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是一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是孩子获得教育的主要来源,父母应该做的是辅助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这种理念值得中国年轻的家长一试。
于是,在 2015 年的那个冬天,我决定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对蒙氏教育的真实体验用自己最熟悉的工作方式——电台,传播给别的妈妈。站在理解孩子与父母的双重角度,我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数以万计父母的关注。从此,在这条路上我就再没有停下来。从简单的经验分享到形成课程体系、开办父母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我亲身见证了父母们的蜕变和孩子的成长,后来逐步形成了群体风格,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蒙氏父母」。
以下是我对蒙氏父母的一个文字素描。
蒙氏父母有一种独特的教育气质:忙得有章法,闲得有情调。该自己做的绝不含糊,不该自己做的绝不插手。相信孩子是他自己最好的老师。
他们和所有父母一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和自由的背后是对自然界规则忠实的坚守,不是放任。
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会淘气、会犯错,但是他们不用拙劣粗暴的惩罚和奖励这种得不偿失的原始方法,选择相信孩子会帮助自己变得更好。
他们比谁都重视教育,但从来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教育;他们也会默默帮助孩子修正其不足,但不会让孩子察觉到自己的不足。
温馨贴
养育孩子,是人在情感和精力上的巅峰体验。养大一个孩子,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但是要养育好孩子,就算在当下仍然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父母意识和格局的差异是孩子与孩子最初差距的来源。
蒙氏父母肖像图
2015 年 6 月 2 日
快上幼儿园了,正准备给儿子练习使用立式小便池。朋友雪中送炭寄来了一个正适合他使用的可爱小便池。
尺寸小小的,还方便挂在任何我们想要挂的高度。儿子一看见就喜欢上了,很兴奋地参与了小便池选址和固定的整个过程。
我统计了一下,今天恩恩一共使用了八次小便池,就算没尿,也要跑过去挤上几滴。
没想到第一天就把这件我原以为要培养一段时间的「大事」给搞定了。
环境能刺激孩子的行为,参与感能增强孩子的归属感。
第一组对比图:洗脸
蒙氏父母的高明之处(一):为孩子创设独立发展的环境(帮助孩子实现自助式成长)。
第二组对比图:孩子抢着扫地
蒙氏父母的高明之处(二):成长不是为了防止孩子犯错而阻止孩子的工作,而是为孩子预备适合的工作材料鼓励孩子工作。
第三组对比图:收纳
蒙氏父母的高明之处(三):玩具陈列式摆放并且制定规则在先:一次取一样,从哪里拿就放回哪里去。
第四组对比图:妈妈累了
蒙氏父母的高明之处(四):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尊重自己的感受。每个妈妈都需要适当的喘息,没有质量的陪伴不如休息。给孩子合理的界限,懂得彼此尊重。
第五组对比图:选择
蒙氏父母的高明之处(五):命令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走向被动,而选择可以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和获得被尊重的感受。
第六组对比图:孩子自己穿衣服
蒙氏父母的高明之处(六):不帮助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但也不会让他们独自面对自己不会做的事。有时孩子拒绝是想证明他自己的主权,但不代表他具有相关能力,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放松情绪从而接受建议。
蒙台梭利有一盏灯,为你我而留
2015 年 12 月 4 日
《蒙爱之声》第一期节目上线,恩恩放学回来听见我的手机里传来他熟悉的声音,若有所思地问我:「妈妈,手机里怎么有你的声音?」
我带他看了我的录音设备,给他介绍了怎么把声音录到那里面又播放出来的过程。他感兴趣极了,也想试一试。
当我给他准备好,告诉他可以开始说话了的时候,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蒙台梭利有一个心愿,
那就是把「她」带回家!
她期待看到「面貌全新」的儿童和「脱胎换骨」的父母,
期待世界和平!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