”。 但是,和杨贵妃一样,她激发了历史学家和传奇小说作家的想象力,因此,对于她的记载比闽国其他女性都要多。和杨贵妃一样,金凤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的亲属陈守恩和陈匡胜二人,都被那位沉湎女色的皇帝提拔为殿使。 1935 年三月,王延钧册封金凤为皇后。但是君王打错了算盘,他这位急不可耐的多情的皇后,先后从出入宫廷的常客中找了两个情人。第一个是归守明,他是皇帝身边一个英俊的随从,通常被称为“归郎”。这件事发生在 935 年十月。归守明后来又撮合百工院使李可殷与皇后私通。皇后红杏出墙众所周知,却没有人敢向疾病缠身的国君透露。李可殷是九龙帐的制作者,他和归守明在九龙帐内度过的良宵,要比他们的皇上主子还多。九龙帐本该用于皇帝的床笫之乐,有一首歌谣却描写归郎他们在这个大帐内的欢会,流传甚广,“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 在延钧病重期间(935 年七月),太子与宫人李春燕私通。接下来,这位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帝)通过陈金凤向他父亲索要李春燕,王延钧并不情愿地给了他。有一次,皇帝在大酺殿设宴款待军士,大醉之后,产生了幻觉,仿佛看到其养兄延禀的鬼影。这时,太子王继鹏雇用的刺客李仿,深信皇帝已经精神失常,于是将皇帝、皇子王继韬、皇后陈金凤和无人惋惜的归郎一并杀死。宫女们对她们的主子应当还是有感情的,叛乱的士兵刺伤了皇帝,皇帝躺在地上,正痛苦地颤抖,但并未死亡,于是这些宫女“不忍其苦,为绝之”。
本文选自《闽国》第二章“朝堂”,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小编增加了小标题,未保留注释,对部分内容稍有删节。
推荐阅读
汗青堂 035闽国The Empire of Min[美] 薛爱华 著, 程章灿 侯丞相 译
后浪 X 楚尘文化丨上海文化出版社
著名汉学名家薛爱华首部汉学作品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历史的专著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点击上图或阅读原文都可购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