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起来,我属于那种从小自发喜欢读书的人。而我说的书,或者说最喜欢的书,是自己感兴趣的,非外界强加的,自己选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没有考试压力,没有功利心,全由好奇心自然驱使,能静下心来读这样的书,很容易进入心流(flow)、忘我的状态,是人生体验里一种很大的幸福。
比如小学时看《故事会》、《故事家》、《漫画大王》、《郑渊洁童话》……初中时看《从地球到月球》、《莎士比亚戏剧集》、《蒙田随笔》、《福尔摩斯探案集》……高中时看《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围城》、《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传》、《高老头》、《静静的顿河》……反倒大学很多时候选书会考虑书有没有用,是不是有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还是会选自己有兴趣的,比如《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集》、《创造学》,还有一些真的记不清了……硕士时,读了不少专业书,但所谓的闲书、杂书很多淡忘了,印象比较深的是余华的几本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可能这个阶段已经觉得时间不够用了,为了完成学业,花了更多精力在专业方面。读博士的时候,尽管很忙、压力很大,但又开始抽时间读“闲书”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尽管似乎越来越忙,但有了手机、电纸书、Ipad这些便携设备,和很多方便读书的App,看书其实是更方便了。《三体》、《白鹿原》、《一句顶一万句》、《蛙》、《丰乳肥臀》等等,还有最近读的《图灵传》、《特斯拉传》、《李光耀传》等书,其实都是在手机上读的。
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应该多半是在找理由,因为只要你想读,总是可以找到时间的,尤其可以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相信如果拿出十分之一看电视、刷微信、刷短视频、玩游戏、打麻将的时间用来读书,我们国人的阅读量会翻倍,甚至翻很多倍。有人说读书太费眼,那么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走路、坐车、做家务、睡前睡后不用眼睛,只用耳朵听书。有人说书太贵,买不起,其实现在有很多免费的书可以读,图书馆的纸质版,手机上的电子版,应有尽有。所以,不读书、少读书的理由可以很多,但真正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知书的好,二是懒得读。
我不喜欢劝熟人多喝酒,却喜欢劝熟人多读书,尤其像《三体》、《平凡的世界》和《活着》这样的书。因为从小了说,读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获取知识和经验,增长阅历与智慧,平添淡定和从容,有时还可以像坐上时空穿梭机穿越历史,体验不同的时空与人生,比戴上3D眼镜在IMAX里还要真实爽快。若往大了说,我觉得文字应该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每一代人的生命时间其实都很短暂,所能产生的智慧贡献也很有限,唯有一代代人的累积传承,才能使后人不断在前人的肩膀上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而书籍,就是承载文字和智慧的主要载体(过去主要以书籍为主,现在和以后当然不限于书籍形式)。书籍记载了前人的智慧结晶、经验教训、悲欢离合、艺术文化,当然,也有夸张扭曲、胡编乱造、害人不浅的书,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需要有质疑精神,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
大概在2016年初,我曾做过一个十几人的小调查,问正在读硕士和博士的师弟师妹,结果过去一年中读过一本“闲书”的都寥寥无几。后来也问过不少身边人,发现自觉读书的人真不算多。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和反省,但这次就不深究和评论了。
总之,我只想告诉和建议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同时也自勉,继续保持好奇,继续读书。
最喜欢雪莱认真读书的样子,超可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