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我数到三,再不过来,晚上别想吃饭了!”
“不听话,你没什么好果子吃!”
“再不回家,以后就别想回家了!”
“再乱跑,警察要来抓你了!”
“不睡觉,马上大灰狼就来抓你!”
以上这些威胁孩子的话,父母几乎都曾说过。
因为这招有时候真的很好用,他能让调皮捣蛋的孩子,立马乖乖听话。
实际上,威胁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1
威胁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威胁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有位家长留言,每次孩子不吃饭,奶奶就会说:“你吃不吃?不吃,马上奶奶叫医生过来给你打针。”
孩子一听这话就急得哭,然后边哭边吃。奶奶很满意,每次不听话,都拿这个威胁他。
副作用是孩子现在特别恐惧医生,看见白大褂就发怵。
像这样的威胁,往往会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很多孩子对一些人和事的恐惧,如警察、医生、鬼怪、黑夜、陌生人,往往都是这样被吓出来。
更残忍的事是拿遗弃威胁孩子,比如妈妈不要你了、妈妈不喜欢你了等等,它能换来孩子短暂的听话,但实际上孩子内心极其恐惧。
他们无法辨别父母话中有多少情绪成分在,所以无法知道真假。如果孩子听你的话了,说明他把你的话当真了。
这种“被遗弃”的恐惧,会让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
他们时常担心妈妈是不是不要自己了:去幼儿园担心爸爸妈妈不来接、去爷爷奶奶家没一会就要找妈妈、和小朋友玩,玩一会就回过头来看妈妈在不在。
威胁孩子,看着省事,其实得不偿失。
2
威胁让管教越来越难
父母的威胁其实不会真的兑现。
比如孩子在小区玩,你对孩子说:“你再不回家,以后就别想回家!”可孩子多玩一会再回来,你不可能真的不让孩子进家门。
父母对孩子的威胁,大部分的时候都做不到,只是一时情急,什么我不爱你了、你永远别回来、以后就别想吃饭......最终都变成了吓唬孩子的伎俩。
别看孩子小,他们是很聪明的,时间久了,他也明白父母只是吓吓自己,并不信任父母,对你所说的威胁,越来越不当回事,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反抗。
曾经引起讨论的美国虎妈蔡美儿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有天她陪孩子练琴,女儿不配合,一边生气一边乱敲打琴键。
为了让女儿听话,她威胁道:“你看外面下雪多么冷,你再乱叫,我就把你丢到外面去!”
原以为这一招能让女儿乖乖就范,可没想到女儿真的打开门,穿着单薄的衣裳就出去了。
面对这一举动,妈妈慌了神。因为她根本不忍心看着孩子在外面受冻,她跑去让女儿进来,可孩子坚决不肯,最后她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把女儿哄进了屋里。
对于不吃父母威胁这套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父母在退让。
并且他们在孩子心中变成了“纸老虎”,立下的规则也就形同虚设,对孩子的管教只会越来越难。
3
给孩子可行的后果
不可否认,孩子不配合时候,真的很让人头疼。
但是除了威胁,还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孩子不肯听你的,你可以警告他或者跟他说清楚后果,只不过这个后果一定要是可行的,而不是那些根本做不到的威胁。
比如,你和孩子去逛超市,那在去之前就和孩子商量好,这次能不能买玩具?买几个?如果这次你不打算给孩子买,那就和孩子说清楚原因。
告诉孩子,如果在超市里看见玩具就哭闹,我们马上回家,而且这个月都不能带你再逛超市或者再买玩具了,并且说到做到。
设定合理的后果,远比威胁更有用。
父母对孩子说那些恶狠狠的威胁,不仅仅是一时的情绪管理失败,也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就忍不住按照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乖、听话、讲道理,看到他身上的问题就忍不住生气暴躁。
然而,每个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且复杂的过程,越心急,结果可能越糟糕。
在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请一定将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当做前提。
关于作者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
推荐一个【6岁以上孩子】的家庭教育号
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
↓↓↓
育娃有方
微信号:yuwayoufa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介绍:专注6岁以上孩子的儿童心理,儿童健康;指引父母如何养、育、教、管孩子,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