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29|回复: 21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0 1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起来美国教育是我最理想的教育,可是却又了解不多,自己作为学生也只能说是苦,请问中国教育的弊端在哪里,而且没有人尝试改革?
发表于 2020-1-20 1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弊端。根据我个人的体验。
绝不是什么应试教育之类的,这恰恰是中国教育的优势。
应试教育这个大框架,如果以买办思路,或者内耗思路,那确实是有问题的。因为他让不同阶层的孩子,都尽可能的在教育这个事情上,在比较接近的道路上竞赛。这会很大程度的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下层蠢蠢欲动。上层经常受到挑战。
但是如果是以整个民族为一体的扩张思路,那这就是好处,几乎任何一个阶层的优秀人才,都会被挖出来。让大部分应该接受更高级教育的人使用应得的教育资源。
让想学科学,医学,工程的人,就老老实实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而不是跑去考唱歌跳舞,考援助非洲儿童。考亲戚朋友给的推荐信。
关于想象力的问题。首先,想象力根本不可能是因为自由而得到的。如果是,非洲人应该是最有想象力的。知识根本不是束缚,而是支撑。没有知识支撑的想象力,基本上毫无意义。
当然也不是说自由无价值了。只是说自由是建立在深厚的基础知识上之后,才会对想象力产生作用。基础教育阶段,有一个自由的意识就好,但并不需要具体行为上的自由。
有约束的比较严格的基础教育和本科阶段高等教育。及自由的研究性教育及社会氛围。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而关于严格管教的问题。在发展心理学中也早有定论。教养的方式大体分为三种,自由型,有解释的权威型,控制型。其中表现最差的是控制型。这些人会失去自我,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其次是自由型,在幼年,如果没有被引导行成深度学习的习惯,积累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在后半生很难进行复杂的学习。表现最好的就是有解释的权威型。对孩子进行管理和引导,但是会告诉他们理由。
说完了常见的“中国教育问题”的荒谬之处。
说一说真正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
A, 过度保护是最大的问题之一。父母过度的保护或者控制孩子。让孩子无法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不了解生活的真相。从来没有为生活操心和做准备,也从来不曾照顾老人,做家务等,也不了解赚钱的难度。往往对社会抱有过度的乐观,结果在毕业后忽然被社会冲击。要么开始愤世嫉俗,要么一蹶不振,要么逃避责任,逃避工作,逃避家庭。而且缺乏规划生活的能力,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B, 缺乏边界感是第二大问题,实际上第一大问题是第二大问题的衍生。家长往往不尊重孩子,把孩子作为物品。肆意的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而孩子也学不会保持边界,肆意的侵犯他人空间,活着被他人侵犯而不自知。造成很多问题。
C, 性和死亡。基本没有,无需多言。
二,学校教育
感觉学校教育缺乏了几个科目。统计学,逻辑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的内容中,而不是高中或者大学才开始了解。应该从小就不断深化作为习惯。
论文式的写作进入学校的教育太晚。只到大学才有。这种严谨的思维应该贯穿全局。
语文教学中,语言(精确的表达),文学(优美的表达)。混为一谈。导致很多人的写作看起来辞藻华丽,实质上却空无一物,连基本的有条理的表达都有困难。
这些内容的缺失或者混乱,全面的降低了其他几乎全部实用性科目的人才素质下降。同时也给骗子们增加了很多生存空间。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目前观察到的就是这些,如果还有再继续补充。
发表于 2020-1-20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最近很感触。
偶尔出差去北上摸摸教育行业趋势的脉。
然后回成都,每年都被啪啪打脸。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gif
俺们K12私立学校,最害怕的是啥知道吗?
就是xx局动不动修改升学政策,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东东。
去年成都市,所有私立学校必须拿出30%出来摇号,可愁死了私立学校的校长些。
今年更是愁得头发都要掉光,私立学校全部:
100%摇号。

普通私立和差公立自然是拍手称快,好的私立学校失去了招生自主权,只能打碎牙齿霍血吞。
时常懵逼,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摸脉的时候拍手叫好的政策,层层解读到后面却让人简直想拍案而起。。。
短期来看,对于这几年家里有升学诉求的家长孩子来说肯定是利好消息。但从长远来看,教育行业的市场活力被绞杀的结果必定是全民买单。
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意识到了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基础教育的薄弱,甚至幼儿教育的问题最大。顶层设计的“教育公平”发心很好,但是经过层层解读之后,总觉得变成了一场“劫富济贫”。作为一个打工的吃瓜群众,也不免唏嘘。
所谓的绝对公平往往意味着整体倒退。
美国的本科教育之所以全球领先是因为国退民进,英国的大学是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英国的整体教育实力不如美国,美国的私立名校以压倒性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全球领先有目共睹。
中国自古以来,富人阶级就是少数派的中空层。往下远离人民群众,往上的权贵之路被封死。民办、私立名校的投资人过去可能是通过房地产、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积累了资本,想要通过投资学校实现资本安全和社会地位升级,本无可厚非。对于私立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权力乃【招生权】,对生源入口的控制直接决定了生源出口的质量。


作为一个教育行业从业者,其实非常担忧这种粗暴的市场干预政策,长远来看严重打击教育行业市场活力。任何健康的经济生态都需要竞争进行内部调节,更何况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
中国教育行业的弊端,其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许多缺陷类似。政策都是好政策,但执行过程中难免用力过猛,姿态变形。
其他就按下不表了,主要想表达,各行各业和组织都想改善教育,真的。但吧,任何改革都会伤筋动骨,追求大换血或许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必然会串味儿的,因为现实有无数个环节会对理想进行层层扭曲。
给民办教育更多的市场空间,给公立更好的福利条件,两股力量需要赛马是真的。
p.s.:没人说过要完全开放市场,也没说过民办教育不应该被限制。我说了半天,是在表达要么100%摇号,100%不摇号的问题吗?评论区有的人,理性思考水平为小学生,再看到杠精无脑设置权限,拉黑处理。
发表于 2020-1-20 11: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各种“伟光正”理想主义的标准来教育孩子,等孩子长大之后又用现实主义的那一套来打脸。
发表于 2020-1-20 11: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自己的助学金申请书
发表于 2020-1-20 1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你不用太过于担心你的家庭是不是富裕,你的性格是不是内向,你只需要把书本的知识吸收,把老师的教授的知识的弄懂,然后把知识付诸于实践,去把一道道考查你知识,考查你解决问题的试题逐一攻破,你就有机会读上大学,并且改变人生,改变家庭的命运。在中国,只要你有能力,便有很大机会出人头地。“

我相信很多知乎的朋友看到这段话会觉得言过其实,觉得它虚假,甚至觉得想吐的感觉。但我比较倾向于设想题主所听到关于“美国教育”方面的信息大抵可以总结出类似的文字。

实际上,也有人觉得上面文字的内容是合理的。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受益其中的人,往往会觉得这套游戏规则是好的;不能受益其中的人或不能在这套规则下生存的人,则会有所微词。

中国教育或者准确来说,普遍流行于中国公立学校的应试教育当然有其弊端,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弊端,是不是造成题主“觉得苦”的原因呢?而这些弊端在“美国教育“中存在不存在呢?如果存在,会不会也导致题主“觉得苦”呢?如果题主”觉得苦“,那么会不会也觉得”美国教育“其实也并非那么的完美呢?

关于中国教育的讨论其实在知乎上很多,所列出来的一个个鲜明的弊端也很多,但不好意思,大多都跑偏题或没有缺乏实地了解了。

有人说,”美国教育好啊,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三观正,不要求其拿第一,只要健健康康成长就好。“

但,这是家庭教育问题。当然,如果你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混为一谈,称之为某国家教育的话,我也没话可说。

有人说,”美国教育好啊,因为学校很关爱学生,会发短信给家长,告诉家长们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或何时到校何时离校的情况。“

但,就拿我在广东所读的初高中以及我所调查过的十余所学校来看,七八年前,支持这种措施的家长和反对这种措施的家长,比例大约为80:13,剩下的7%处于中立。最近这几年,有些学校逐渐把这项措施强制化,我有表弟表妹在里面读书,至少从他们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此项措施多数抱有不满。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能不能认为这是对孩子们隐私的不尊重?把孩子置于监控之中呢?家长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孩子的感受呢?

中国太大了,中国人太多了,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太少了。

有人总吐槽中国的老师以应试为重,考试考的教,考试不考的不教。我是很难赞同这一点的。因为在应试教育的逻辑下,考生最终还是要接受考试的检验。去看看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里面的覆盖面那可是很广的。当然,考题设置得合理不合理,能不能把考纲的要求体现出来,这是关于命题人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选拔性考试的时候,命题人命题的水平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近十年来,这方面的改革不是一再进行中么?比如前十年未曾有过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现在有些地区的高考项目中已经纳入,虽然分数不加入到高考总分中去。

实际上,就我所知,为数不少的中国公立学校在非应考年(即高三,初三),都会给学生进行长时间侵入式的教导,比如英语,高一高二的时候,老师讲解课本的同时并作出了恰当的拓展;有才华的老师更是用生动的课件,深入浅出的内容教授内容,各种课程更是全面开放,心理科,外教口语课,电脑上机课,音乐课,等等。但是到了应考年,拿得收一收,走稳妥一点的路线。

为什么?很简单,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没做好,知识应用能力太欠缺。有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都没有怎么认真学习,尤其是稍有天赋的学生,因为努力不够而未能体现实力,即使在老师,家长的多次多次提醒教育之下也如此。到了应试年,紧张的备考气氛,科学的但还可以继续科学下去的备考步骤,不得不让这些学生努力起来,所以就会经常出现“为什么这家伙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差死了,但高三就是学霸啊,这不科学啊”的现象。

但其实中国教育没有强迫你必须要努力的。如果你不愿意努力,应试年,完全可以做做样子,假装在努力,虽然老师,家长会找你谈话,但在你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之下,你完全可以做到不努力学习的。

我能考上大学,并不是因为我从经济差,校风差的A市转学到经济好,校风较好的B市就自然而然就做到的;更不是因为我在A市接受的教育和在B市接受的教育非常迥异而自然而然就做到的。如果我不愿意学习,来到B市之后依旧懒懒散散,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厌恶中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可以退出这条道路,可以花钱寻找私立的“美国教育”学校,也可以走实用路线,专科,技校都是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可以报考的。

美国的阶层观念比较重,你是哪个阶层出来的孩子,那么家里人觉得你回到家里所处的阶层是最好的事情。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家庭希望孩子考第一,希望孩子能够考好成绩,为何不能理解为中国家庭更鼓励孩子们上进呢?更何况,在我所接触的学生当作,有些家长本身就孩子的要求并非是非985,211不上不行,他们看到自己的子女有所进步,自己的孩子可以从三本院校考研,考到二本院校就开心得张罗打鼓,宴请亲戚了。

很可惜,有人说,这是因为家长本身就看不起孩子,现在孩子有所突破,就得庆祝一下。这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畸形观念。

中国太大,中国人太多,嘴巴也多。

其实,中国教育的弊端是什么,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因为我们知道的样本太少太少,实地考察的机会再多,接触到的情况也是少之又少。关于教育的言论,国家的教育相关部门发言是权威的,因为他们的样本很多。

但作为走选择中国教育或应试教育这条路子的人,也不要过于依赖学校的教育。教育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的结合体。忽略其中一个或两个教育的影响,得出来的结论自然也是失之偏颇的。网上看到有学生打老师,先不要急着说这是中国学校教育的悲哀,这也可能是家长疏于管教的原因,一个疏于管教的学生,都敢打老师的学生,学校教育能做的事情很少。

这就好像一个良家妇女和失足妇女讲述贞操的重要性,对牛弹琴。

道德教育也从幼儿园就抓起,问题在于家长教育方面有没有做好呢?

最小的表妹读的幼稚园,老师教导他们要学会谦让,然而我去接表妹放学的时候,看到有些家长争相插队,各种占小便宜,那么,学校教育又有何用?

或许我们总喜欢忽略家庭,社会的教育因素,喜欢忽略我们个人本身没有做好的不足。

中国教育的弊端肯定是有的,而且这种弊端会随着局部的不足而放大。

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授课的方式有好有坏;面向的学生又是不同特点,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都无法避免,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进行改革,完善。

但目前,中国教育给予的还是叫较为普通,较为大众接受的知识,但这种被称之为”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是非常依赖于学生的主动吸收,也强调自学能力。

那么作为学生,或许有时候要问问自己,上课的时候有没有做到预习?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没有独立思考完成?老师讲解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听?不懂的题目有没有找同学或老师讨论?老师在课上的提问有没有去思考过?

作为不是学生的成年人,或许有时候要问问自己,以后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以身作则?如何教会孩子尊重知识?

我记得有一件事情非常好玩:有些家长在网上吐槽学校教育对性教育教育不足,但在自己孩子面前却不提性教育,合着,都是学校教育的锅,真是甩得一干二净。

在我看来,老百姓关心的其实还是公平问题。国家对于教育的资源分配不足,导致到不公平的现象出现,行政方面的人员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会严重导致不平等现象。

但总归到底,这些都是中国教育这套逻辑运行之外的事情。而要根除它们,这就是世界难题了。
发表于 2020-1-20 11: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有一天中国的人均GDP超过卡塔尔和卢森堡,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教育制度。这就好比说,同样是一句“做人不能太实诚,得学会钻空子”,要是你们村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光棍刘大爷跟你说这话,你会说“你就是整天耍这些小聪明,才一辈子没出息”,但要是马云说这话,估计你就会说“就是这样,乖孩子是被社会驯化的,是没出息的”。
至于硬要说美国教育是你理想中的教育,要么是你只看到了美国精英教育中的光鲜一面,要么是你认为下层人都不是人。正如要评价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不能只看人大附中,也要看大凉山一样,看美国的教育制度也不要只看洛杉矶、纽约的精英高中——实际上中国很多高水平国际学校的质量已经能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也要看那些黑人区甚至于原住民区的学校。但是,在后面的这些地方,有时个人的安全都会成问题,就更不用说教育水平了。
人大致都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在对现实有不满情绪时,往往会看到别的地方的相对优势,却忽视了对方的相对不足。拿医疗问题来说,英国NHS系统是免费的但要排队,美国的医疗服务价格贵但服务更好一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你的,但如果你不想花钱的时候就吹英国,想享受高端服务的时候就吹美国,这就是既蠢又坏了。
回到教育问题上来说,中国教育目前仍然被人诟病为应试教育,部分人还会拽一个时髦的“内卷”来形容中国社会的竞争情况。客观地说,应试教育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目标偏向于以考试和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也必然会形成所谓的“内卷”,但应试教育也有几个不容忽视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在于公平性。如果你考清华,你所在省的分数线是680,而你考了690,清华绝对不会不录取你,但在美国的申请制下,一个考了670但有更多“素质”的人却完全有可能顶掉你。(想想公务员吧,这几乎是除了高考之外国内最严格的考试了,但年年都有笔试第一面试被刷,甚至笔试面试都第一最后却录取其他人的情况)。
第二个优势在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熟悉度。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大学以前的知识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虽然大多数人一入大学就选了各自的“专业”,但这部分知识对人的知识体系构建是有决定作用的。
第三个优势是很多学生在申请出国留学时所感受到的,就是分数的提升。当下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根本承担不起美国的精英式家庭教育,在申请出国留学时最大的优势就是更高一些的分数以及更扎实的知识。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也搞所谓的宽松教育,导致你参加SAT或者GRE考试的分数比现在低20%,拿这个分数去申请国外的大学你会同意吗?
第四个优势,是针对所谓的“内卷”而说的。诚然,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内卷”带来的问题的确很大。但如果这个国家逐步开放,那么“内卷”非但不是劣势,反而会是优势。在这个领域,或许没有比乒乓球更合适的例子。乒乓球在中国可以说就是一个严重内卷化的运动,许多在其他国家可以参加奥运会的人在中国可能连预选赛都进不了。可是,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到其他国家担任主教练的例子——如果这些人不是在中国“内卷”的环境中练就了超高的技术,有去其他国家担任教练的可能吗?同样,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增长,走出去是唯一的选择。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内卷”就会逐步展开铺平,对于其他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教育已经可以算得上降维打击了。
假如有一天我很有钱,我也许会让孩子上顶级的国际学校。但是,在这之前我会清楚地知道,他享受的顶级教育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而不是这个教育本来就应该这么好。这就跟去医院看病一样,我花50块钱挂号我就该排队等着,而很多顶级私立医院虽然挂号费动辄上万,但你只要挂上号大夫就会无微不至的给你诊疗,甚至一天只看你一个病人都没什么问题。
当然,这不是说中国的教育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也跟中国社会的结构变化有关。
比如,中国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一直存在很大的缺陷,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非独生子女的时代,大多数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四五个孩子里只要有一两个有出息的就满足了,剩下的几个人只要饿不死、不出事,也就算是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但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大多数父母显然没有这个心态,一个孩子就是全部的希望,因此很多人对于孩子的保护过多,导致孩子的性格和心态上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个问题展开说很复杂,但大多数人都能理解。
再比如中国的教育体系很缺乏对逻辑能力的训练,这导致大多数中国人写的所谓“议论文”根本无任何价值,以偏概全、概念不清等是经常出现的问题,甚至被很多人称道的国际大专辩论会里面很多的辩题也都是鸡同鸭讲。比如,很多辩论赛或者材料作文中都出现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题目,可以细究一下这些人的论据就会发现,凡是支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他们所说的“屋”指的是通常是基础性的事务、“天下”指的是目标或整体性的事务,而反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通常是把“屋“看作是干扰事务执行的琐事,”天下“则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概括一下,前者想表达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者想表达的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二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辩论,就算吵上十年百年也是徒然。但是美国的教育中对逻辑比较重视,GRE、GMAT等考试中逻辑是很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许多中国学生也都是等到了要考GRE、GMAT等的时候,才会专门的去学一点基本的逻辑知识。
最后再说一句,很多人对于现实的思维都是单线程的,他们往往只能看到当下而不会去思考历史。他们看到富豪整天吃海参鲍鱼,就会认为只要自己吃了海参鲍鱼也会变成富豪,却根本不会去想这些人并不是因为吃了海参鲍鱼而变富的,是因为变富了之后才有钱吃海参鲍鱼。同样,比如在选举的问题上,欧美的主要国家在早期基本都以财富或其他标准设定了一个较高的选举门槛,具有投票资格的选民一般只占到全体国人的10%~20%左右,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能保证社会的决策不太受民粹的干扰,不足则在于精英集团的利益与底层利益的分裂。而今天意义上的全民普选大多数都是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才完全实现,甚至美国直到2013年才在法律程序上正式完全废除了奴隶制。换句话说,如果硬要说欧美国家是因为民主制度才让国家有了飞速发展,那么欧美国家国力上升最快的那些年恰恰是没有搞全民普选的,今天欧美国家的全民普选是社会发展之果而不是因。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的弊端固然是有,但把美国教育视为理想的教育显然是错误的。而且,从过去200多年的世界历史来看,英国是日不落帝国的时候,英国教育是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的范本,德国人开始在诺贝尔奖屠榜的时候,德国的研究型大学被认为走对了路子,二战之后美国靠着战争红利一跃而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的教育也从以前的土老帽成为了世界顶尖。反过来说,当年日本在其经济实力最强的年代搞宽松世代教育,而那也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最艰难的时候,日本的宽松教育被无数人拿来作为日本人“自由发展”的样本而用来批判中国教育。但到最近几年,日本人普遍也承认宽松世代教育出现了问题。
归根结底,这事用句俗话来总结就是,有钱人放屁都是香的。
发表于 2020-1-20 11: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弊病是没有让你真正“了解你自己”,更多学会禁锢。
发表于 2020-1-20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教育如果你深入了解后,其实你也会失望有落差的。如其说美国是自由的教育不如说美国是钱的教育。距离产生美,具体再后讲。
先说中国的教育吧,不是中国教育的弊端,而是教育在中国的弊端。
先插一句,大部分家长跟我们怎么说学习的?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学习好了就可以考上好大学,好大学就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可以就找个好对象,以后你家孩子在起跑线就可以往终点有进一步。我们学习从来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作为工具让我们在社会的三六九等上再提一层。这是不是让你们想起那个放羊孩子的放羊生孩子继续放羊。哎,教育问题因为社会的功利性问题。我们再来说中国教育有哪些闪光
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孔子。现在孔子学校遍地全球。现在谁学的最厉害?韩国。孔子都是是韩国的了。
在中国教育中乃至全球都说中国盛产虎妈狼爸。中国人到美国没有像黑人那样颓,都自力更生有精通数学财务的美称,美国华裔起码在美国都算中产。在家庭教育打压多于平等,命令多于引导。家庭教育有哪些大家。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jpg
世界级名书,教育的经典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2.jpg
爱的教育,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是中小学生必读课本而不让家长读一读。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3.jpg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4.jpg
再来看下销量,你上当当亚马逊看看,评价什么都很好。
再来看看中国的哎。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5.jpg
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此书告诫子孙。此书主要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电子书免费。很少有人看,就拿知网上的书刊论文对这位教育家的研究都少之又少。
说句不好听的话,包括孔子和颜之推这样的教育家,孔子是太火了。怎么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人在老外面前都或多多少有一种自卑感。
总之好东西我们有,只不过不珍惜
再来说现代。腐败到处存在。不是贪钱,不是雷政富,生活作风问题吃喝嫖赌,更应该注重坑蒙拐骗和无作为。
前几天一直出现毒操场毒学校。让人寒颤,这些问题都是在人们所不注意的环境上发生,也许事件开始也是好几年的事,但真正爆发的时候让全国震惊。我高中的操场也是毒操场,站那时间长了也会恶心,但学校和学生也不会注意到这个。因为我们学校把操场保护的很好,面子工程,怕我们给踩坏,一般情况下从来不让我们在上面活动。我们没有流鼻血,但这能说明我学校操场不是毒操场吗?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6.jpg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7.jpg
后续再讲,好累
发表于 2020-1-20 11: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考定终身,文理分科,不是走班制学生没有自由选课的权利,选修课单调没有,体育课都为应试而生一点运动的趣味都没有。题过于高难深,脱离现实不实际学很多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奥数竞赛题,阅读题作文题都有标准答案,没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作文很多假大空话题,虚无缥缈对学生辩证性思维没提升。
发表于 2020-1-20 1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教育是量产,极大的满足了快速工业化的需求。
中国的教育是平权,极大的满足了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
但是中国的教育缺少专精,极大的阻碍了产业升级,阻碍了从模仿型工业向创新型工业转型,阻碍了跟随西方的文明模式向引领全人类的文明模式转型。
开辟出一条新的教育模式,与现行的平权、量产的教育模式并存,是非常必要的。缺少塑造现代文明的功底,就只能去挖老祖宗,如全世界办孔子学院。但是这种啃老本的崇古思路终究是不能适应人类文明的发展需求的。
    一个人十几岁学孔子,是应该的。到了三四十岁,嘴上还一直挂着“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钻研一生都无法渗透”的话,这样的文明绝对是没有希望的。
    因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核心概念和主张,如果一个普通人到了30岁、40岁仍然无法完全掌握,说明它根本上是极端保守,拒绝人类在有限的生命进行理解和掌握的,那么它就是没有创新的生命力的(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无法掌握“精髓”,如何去创新?)。
    允许部分大学——注意是一部分——进行自主招生、自主办学,开放某些禁忌,去行政化,去政治化,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满足教育平权和不断为工业化输血的教育模式,是绝对不利于培养精尖纯学术型人才的,但是偏偏这些不问政治、不讲觉悟、没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人才,是能够在文明发展到遇到瓶颈、迷雾的时候,充当领航手的人才。不明白什么是“迷雾”?华为闯到了世界第一,就很明白,再没有可以模仿的人了,所以就感觉“数学人才急缺”。
     当讨论中国教育的时候,不论媒体或网民总是习惯“一刀切”,不自主的代入自身,并推及所有人。“推及所有人”本身就是与人才培养严重相悖的,因为教育一定是“因材施教”,而不是“推及所有人”。
    有些数学天才,明明就是有天生的语言功能缺陷和社交功能缺陷的,你一定要他按别人的学习进度过英语6级,怕是汉语一级他都难过。但是如果将这种例子“推及所有人”,则就是完全错误了,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语言功能缺陷和社交功能缺陷,更不是数学天才。而有这种状况的人在平权教育和培养工业化人才的教育体系中,肯定是属于不合格的,我们是不是需要为这样的人提供一条可以走得通的继续能够接受教育的道路?
    还有常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扼杀想象力”,有没有这回事?肯定有,但是一定不是扼杀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因为大多数人根本就是缺少天才想象力的普通人。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天才的想象力、不遭受扼杀,就推及所有人。大多数人只适合接受平权教育、工业化的量产教育,这是命!
    希望大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统统扔进意识形态里搞一锅烩。
发表于 2020-1-20 12: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阶段我国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大块)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只是我一时想不起来。
弊端是鼓励和培养
自私、狡诈、残忍、凶狠和偏执的。
话又说回来,
美国教育难道没有巨大的弊端吗?
也有,
否则美国百姓怎么会比我们更容易被西方主流媒体操控呢?
否则美国百姓怎么会对外界保持着充分的无知与偏见呢?
否则在遭到龙卷风灾害后挤在体育馆中的美国灾民里怎么会发生频繁的强奸等暴力案件呢?
主要是他们没有深入学习八荣八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没有美国梦的价值观引导。
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
再总结一句,人算大于天算。虽然我们中国的家庭社会学校三大教育如此糟糕,但幸好人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战胜无尽的宿命。
任何社会都是如此。
发表于 2020-1-20 12: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有个回答说很小的时候教育分层开始了,这怕是米国的快乐教育(废物教育?)做的最好的,国内的教育不敢说公平,毕竟师资力量不同,但是所谓的分层?师傅带进门那句话说的好,分层这说法就好像说一开始受到的教育资源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教育上限。大山里走出去的成功学子还少吗?
再说米国的快乐教育,哈哈哈,这才是绝户记啊,底层平民孩子全都放养,给他们传输,爱学学,不学拉到。然而私立精英学校呢,学习强度和咱得公立学校差不多,也是一天天刷题刷题,抛开整体大环境,也就是咱们在国家公立学校里享受的是米国私立学校那套。还有,米国的学习成本非常高!非常高!对于大多数家庭都是比较吃力的负担,个人的学业贷款几乎会伴随半辈子。
发表于 2020-1-20 1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感悟由看了我室友写的文章引起。
现在创作的门槛太低,什么人都能把自己写的东西发到微信里或者哪儿的。昨天看了一个室友写的一系列在台湾的游记(他还把它发到了自己的公众号上),委婉的说写的也只能叫很一般。他很想用一些很优美的语言去表达,但里面抒情的话一看就是应试教育下作文训练的标配,有的甚至是小学老师教的,俗套之极,并无任何真挚之情可言。更不要说文中道出一些思考与道理了。
为何我们的词汇,情感和思考能力匮乏至此?这个锅中学教育要背。中学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只准备考试,读的书太少太少,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另一个,中学的教育压制了对情感的体悟和表达能力和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加上审美教育的欠缺,使大多数学生面对文艺作品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俗的。
发表于 2020-1-20 12: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管生不管养。
家长、家教,在教育体系内的缺失,导致了与孩子相关的大部分社会问题。
我也不怕丢人,小时候我爹总说我做的事情会让他被人骂,因为说小孩儿没有家教,实际上是在骂家长。
可是今天我回头想了想,我爹确实没教过我那些东西,却以为我天然就该懂,我这不是缺家教是什么?这样的家长不该骂?
我小学学校里,一个班50几个孩子,1个班主任。1个年级4个班,各科老师只有2套,我们班主任还要教另1个班的语文。所以,我想,小孩子没有教养、没有家教,这事儿大概怨不了老师。
如果说,人的一切由基因决定,孩子不成器,那一定是家长的品种不好,基因出了问题,导致孩子品种、基因有毛病。
如果说,孩子的性格、能力由后天决定。
那么孩子从出生开始,每天多少时间跟在家长身边?不要忘了,在孩子四五岁之前,是一天24小时陪着家长的。即使上学之后,一个小时的学校时间,扭转一个小时的家教,孩子每天还是要回家吃饭睡觉的,周末、假期还是要在家的,还要把学校的教育扭转一部分回来。你们不妨算算,要上多少年的学,才能抵消家庭影响?
所以说,离不开家,孩子就是家庭、家长的影子,孩子体现的,就是所谓的家教、教养。
所以,为什么孩子离家几年,住校几年,马上就成熟?马上就变得陌生?马上就不可控?马上就独立?无非是不在受到家庭环境的逆影响,迅速融入环境了。
那么,孩子有问题,到底是不是孩子自己不争气?
到底是不是学校有问题?
还是说,是家长,生而不养,饲而不育?
再好的学校,再负责任的老师,能不能就告诉学生:你爹你娘是错的,你不能像你的父母亲一样,你每天要反思你的家长做错了什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家长的群体性缺失,或者说更明白更反动一点吧:过去的几十年,太多本应断子绝孙的,要用全部时间去工作才能不把自己饿死的,本应是老光棍的东西们,都娶了媳妇,都生了孩子,才造就了这么一大批,只能被动接受学校的知识灌输,得不到家教,没有教养的,被人瞧不起的年轻人。
这里我就不讨论,关于一胎化,和过去兄弟间互相的传帮带教,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时代有什么重要作用了。(就说一点吧,长兄如父,兄长在家教中可以替代父亲的作用)
发表于 2020-1-20 1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孩子一个初中同学,高中和我们同校不同班。前段时间这孩子因为水痘休了几天病假。他妈妈想找同学把课堂笔记拍一下,让孩子在家自学。结果班级群里转了一圈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发给她,最后只好找到了我们,我女儿说自己的笔记记得比较乱,特地重新整理了一遍才发给他。
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竞争,同学之间都成了竞争关系,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我觉得这种心态很不好。
发表于 2020-1-20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这件事在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弊端,主要是看大家从哪个角度去考虑。
因为做过国际教育,所以接触过欧美国家的教育,给我最直观的差别,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在国外遇到很多家长,他们更多的是在于孩子自己想学什么,他们来评估可行性,然后打回去这件事有哪些问题,小朋友重新了解自己要做的事,然后改善情况,重新跟父母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个事不做了,或者继续做。这样的一个过程,不管事情是否最终做了,但是对孩子来说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而我认为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承担着教知识的职能,学生性格方面的还是需要家长来支持。
学校教育方面,中国教育的弊端就是填鸭式的教育确实有点让人奔溃。最近这几年一直在调整,但是毕竟是一个泱泱大国啊,改变一个状态哪有这么容易。北京这样的地方确实要好很多。但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以最终分数为目标也是无奈之举,考不出高考就去不了好学校,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
其实国外也是一样的,学习都需要考试,不单单看考试成绩,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也有一堆的作业要做,这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觉得中国教育并没有本质弊端,主要是看我们如何对待这件事。


泰博斯创新实验室-青少年科学素养平台
发表于 2020-1-20 1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谈谈中国教育【揠苗助长】的弊端

【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针对中国教育的弊端,今天的微博热搜看到这条热点事件:
林妙可近照,被爆长肿了,吃瓜网友羡慕南京艺术学院的伙食。
涂涂搜索【林妙可教育】 ,发现这样的标题:
【10年后再看林妙可和杨沛宜:父母不着急,孩子才能跑赢终点】
说林妙可落榜北影初试,
记者问摇头晃脑的妙可“为艺考准备多久了?”
“啊……去年年底吧”
视频一出微博上是一片差评
“不能自然一点说话么,为什么每句话都要仰脖子,为什么不能为考试多准备一段时间?”
回顾过去就会发现,林妙可被批,不新鲜。早在妙可10岁时,就被濮存昕老师指出“这孩子该停停”,春晚被人指出霸着话筒不给老艺术家。还被妈妈爆出“初三才会过马路”,穿衣服也被嫌各种土气,如今上台演出的服饰,大概是她审美里的不土气。
那个9岁就独登奥运舞台,10岁出演《红楼梦》,12岁上春晚的小姑娘,为何如今变成这样了?
就在众人都把矛头指向林妙可时,最该反思的应该是父母的教育问题。
看着妙可现在上了南艺,大概也知道了要努力,但是还是别着急!再缓缓,沉淀后,厚积薄发!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jpg 涂涂特地邀请到教育学家【张克运】为大家聊聊教育速度的问题,她深刻指出里当前教育弊端。
张克运|重庆市第71中学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导师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2.jpg 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3.jpg 孩子们在TOSEE博物馆课程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
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结果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4.jpg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这些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5.jpg 一个小朋友在思考雕塑的美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世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6.jpg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7.jpg 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
“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你这孩子多少岁?”
“10岁。”
“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8.jpg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9.jpg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0.jpg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1.jpg 涂思美育带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参观

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左右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2.jpg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3.jpg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很多老师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 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 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 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4.jpg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5.jpg 在博物馆课上,一个女孩在给妈妈讲画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6.jpg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7.jpg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8.jpg TOSEE博物馆课程在红砖美术馆
艺术家在给孩子们讲作品

更多美育文章分享


美育,我们这样误会了两百年人世间最远的距离,就是审美的差异艺术到底有什么用?没有比这篇见解更深的了……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孩子究竟赢在哪里?培养一个懂艺术的孩子,就靠这三件事专访央美院长范迪安:美育从博物馆开始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孩子,还怕没有竞争力吗?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19.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趣看博物馆】回复密语【攻略】,领取海量免费素质教育资源。
发表于 2020-1-20 1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经历过中国传统教育的孩子,我对教育感触良多,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是既成功而又失败的。成功一说是指对于一些出身平凡的孩子来说,教育是一条摆在眼前的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实现阶级跨越的阶梯,我也是受益者之一,而失败是指中国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诸如缺少个性化发展此类的很多问题。
从个人经历来讲,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我们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基于应试教育上的,这一点在中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对于我们来说,教育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普遍的观念是成绩好就代表着你将来有出息,能进入好的初中,高中,一流大学,所以为此唯有提高应试技巧和能力,知识点一遍一遍的过,只为能加强理解和印象,与此同时,留给孩子个性发展的时间很少很少。而在我大学后,我发现高中同学虽然进入大学时候大家的层次可能相差无几,甚至有些人高中成绩一直都不如我,但是他们中好些人基本最后保研各大名校,甚至直博,我认真地思考过这一点,在大学中能取得如此成果的人,高中时候成绩不一定很好,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品行,我这里不是说的人品如何,而是指他们对待学问的态度,对待事情的态度。人生是条充满荆棘的路,唯有恒心者能攀登高峰。所以我觉得中国教育更应该去培养一个学生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去对待学问,去培养学生的品性,而不是天天拿着知识点一次次的灌输。老师应该做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将学生们探索世界需要的知识教给他们,更重要的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如何为学。
我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这样子的,社会,学校,家长不以成绩论英雄,在小学初中,每个学生能接触各种各样的爱好,知识,去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天赋,有大把的时间能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高中是一个更加专门化教育的地方,拥有篮球,足球天赋的孩子可以去更多的从事他们喜欢,有天赋的事业,喜欢学习的孩子可以在教室里继续学习,音乐,舞蹈,甚至于学开挖掘机,学习厨艺,(哈哈哈,这里我并不是为了给某知名学校打广告),大学中,每个人能继续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深造。
看到过这么一段:”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着光明的前途“。
发表于 2020-1-20 1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教育的确是我最理想的教育。

我觉得我比较有资格说这些,在中国待过,在美国待过,现在从事K12教育行业。

美国人最优秀的一点是:家长对孩子要求是:三观要正。

你可以不是最聪明的,你不需要成绩第一,我鼓励你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包括不仅限于排练歌剧,橄榄球,足球(对你没看错,美国人也踢足球),棒球。
如果你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学习,玩儿编程,我会担忧,我希望你融入群体,我希望你和同学一起出去玩。

家长是如此,老师也自然会把工作重点放在这里。

说白了,他们上高中的目标,不是哈弗耶鲁,不是什么常春藤。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之后,和我一样,做一个快乐的销售,工程师,文员。

而我见到的中国家长呢?

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我经常和学生说,如果从现在开始,全国的学生都不复习了,什么都不会,那高考300多分就可以上清华了,这样每个人都很开心。

但是有些人不服,他们希望多复习一点,每天拿出半个小时来学习,这样高考可以考400分,这样不但可以上清华,而且可以拿状元。

之后呢?更多人拿出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考了500,600

最后,每个人都拿出了5个小时,每个人都考了750。

教育局看这样不行,于是提高了试卷难度,所有人又恢复到600的状态,于是他们开始用6-7个小时学习。。

在之后。。。

多么典型的囚徒困境啊

学生自发的会学习吗?以我的观察,非常少,不到20%,在这其中,还有不少是因为家长灌输了“好好学习才能保证未来无忧”的思想的。

所以现在考试越来越难,应试教育环境越来越恶劣,应该怪谁呢。

你自己不学习,长大失败之后,又把自己的一样寄托给应该有着如花般青春的孩子。

难道考一个985就真的真的重要吗?值得让孩子在最美好的年龄背负最沉重的担子吗?做一个普通的工作,当一个普通人,真的如此不齿吗
发表于 2020-1-20 1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


首先看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同化”,教育的高级目的是“造才”。


教育最低出发点是“扫盲”,扫盲是为了在“同化”的基础上提升整体国民文化水平。


“同化”使之成为一体,赋予相同的属性,彼此平等,彼此认同,交流和对话成为可能。


“同化”是教育的最低要求,同化的过程,也是精神世界、三观的建立和同质过程。


“同化”的趋势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的过程,所以关键在于这“上”和“前”的源流。


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的顺流“同化”自然会抵制由下而上,由后而前的逆流“异化”,抑制“另类”,抑制“反思”,抑制“革新”。


所以,在大环境中,中国教育缺少鼓励创新,鼓励反思,鼓励质疑的文化土壤。 在教育的初期更多的是从上而下的权威灌输,题山试海式的教育耗尽了青少年的精力,也扼杀了青少年的好奇天性和探究精神,而这种宝贵的天性和精神最终麻木而完全丧失。


从这点出发,教育的基本目的“同化”而反成为教育的高级目的“造才”的敌人。


所谓的“造才”就是在完成“同化”的同时,造就那些更具反思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事实是只有极少数极有天赋极其优秀的人在“同化”的过程中挣脱同化的束缚脱颖而出,而大多数本可优秀的人却最终归于平庸。


这样的教育弊端不是中国教育仅有的,只能说要更加严重些,越强势的文明,这种弊端就会愈严重。


避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仅就知识教育而言,其本质应该是赋予独立个体的完全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知识只是这个教育过程的副产品而已,这样的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够打造出了一个合格成品。


独立个体具备了这种完全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后,才能够正确的掌舵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使命所在,从而开出自己独特璀璨的生命之花。


我们在回到题主的问题,“中国教育的弊端到底在哪里?”


中国的教育弊端在于“让受教育者没有选择”。


你或者你的父母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必须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你必须学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政治,你必须取得文凭,否则你和你的父母都要承担着极大的人生风险。


你无需问,为什么要学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没有为什么!


你别无选择!


明知自己不喜欢,明知自己不擅长,明知学了毫无用处,但是你必须学习!


对于大多数家庭是无法选择的,但还是有一些家庭,比如郎朗、丁俊晖、郑亚旗以及那些家境优越者,他们敢于承担和面对这样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那些无法选择的家庭也不要坐以待毙,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兴趣,早日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因材施教,最终也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发表于 2022-10-15 11: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sigcapagk

ЧЧУКАТ ·±нУЪ 2020-1-20 12:01
ХвёцёРОтУЙБЛОТКТУСРДОДХВТэЖр
ПЦФЪЧчДГЕчМНКГИЛДЬ°СЧФРДОч·ОРЕАптХЯДДщД ...

prozac 60mg capsules citalopram prescription online celexa discount 5 lexapro clomid ot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4-12-25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