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至暗时刻。
一个故事
1996 年,一个叫马云的年轻人,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四处推销自己的网络产品,屡屡被拒。
那时的国人,对什么是互联网都知之甚少,更不用提哪门子的网络产品了。马云颜值不佳,个头也不算高,走到哪都被当成骗子,被人扫地出门。
在漆黑的夜晚,当马云又一次被人推搡出门时,他盯着外面如墨的夜色,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时光弹指一挥间,指针转向了 2019 年。在 9 月 10 日教师节、阿里巴巴 20 周年,也是他的生日当天,马云正式卸任,从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巨头,变回一名教师。
一代英雄就此落幕,不知道江湖会否还有他新的传说。
其实早在 2018 年的同一天,马云就通过公开信的形式,宣布自己会在 2019 年卸任。此举甚至引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好奇。
后者直言不讳地询问退休原因,而马云的回答是:
“总统先生,我不年轻了,昨天刚好在俄罗斯过了 54 岁生日。我创业 19 年,做了一些事,但还有更多热爱的事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
每个耀眼成功的背后,都是数不清的努力,和指望不上别人的辛酸。
回到文章的一开始,如果 1996 年,马云放弃了,那么,故事会被改写吗?
也许你会说,这世上的创业者千千万,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马云的。
你说得没错,那些曾经拥有晦涩人生的人,不是都能成为马云、成为任正非、成为雷军。
就算我们不能达到他们的高度,那么,能否一窥他们共同的特质,快速成为自己心中的优秀人士呢?
也许日本作家户塚隆将的《麦肯锡精英这样实践基本功》,可以帮到你。
户塚隆将曾经在哈佛商学院攻读过 MBA ,也分别在高盛(全球最强的投资银行)、麦肯锡(全球最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参与企业的跨国收购等战略顾问工作。
多年的耳濡目染,让他既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又能深入浅出的分析、归纳、总结知识,将优秀人才共有的特质,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工作方式等总结出来,并视为我们迈向杰出的“基本功”。
三项基本功,助力你成为职场精英。
这三个基本功就是:
建立自信、拥有责任感、设定人生目标并勇于坚持。
01建立自信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
“马上年底了,今年定的目标又没完成,好挫败。”
“看着朋友圈,有的人去大城市发展了,年薪 20 万+;有的人恋爱了,每天神采奕奕。我却做着 996 的工作,过着糟糕的人生……”
别怕,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只你一个!每个人都想要做好,都想和别人比较,不如别人就悲观失望,不停地攻击自己,最后陷入的负面循坏里,无法自拔。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错误想法,“我几次做不好=我一定很失败/我糟透了/我一辈子就这样了”
大家很容易把一时的不容易,等同于自己能力不行的“习得性无助”里,从此丧失信心,得过且过。
其实,打击、否定自己,并不会鞭策人进步。而不断认可、鼓励、肯定的氛围下,人们会建立起自信,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公正评价自己,才能把事情越做越好。
如何建立自信的小妙招:
1.比约定时间,提前 10 分钟到达。
2.关注自己的身体管理,就算工作再忙,也不能因此连续加班。
3.紧绷的小腹让我们提升自信。
4.注重外表管理。
5.该休假就休假,好好休息是为了好好工作。
6.利用周末进行自我投资,提升自信。
7.全情投入工作和学习,提高效率。
8.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
02拥有责任感
户塚隆将在哈佛商学院时,曾经参加过很多次社团、班级的竞选。和他原以为的场景不同的是,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积极参选。
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中庸”的思想十分盛行。所以户塚隆将原以为,大家都会有赖于别人推选。就算选中了自己,也要用谦虚的口吻再三退却,实在推脱不掉再无奈地接任。因为在我们的传统眼光里,领导都是“人上之人”,只有这样才不显得傲慢。
而哈佛的学生不同,他们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学生积极地参与竞选,抱着“通过自己率先的行动,承担更多的风险,带领团队为整体的结果做出贡献”。
而在团队中的其他人,也不仅仅只限于追随,而是都把自己当领导,发挥自己的领导力,“自发思考、自发行动、承担风险,为促成组织的成果做出贡献。”
早在 20 年前,曾经的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曾经带着团队去韩国参观一家面粉厂。
他惊奇地发现,这家面粉厂的员工仅有66人,但是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 1500 吨。
而希望集团的一家面粉厂,员工有 70 多人,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只有 250 吨。
两者相比,韩国工人的效能是中国工人的 6 倍多。
经过观察,刘永好发现:
韩国工人很主动,手脚麻利,很少出错,大家也都有“补位意识”。而中国工人,训练不到位,经常出错,手忙脚乱,易出错还总得返工。
这就是团队中每个人,是否都有领导力、主人翁意识的差距。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团队中能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领导力,而不仅仅是一个追随者。那么,假以时日后,你可以收获成长就不是难事了。
也许你会说,公司/单位就给我这么一点工资,还让我操那么多心,我才不干呢!
但请不要忘了,人生本来就是宽门和窄门的结合。
你现在处在窄门之中,并不代表你以后的状态会一直如此。如果当你的人生宽门出现时,你脑袋空空,全无准备,那么再好的机会也会溜走。
2006 年,斯坦福大学的行为心理学教授德韦克,经过多年研究,在自己的经典著作《终身成长》中,阐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顾名思义,固定型思维模式强调的是能力和天赋,且相信这些都是一成不变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强调的是通过努力达到目标。
如果我们一直用固定型思维看待问题,那么就会趋向保守、谨慎、不敢轻易尝试。而如果我们转换思维,将“终身成长”内化成自己的习惯,那么人生就是一段升级打怪的旅程,永远充满着惊喜。
03设定人生目标,并勇于坚持
几年前,哈佛大学有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中,27% 的人没有目标;60% 的人目标模糊;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 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经过 25 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现状与当初制订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正关联。
27% 的没有目标的人,大部分都属于社会最底层,都生活得贫困潦倒,喜欢抱怨一切。
60% 的目标模糊的人,基本属于社会底层,有安稳的生活,但没什么突出的成绩。
10% 有清晰但目标比较短期的人,分布在社会的中上层,多是律师、医生、高级主管等。
3% 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他们大都活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成了金字塔顶部的人,如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
作者户塚隆将,在进入哈佛商学院后,就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寻找自己毕业后的人生目标。
因为哈佛人需要的,并不是自己以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而是在余下的人生中,能够指引自己方向的长期目标,对自己来说尤为重要的东西。
04穿过黑暗,会有光
“
“人要经历一个不幸的抑郁症的或自我崩溃阶段。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昏暗的收缩点。每一个文化创造者都要经历这个转折点,他要通过这一个关卡,才能到达安全的境地,从而相信自己,确信一个更内在、更高贵的生活。”
——黑格尔
”
马云在辞任演讲中说,感谢这伟大的时代,感谢这个国家,感谢这个了不起的城市。
曾经有人问马云:这么多年来,这么不容易这么难,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
马云回答:“我没觉得不容易,因为我每天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我知道前方等着我的是什么,我坚信,我们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就算我不成功,也会有人成功的。”
我们如此渴望成功,渴望有钱、渴望更瘦、渴望更美、渴望更有话语权,有野心从来都不是坏事。
但是,在每个成功每一个成功的人士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至暗时刻。
穿过黑暗,才会有光。
??点击上图可购书 ??
【作者简介】漫风点点,管理学硕士,高等教育从业者,多平台签约作者,家有小宝一枚。
本文转载于她的微信公众号“父母能力有限公司”(FMSpower),从教养书籍中汲取养分,用通俗语言讲给你听。毕竟,父母能力有限,爱与温暖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