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251|回复: 20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1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修改了问题题目,用“知”取代“学历”。我认为学历只代表一个结果,无法准确表达要问的问题。我认为知既代表结果,也代表过程,可以较为准确表述问题的内涵。 高知代表求知贯穿其生命全过程。低知,代表一个人本身知识层级低,也代表其求知欲望低。 在这个前提下对比两种家长的差别才有意义,才能尽量避免不准确的提问造成偏离实际情况的讨论。
发表于 2020-1-16 19: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区别大概就在于“跟我走”和“看你走”的差别吧。
从现阶段中国国内的教育实际来看,除了北上广深这种个别超级城市外,绝大多数地区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教育体系。
而高学历家长本身就是这种学历教育体系下的优胜者,他们每个人都有在实践中证明行得通的系统学习方法可以去传授,并且能够精确的去预判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点或分歧点。
而低学历家长本身自己的方法本身在实践中就并不是很成功,当孩子的学历教育层次不断提高后,面对自己都没有涉及过的领域,很多情况下他们的教育意见和方式只能依靠其他人的“二次指导”甚至是脑补才能实现,经常性的就会出现一种“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
举一个其他领域的例子,虽然在这几年世界足坛“学院派”主教练大行其道,像穆里尼奥、萨里这样自己在球员时代踢得很普通甚至根本就没进入过职业球员序列的人作为主教练指导球员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从大数据上来看,还是在球员时代取得过巨大成功的优秀球员在转为主教练后成功的概率更大。
尤其是只有像齐达内这样在球员时代取得过巨大成功,什么荣誉都得过,什么场面都见过的巨星,才更能在更衣室“镇住”那些才华横溢桀骜不驯的青年才俊。
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延伸开的话,低学历家长相比较高学历家长在教育中经常会展现出以下区别:
一、极端的不自信
因为自己在学历教育中的不成功经历,让低学历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上更倾向于借鉴他人,于是就会经常性的出现“攀比式”的教育流程:
楼上张三的孩子报了钢琴班,于是一定要给自己孩子也报一个;
办公室王姐李姐的孩子都已经在上英语早教班了,不行我的孩子也得赶紧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最近电视上那个很火的小姑娘会背好多古诗词,好厉害!这周末赶紧要给我孩子也报一个朗诵班!
………………
这种极端不自信所带来的“攀比式”教育不仅很难针对自身孩子的特点去因材施教,而且整个教育方向还会经常性的随着“潮流”的改变而改变,最后教育出来的大多数都是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是很精通的初学者。
更有甚者,会早早的让孩子陷入到厌学的情绪和不成功的挫败感当中。
二、对形式的极端重视
就好像每一个核心业务开展不顺利的企业都会开始抓纪律一样。低学历家长因为本身在具体业务上很难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措施,所以往往会在教育上滑向另一面:对于纪律和形式的极端看重。
因为低学历家长们自己在学历教育中就没有取得过成功,所以他们往往也很难总结出自己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只能简单归结为:自己当年不够勤奋,不够努力。
在这种思维下,诸如什么每天早上必须六点起床、每天必须学习12个小时、每天必须完成若干套卷子、每天必须背过多少个单词之类的“虎爸虎妈”魔鬼教育法经常会见诸报端,最可怕的是居然下面还会有很多拥簇和模仿者。
诚然,任何领域的成功都是要以辛勤的汗水和反复的练习为基础的,大强度的学习就跟足球场训练中大强度的体能训练一样,只要肯流汗一定是会出一定成绩的。
但问题是,除了大强度的训练外,家长一定还得拿出一些其他东西才行啊。
只会“抢逼围”的是徐根宝,会在大运动量的基础上临场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才是穆里尼奥。
但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只有“THE ONE”穆里尼奥,而大多数人连徐根宝的高度都达不到。
三、对教育的过度功利化
毋庸置疑,现阶段的中国教育本质就是功利化的,学历教育的目标就是考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考学加分或拓宽考学渠道。
但低学历家长在教育中的功利化倾向往往会更加严重,学乐器一定要考级,学语言一定要考证,甚至于小孩子学了朗诵或舞蹈也一定要能在亲戚朋友在的时候上去表演一段才行。
很难说是这不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或者说是因为自己学历及专业技能偏低而在就职就业中“吃过亏”,所以对教育的“事实确认”情感上更加迫切与强烈。但这种过度功利化的倾向据我观察是高学历家长和低学历家长之间最大的区别。
我所在的大学家属院最近最火热的课外辅导课是……烘焙
第二火热的是……花艺插花……
用我们学院老师的原话就是:我女儿说她的理想就是将来长大了做一个蛋糕师,我觉得也挺不错,起码我老了之后天天有蛋糕吃……
然后过了几天再见到,据说家里婆媳矛盾就已经很激烈了。
因为婆婆的朋友圈里几乎所有人都在晒自己孩子学英语、学数学的照片、或是游泳比赛获奖、钢琴比赛拿等级证书、跆拳道拿腰带的视频,然后回家一看,自己孩子天天在厨房捏蛋糕……
于是强烈要求学院老师带着自己孩子也学点“有用的”,别把孩子耽误了。
我想,这也许就是两种教育理念差别的直观体现吧。
发表于 2020-1-16 1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学历家长本身就相当于半个老师。
低学历家长大多自己都还是个孩子。
发表于 2020-1-16 1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学历家长认为数学、物理、生物乃至哲学存在于课本上,应该到学校学习。请看以下费曼的父亲是怎么教导的。

节选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参与研制原子弹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自传《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
1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我们变出了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对父亲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可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父亲就是这样,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认识世界和它的奇妙。
2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念里边的章节。比如有一次念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父亲停顿了念书,对我说,“唔,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这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就是这样,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想象居然有这么这么大的动物,而且居然都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而灭绝了,觉得兴奋新奇极了,一点也不害怕会有恐龙从窗外扎进头来。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学到的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3
那时我们常去卡次基山,那是纽约市的人们伏天避暑消夏的去处。孩子的父亲们工作日都在纽约干活,周末才回家。我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卡次基山,在漫步于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
“看见那鸟儿了么?”我父亲说道“那是只斯氏鸣禽。”(我那时就猜出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总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是”我说。
他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再梳理整齐吧。”
“唔”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
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我说,“得啦,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
“因为有虱子在做怪,”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粘粘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最后他说,“你看,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现在,我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
他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4
我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在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我找到父亲,说,“嘿,爸,我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当马车在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呢?”
“这,谁都不知道。”他说,“一个普遍的公理是运动的物体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你瞧,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并不只是给我一个名词。
他接着说,“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后板擦着小球,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是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向后走。”
我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父亲没错——车往前拉的时候,球相对于地面确实是向前挪了一点。
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他用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讨论,没有任何压力,只是兴趣盎然的讨论。它在一生中一直激励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高学历家长和低学历家长的差距在于,高学历家长接受的教育超过低学历家长,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多,而是使得他们的大脑中的图式网络要比普通人更加复杂,解释世界的能力更强,带来的教育自然更强。
当然,高学历家庭的教育未必都成功,只是概率更高。
发表于 2020-1-16 1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些数据支持。Pew Research Center 在2015年对近2000名美国学龄儿童家长进了调查。调查发现:高学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更高。他们注意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如:芭蕾、足球等),投入大量时间教孩子阅读,并更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他们采取更温和的教育方式,较少体罚孩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学历家长往往同时收入水平较高,其中白人家庭、双亲家庭比例更大。所以这些数据同时也反映了家庭资源和教育观念的差异,不要过分解读。
以下是具体调查结果。

体罚行为
在接受调查的高学历(研究生以上)家庭中,只有8%偶尔或有时体罚孩子,低学历(高中或以下),22%偶尔或有时体罚孩子。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jpg

课外活动
调查发现,在过去12个月里,高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上)中,84%孩子曾参加集体体育项目,64%参与志愿公益活动,62%曾接受音乐、舞蹈或艺术方面的培训。低收入(家庭年薪低于30000美元)家庭中,以上三项数据分别是59%, 37%,41%。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2.jpg

教育焦虑
白人家长最关注的孩子的焦虑、抑郁情绪(58% v.s 35%),而黑人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校园暴力、枪支)(39% v.s 22%)。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3.jpg

对邻里环境的评价
高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上)中,78%被访家长认为他们的邻里环境非常适宜孩子成长,而低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30000美元以下)中,该数据只有42%。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4.jpg

更新:针对评论/私信中提到的问题一并回复如下
“为什么不控制父母收入这个变量呢?”
简单来讲,我们要考察x变量(父母教育程度)对y变量(教育子女方式)的影响,而相对x变量,z变量(父母收入)是个内生变量,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解读“x对y的影响”时,应该明确这种影响包含x通过z对y的间接影响,即,x不是孤立于z存在的。
至于为什么控制内生变量是不可取的,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Angrist & Pischke 的书 Mostly Harmless Econometrics中的相关分析,因涉及一些计量方法上的技术细节,这里不做赘述。


图片/数据来源: "Parenting in America: Outlook, worries, aspirations are strongly linked to financial situation"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发表于 2020-1-16 19: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赞同张浩的回答的。我的家庭大体就是这样,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主要工作是古籍修复。
还记得小时候,大概7,8岁的时候,放暑假,我爸妈把我留在家里。临走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跟我说,家里某一个书架上的书,一本都不许我看,连碰都不允许。
然而,妈的,我那时候就是一个叛逆的boy,于是一个暑假偷偷地把那个书架上的书都看完了。
事隔多年,我才知道,妈蛋的都是套路!
发表于 2020-1-16 19: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的感觉哈,低学历的家长很少会告诉孩子具体的学习方法,只是会说:“你要好好学习”。而高学历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要学什么,怎么学。以我爸妈为例(不是秀优越感哈,表打我),我妈会在我小学时候让我看《生活中的物理学》,初中开始每个周六周日都要背4篇新概念英语,所以我背完了新概念3-4……高中我妈去世后,我的学习由我爸接管,每周日会回家吃一顿晚饭,开车回学校的路上会要求背文言文,以及和我爸讲物理题。可能他们从来没有和我讲过“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这种话,但是让我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第二个我觉得,高学历的家长眼光会长远一点。我见过的学历不高的父母,每天的话题就是家长里短。还有见过家长当着外人的面说孩子工资不高,向孩子要钱还债的。不知道怎么说……总之要是让我有这样的父母,可能我会挺糟心。
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要努力。如果自己的父母不是高学历的家长,那就努力让孩子有高学历的家长。虽然不是100%正相关,但是高学历有时候会伴随着知书达理等等好性格,遇到事情会想理智的解决办法。自己的孩子长大会很幸福的。
发表于 2020-1-16 19: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最近挺火的美国初中 Cardigan Mountain School 的毕业演讲,由该校小兄弟 Jack Roberts 的老爹,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John Roberts 发表。
高中的毕业演讲和大学的毕业演讲风格有所不同,大学的演讲者希望大学生走向社会,为国家为世界创造价值,探索这个世界的未知,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而初中生的毕业演讲侧重点则不同,一般都是给还未成年的这群孩子一些人生的经验,以帮助他们在以后更好地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而从演讲中,可以一窥美国家庭的教育观念。而这些家庭,往往是已经有好几代人接受过大学教育了,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观念。
选取演讲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分享一下:
"通常,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都会祝你们好运并送上祝福。但我不会这样做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Now the commencement speakers will typically also wish you good luck and extend good wishes to you. I will not do that, and I’ll tell you why.“在未来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From time to time in the years to come, I hope you will be treated unfairly, so that you will come to know the value of justice.“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领悟到忠诚之重要。”I hope that you will suffer betrayal because that will teach you the importance of loyalty.“抱歉的说,我会祝福你时常感到孤独,唯有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人生中的理所当然。"Sorry to say, but I hope you will be lonely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you don’t take friends for granted.“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时常运气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识到概率和机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理解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命中注定,而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I wish you bad luck, again,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you will be conscious of the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understand that your success is not completely deserved and that the failure of others is not completely deserved either.“当你失败的时候,时不时地,我希望你的对手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幸灾乐祸,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之重要。”And when you lose, as you will from time to time, I hope every now and then, your opponent will gloat over your failure. It is a way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manship.“我祝福你会被忽视,唯有如此你才会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I hope you’ll be ignored so you know 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to others,“我祝福你遭受切肤之痛,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感同身受,从而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and I hope you will have just enough pain to learn compassion.“无论我怎么想,这些都将在生命中必然发生。而你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你是否能从你的不幸中领悟到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Whether I wish these things or not, they’re going to happen.And whether you benefit from them or not will depend upon your ability to see the message in your misfortunes.
回想其前几天回答过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 2017 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言论? 其实可以发现,高学历的家长除了能够给予孩子比较充足的财务支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论,现在看来,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三观也是这些高学历父母给予孩子最丰厚的礼物。
最难能可贵的是,当自己的孩子因为长辈的荫庇而生而拥有“特权”的时候,这些父母敢于点出这个世界对于弱势者天然的不公平。让孩子明白这一切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从来没有“失去”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
John Roberts 就非常坦诚地说:
You are also privileged young men. And if you weren’t privileged when you came here, you are privileged now because you have been here. My advice is: Don’t act like it.你们也是享有特权的一群年轻人。即使初来此地之时你们并不优人一等,但成为这里的一员,已经使你们比他人享有更多优势。我的建议是,不要表现得高人一等。
“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大致上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知乎上很多非常优秀的青年人,往往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每一个人比一比谁更优秀,从鄙视链中找到快感。
我承认很多人是非常优秀的——至少用中国世俗意义上的标准是这样的,但是不免太咄咄逼人,给那些不如你的人至少留些颜面,也不会对你有半分损伤吧?
要我说,从这个演讲里可以很完整的看出,在几代人经历了高等教育以后,他们选择给孩子留下的是:帮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送去Cardigan Mountain School ),身为榜样(成为最高院首席大法官)、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三观(珍惜所有,保持谦逊,笑对失败,争取进步),以及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可以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演讲全文链接:卡迪根山中学毕业演讲。
发表于 2020-1-16 19: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最近的例子。
上海华师大二附中的谈方琳同学年仅15岁,因为一项名为“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组数估计”的数学成果,她以“少年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jpg 这样年纪轻轻就参加“最强大脑聚会”的孩子自然是万众艳羡。
媒体称她是“最年轻的科学家”。
于是,百度百科也改了词条,将她的职业改成了“科学家”。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2.jpg 谈同学才高一就有如此成就,在网上被刷了满屏的666。
家长们也忍不住分享到亲友群、朋友圈,激励自己的孩子: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谈同学从不补课也不刷题,学习不累又出奇优秀,简直是自家孩子学习的范本。
只是,在看了媒体的报道后,我发现谈方琳同学其实并不像媒体吹嘘的那样:她不是个神童。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3.jpg 来源:澎湃新闻
谈同学小学读的是上海普陀区最好的学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类学校大多为本校教职工子女开放,是普陀区Top1的小学。
初中就读于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延安中学原初中部,长宁区最好的初中。排名只要在全校前50一般会被上海“四大”录取。
高中就更加牛批了,就读于上海“四大”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华师大二附中是真正的“顶流学校”。
2019年,华师大二附中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人数在上海排名第一,高考录取率95%以上。
这还不包括出国留学的毕业生。
知乎上曾有人问上海“四大”的留学率,回答的是同为“四大”之一的上海中学,也可以作为参考。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4.jpg 谈同学的研究成果,被付老师判定为竞赛练习题。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5.jpg 付云皓是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的满分金牌得主,名符其实的奥数天才。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6.jpg 来源:知乎用户
也就是说,这个外行人看起来不明觉厉的研究成果,在内行人眼中只是一道“基础题”。
更有知乎网友扒出,谈同学父亲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谈胜利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长江学者。
据《新闻晨报》报道,谈同学上初一后,对数论方面很感兴趣,父亲为她介绍了一位同校研究数论的数学教授,此后一直跟着这位教授后面学习。
谈同学能够参加论坛,大概是她父亲想让她见见世面。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7.jpg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谈同学身上有很多普通孩子没有的先天优势。家庭背景、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等等都让她领先了同龄人一大截。
她不是一个神童,只是在某些方面要比别人强上不少,假如能好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未来成就也不见得会差。
大概是现场的记者没找到亮点素材可以报道,正好看到现场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参会者,被某些不懂数学知识的非专业记者一通胡吹。
对于媒体来说,造神、炒作人设才能获取更多的流量。
“15岁最年轻的科学家”这么有噱头、有反差的事自然不能轻易放过,结果就搞了一个下不来台的大新闻。


这种事几乎年年都有,去年也有一篇类似的天才文章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
跟“哈佛女孩”刘亦婷不同,这对双胞胎被很多家长认为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8.jpg 在媒体的描述中,虽然双胞胎数学考过17分,但在家长的“放生式教育”后,她们很快就得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文章中对这个“放生式教育”家庭描述了很多细节,比如“从不强迫孩子上补习班”、“别人的寒暑假都是上课,我们的寒暑假是和妈妈一起环游探索世界”等等。
这种特殊的“家庭素质教育”的背后,都有一个很有钱的家庭。
两姐妹初中上的是杭州一所名叫“绿城育华学校”的贵族中学,而且还是在专为孩子出国定制的“睿励班”学习,一年学费将近8万。
高中上的是美国私立高中“白山中学”,每年光是学费就快要50多万元,还不包括生活费和其他活动费用。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9.jpg 这对姐妹的业余活动也不一般,滑雪、观星以及环游世界等等。
妹妹喜欢古文化,曾经随着业余考古学家队伍寻找海底古国——亚特兰蒂斯,希望有一天能破解亚特兰蒂斯的秘密。
记者采访姐姐时,她还没有去学校上课,而是在大英博物馆里研究西方美术史。
诸如此类的高大上活动,满满都是钱砸进去了。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0.jpg 文章大肆鼓吹“减负教育”“素质教育”,确实迎合了不少家长的心理。
问题是,双胞胎的教育压根与“素质教育”没有任何关系。
随着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被人频频提起,穷人家孩子十几年辛辛苦苦在应试教育上挣扎,也比不过别人家孩子几年的“放养教育”。
央视一部高考纪录片中,北京状元熊轩昂说了一句大实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1.jpg 在北京,不论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理念,很多农村、县城的孩子这辈子都享受不到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比之下,大城市孩子有更多捷径可走。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高中不愿意学习理念更先进的人大附中,宁愿模仿衡水中学。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2.jpg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
两所学校注重高考成绩的本质是一致的,但人大附中有更好的资源,也有更好的生源,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学校学不来的。
早在1999年,人大附中就已经开始聘请博士任教。2016年时,招聘教师基本上是985硕士起步,博士占到60%,海龟硕博占到20%。
记得当初还有人指责这是在浪费资源,但从结果看,人大附中在全国高中百强榜中位居前列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大附中位于海淀区,本身就是高素质家长的聚集地。中科院,北大、清华等诸多高校、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后代就是人大附中的优质生源。
他们不仅可以为自家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他们的教育理念跟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不会让孩子变成刷题机器,而在学习中保持独立的个性。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3.jpg 高考,甚至慢慢变成一些上层孩子的“差不多”的备选项。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中自费留学共54.13 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88.97%。相较以往研究生才选择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中甚至是中小学阶段就开始规划出国留学。
但每个自费留学生背后,都需要家庭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启德教育曾做过统计,在热门留学国家中,英国和美国的公立学校及私立学校学费最高。英国公立学校学费每年需要15到20万元,私立学校学费则高达每年25到30万元。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中产阶级都负担不起。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4.jpg 来源:启德教育
2019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国际学校有821所,其中,民办国际学校426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274所。
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地区的国际学校数量位居前四,均超过80所。其中,广东的国际学校超130所,居于首位。
通过就读国际学校或国际课程班以进入世界名校,成为很多城市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新方式。
2019年,常春藤校共招收中国学生315人,仅北京就有63位,约占20%。
这些家长已经不局限于让子女在国内上一所985或211,而是让子女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培养“神童”,北上广深一直远远走在全国人民的前面。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5.jpg 相比来说,农村教育的问题让人担忧。2018年,广西百色、柳州等9地招聘一批乡村教师,每地都有数百个岗位无人问津。
有些地方不得不降低条件,无专业限制,甚至不用笔试直接签约等,依然无人报考。
而在北上广等地,情况截然不同,数十位名牌大学生争夺同一个教师岗的新闻屡见不鲜。
此前,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教师招聘名单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20名教师中有19人毕业于清北,13人是清北本硕连读毕业生,甚至还有清华博士。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6.jpg “深圳教师”的身份隐含了不止一套学区房的价值,他们的后代也能在深圳接受更好的教育。
很多人那么拼命努力,为的是最起码保住自己的阶级地位,给自己的后代兜底。


我是马路,社会研究爱好者。为你送上最犀利的人间故事。
擅长用独特的角度去解读当下流行的文化和现象,一针见血戳破表象。
在这里,你能收获生猛的国内情趣酒店、“绿帽恐慌”的中国直男、最哲学的流浪汉等个性解读,也能获取比如没有客厅的人最孤独,中年危机才去跑马拉松、蹦迪不如钓鱼等都市观察。
欢迎来我公众号【马路青年】唠嗑。
发表于 2020-1-16 2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区别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是根本就没那个心(意识)。同样是养孩子高学历家长意识是养育(重点在育,教育),低学历家长是养活(饿不死就算尽责尽力了)。
发表于 2020-1-16 20: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我爸妈60年代人,我爸大学本科工程师,我妈高中毕业工人。
  小时候考试没考好,我妈就要在家打我,但是只要我爸在家他就会护着我,与我妈理论,说这样教育小孩不对。后来我妈奸猾了,就专门找我爸出差时揍我,我忍无可忍最终以四年级在家跟她打了一架给她敲醒警钟。
  我妈跟我说必须考过院子里的谁谁谁,不能给她丢脸,但是自己空闲时间就去跳舞打麻将;我爸从小给我灌输,人生要奋斗,努力实现梦想。他平时的爱好就是在家看书,三十多岁的时候为了职称考试复习英语可以学到凌晨。
  小时候,我感觉我妈对我的教育更像是欺负,像是索取。幸好有我爸爸的存在,他懂得言传身教,理解和鼓励。他会在我钢琴考级紧张不行的时候,向我远远举起大拇指。当年的场景,终身难忘。
发表于 2020-1-16 2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高考没考上心仪的大学。




男的老爸非常生气,扬言要打死这个不孝子,说“老子就是读书少,知道读书重要。谁知道辛辛苦苦工作,起早摸黑赚钱就为你供书教学,你却大学都考不上,跟个垃圾有什么区别”。
男生害怕得连家都不敢回,硬是在朋友家住了四天,直到他爸出差外地才敢回去。
回去又被他妈骂不争气,于是暑假自己拿着点钱跑到小工厂打工去了。
最后上了专科,连过年都不爱回家,说一回去就被爸妈戳着脊梁骨辱骂。




女生父母知道后第一时间安慰她,问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怎么办,是专科还是复读。
“你长大了,自己做决定,我们支持你。”她妈是这样说的。
后来女孩子选择复读,对于她家负担还是有的,但父母没说过什么。
最终女孩子上了一所末流211,又考上某重点园校的研究生,说是跟她爸妈做校友去。
现在在当公务员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




无论学历高低,现在的家长都对孩子读书都是很重视的。
反正我在广州,没见过多少说“读书无用,让孩子回家打工”的人。
只是他们支持的方式差距很大。
高学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更加宽容、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他们觉得学历重要就自己去考取,不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学历低家长并不想那么多,抱着“反正我就是为你好”的态度,死命让孩子按照他的要求做,做不到就开始愤怒、打骂、放弃。
这让我想起以前那个关于笨鸟的故事。
有些鸟知道自己笨,所以它决定自己先拼命飞,以后生下来小鸟就用自身做例子教她怎么飞,飞到树林捉虫儿吃。
有些鸟也知道自己笨,所以它决定先下个蛋,把小鸟孵出来后一个个往巢外扔,命好的小鸟自己飞进树林找吃的。
命不好的小鸟呢?死无葬身之地呗。
谁让他们是垃圾。
发表于 2020-1-16 2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学历家长的教育方式就是:
小的时候他们教你善良,诚实,有礼貌,爱学习,尊老爱幼,听话。然后等你长大了,即将走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推翻一切,告诉你钱最重要,自己的人生自己选择吧,但是不管怎么样别脱离赚钱这件事。

但是所谓自己的选择又要参杂他们的建议,让我不敢自己做决定是他们前期教育最大的失误,这让我大部分时候都无法独立思考,被他们的思想带节奏。

“面对现实”和缺乏思考能力让我既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也无法做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低学历的人总喜欢用过期的经验教育新时代的孩子,愚昧又认真的为你导航。
-------------------------------------------
看到很多评论,有人认同,也有人觉得我偏激,我觉得我有必要补充一下。

首先,这个问题是我午夜回答的,确实有些偏激,但也并非怨念什么的。很多人提到的最后一句话,那句话并非是指父母的,指的是某些身边的人(你们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其次我父母并非有些人想的如此那般,他们很爱我,我也能感受到,而且我家属于那种小城市的小康,他们让我向钱看的目的也只是想我以后的生活质量更高。

我之所以说思想被他们带节奏,是因为我想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这违背他们太多了,我又要乖巧的讨好他们,所以不能自我,这让我很为自己的顺从思维恼火。哪有人会轻易怨恨自己的父母(除非他还没成年),更多时候不都是恨着那个无法改变的自己吗?

我也不知道一个人成为什么样子,是否全部归功或是归咎于你的父母,不过影响最大的一定是父母。

还有,这个问题是说低学历父母,不是说低收入父母,有些人关注点好像错了。

最后,希望各位赞同的人都好。
发表于 2020-1-16 2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教育孩子思考,后者教育孩子听话。
发表于 2020-1-16 2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jpg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2.jpg

https://m.weibo.cn/5863570236/4127170122712171

原帖为微博吐槽。一个原本能上985的姑娘被家长瞒着改了高考志愿到了本地的一个双非学校,因为学校在本地,听亲戚说自己的孩子在哪上学不错。

如果是个高学历家长打死干不出这种事吧
发表于 2020-1-16 2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双教授,第一学历某旦。
因为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大学的附属学校上的,所以同学的父母也都是高学历,双教授的比例很高。对比对象只能是高中同学和初中小学的一小部分同学,因为到了大学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就根据个人观察简单总结一下:
    尊重老师但不盲从老师
对比低学历家长对老师的盲从(其实这里的主要对比对象是我的同龄人,也就是新晋家长),高学历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持很谨慎的态度的。毕竟中小学老师的学习力大多比不上大学教授,所以如果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或者任务,而我认为这是无用功,都会和父母讨论。如果父母也认同我的观点,那就会默许我不完成这项任务。比如什么写错别字罚抄几十遍啊、明明已经掌握的题型要反复做啊之类(当然我们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老师接触的学生家长都是这一类,在了解家长的真实意见后就不会再为难学生)。
但是,我的父母从来不会在我面前说老师的不好,而且也绝对不允许我对老师出言不逊。老师的方法固然不一定全对,或者不一定对我个人是最优的,但是尊师重教是必须的。所以一直到大学毕业,我每年国庆前都会回母校看望老师。
2. 更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虽然下一条有说到父母不会给我们报补习班,但如果是我主动要求的,父母也坚决支持。我从小对数学很感兴趣,所以一直报着奥数班。后来觉得大班进度太慢,想去老师家里上一对一的课,虽然这笔花费要占到当时家庭总收入的十分之一,而且当时市教育局已经说明奥数成绩不再作为保送资格,父母还是二话不说地答应了。
再后来的所有重大选择都基本是我自己做主,父母的意见仅做参考。这样才能真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当然这样做也有弊端,小孩子难免目光短浅,只随着自己的心性做事,个人认为家长在关键时刻还是应该加以规范的)
3. 更注重效率
全市盛传我们学校作业是最少的,成绩(尤其是竞赛成绩)是最高的。我的父母,以及班上大多数同学的父母都不会给我们买课外习题或者报辅导班。因为学校没有晚自习、周末寒暑假不补课,所以除了每天完成规定的作业,就是运动或者发展各种兴趣爱好。记得小学六年级有一次数学竞赛,我作为我们班唯一进决赛的压力很大,放了学就在家做题,结果父母说了我一顿,说这样白天上学晚上做题,大脑得不到休息,效率反而很低,而且心情容易郁闷,硬把我拉出去打球。
这件事对我后来影响很大,不管学习和工作压力多大,我都会找到解压的办法,不至于让自己的弦崩得太紧。而且越来越注重效率,不求投入时间最长(即“看上去很努力”),而求能快准狠地解决问题。
4. 以身作则
小孩子的观察力是很强的,也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如果家长自己每天下班后就是打牌看电视,就很难指望孩子能好好学习了。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家很小,也没有专门的书房(但是爸妈在阳台打了个书柜和书桌给我做作业用),每天晚上一吃完饭就会把餐桌收拾干净,全家开始读书看报,然后出去散步(夏天天黑得晚,会在吃晚饭之前下楼打羽毛球或者篮球),回家之后还是继续看书或者写东西,或者上上网(01年的时候上网还很贵,所以只能抓紧时间上网浏览有用的信息)。当时父母还不是教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所以只能在家写文章。有的时候会去同学家串门,他们的父母也都是一样。
不久前有人问我妈小时候对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她说就是每次和爸爸上完七八节课或者晚上的选修课回来,阳台的灯亮着,能看到我看书的背影。其实我对小时候的这些表现完全没有印象,可能这就是浅移默化的作用吧。
发表于 2020-1-16 20: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差别集中在3个地方
1、对教育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同
高学历的父母,更在乎通过受教育,学到了什么。
低学历的父母,更在乎每次考了多少分。
2、对学习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同
高学历的父母,之所以有高学历,一定程度要归功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受杂事干扰是重中之重。
低学历的父母,会认为,你考不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从外部条件找原因。
3、对学习方法(效率)的理解不同
高学历的父母,会认为学习需要有个过程,不同的知识点,需要不同的时间去理解消化。理解问题比死记硬背要重要得多。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会很大程度的决定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父母和老师,对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言传身教和择良师非常关键。遇到不靠谱的老师,有权势的父母敢直接正面怼。对于有效学习,会给予对应奖励以加强正反馈。
低学历的父母……你怎么这么笨???对于有效学习,往往不会实现当初承诺给予的奖励,并强调孩子如果还要奖励,就是不懂事。

但我觉得吧,更关键的,不是父母的学历高低,而是父母到底懂不懂学习。高学历的应试傻逼,知乎闭着眼一抓一大把的嘛。
发表于 2020-1-16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孩子有能力应对不确定的目标。

让孩子有能力应对确定的目标。
发表于 2020-1-16 2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也只能根据自己的见闻来回答。
总体上,高学历家长育儿像做艺术品,低学历家长像做工业品。
但我这个观察本身就是有偏见的,因为能把孩子送来补课的家长,不管学历高低,都是关注孩子学习的。从统计上说,高学历家长的社会地位普遍更高,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不需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能够容忍孩子很多和学习无关的爱好,比如游戏动漫之类的;高学历的家长自己就是考试的佼佼者,知晓学习的规律,更关注学习的效率。我其实挺羡慕这些学生,相比于我的父母,他们的父母就是自己可以效仿的典范。
像我这种父亲初中毕业,母亲小学没毕业的孩子,教育完全依赖学校,自然更像是标准化流水线上下来的工业品,一方面父母对我们寄予厚望,管理严格,一些和学习无关的爱好都被禁止或者限制,另一方面父母对学习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突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勤奋,他们并不能在具体的学业上给孩子以指导,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表现来督促孩子的学习。
这两种家长分别像乔木和野草,前者可以让孩子攀附在自己身上,给孩子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成长的引导,也能遮蔽风雨,后者竭尽全力也只不过想让孩子长到自己未曾达到的高度,但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做法,他们能做的,只有给孩子提供些许微薄的养分,剩下的路,都要孩子自己去拼搏了。
之前和一个学生喝茶,她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生,我便打趣说,她这种属于温室里面长起来的花朵,而我这种属于野地里的仙人掌。有父母荫庇的孩子真的像花朵一样,自由而又美好,世界给他们以自由,他们报世界以鲜艳;我这种孩子也不想浑身长刺,只是很多时候我需要面对太多未知的风险,不得不长出刺来。
发表于 2020-1-16 2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11更新。 有不少私信或者留言有一些问题想问我。时间和篇幅关系无法一一解答。
我后面再更新一篇这几年走过的路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心得吧。由于工作比较忙。文章结构还没构思。我不保证发文章时间。大概两周之内吧。
    真心没太多时间写。一周或者两周能写完。
--------
随手一写,有些没说清楚。
    首先,我不需要我女儿完成我的梦想。她有自己的人生。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梦想,大概就是通过我的努力,让家人富足。我女儿一生平安,快乐。
    其次,我女儿每天十点半准备睡觉。有点晚,周围同事家孩子也都是这个点睡觉。晚睡解决不了。早上多睡会,白天有午觉。只是坚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周末我会有英文角色扮演游戏,和英文手工。
    再次,我女儿学英文很开心。她并不知道这是在学东西,她只是在陪我交流,陪我玩,仅此而已。她会期待我陪她讲故事,陪她做游戏。(她最喜欢扮演冰淇淋售货员,然后做各种口味的冰淇淋给我吃。)
------以下原文--------
       理科,目前女儿刚四岁。我本身英语不好,一百分上下。凭借数学和理综合,考上了重本,硕士毕业。目前做芯片行业。
       女儿出生后希望女儿以后学英语不要像我这么困难。
        从一岁开始,每天坚持给女儿讲英语绘本,日常用语能用英语说,就用英语。不会的地方就查字。
         我司固定周124加班,每天晚上到家十点多。讲半个小时绘本。然后预备第二天要讲的故事,有很多不会的单词和发音,都是一遍一遍听有声词典,然后注音到绘本上,然后练熟,再讲给女儿听。
         目前我自己积累的单词本也有上千

高知家长和低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别?-1.jpg

         当前女儿听力词汇量估计在1500到2000。能说简单句子。听到一句英文,可以复述。去外面的英文兴趣班试听,英孚,迪斯尼等等。目前没碰到和她同水平的,组班不合适,老师估计大概和8岁的其他小孩相当。而且老师说可能8岁的孩子学完一个教程,口语也没有我女儿好。
           教育给我的启示就是,在孩子适当的时间给她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加以筛选和指导。最后孩子学习好也只是水到渠成。
发表于 2020-1-16 2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刷了我的主页,但我看得很难过。

“高学历”和“低学历”的武断分类,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受教育程度无法代表素质的高低和人格的健全程度,更不是是否能教育好孩子的直接决定因素。

我从小就是那个别人家孩子,懂事,学习好,身边的叔叔阿姨都喜欢我。但是我的母亲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父亲也只念过职高,一辈子都是工人。我的家也是五线以外小城市纯纯的工薪阶层。

但我觉得他们对我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人,正直,善良,讲道理,懂得和孩子沟通,言传身教,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他们在我跟小的时候给我买书,教我看,学不会就耐心教,累了就陪我玩耍。妈妈买了一本折纸的书,说孩子锻炼手指有利于智力发育,所以她学会了书上所有的折纸,一个一个教给我。为了让我养成读书的习惯,妈妈爸爸就去买书和我一起看,妈妈说只有在有读书氛围的家庭,孩子才会爱读书爱学习,所以爸爸虽然不喜欢读书,但还是买来许多菜谱和养花的书,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氛围,让我把读书这件事潜移默化到吃饭喝水这么自然。

他们不会逼迫我学习各种兴趣班,我学过舞蹈,电子琴,书法,全都是我自己喜欢报名的。在我很小的时候说喜欢电子琴,六岁,我爸爸妈妈不知道用攒了多久的两千多块钱给我买了一架卡西欧的电子琴,那个时候他们俩的月工资加一起也不过几百块。我到最后也没有学成,但他们从来也没有指责过我浪费钱,不喜欢了就不学了,那台电子琴已经在我卧室放了快20年,依然可以弹出声响。

他们从来不会大声骂我,从来没有动过我一个手指头,我犯错,他们会给我讲道理告诉我哪里做错,以后要改正。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有自己的卧室,我关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敲门再进来。我的日记可以平平的摊在桌子上放着,他们绝对不会看。直到现在,我的手机,电脑密码他们都知道,但我知道他们永远不会不经过我的同意私自看任何消息。

我从小到大没有听过一句别人家孩子如何的话,我爸爸心目中永远就是我女儿宇宙第一棒,谁说我女儿不好我可以一辈子不给他好脸。

我父亲至今还像30年前一样给我妈妈做饭洗衣服,从来不在我面前吵架。吃饭的时候爸爸永远先吃边边角角的,把最好的部分留给我和妈妈。如果我或者妈妈要很晚回家,爸爸永远会去小区门口把我们接回来。我高中十点多放学,爸爸会在每天睡了两个小时之后爬起来,骑着自行车去我放学的路上等我,接我一起回家。所以我的性格也会平和,跟我男朋友永远也在好好说话。

这些,我觉得和学历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周围有很多同学,他们的父母学历也高,甚至很多为人师表,但我觉得没有一个人做的像我父母一样好,动辄打骂,口出恶言,不尊重孩子的比比皆是。我承认我的父母眼界有限,经历有限,所以很多条件我不如别人,很多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眼界与成长,我都没有,但是他们已经给我了他们力所能及最好的,其他的,我可以给我自己。

首先要是好的人,健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好的父母,教育出好的子女。学历应该没有那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