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14|回复: 20

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教理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4 2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教理是什么?
发表于 2020-1-24 21: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谛:苦、集、灭、道。

明了「四圣谛」,我们方能清楚佛教整个庞大的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简单而言,佛教的体系围绕一个主题,四个模块展开。一个主题,即:「如何救助众生出苦海。」这是佛陀毕生尝试回答的终极问题,也是佛经存在的意义。要回答这个核心问题,佛陀划分出四大模块进行解答,即:什么是苦(苦);苦是怎样形成的(集);没有了苦会有什么好处(灭);依着什么方法去做才能没有痛苦(道)。

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讲法,为弟子们提纲挈领讲的就是「四圣谛」,可见「四圣谛」的重要。可以说,「四圣谛」是佛教的总的指导原则,是一切大小乘佛法教导众生解脱生死时所必须依止的基本教义。它在佛教内的地位,类比一下,跟「四项基本原则」在党内的地位差不多。

佛教虽然枝蔓甚多,然而后学们只要依着「四圣谛」开展修行,就不会让自己迷失于浩瀚的佛典之中。
发表于 2020-1-24 21: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所有回答,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宗派和不同认知水平的贤友们,对「核心教理」的定义好像很是有差别啊!
首先呢,很多不同宗派从论著和修习方式来说,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冲突」的,这里不多谈了,容易引战。
那么,我们来看看WBSC世界佛教僧团会的共识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吧。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
发表于1967年世界佛教僧团会「World Buddhist Sangha Council (WBSC)」的第一次会议。由已故的WBSC创办者及秘书长 Pandita Pimbure Sorata 长老,邀请化普乐·罗睺罗尊者(Ven. Walpola Rahula)拟定一份联合了所有不同佛教传统的条文,由世界佛教僧团会一致通过。80年代有补充条文,也在下文中。
【●注意】知乎上特别多「作孽人士」为了彰显自己宗派的地位,擅自添加私货瞎编翻译,我这里贴个正确版本的英文原文。

Text of the Original Document[edit]

1. The Buddha is our only Master (teacher and guide)
2. We take refuge in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gha (the Three Jewels)
3. We do not believe that this world is created and ruled by aGod.
4. We consider that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develop compassion for all living being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and to work for their good, happiness, and peace; and to develop wisdom (prajā) lead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Ultimate Truth
5. We accept the Four Noble Truths, namely dukha, the arising of dukha, the cessation of dukha, and the path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dukha; and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pratītyasamutpāda)
6. All conditioned things (saskāra) are impermanent (anitya) and dukha, and that all conditioned and unconditioned things (dharma) are without self (anātma) (see trilaksana).
7. We accept the thirty-seven qualities conducive to enlightenment (bodhipakadharma) as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Path taught by the Buddha leading to Enlightenment.
8.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attaining bodhi or Enlightenment: namely as a disciple (rāvaka), as apratyekabuddha and as a samyaksambuddha (perfectly and fully enlightened Buddha). We accept it as the highest, noblest, and most heroic to follow the career of a Bodhisattva and to become asamyaksambuddha in order to save others.
9. We admit tha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regarding Buddhist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ese external forms and expressions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essential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Expansion of the Formula[edit]
Ven. Walpola Sri Rahula in 1981 offered an alternative to the Nine-point formula above restating it as follows:

Whatever our sects, denominations or systems, as Buddhists we all accept the Buddha as our Master who gave us the Teaching.
We all take refuge in the Triple Jewel: the Buddha, our Teacher; the Dhamma, his teaching; and the Sangha, the Community of holy ones. In other words, we take refuge in the Teacher, the Teaching and the Taught.
Whether Theravāda or Mahāyāna, we do not believe that this world is created and ruled by a god at hiswill.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Buddha, our Teacher, who is embodiment of Great Compassion (mahākarua) and Great Wisdom (mahāprajā), we consider that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develop compassion for all living being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and to work for their good, happiness and peace; and to develop wisdom lead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Ultimate Truth.
We accept the Four Noble Truths taught by the Buddha, namely, Dukkha, the fact that our existence in this world is in predicament, is impermanent, imperfect, unsatisfactory, full of conflict; Samudaya, the fact that this state of affairs is due to our egoistic selfishness based on the false idea of self; Nirodha, the fact that there is definitely the possibility of deliverance, liberation, freedom from this predicament by the total eradication of the egoistic selfishness; and Magga, the fact that this libera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Middle Path which is eight-fold, leading to the perfection of ethical conduct (sila), mental discipline (samadhi) and wisdom (panna).
We accept the universal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taught in the Paiccasamuppada (Skt. pratītyasamutpada; Conditioned Genesis or Dependent Origination), and accordingly we accept that everything is relativ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 and nothing isabsolute, permanent and everlasting in this universe.
We understan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that all conditioned things (samkhara) are impermanent (anicca) and imperfect and unsatisfactory (dukkha), and all conditioned and unconditioned things (dhamma) are without self (anatta).
We accept the Thirty-seven Qualities conducive to Enlightenment (bodhipakkhiyadhamma) as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Path taught by the Buddha leading to Enlightenment, namely:
Four Forms of Presence of Mindfulness (Pali: satipatthana; Skt. smrtyupasthana);
Four Right Efforts (Pali. sammappadhana; Skt. samyakpradhana);
Four Bases of Supernatural Powers (Pali. iddhipada; Skt. rddhipada);
Five Faculties (indriya: Pali. saddha, viriya, sati, samadhi, panna; Skt. sraddha, virya, smrti, samadhi, prajna);
Five Powers (bala, same five qualities as abov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 (Pali. bojjhanga; Skt. bobhyanga);
Eight-fold Noble Path (Pali. ariyamagga; Skt. aryamarga).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attaining Bodhi or Enlightenment according to the ability and capacity of each individual: namely, as aSravaka (disciple), as a Pratyekabuddha (Individual Buddha) and as a Samyaksambuddha (Perfectly and Fully Enlightened Buddha). We accept it as the highest, noblest and most heroic to follow the career of a Boddhisattva and to become a Samyksambuddha in order to save others. But these three states are on the same Path, not on different paths. In fact, the Sandhinirmocana-sutra, a well-known important Mahayana sutra, clearly and emphatically says that those who follow the line of rāvakayāna (Vehicle of Disciples) or the line of Pratyekabuddha-yana (Vehicle of Individual Buddhas) or the line of Tathagatas (Mahayana) attain the supreme Nirvana by the same Path, and that for all of them there is only on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rga) and only one Purification (visuddhi) and no second one, and that they are not different paths and different purifications, and that Sravakayana and Mahayanaconstitute One Vehicle One Yana (ekayana) and not distinct and different vehicles or yanas.
We admit tha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the ways of life of Buddhist monks, popular Buddhist beliefs and practices,rites andrituals, ceremonies, customs and habits. These external forms and expressions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essential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懒得看英文原文的朋友,以下是简单总结:

1.佛陀乔达摩悉达多是共同的祖师爷,无论你什么派系。
2.我们都皈依佛陀,佛法,僧团。(这里要注意,是“僧团“,不是某个僧人,某个上师,某个大德)
3.世界没有神及“大能力存在“可以创世或管理干涉世界!
4.全体佛弟子认同的人生目标:众生平等,为众生的利益,和平,快乐而努力,让众生获得智慧。
5.四圣谛,八正道,戒定慧,公认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6.缘起法没毛病。一切说是永恒的,绝对的,永久的,不管它是个啥,全都不是佛教。
7.有为法皆是无常、苦!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都是无我的!
8.三十七道品绝对没毛病!
9.阿罗汉,独觉以及各种佛菩萨,我们尊重和认同菩萨行和成就正自觉是神圣和英勇的,但是最终的解脱与境界完全一模一样!也没有谁比谁厉害之说!
10.不管你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幺蛾子!一切外在的表现形式(各种本土化行为与仪式),都不允许与 “ 佛 陀 的 基 本 教 义 ” 混为一谈!!




以上内容,无限等于「根本核心教义」,全世界佛教共识,不论你哪宗哪派,如有歧义,一律是非佛教外道。
发表于 2020-1-24 2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观:缘起缘灭。
人生观:无常无我。
价值观:人人皆可成佛。
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教理是什么?-1.jpg 佛陀入灭后,其成道以来45年间所说的教法被蒐罗起来,成为第一结集;此时所集的是法与律。当时虽已有文字,但是圣典的传承是用背诵的。所集的“法”(教理)在传承之间整理纂辑成经典,而集成“经藏”,所集的戒律经由整理而成为“律藏”,特别是经藏也称作“阿含经”,这显示它是传承古老的圣教,而这些经典是以记忆来传承的,所以传承之间附加了弟子的理解与解释而增广,不可避免地使古老的圣教起了变化。因此《阿含经》虽然并非佛陀教法的原样,但是在诸多佛教经典之中,它含有最浓厚的佛陀教法,所以要追究佛陀的思想,首先非得在这里面探求不可。
原始佛教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即是其理性的性格特别强。例如《法句经》的偈颂说:“以怨止怨,怨恒不止。舍怨方止,此恒真理。”这里面除了道德伦理上的事之外,也包含了断除现实烦恼的理性上的洞察。“不寐夜长,疲者道远。昧正法者,生死道长。”这一偈中可说蕴含同样的道理。佛陀知道道德的行为可使人幸福,可令生活富足,所以劝谏道德于众人;亦即教导不应杀害而当互相爱敬,不应偷盗反而应当乐施,不应妄语而当喜真实语。但是在这里,并不仅止于道德,而是指出由合理性所达之处,从包含矛盾的现实本身脱出的通路。
佛教拥有提升社会道德的性格,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导入合理性,拥有合理改革生活的态度。自从原始佛教的时代以来,佛教的僧院就是卫生的、文化的,在简朴中过着丰足的生活,自此而有僧院、佛塔的建筑及绘画等技术及艺术之发展。在《阿含经》里既有关于农耕技术的说明,也有关于商人财产运用的开示,律藏之中也说明关于药物与医术之事。但是佛教并非仅是合理而已,也洞察人自己的现实是包含矛盾的,而探求如何由这个苦脱出;佛教修行的重点就在这里。
    四谛说
佛法以生、老、病、死四苦来说明人生的苦,或再加上另外四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以此八苦来说明。人生虽也有乐,但因此夺去这个乐的病、死也就成了苦,因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些苦生起。这苦的根源是对生存的执着,称之为五取蕴苦(五阴盛苦)。作为自然现象的生老病死并不是苦,对自己来说的生老病死才是苦,而且生老病 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也是自我存在的基底,所以称之为“苦谛”(苦的真理)。但人生是苦,只有圣者才能了知其作为真理的含义,所以称作“苦圣谛”。
说明苦的原因的是“苦集圣谛”。对自己来说,生存之所以为苦,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有“渴爱”,这是成为所有欲望之根底的欲望;是永不满足的欲望,是造成人的不满的欲望。之所以称为渴爱,是因为好像口渴的人在寻找水时有强烈的欲求一样。有渴爱,所以人的生存才继续下去,因此称之为“成为轮回再生之原因者”,也说为“与喜、贪俱,求满足而不停者”。渴爱有3种:欲爱、有爱、无有爱。
欲爱是感觉上的欲望,或为情欲;有爱是希望永续生存的欲望;无有爱是期望生存断绝的欲望。追求幸福虽也是欲望的一种,但渴爱与那些不同,是指在欲望根源的“不满足性”,这是使人堕入不幸的原因。渴爱又称作“无明”,以渴爱、无明为根源,于其上产生种种烦恼,就污染了心。所以所谓集谛,就是以渴爱为根源的种种烦恼,这就是苦的原因。
渴爱灭尽无余的状态,称作“苦灭圣谛”,即“苦灭的真理”之意,也称为“涅槃”,因为是心从渴爱的束缚中脱离,所以也名为“解脱”。在心中首先是智慧解脱,所以名之为“慧解脱”,接着灭却全部烦恼,使心的整体得解脱,名为“心解脱”。这是爱情、欲望、努力等不为渴爱所染污而活动的“心的自由状态”。因为是真的乐,所以说“寂灭为乐”。由于涅槃译作“灭”,所以也有人将涅槃理解为“虚无”,但是灭是“渴爱之灭”,并不是心本身之灭。由于渴爱灭,正确的智慧才显现,以此智慧所知的不动的真理就是涅槃,因此涅槃是理性的存在。但是也有学者将实现涅槃的心的寂静状态理解为“完全的平和”,而以为这“平和”即是涅槃。
实现苦之灭的方法,名为“苦灭道圣谛”,以“八圣道”来表达,即是实践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之意。第一的“正见”是“正确的看法”,即是原原本本地了知(如实知见),据此则能了知自己与世界的本来面貌,亦即了知缘起的道理。基于正见则能生起正确的思惟,接着据此实践正确的言语(正语)、正确的行动(正业)、正确的生活(正命)、正确的努力(正精进)等。这些是指基于正见,日常生活能成为符合道理的生活,由此第七的正念则能确立。正念是指正确的注意力、正确的记忆,是使心经常维持在正确状态的心念力。最后的正定,是指基于正见、正念而实现的“心的统一”,亦即正确的禅定。在以上八圣道中,正见与正定最为重要,因为在正确的禅定中,正确的智慧才能生起。在这八圣道的实践中灭除苦的状态,亦即解脱、涅槃才会实现。
以上的苦、集、灭、道四谛,称为 “四圣谛”。“圣”有“尊贵”的意思,意味着“圣者”,但这似乎与雅利安人的“雅利安”有关。佛陀把自己的代表性教理冠上雅利安,或许是认为自己所悟的真理,是雅利安民族的真理,对此他饱有自信。
这四谛说据传是佛陀在鹿野苑对五比丘宣说的最初说法。五比丘听闻以后,得“一切是集法的都是灭法”的“法眼”,而且“见法,知法,悟入于法”,由此显示他们已打开法的世界。
    中道与无记
八圣道即是“中道”。贪于欲乐的生活是卑下的生活,放纵于物欲的生活并不是上进的,而相反地,一味折磨身体的苦行也只是虐待自己而已,并未带来利益。佛陀舍弃了这两个极端,以中道而得正觉。这中道即是正见、正思惟,乃至正定。正见等的“正”,并未在八圣道的教法中说明,而阐明它的,即是中道。快乐是任何人都期望的,但是不加节制地纵身于快乐当中却是堕落,毫无精神的上进。其次,苦行的实行需要坚强的意志与努力,这努力虽然可贵,但只折磨肉体,并不能得悟;因为只依苦行,理性并未受到磨炼。看穿这两个极端的中道之智慧,即是八正道的“正”的意义。中道,除了以“苦乐中道”来说明之外,也以“断常中道”、“有无中道”等来说明。苦乐中道是实践的立场,而断常中道及有无中道则是“观点”的问题。不持臆测或先入之见,如实地照见法,不落于固定的看法,是中道的立场。视现象为常恒、为断绝、为有、为无,都是固定的看法,都是独断的;不依此固定性立场之处才有中道。
由如实地知见法导入了“无记”的立场,对于“我及世界是常住?是无常?是有边?是无边?”等问题,佛陀沉默不答;此外,关于“身体与灵魂是相同?是各别?”“如来死后是有?是无?”等问题也是一样。对这类不可认识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佛陀知道知识的界限而不作答。
面对他人所加的论难,要保持沉默是很难的。当时的思想家皆主张“只有这个才是真理,其他都是虚妄不实的”,而排击他说,主张自说,以论诤为业,于此而有对自己的执着与自满。即使是真理,在以论诤为立场时,真理也因为执着而被染污了。佛陀已远离执着,所以见到这种论诤的无益,而不参加论诤,此正显示出佛陀的理性的自制力。当时的思想家们主张己论的绝对性时,正显示其论诤实际上也不过是相对的而已。经中引镜面王命令盲人摸象,而就象作答的故事作譬喻,来说明这个情形。
佛陀如实地知见对象,超越了先入之见或偏见,这在佛陀主张四姓平等一事上也显示出来。佛陀说:“人并非因出身而是贱民,而是因行为而成为贱民。莫问出身,但应问行为。”主张依照行为决定人的价值。
    五蕴无我
“无我”是固定的实体我并不存在的意思,是佛教重要的教理之一。但无我说并不是否 定常识上所认识的自己及主观认识、人格或理性等的意思。如果如实地观察自己,则无法否定自己成长变化的事实,但是凡夫只是静止地看待自己,而设定一个固定的自我,并执着其上。从对自己的执着,便产生有关自己的种种的苦。如果能如实地观照现实,就不会认定固定的自我。原始佛教中将身心分析为“五蕴”以表达无我;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聚集”的意思。色是有颜色、形状的东西,特别是指肉体;受是感受,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来说明;想是想象、概念的作用;行是形成的力量的意思,但这里特别是指心的意志作用;识解释为“了别”,是认识、判断的作用。
自己是由这五蕴所构成的,但是任何一蕴都不断地变化,也就是无常;但是因为人执着于无常的五蕴的缘故,所以苦必然随之而生。无常的东西就是苦,在此苦之物中,“我”并不存在。“我”应是常住的,常住者应有自由自在的性格,因此其中不应有苦存在。因此,由于是苦的,所以可知自己并非常一主宰的我,因而说:“是无我的法,则不是我所有的。我不是它,它也不是我的‘我’。应如实以正智慧观照。”无我说是动态地去理解人格的立场,而不是虚无论,所以执着于无我也是错误的;因而说:“既无我,亦无非我。”
在后世,开始在包含一切物质的第一的“色”中作解释,而以五蕴意味“无常”的一切,名为“有为法”;相对地,无变化的存在、常住的存在,名为“无为法”,例如虚空或涅槃。有为法、无为法的看法已可见于《阿含经》,而在后世,于五蕴中见无我称作“人无我”,于法之中见无我称为“法无我”,但是这种区别还未见于《阿含经》。
    法与缘起
所谓“见法”,在佛陀的觉悟里是重要的宗教体验。五比丘也是听闻四谛的开示,而见法、悟法、开法眼。“法”是“保持”的意思,由此再衍生“不变者”之意,而维持人伦秩序的规范、自古的惯例、义务、社会秩序,乃至善、德、真理等意,在印度自古以来就在使用了。而在佛教中,“法”也以同样的意思在使用,例如诗偈“以怨止怨,怨恒不止。舍怨方止,此恒真理”中,法是真理的意思。佛教虽然也继承前时代的用法,但是在佛教以前,法意味着善与真理,而称恶不善为“非法”的用法,并未包含在法之中。不过到佛教时,烦恼或恶也都称为法,法的解释已扩大了,然后在“存在”中见法的新解释就出现了。
公元5世纪,名为觉音的大注释家出现了,注释了《阿含经》的大部分。觉音出生于南印度,渡锡兰作佛教研究,整理传于锡兰的佛教教义学,著《清净道论》,并综合整理《阿含经》的注释。他在注释书中论述法有四义,举出属性、教法 、圣典、物4种;或除去其中的教法,加上因。在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也有作为教法的法的意思,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教法中所示的真理、涅槃。其次,作为“九分教”的法(法藏),是作为“圣典”的法。九分教是将《阿含经》中所含的教法,依其内容分成九类,这是结集经藏以前教法的分类方式。第三,所谓“因”,即如善法、恶法一般,是产生结果的法。例如善法有生出善的能力,所以无记法不含于因中。同样地,“假法”也不成为因。而作为属性的法也译作“德”,如佛陀所具足的“十八不共佛法”,即是作为德的法。第四,作为“物”的法是佛教独有的概念。像这种法的理解,在吠陀或古奥义书中并未出现。所谓佛陀悟道的法,也包含在这个意义的法中。佛陀在正觉中所悟的是“涅槃”,是真理,同时也是“实在”;在这个意义上,涅槃也包含于作为物的法中。换言之,作为现象的存在,本身就拥有永远的实在、真理的性格,这种意义也包含在其中。而发现与永远之实在同一的现象之性格、状态,即是“见法的立场”。自己虽是现象上的存在者,但是发现自己所具备的真理性时,即发现了“作为法的自己、成为法的自己”。这意义的法,经常表现于“诸法无我”情形的法,或“缘起与缘已生法”情形的法之用例中。
在原始佛教中,并未直接将“作为个体事物的存在”称作法。法是使现象成立的基础性存在,例如构成人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称为法,但是在色及行之中,法还可再细分。“色”意味着肉体或物质,在肉体上安立眼、耳、鼻、舌、身五根的法。最后的身根是触觉的法,因为遍及筋肉等全体,所以也可以指身体。然后以此为本而有眼根(视觉)等感觉器官的法存在。以这五根能完全穷尽心理、生理上的肉体,所以这些就被立为法。外界的物质更分为色、声、香、味、触五境。眼根所见的色是狭义的色,指“颜色与形状”。颜色再分为青、黄、赤、白等,皆是法的存在。声、香、味等也再细分。“触”是指以触觉(身根)所认识的对象,也有种种区别,包含地、水、火、风四元素。
其次在五蕴说中,心理的法包含在行蕴之中,其中有作意、慧、念等,信、精进等也作为心理上的力量而抽取出来,所以是法的存在。而烦恼则有贪、瞋、慢、疑、见等法,渴爱、无明也是法之一。贪或瞋等是心理的力量,是与其他不同的存在,所以立之为法。如此安立了几种心理的法。在《阿含经》的新层中,将这些法分类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如上法虽有种种,但是在原始佛教中法的数量并未确定下来,而且也无法断言,非要有像这样的基础性存在才得以立之为法。但是在原始佛教的经典中,若枚举称为法的,大概可以上述方法来解释;亦即把所谓自己的存在,还原为肉体的、心理的诸法,于观法时去理解自己存在的真实相。这样的法是无我的,是依缘起而成立的。
此基础性的存在者名之为法,这一点表示承认这存在者有真理性,因为在“法”的名称中有真理的性格。涅槃被称为最胜法,但不消说,涅槃中的永恒性及真理性当然是受认可的。不过其他依缘起所成立的法中,也承认其真理性。“缘起”是“相依”而“生起”之意,是说由相依相关而成立的存在,指同时依于名为“缘”的他者,而自己才成立的情形,以“此有时彼有,由此生彼生。此无时彼无,由此灭彼灭”的公式来表达。所谓“依于他”,即成为自己得以存在的条件。有“自他不二”的世界,这在空间上成为依赖关系,所以也表现为“相依性”。世界是相依相助而成立的,这个特质,不管如来出世或不出世,都作为法而被确定、确立着。在多缘聚集处,新的法便成立,所以能生的缘与所生的法有关联。这个关联在时间上可以上溯到永远的过去,在空间上可以扩及到全世界;可以考虑到贯串一个个法的“法界”。
时间上的法的关联,并不是如一条线般单纯的联系。例如,即使试想自己的生命是遗传的,自己的生命也受之于双亲,但双亲更有父母亲4人,其上更有父母亲8人,更上溯至16人、32人、64人等;以这样的方法追溯而考虑的话,可知自己的生命中有无数生命汇集聚在一起。这里有自己的生命或遗传所持有的普遍性、永远性,亦即法性;以缘起而成立的存在名之为法的理由就在这里。在空间上的关联也可说是一样的;世界的存在是到任何地方都联系在一起,即缘起的世界是“连续的世界”(法界)。
但因为法是一个存在者,所以在其界限中有与其他切离的存在,亦即法拥有孤立的存在面。例如,贪之所以能被识别为贪,发挥作为贪的力量,是因为贪是与其他切离的独立者的缘故(例如憎与爱在一起,则憎的力量便不能发挥。即使爱与憎同时在一起,两者仍是不同的个体)。阿毗达磨佛教从这一点定义法:“持自相者为法”。法是持有自相,与他者相区别,而可清楚地认识的。在这一点,法断绝于周围的“缘”。
法有连续面与断绝面,在此有法的普遍性与个别性,这都依据法的缘起的性格,所以说“见缘起者则见法,见法者则见缘起”。在这里有法是持有自相,是有力的实在,而且同时是无常、无我的理由,大乘佛教里主张“空”的理由也在这里。法是无常,是无我,在五蕴的教法中也有所开示,如说道:“色是无常的,无常的则是苦,无常、苦而变易之法,即是无我。”法即使能持自相,也无法独立自存,因为要依缘(他力)而生之故。所以法必然改变型态成为非自己者,“毁坏”是有为法的本性。
这也表现于“三法印”之中。“诸法无我”与“诸行无常”互为表里之关系,再加上“一切行苦”为三法印,但北传佛教则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三法印。诸行无常是一切〔法〕的存在都不断地流转变化的意思,无常即是法的本性,但是因为变化中的东西都无法固定地把握,故以“行”来表现;这表明缘起的连续性、全体性的状态。存在的流转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因为凡夫想要令它不变而执着,所以成为“一切皆苦”。流转的存在是连续的,一切都连结在一起,但由于变化着的缘故,在连续中便有差别。这里所成立的是能持自相的法。法的反面是流转的行,所以法不得是固定的实体;这一点以“诸法无我”来表现。
如上所述,可以在知缘起的道理,知空与无我之处,得知存在所持有的作为法的状态;也就是说知法即是知存在的真相。
    十二缘起
以缘起的道理,从法的立场来说明人存在的状态,就是“十二缘起说”。
十二缘起是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分”所成立的,所以称为十二缘起或十二支缘起;虽也称为十二因缘,但原文是相同的。说明执迷的现实生存是基于什么而成立的,是流转门的缘起,即顺观的十二缘起。表达现实的“苦的生存”的,是十二支最后的“老死”。探索这老死的根据,所发现的是“生”,因为有“出生”,所以才有老死;将此表现为“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接着追究作为“生”的存在条件之“有”;“有”是指轮回的生存,自己流转于轮回之中,即是出生的缘,所以说“以有为缘而有生”。就“有”是轮回的生存这点,可说十二缘起说包含了轮回的思想。轮回的生存是苦,但追问它以何为条件时,所发现的是“取”。取是执着之意,执着于生存,成为使生存持续不断的条件,所以说“以取为缘而有有”。其次追问人的执着以何为条件时,所发现的就是“爱”。爱是渴爱,即是在所有烦恼的根本的欲求性、不满足性。这是让取所以是取的原因,所以说“由于爱而有取”。
因为爱是在执迷生存的根源,所以无法发现让爱产生的“更根源”的事物。从这点来说,爱是缘起系列的一个起源,由此来看,而称爱、取、有、生、老死五支为“渴爱缘起”。但是并非没有使爱进行活动的条件,这条件即是“受”。受是去接受对象,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受所触发,爱就生起,所以称作“以受为缘而有爱”。接着可以发现作为受的生起条件的“触”,触是在认识上的主观与客观的接触,识(主观)、境(客观)、根(感官)三者的和合称作触,这是使知觉触发的心的力量,所以说“以触为缘而有受”。接着安立作为触生起的条件的“六入”,也称为“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认识领域。分为主客的话,眼耳鼻舌身意为六内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外处,合为十二处,称为“以六入为缘而有触”。此认识领域是以身心为条件而 存在的,即“名色”。名在这里是指心,色是指身体,但是色广义而言即是物质,所以外界也得以包含于色之中,因此说“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
接着追问自己的身心(名色)得以存在的根据时,即可发现“识”。识解释为了别,是认识作用,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来表示。若失去识,身心就会死灭。依识而使作为生命体的身心统一起来。更广言之,可以说在识的认识里世界才成立,这成为认识与认识内容的关系,所以说“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但是由于身心同时活着,识的活动才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肉体,就不会有识,就这点可说“以名色为缘而有识”,因而识与名色是处于相互依存关系的状态,所以缘起成立条件的关系也可以到此为止。如此,识与名色虽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但是识能统一,具有主动的性格,所以较之名色,识可说更基本。因此追究识的存在条件,可发现“行”。自己的经验界虽由识所统一,但是识成为具有个人个性色彩的思惟。于此预想到使这个识具色彩、使识活动的力量,这就是“行”。一般来说,行是作成事物的“形成力”。诸行无常的“行”是形成全世界的力量,这是行的最广的用法。而五蕴中第四蕴的“行”是指心理上的形成力,特别是指意志,这是狭义的用法。十二缘起的“行”是指使识染色的形成力,被解释成业。因为过去的业将识着色,识受其影响而进行判断或活动。
其次追究行的存在条件时,发现无明。无明是没有正确的智慧(明),是无知。不知无常为无常,即是所谓的无明,没有如实知见一切的力量。无明本身虽无能动性,但在知的能动性被无明所染而起动时,一切的迷妄便出生了。凡夫是透过无明来看一切的。如果做梦的人能觉察到那是梦的话,梦就会消失;如果觉察到无明是无明的话,无明就会消失,亦即无明是由被发现而消失的。因此缘起的追究,是由于发现无明而终止,所以在说“以无明为缘而有行”的同时,也是在说“无明灭则行灭”。当然为了行的存在,虽然有无明以外的许多条件,但是在这些当中无明是最基本的条件,所以说“无明灭则行灭”。以同样关系说“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此一来,苦的生存之灭就实现了,因此说“一切苦蕴灭”。观照此灭,称为缘起的“逆观”,也叫作“还灭门”。传说佛陀即是顺逆观十二缘起而开悟的。
十二缘起的十二支,是成立于缘起上的“法的存在”。无法体悟缘起、没有能力观照法的人,就没有观照十二缘起的能力。亦即以基于我执的固执立场所见的十二支,不过是观念而已,并不是“法”,所以不成缘起观。将这十二支以永恒性与个别性来观照,“法观”才成立。
十二缘起说作为缘起观,是已经完备的体系。此外也有除去无明与行,以识、名色的依存关系为始的十支缘起说,这是因为如上述般可以见到识、名色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有宣说将十支中的六入除去,由名色直接到触的九支缘起说,以及如上所述的由五支所成的渴爱缘起说;或是宣说种种更简单的缘起说。四谛说也因为是因与果的二重构造,所以可看成简单的缘起说,因此难以认定十二缘起说是最初起就存在的。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观到的缘起的真理,恐怕是更直观的内容;发现了无 明,就是发现了缘起。在为了将这个真理传达给他人而作种种的说明时,种种的缘起说便成立,而最后由于十二缘起说,缘起说才完成。
观照法必然成为观照缘起,而以这个立场来追究并阐明缘起上迷惑的原因,可说是十二支、十支、九支,乃至其他诸支缘起说的目的。在这里,有十二缘起说在后来发展的佛教中最受重视的理由,而且因为十二缘起说中,“行”是“业”的意思,所以在这里业受到承认;接着“有”是以轮回上的生存的意思在使用,所以轮回说也受到承认。业说及轮回说都是自奥义书时代起一直到佛陀时代逐渐发展的思想,佛教采用了它,而完成了佛教式的业说、轮回说。
    实践论
以无执的心如实地见到真实,即能发现真理,这个看法是原始佛教的立场,因此不得不除去偏见及执着。心的邪恶的性格即是“烦恼”;渴爱、无明是烦恼之最,也称为“痴”,加上贪及瞋,即成三毒之烦恼,因为这是使心染污得最强烈的烦恼。另外,慢、疑、见等也是重要的烦恼,特别是对自己的执着,或是对特定的人生观的执着等,会妨碍正确的知见。因为烦恼是心中的染污显现于外,所以也称为“漏”。
因为烦恼使心染污,所以除去烦恼即成为修行实践的目标,而且如果除去烦恼,心的染污就消失了,心本性的智慧就会自然地显现。这样去看心的本性的想法,称之为“自性清净心”的思想,这思想的萌芽也存在于《阿含经》中。但是由于贪、瞋、我见等并非自己的心外之物,所以烦恼也是自己的内部之物,因此要将心的本性与烦恼清晰地区别开来是不可能的。这个观点反对将心的本性看作自性清净,后世佛教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以上两种思想的流派。但是在否定烦恼之处,就有正智的显现,而且也不应忽视心具有自我否定的力量。
正确智慧的实现之道,是以八正道的实践而获得,这又归纳为戒定慧三学。首先以戒学调整生活;皈依佛法僧三宝而发挥真正的信仰,在此之上以戒严身。信众守五戒(远离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若出家为沙弥或比丘则须守更多戒,过严格的修行生活。以实践戒而离恶,因此心中没有后悔或不安,更因戒的规律生活得到健康、身心的平安,而完成入禅定的准备。基于此戒学而实践禅定,即是第二定学(增上心学)。定学虽以四禅的实习为主,但其准备阶段的修行有种种观法,如观呼吸的数息观,观身体之不净的不净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及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等。定学也可以分成实现心寂静的“止”,与立足于此寂静而洞察真理的“观”。基于定学而实现缘起智慧的实习,即是第三慧学;分为止与观的情形的“观”可以包含在慧学里。对“观”来说,虽然四念处观或四无量心等也很重要,但是为了正确智慧的实现,观四圣谛,观五蕴的每一蕴皆无常、苦、无我,顺逆观十二缘起等,特别受到重视。如此随着正智慧的增强,烦恼就断除了。
三学完成后,解脱就在此之上实现,而产生“已经解脱”的自觉。三学的完成即是灭除烦恼,所以称为“无漏”;而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称作“五分法身”。这是圣者所具备的实践上的“法”。
还有,在原始佛教的修行道方面,“三十七道品”受到重视。此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因修行而进步的觉悟的进展,区分作四阶段,即预流果(达到预流果之前为预流向)、一来果(在此之前为一来向)、不还果(在此之前为不还向)、阿罗汉果(在此之前为阿罗汉向)。果与向合称为“四向四果”,也称作“四双八辈”;这四向四果的教理也可见于《阿含经》中。“预流”是“预于流”之意,是指入于佛教之流,已达到不再退堕的阶段。皈依三宝(得到正信),受持圣戒,即是预流,但此外预流之说也有断三结(我见、戒禁取见、疑),或得如实知见之说。“一来”是再回到这世间一次的意思。虽然说在修行途中去世的人来世生于天界,但是在天界无法完成修行入涅槃,而再一次出生于人间,称作一来。一来是指已断三结而贪瞋痴变薄的状态, “不还”则是不再回到这世间的意思,是指死后生于天界,在那里入涅槃的人,是断了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禁取见、疑)的人,五下分结即是将人结缚于欲界的烦恼(结)。第四的阿罗汉是修行已完成的人,已断了一切烦恼而在这世间入涅槃。
在《阿含经》中也宣说了此四向四果的阶段。这个修道论承认轮回观及作为轮回场所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存在,这是为了只在此世无法完成觉悟的人们,才产生如此反复轮回来修行的思想。所谓地狱的观念也见于《阿含经》,在地狱之上加入饿鬼、畜生、人、天界而成五道的观念,也可看作是由这时代起就有的。
    佛陀观
四向四果是弟子的证悟。佛陀是在菩提树下直接开悟成佛,所以不立佛陀悟道的阶段。在后世部派佛教的时代里,说菩萨的修行为“三阿僧祇劫百劫的修行”,为大乘佛教所继承,但是在原始佛教的时代里,则只是宣说《本生经》,说佛陀前世的种种修行的程度而已。
佛陀在世时,弟子们直接接触到佛陀的伟大人格,受其感化,在佛陀灭后,佛陀逐渐被神格化,开始被视为超人的存在;但在原始佛教时代,佛陀还被视为人。佛陀也称作如来,另外也有阿罗汉、正等觉者等十种名称。一般相信佛陀在身体上具备“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常人所不具备之胜相,唯有佛陀与转轮圣王具足。但是一般认为佛陀的身体也是无常的,无法避免生老病死,而且认为因为佛陀在精神上具备“无漏的五分法身”,具足“十八不共法”,完全修了四神足,所以如果想要的话也可以住世一劫。而关于佛陀的去世,也开始解释成,在佛陀80岁时,应教化的众生都已经度尽,而已经为未来的众生种下教化的因缘,所以随意而舍命。佛陀的死称为“般涅槃”,因死亡而入“无余涅槃界”,后解释佛陀生前的涅槃为“有余依涅槃”,因死入于 “无余依涅槃”
发表于 2020-1-24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起,“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20-1-24 2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华严经》这里的这句话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华严经》: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开示了两个基本道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所以佛所说的“一切法”都围绕这两个核心展开。而对众生言这两句话是“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是从未敢想,如今敢想。知道了“我本来是佛”“我亦可以成佛”。也可以说指明了修行的方向。
   举个俗气点的例子:我们许多人都想赚钱,对于这世间绝大多数人来,虽然想赚钱,赚越多越好,但一辈子的敢想的目标,大概至多也就几个亿,几十个亿(这个目标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奢望)。若你说你要赚几千亿,成世界首富,估计连自己都“不相信”,觉得“不可能、不敢想”“想都没想过”。
    但若有一天,你父亲告诉你,其实家里很有钱,你自己有许多钱可以继承,给你存了许多钱在你的银行户头里,你和比尔盖茨的“资产一样”。只要你记起密码,自己去取就行。这时候你会是什么心情?必然欣喜若狂。那就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突然觉得并非“不可想象”并非“不可能
   《法华经》里有个“穷子喻”也是类似故事,大富长者的孩子流落在外,受尽贫苦折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大富长者的孩子,家中拥有无尽财富。
    所以《华严经》里这句话为什么是核心?其实就是告诉你“世间的本质”“佛法的本质”。真懂了这句话,才能切实发起菩提心,取愿成佛。为什么?因本来是佛,因我亦能成佛,而不是不敢想,不可能。(若你连想都不敢想,认都不敢认,就别谈什么成佛了。首先信第一步都不过关
发表于 2020-1-24 2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法印~佛陀开示佛法的印记。附上宗萨仁波切的讲座,希望能回答这个

四法印(一)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

讲法地点:北京,北京大学

时间2007年3月15日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教?”简单的问答是,这样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持久的、便宜的,而且可随身携带的乐趣。这要如何办到呢?就是了解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

   谢谢王守常教授对我的介绍。我有点紧张,王教授可能提高了各位对我的期待。对我个人而言,能到这个世界级学府演讲是莫大的荣幸。早已耳闻北京大学的盛名及光荣历史,但从来没有想过,甚至无法想象,有一天我会到这里,在这个校园为大家演说。

   各位都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学习是我们的热情所在,特别是学习真理——究竟的真理,似乎是我们有记忆以来最热爱的一件事。直到今天,我们人类还未停止学习,停止追寻真理。对我个人而言,佛教是寻求真理的另一种学习角度或工具,虽然佛教在历史上起源于印度,然而如今它在世界各地都很盛行。我所知有限,但我听说过玄奘大师依循佛教追求真理的努力、精进和决心,他的忍受力和所做的各种牺牲实在惊人,几乎令人无法想象。

   如果你问我,佛教对现金这个社会有多大的意义,我觉得意义很大。不一定完全是宗教上的意义,它还可以是一种研究或体证真理的方法与工具。也许有人会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因此它跟中国或其他地方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倒不这么认为。不过我想把这个题目留给沙尔夫教授(Robert Scharff)在今天下午跟大家讨论。

   我想谈一谈佛教的见地,见地是驱动我们的力量。可是在谈佛教的见地之前,我想我们应该先问问为什么我们要佛教?我们同样可以很简单地问,为什么要这个或那个。比如我们为什么要科学?为什么要科技?为什么要经济?至于为什么要佛教,我想,基本上是因为我们都想要乐趣。我们都想要快乐,而且想要一种持续不断、便宜、可以随身携带的乐趣。我们想要其他东西也是因为乐趣,无论科学还是技术。如果检视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就知道我们总是在寻找乐趣。当然,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世代,对于“乐趣”的定义各有不同,因此追寻乐趣的方法和工具也各有不同。

   对印度王子悉达多来说,我们之所以无法尽情享乐,基本上只有一个原因:我们总是看着某个虚假、不可靠、不确定的事物,并且认为那是真实的——绝对的真实。这基本上就是悉达多所谓的“无明”。我认为我们现在谈的其实和宗教无关,我们谈的是科学。

   如果你想要一双真品意大利皮鞋,而有人告诉你,你现在穿的是双假鞋,那你就要苦恼了,因为你没有勇气开心地穿着一双假皮鞋出门,我们没有几个人做得到。对悉达多这位印度王子来说,发现真理是他最想追求的目标。当他还在皇宫的时候,他目睹了衰老、病痛和死亡;当他听说衰老、病痛和死亡是无可避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他很自然地就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溜出皇宫,离开家人,因为他的家人反对他到宫外追求真理。

   最后他终于找到了真理——佛教徒会这么告诉你,但这不表示佛陀找到了一种让我们长生不死的方法,也不是说他找到了一种让我们的皮肤永远无皱的乳液。他找到的是真理,并且了悟到如果你能接受这个真理,你就不会受苦。他把他所找到,了悟到的这个真理传给了他的学生。

   为了使佛法易于入门和理解,后人把这个真理分门别类,使得进入它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但之后令人遗憾的事发生了,这些方法成为所谓的“佛教”——一种宗教。这真的很令人遗憾,因为我们开始被方法所吸引,而非真理本身。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开始会有这些不同的工具或方法呢?”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我在这里给你们讲两个例子。首先,如果这个杯子一直到杯口都装满了非常纯净的水,那么你是看不到水的,因为水太透明了。为了让你能看到水,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把水稍微染黄,这就帮助你看到水了。所以你在佛教里看到的种种方法,不外乎就像染色而已。换句话说,所有所谓佛教的方法,容我坦白地说,都是虚假的,它们不是那个真正的真理。但如果你问我,它们有用吗?我要回答说非常有用,没有它们,你就看不到真理。可是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被颜色转移了注意力,而忘记了水。你们也许还会问,为什么悉达多王子要教给我们这么多不同的佛法工具?如果今天有人拿枪要挟你,要你非得说天空是红的或绿的,你怎么办?你别无选择,只能同意说:“对,天空是绿的。”可是你知道它不是绿的。佛陀就是这样传授了他所有的教法,他别无选择。虽然没有人拿枪对着他,但佛弟子会说,出于慈悲,他别无选择。

   让我们再来假设你在做梦,一场噩梦:你的身边躺着一只老虎,你吓坏了。为了从那个情境逃离,我们有几种选择。我们可以把老虎赶走,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大部分人会立即想到要这样做;可是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向你泼一桶冷水。如果你仔细去想,会发现这两种方法都不对。为什么?因为那桶冷水没有赶走任何老虎——本来就没有老虎,是你在做梦。所以佛教的方法通常都像这样。不过你还是应该感谢那桶冷水是好的,因为下次你再做噩梦时,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现在我们来谈谈见地。就像刚才所讲的,见地是我们的驱动力,它是每一件事情的驱动力。见地基本上等同于一种想法。在现今的世界,人们会想,房车、宝马车是好的,或苗条的身材是好的,这就是见地。然后动机就出现了,对吧!当然,动机也深受各种外缘的影响。在时尚这类杂质出现以前,我想没有很多人想要变苗条的动机,而现在因为这些外缘,你有了想变苗条的动机。你认为变苗条的这个想法是究竟真理,所以你怎么做呢?你阅读一切有关书籍,你参加研讨会,这就是“修”;然后你减少饭量,开始跑步,尝试各种草药,这就是“行”。

   所以见地非常重要。我现在来跟大家分享佛陀悉达多所提出的四个基本的见地。第一个见地是,他发现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某个事物是和合而成的,它就是无常的。即使是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的这个和合行为,就已经是无常,因为形状改变了,颜色改变了,大小也改变了。虽然这个道理听起来简单,可是要去习惯它却很不容易。

   我举一个声闻乘当中很有名的例子。佛陀说,每当你看着自己的手,你就犯了三个基本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你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你不会说也不会想:“我可以握你的血管、骨头和皮肤吗?”因为你把它当作一整只手来看待。我们总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事物。事实上并不存在一只手,存在的是许多不同东西的分子。我们所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我们认为今天的手就是昨天的手,这也不是事实。如果今天的手和昨天完全相同,那么制造护肤乳液的公司就没生意做了。不过虽然我们看见这只手每天、每分、每秒都在老化,我们还是认为它始终是同一只手。第三个错误是,我们认为手是独立的个体,它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东西存在。

   佛陀发现,这些基本的错误见地导致我们受苦。怎么讲呢?你认为这只手会持续下去,认为它是恒常的,于是你对它产生执着,你从来不会想这只手有天会进到棺材里去。你走遍世界各地,试着保护它,佛教徒甚至会到上师面前请求加持,好让它健康长寿。容我跟大家开个玩笑,对中国人而言,长寿很重要,对吗?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老人手持仙桃的画像。但你这样想,就已经把自己带离了真理,因为不管你怎么做,手都是无常的。错误的想法将导致你承受各种不必要的痛苦。我们不会享受到任何乐趣,因为我们忙着照顾这只手。

   让我们稍微换个角度来看。佛陀提出的第一个真理、第一个见地——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并不见得像许多人认为的是件坏事;事实上、无常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如果你的手愈来愈干,就应该买乳霜。为什么?因为无常,所以乳霜有效。如果你现在不是百万富翁,那么感谢无常,你可以变成百万富翁。所以不要把无常想成是宗教式的威胁——“喂,你最好规矩一点,不然会被砍头或下地狱。”根据无常这个见地,你可以发展出一种接受真理的态度。

   为了要人们了解这个真理,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跟“修”有关的方法,跟“行”有关的方法。如果你去缅甸或泰国那样的国家,你会看到他们的出家人都是剃光头。把头剃光这个行为是一种纪律,目的是为了向你提醒无常,而不是因为佛对长头发过敏,所以强制规定剃光头。所有这些仪式、制度,其实都是要引领你走向真理,但不幸的是,我们对仪式太过着迷,反而忘记背后隐藏的意义——无常。

   回到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佛教?”简单的回答是,这样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持久的、便宜的,而且可随身携带的乐趣。这要如何办到呢?就是了解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借着这个见地,即使有人祝你长命百岁,或是你正经历最忧郁沮丧的时刻,你都能泰然自若。不晓得中文有没有这样的说法“时间治愈一切”,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对了,我应该告诉你们一件事。当悉达多王子思索如何追寻真理时,他是非常务实的,他的一切教法都非常务实。我相信悉达多王子有足够的智力,去研究他禅坐地方的周遭环境,或研究鹿和象所吃的食物,他可以做出很棒的研究。可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有关鹿的消化系统的研究,只能帮助几只鹿而已,而悉达多真正想要探索的,是一切问题的起因。他了解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所有的一切事物,无一例外。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第二个见地要回答的,是所有痛苦从何而来?我说的不是头痛、胃痛这类粗浅的痛苦。我们多数人一直活在不确定感之中。就像这场演讲结束后,我们能不能见到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不知道。

   造成这种痛苦的基本原因是什么?佛陀从来没有给过这样的答案:“噢,我看到银河系之外,有一股邪恶势力在侵扰我们。”他没有这么说。佛陀发现没有外在的恶煞,而只有对“我”的执着在带给我们痛苦。所有直接或间接跟我执有关的心绪或情绪,都会导致痛苦。我们一切的情绪,诸如爱、恨、嫉妒等,基本上都来自我执。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我们人类都喜欢怪罪别人,而根据第二个见地,我们不能怪罪任何人;如果一定要怪罪的话,就怪这个我执的习气。“无我”在佛教研究里是个非常大的主题,我们能听到很多这方面的开示。

   佛陀并不是因为发现自我是邪恶的,所以说我执是错误的,完全不是这样。所以我会说第二个见地也和宗教无关。可是很遗憾,思维“无我”的技巧或工具也变得非常宗教化。佛陀不是因为发现自我很邪恶,所以说执著于自我导致痛苦。事实上,他发现自我根本不存在,所以执著于自我是错误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受苦的原因。了解这点很重要。

   你们都知道,我们佛教徒常常会说:“噢,我很自我,我很自私。”我们总是以伦理道德或宗教观点来批判自己。佛陀说一切是因缘所生。所谓的“无明”,与“我执”基本上是同义的。无明就是当你看着某个东西,你认为它牢不可破,但其实它是由一些短暂、无常的东西组合而成。就像这张桌子,它有桌脚、桌板,所有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桌子。

   也许你们已经了解这个把戏了,不过我再给大家演示一下,但是我只能用英文来写。如果我给你们看这个(纸上横写这阿拉伯数字12,13,14),你们会怎么读?你会读成12,13,14,对吧!现在这同样的东西,我把它用不同的方法展示出来(纸被折起来,只留13,仁波切在13上面写A,在13下面写C),现在13变成B了。为什么?因为加了A跟C,我们的心也跟着转移了。当13在12和14之间,它是13;可是当这个13在A和C之间,就变成B了。跟悉达多辩论就像这样,你永远可以跟他争辩,这是他的长处。你永远不应该相信一面之词。根据悉达多的说法,任何一件事物都像13或B一样,某些东西被组合在一起会产生某种作用,但是这个作用可以因为加入新的元素而改变。如果我在这张桌子上放一张床单、一个枕头跟一条毯子,它就变成一张床;如果我把这张桌子劈成碎块放到厨房里,它大概就变成生火的木材了。所以悉达多认为,所有的自我就跟13或B一样,你看到的是许多元素的组合,包括形状、感觉等。在佛法研究里,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知道《心经》,其中说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根据佛陀的说法,当一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你就产生一个“自我”的概念,可是它根本不存在。但这正是你所执着的东西,所以很荒谬。不过虽然听起来很容易,真要跟我执战斗却非常困难,因为这是我们的老习惯。就连戒烟都非常难,而抽烟跟我执相比还算是个新的习惯,因为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拿着烟。我执是一个非常老旧的习惯,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就像刚才讲的,因为一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我们认为有一个“自我”。然后我们搭建了很多藏身之处,让自我感到舒适、安全而有力量,比如钱财,权力、影响力、友谊等。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经济;如果佛陀所说的真的奏效,许多人真正开始修习无我,那市场经济就会垮掉。因为不安全感消失了,没有了不安全感,就没有生意可做。我对生意懂得不多,不过看起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精髓所在。有人试着告诉我们,我们缺少某样东西,应该拥有某样东西,好让这个不存在的自我感到更安全、更舒适一点。而在这个让并不存在自我更舒适的过程中,从宏观来看,我们摧毁了我们的世界,摧毁了环境,摧毁了一切;从微观来看,当我们对朋友与家人说我们爱他们,我们其实爱的是自己,我们想把他们放到架子上,以便在想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到。

   这就是佛陀提出的第二个见地——一切源自自我的情绪皆苦。如同我刚才讲的,这个见地与宗教无关,也和道德伦常无关。可是在佛教里,经常谈到道德伦常,我们有一整套的“律”,其中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解真理而设计的。正如刚才说过,在枪杆的威胁下,你会说天空是绿的。这整个复杂的修行道路,都是佛陀亲自开示的。

   《金刚经》在中国很受欢迎,也许你们有些人记得,佛陀在这部经里说:若以色相见我,是邪见。他也说到:佛的各种身相并不真实,也不存在。当然,这很难理解。我们想要个救世主,想要个可以怪罪的人,或当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时,我们想要个可以祈求的对象。我们佛教徒谈论金身的佛,因为我们喜欢金子,从来没有谁谈过木炭颜色的佛。如果你看着佛的各种身相,你就会了解到,这又是另一种善巧方便。我们所谈的真理就是佛,出了佛之外,没有其他真理。真理无色、无形,也不是铜做的,可是我们要用某种方式让人们对这个真理有兴趣,这很重要。如果你爱某个人,真的希望他快乐,真的希望带给他快乐的因,你就会做任何事来引导他走向真理,走向快乐的因。

   我想试着谈谈佛的慈悲心。佛希望让人们了悟真理,但是从常人角度来看,真理是苦的。例如三天前我在印度参加一场非常盛大的婚礼,我实在不能跑到这对素未谋面的新人面前跟他们说:“知道吗?你们有一天会死。还有,因为你俩都是凡人,所以你们会常吵架,意见不和、、、、、、”为了传达真理,你得让真理看起来很吸引人,这就是佛教徒把佛像漆成金色的原因。当然后来发展得更复杂了,有人喜欢蓝色,于是有了天蓝宝石色的佛像;有人喜欢珊瑚,所以阿弥陀佛是红色的,诸如此类。

   假如你仔细检验佛教的这些方法就会发现,如果它真实可靠,总能引导你走向真理。举例来说,佛有金身,或者垂到肩上的耳朵,这些是我们佛教徒引以为傲的佛的特质。但认真来讲,你真的会跟这样的人约会吗?你会骄傲地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男朋友是金色皮肤,耳朵垂到肩膀上吗?所以说这些佛教的象征都是设计出来的,是为了吸引你、引导你走向真理。只要你仍受制于色彩和形状,你就仍受制于和合的现象。

   我很难把这些佛教的见地在很短的时间里说清楚,它们的意涵非常广大。四法印里还有另外两个真理,我们明天再来讨论。

问与答

   问:我很希望追求这些真理,而实际上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该如何去做?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你想要我帮你安排生活。对你而言,最实际可行的是从批判心开始。总是从批判心出发去分析事情,不要轻信一面之词,无论是出自哪一个法道。佛教当然鼓励逻辑分析,理性分析在你们这个阶段很重要,可是最终,你要有勇气超越理性。所以我的建议是阅读,研究,然后思维。试着不要成为佛教徒,你应该试着保持分析的态度。

   问:我去年看了仁波切的书,非常钦佩仁波切,思索过您在书上提出的见解。您说任何事物都是幻相,我感到非常迷惑,那到底什么事情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呢?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答:很抱歉我的书让你感到迷惑,这绝不是我的意图。你的目标应该就像我一开始所讲的——追求乐趣。根据佛教的教导,如果我们相信并遵循它的答案,我们会了解到,生命只是个大幻相。但这不是件糟糕的事。是的,生命是一个幻相,你的目标应该是知道如何跟这个幻相玩儿。比方说,你梦见身边躺了一只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一场梦,你就会有麻烦;而一旦你了解这是梦,你就可以跟这只老虎玩儿。你可以骑在它上面,可以抚摸它,拔它的虎须,随便你怎么玩儿。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问:我们在汉地的佛弟子们,该如何选择、跟随,以及如何观察藏传佛教的上师?过去的方式是否合适?

   答:如同我们所谈的佛教见地——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在拉萨,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在上海、北京、纽约也是一样,这不会改变。你所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一点。只要你了解了,你就不需要学习西藏人如何发现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也不需要遵循他们的方法。也许西藏人用一点酥油茶、几个月不洗澡的方法来发现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但其他人不一定要这样做。你可以喝可乐,也可以喝茶。

   不过有件事也许你无法避免——不同的老师必须用他们自己所知道的方法来教授,他们别无选择。他们成长的文化背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永远会对他们有影响。你们去过西藏的寺庙吗?在那里你会看到,佛像面前摆着许多供杯,其中第一个杯子和第二个杯子供养的是水。各位知道这第二杯水是做什么用的吗?那是洗脚水。但是西藏人不洗脚。也许偶尔洗一次,但不是他们的习惯。供养洗脚水的习惯是从印度来的,直到今天,印度人在进入神圣或重要的场合之前还是会先洗脚。我们永远有文化上的包袱,这些包袱并不是那么重要。作为一个汉人,如果你把乌龙茶放在供杯里,我会闭上眼睛装作不知道。可是不要告诉西藏人我跟你这么说。

问:我知道仁波切是利美运动的发起者,请您讲讲利美运动发起的因缘、现在的状况和未来的方向。

   答:利美运动或者所谓“不分派运动”,事实上是佛陀教法的精髓。它并不是一个教派,而是一种态度。这个态度是,如果你头痛,你就吃头痛药;如果别人牙痛,你不会坚持让他吃你的头痛药,他应该有牙痛药,而且你尊重牙痛药真的对牙痛有帮助。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想推销我们自己的东西。

问:我在学习佛教理论的过程中产生很多困惑,其中一个重大的困惑就是,如果大家都出家修行了,那么这个社会、国家由谁来建设?

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仔细地谈一下。今天早上我们讨论过,从究竟上来说追寻真理是最重要的事。那要怎么做呢?这完全取决于什么方法对你有效。如果剃光头有用,或者留长头发有用,那你就用这些方法。但其实用什么方法也无所谓。

当我们谈到效法的对象,我们永远有个参考的典范。记得先前谈到减肥之类的例子吗?我们总得有个仰望的对象。我想,佛教徒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就是我们的典范是释迦牟尼佛。这很好,因为我们的典范仪态安详,他赤足而行、托钵乞食,是个出离者,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典范。另外在西藏,有密勒日巴这个典范,他穴居山洞,只喝荨麻草汤,等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模范。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典范有点偏于一面,因为还有其他类型的典范。在印度有阿育王这种典范;还有帮助玄奘的戒日王,他是东印度的一个国王,对佛教徒而言非常重要。中国元代的帝王,在佛法的弘扬上也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想说的是,并非每一个人都得成为出家人。如果你是律师,你应该继续做律师;或是你应该继续做生意人,以及任何其他的职业。

佛入灭后有过三次很重要的集会,但若不是因为一个妓女,第三次集会就不会发生,而如果没有这第三次集会,一些像《楞严经》这样重要的经典也许就不会存在了。另外还有一个比丘尼,一位伟大的比丘尼,她很想帮助佛法,但在印度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她无法做太多事情。于是她决定跟一位王子发生关系,然后生下无著菩萨。好像她破戒还俗还不够,她又抛弃了那个王子,跟了另外一个男人,生下世亲菩萨。这位比丘尼从“出离”中出离,更令人钦佩。出离,放下一些财产并没什么了不起。

   问:我是个电影导演,请问您在用电影的方式解释、传播您所说的真理的过程中,有过什么有趣的个人体验吗?

   答: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当我拍那两部电影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要用电影来传播佛法或帮助众生。我很坦白说,我拍第一部电影是因为我深受一些电影的启发,心里有一股想拍电影的渴望。并且我很幸运地获得了一些支持,所以就拍了。可是不晓得幸还是不幸,这部电影变得有点名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给我造成继续拍电影的压力——为了证明我可以拍第二部电影,于是我拍了第二部电影。所以,那些为众生、为佛法拍电影的想法,根本不曾存在。不过我确定我们可以利用电影这个媒介来做些好事,希望在未来,我能严肃地以这样的动机和发心来拍电影。

                 四    法    印 (二)

讲法地点:北京,北京大学

时间:2007年3月16日   

佛说一切皆空。这是四法印当中最重要的见地。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空性就是,你所见的或事物所显现的,并不是真实的样子。

诸位刚刚在外面等那么久,只为了听闻一些佛法,作为一个佛教徒我必须说,这实在非常令人钦佩。佛经上说,在末法时期,即使只是用一点点时间或思维佛法,都会有许多的福报。不过这同时也给了我一些压力,因为我感觉诸位非常期待我给你们说些想听的东西。

身为一个佛教修行人,我开始担心,因为诸位刚刚在外面的等待,我下辈子得来还这个债。现在我不从佛教徒的身份,而从一个崇拜或热爱推论辩理之道、学术之道的人的身份来说,诸位来到这里只为了听闻一些道理,着实让我印象深刻。元朝伟大的萨迦班智达(萨迦班智达1182-1251,是西藏的第一位班智达。古印度把通达五明的人称为“班智达”,是一种尊称,意为“大学者”。)曾经说:“纵使你确定明天就会死亡,今天仍应该学习推论辨理。”

我们今天将讨论四法印中剩下的两个见地。在四个真理中,剩下的这两个非常难以理解。我们昨天谈到两个真理——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源自自我的情绪皆苦,是“相对真理”;剩下的两个则是“究竟真理”。

究竟真理,如果沙尔夫教授昨天讲的,我们一开口提到它,就会失败,就会讲错。在佛法经典里有这样的说法:为了表达究竟真理,甚至佛陀的嘴也不够好。但即便说“究竟真理无法表达”,也已经是一种表达。沙尔夫教授给了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单手击掌是什么声音?这个譬喻也是一种表达,用来试图诠释什么是不能表达的。不过我们不能不用到表达。

在这个地球上,所有的语言都很含糊,所有的理性工具都不够用,我们度量东西的方法也非常有限。我们只有四加四等于八这种东西,这是数学、科学、技术等的基础,但它非常有限。不过我们对此感到满意,因为如果八加八等于九,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有麻烦了。于是我们的思想不敢超越这些,我们只能用四加四等于八这样的逻辑来思考,但是这样的语言无法用来讨论第三和第四个见地,那是不可能的。

记得昨天讲的吗?为了诱导我们走向正见,一种传法的技巧是让见地变得很吸引人。但是第三和第四个见地,特别是第三个,要把它变得让人动心是很难的——“一切皆空”,这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的。对第四个见地提到的“涅槃”,几个世纪以来佛教徒一直试着把它变得很吸引人,这个努力还算成功,因为他们告诉你,你会从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苞理升起,涅槃是一个永远快乐的地方,你的电脑不用再升级,诸如此类的东西。可是第三点提到的空性,真的很难讨论,而它却是四个见地当中最重要的。

我认为,这四个见地里,第三个最重要。几个世纪以来,诸多大师、圣者、学者都试着解释它,他们吟唱有关空性的歌,在藏传佛教寺庙里,他们甚至把空性画出来。不知道诸位是否有人看过代表空性的裸身蓝色佛像,身上没有佩戴任何装饰;蓝色代表了天空,天蓝色被视为最接近空性的颜色。

请记住,所有这些歌曲和画像都只是工具而已,它们不是真正的真理。我要一再强调这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反倒爱上了这些工具。这也是因为什么我会认为昨天沙尔夫教授的演讲很有趣,也很重要。他提到,当佛法传播到不同的地方,其技巧和工具都必须改变。另外,有点令人震惊的是,日本佛教竟然夹杂着基督教的影响。这些信息很重要,特别是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言,对于修行人倒不那么重要,不过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免于错误的见解。

当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它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西藏,如果僧人穿蓝色的袈裟,会遭到谴责。这很可笑,因为事实上佛陀允许僧人穿蓝色的僧袍。一般人相信,这是因为西藏的国王认为和尚只能常常产生一些不太好的结果。比如说,藏传佛教徒通常是大乘佛教徒,他们照理不应该吃肉,可是在西藏,也许因为寸草不生,所以他们吃肉。当他们来到北京,这里有这么多的蔬菜,他们本应该试着吃素,但他们仍旧会说:“我们有这个老习惯”。当然他们也拿密教当借口:我们是密教行者,我们可以吃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和佛教弟子来说,了解这些事情非常重要。

佛说一切皆空。那么,什么是空性?我们听过这样的故事,迦叶问文殊师利菩萨,什么是空性?文殊师利菩萨沉默不语了一会儿,佛说:“很好,很好。”这是表达空性的一种方法。

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空性就是,你所见的或事物所显现的,并不是其真实的样子。我觉得以目前而言,这样来诠释空性算是相当好了。

我举个比较粗浅的例子。当你看着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有时会感觉到他(她)很美,不过可能不是一直都很美,而是在开始交往的阶段感觉他(她)看起来非常美。但换其他人来看,可能就看不到你所欣赏的美丽;如果他们不喜欢你的朋友,甚至会觉得这个人很丑或很烦。不只是不同的人角度不同,甚至在同一个人那里,感觉也会发生变化。晚上享用烛光晚餐时,你觉得伴侣看起来很美;但早上看到身边的人,你突然心想:“这是谁啊?鬼啊?”所以事物怎么显现,一个人看起来如何,无论美丑,都不是其真实的样子。这样表达空性还不够完整,但我想是个好的开始。

据佛陀所言,一切现象都是如此。我们的价值观反映的都不是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我们认为钻石很珍贵,但如果钻石太多,反而成了垃圾,我们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它,把它丢到哪里去。当我们度量每件事物,例如宗教、哲学等,它们会呈现出来某种样貌,但那并不是它们真实的样子。我这么说,暗示了某个事物并不是它所显现的样子,于是有人会问,那它真正的样子是什么?想要获得这个答案的冲动,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心里;而这个答案也已经用很多种方式表达过了。我要告诉各位的是,这些不同的方式,尽管它们只是工具,尽管它们不是真理本身,却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那些从学术上研究佛教的人,他们应该深入研究佛教历史。

我的翻译昨天告诉我,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不太能像印度人那样接受戒律以及出家人托钵乞食的现象。也许因为中国人是非常实际的民族,所以他们认为乞食是不对的,应该自己赚钱维生。可是在印度这样的地方,即使到今天,仍有流浪者靠托钵乞食维生,他们被称为出离者,他们的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非常高尚的正行。

我想讲个故事。有一次我在印度搭乘巴士,巴士坏了,这不是等几分钟的事,一等就是四小时,这在印度是司空见惯的。当时巴士里面有两位“萨杜”,也就是印度的游方僧,他们赤身裸体,没穿鞋子。我一直对印度哲学很感兴趣,于是我上前去,用很糟糕的印度话问他们一些关于印度哲学的问题。突然一个萨杜用标准的英文问我:“你会讲英语吗?”于是我们就用英语交谈。后来我发现,他们其中一位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并且曾在西雅图执业六年。他有一天突然领悟到,这些早餐、午餐、上班、礼拜六、礼拜天、、、、、、这些周而复始的事情毫无意义。于是他决定出离,放弃了一切,发誓口袋里不放超过两天需用的钱,意思就是说,他计划两天以后的事。听了这些话以后,我沮丧了好几天:“天哪,我还在这里做什么?”我真的感到很沮丧。

谈到文化和习惯,让我调侃你们一下。中国人重视常识,你们的文化教导 你们要尊崇常识,所以你们是非常聪明的民族。印度人没有常识,因为他们尊崇的是智慧,他们努力要超越常识。比如说,轮回和来生,这跟常识没有关系,跟常识有很大关系的是此生。我只是想调侃你们一下,好让你们生我点儿气。我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些,是想说明佛教也得作调适。

接着谈第三个见地------一切皆空。“你看到的不是它真实的样子”,这就是空性,这是我目前可能对空性所作的最好解释。如果你看到你的女朋友或男朋友非常漂亮或非常帅,你要知道,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他们丑。美与丑并不存在,美与丑是空性。任何事物所显现出来的,并不是它真实的样子。那什么是真实的样子?我们老是问这个问题:“如果显现出来的不是它真实的样子,那真实存在的到底是什么样子?”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存在的习气,很难打破。因此佛多次在不同的经书里给予指示,像《楞伽经》里就提到“佛性”。佛性的概念在中国很普遍,对吧!我想玄奘很喜欢这个概念,我在汉地的朋友也都很喜欢谈佛性。我想这是因为佛性和常识有点关系。要做某件事,得有个起始点,所以佛性是个好概念。

赞成龙树菩萨这一派的印度学者说:“什么都不存在。”如果你告诉他们佛曾经开示佛性,他们就会问:“那是什么?”他们可以很方便地说,佛性是一个名称,用来表示他们所说的“净除之后的结果”,就是你把这个、那个通通去除之后得到的结果。事实上,龙树觉得这样的结果很了不起,他说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把任何东西放上去了。

再回到美与丑。如果你的男朋友真正丑陋,那么永远不会有人认为他帅。不单是别人,连你自己都不会觉得他好看。因为假如丑是真理,丑的东西就会充满着丑陋。可是到了晚上,在烛光之下,你觉得你的男朋友还蛮帅的。你瞧,改变发生了。但如果丑陋真正存在,就不可能改变。这可能是使用一般人的语言来讨论空性的最好方式了。总之,空性难以表达,所以我现在只能说这么多。

不过,尽管空性难以表达,还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体验它。有三种方法可以体验空性。按照高低顺序,最低等的是《金刚经》末尾所提到的譬喻,空性就如同梦幻、泡影,这是最低等的方法。比较高级一点的方法是理性分析,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美丑这类事情,大概多数大乘佛教修行者会这么谈空性。而对某些大乘行者,特别是对密乘行者来说,你需要一位上师向你直接指出空性体验,这是最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可能会透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比如禅宗里有所谓的公案。总之结论是,以目前对空性的解释,你所看到的或事物所显现的,不是它真实的样子。

接下来谈涅槃,这是第四个见地,第四条真理。在我们脑子里,我们认为涅槃是某个很久以后才能获得的东西,就像是天堂,佛教的天堂。如果你认为涅槃就是美好的生活,那里永远幸福快乐,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更新的电脑,那么就错了,这不是涅槃。不单如此,甚至来生和天堂,就我的理解,也都不是真的涅槃。涅槃事实上是错觉的终止,意思是说,当你了悟真理、实相,了悟完全的实相,你就拥有涅槃。当你了解到躺在你身边的那只老虎只是个梦,你就会从被老虎吃掉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在你了悟那是梦以前,你将一直被轮回的恐惧所控制。

佛亲口说,涅槃超越边见。当所有的边见耗尽,那就是涅槃的经验。我来举个例子,这个故事取自《三摩地王经》。有位女子很想生小孩,她在梦中梦见自己怀孕,生了小孩,非常高兴,后来小孩死了,她又感到悲伤。当她梦醒的时候,快乐和悲伤失去了参照点,二者都不存在了,于是她从这两种边见中解脱。可是如同我先前所讲的,要从边见中解脱并不容易,所以我们画了很多像是极乐世界、莲花等的图画。这些画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它。《阿弥陀经》对于莲花净土就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有两种轮回和两种涅槃。一种是真的轮回和真的涅槃,还有一种是我们所研读或我们所想、所谈的轮回和涅槃。我们大部分佛教徒从来没有一分钟想要舍弃真实的轮回,我们很努力要去除的是书本上读到的轮回。我们试着去获取的是假涅槃,因为真正的涅槃,我们根本还不了解。

所以你应该以佛教徒的身份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获得证悟?从情绪的角度说,真正的涅槃听起来像是全然无趣的状态。如果你问我想不想要获得证悟,情绪上我会说“不想”。这并不是因为我有慈悲心,为了帮助众生而想住于轮回,跟这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是因为想看世界杯足球赛,想看精彩的悬疑片,所以不想获得证悟。如果我证悟了,那就没有悬疑的存在,因为我全知全能,总能知道结果。所以你们现在了解证悟会是何种情况。就是不再有时间的概念,时间的极端消失了,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事实上这代表全知,下次世界杯的所有相关事情——比赛结果、参赛球员等——我完全知道,这有何乐趣可言?一点点无明让我们有很多的乐趣。第四个见地叫做——涅槃超越边见。我想跟昨天一开始所谈的作个结合,我们的目标是乐趣,涅槃就是佛教版本的乐趣。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只要你有二元分别的心,你就没有乐趣。

佛教徒的说法是,当你超越边见,那就是究竟的乐趣。可是“乐趣”这个词,只是我现在为了方便而是用的广告骗局而已,如果我说涅槃是个非常无趣的地方,你们还想去吗?我必须要让人们对涅槃有兴趣才行。总之,我是想说,证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我不希望你们心里想:“哇,这超越我的能力所及,我怎么可能达到那种境界呢?”你不应该如此气馁,因为这是做得到的。这个道理真的可以追求,只要你每天禅坐几分钟,每天修心。我必须提一下,许多人喜欢说,“噢,我有一些特别的觉受!”“我的前额有点发麻,也许第三只眼要长出来了。”“我做了好梦。”拜托不要谈这些!谈这些很丢脸,很不好。修行的结果应当是,你开始有所转变。举例来说,假设你是这种人,当别人称赞你,你就轻飘飘,或者有人对你稍作批评,你就非常沮丧,但经过几年的禅修,你不再有这些焦虑烦恼了,这会让人惊喜,这就等同于佛陀的顶髻。即使是一些小小的执著——像是每天晚上都要熨平内衣,如果你如此执著于干净整洁,但几年禅修之后也许你无所谓了,说不定还会穿着两年没洗的衣服,我会说这是一种短暂的涅槃,这是我们大家应该要寻求的。

虽然可以辩论,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说,四法印如果缺了一个或两个,你就不是佛教徒。我们可以说四法印是佛法的四个特点,理想上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应该以这四点为依据。

以出离心或出家为例。出家成为比丘是为了出离世俗生活,出离的行为应该根据这四点为动机。为什么比丘要出离世间生活?第一,因为世间生活是和合的,是无常的,它徒然无益。第二,因为执着于世间生活会产生痛苦。第三,因为没有所谓的世间生活可以出离。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你是佛教徒,千万要记住这一点。佛教徒不应该是因为世间生活邪恶,所以离弃它;佛教徒出离世间生活,是因为它并非如其所显现的那样存在。佛教的出离,比如出家,不应该以目标为向导。如果你认为出家成为比丘,就会受人尊敬,或者就能够获得证悟,如果你抱着这样的目标,你就有边见;如果你有边见,你就没有第四个见地。

见地也可以应用在像是燃香供佛这样一个小小的出离行为上。香是和合而成的事物,这是第一个见地。燃香和牺牲有一点点关系,它需要花一点钱,需要花点力气去把香拿过来并把它点燃,这是第二个见地。我供养这炷香的行为是一个显现,这只是个幻相,这就是第三个见地。而对于燃香供佛不因该以目标为导向,我们这些初学者该如何做呢?我们应该这么想,如果供养这炷香有任何的福德,就让所有众生拥有这福德,这就是不以目标为导向的修持。

在结束以前,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稍微介绍一下金刚乘。我们所谈论的,基本上是大乘和金刚乘共同的基础。顺带提一下,金刚乘是大乘。我必须说,没有声闻乘就没有大乘,没有声闻乘和大乘,就没有金刚乘。我知道在有些地方,金刚乘相当具有吸引力,很多人忘记这同时也存在着危险。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如果你有黄疸病,当你看着一个白海螺,你会觉得它是黄色的。我要解释大乘和金刚乘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声闻乘和大乘会说,你应该吃药,因为你认为海螺是黄色的这种见解是错误的,你应该通过吃药去除黄色海螺的显现。很多人说金刚乘是一个迅速的道,为什么?因为它让你绕过黄色海螺是错误的这个想法。你不必强调,“我应该吃药以去除黄海螺的显现”,你可以直接想海螺是白色的,因为它确实是白的。你看着海螺,看到的是黄色,但是你可以一再想它是白色的。同样的,金刚乘有很多仪式,所有的仪式都涉及本尊,而几乎每一种本尊修行都和自我观想有关,譬如去想“我有六只手臂”等。你不用去想我有一天会变成那个本尊,而是直接观想我就是本尊。

可是这个方法常常被误用,声闻乘和大乘都不相信金刚乘是佛教,他们认为金刚乘是印度教。特别是藏传金刚乘遭到许多学者的严格检验,我也认为应该如此。我忘了一位西藏大师的名字,他在前往印度的路上遇到一个要去西藏的印度大师。这位西藏大师问印度大师要去哪里,印度大师回答:“噢,我要去西藏传授佛法。”西藏大师问:“你不是印度教徒吗?”“是啊,我是印度教徒,可是我懂佛教。现在西藏非常热衷佛教,他们给我们很多金子。”我们有一些这样的故事。

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当阿底峡尊者听到在马谛巴在印度圆寂时,他哭了。弟子问他:“你听过那么多坏消息,为什么还会为了这件事情而哭呢?”阿底峡尊者说:“在这世界上,只有两个人能够分辨佛教的密续和印度教的密续。我在西藏,而另一位在印度圆寂了,再没有人能够分辨这二者了。”这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事情,我说出来是希望各位能思考一下,然后跟人讨论,譬如跟沙尔夫教授讨论。

在此我作个结论。我来这里的原因之一是想强调,大家不要混淆真理和了解真理的工具。了解真理的工具非常必要,但它会受到社会、文化、国家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就像沙尔夫教授昨天所提到的,当佛教传到美国,它就改变了。也许你会想,这有什么关系,它可以改变,我还是照样。是的,如果你是一个修行人,如果你有一位好老师,如果你真的只是单纯地想要修行——我不知道那有没有可能,如果你能这么做,也是蛮好的。可是萨迦班智达曾说过,没有闻思修的道,就如同没有手去爬山一样。所以,尤其对于在这里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应该去认真了解佛教史上发生过哪些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现金的佛教,此外还要了解所有的规定来自何处,这些事情都很重要。

问与答

   问:在家与出家都可以学佛,但是如果想在今生成就或者证悟,是不是一定要闭关或出家?

   答:闭关有很多种定义,你要建立一个范围,设定一个界限。有外在的界限,比方说不离开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洞穴或自己的寺庙,把自己锁在里面一星期、一年、一辈子,这就是所谓一般的闭关。而境界最高的闭关,其界限是在过去心与未来心之间,也就是住于当下,甚至刷牙时也如此。这种闭关是最好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

   问:仁波切曾多次建议年轻人多读《心经》和《道德经》,请问《道德经》里的道和佛法是什么关系?

   答:你问错人了,我只是读过《道德经》,因为我对它很感兴趣,我觉得这部经意义深远。我也请这里的教授帮我找过一些相关资料。我觉得道家思想是中国最好的产品之一。佛教是印度的产品,道家是你们的。

   问:如何利用四圣谛来修心?

   答:我经常头痛,就以头痛来作譬喻。我不是头痛,我只是有头痛。如果我就是头痛,那我就没指望了。我必须知道我有头痛,这是第一个圣谛——苦。然后我要知道我头痛的原因,像是常常半夜起来看足球比萨,这是第二个圣谛——集(苦的原因)。我使用药品、针灸、按摩治疗头痛,这是苦的止息,也是第三个圣谛——灭。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不是头痛,是我有头痛。

   问:无明的因是什么?

   答:无明的因就是无明本身,此刻的无明是下一刻无明的因,它一直在改变。此刻的无明是下一刻无明的因,上一刻的无明是这一刻无明的因,那么第一个无明在哪儿?我想这是你要问的。没有所谓无明的起点,没有无明的曾祖父,可是如果你要坚持问到底,那么无明的制造日期就是当下这一刻。

  问:当我说“当下”,当下就已经过去了。那什么是当下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当下并不存在,我们只能在智识上讨论它。如果你真能体验当下的消逝,你就开始在你的生命中凿洞了。有些人会认为你开始变得比较有灵性,其他人可能以为你疯了。

  问:如果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的修行方式,我们怎样衡量我们是否进步了呢?如果是传统的念佛、持咒,别人会告诉你,念到多少,出现什么现象,你就是进步了。但是如果你学艺术,画画是你的一个修行方式,那怎样才知道是否进步了呢?

  答:无论你是用传统方法还是用现代方法修行,要判断或度量你是否进步,这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可以给你一些忠告,不论你做什么——传统的佛教修持也好,现代的方法也好,比如说通过绘画或烹饪禅定——只要对你的自我是个坏消息,那就是好事,只要对你的自我是个好消息,那就不妙了。不过,即使这一点也很难判断。

  问: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其各自信仰的神。情况会不会是这样:在上天有一个大神存在,在佛教里面他是佛,在道教里面他是天尊,在伊斯兰教里面他是真主,在基督教里面他是上帝。人们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上天,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答:佛在《金刚经》里说道:“若以色见我,以音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还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你认为怎么样,我有没有说法呢?佛还说:任何人但凡觉得我说法了,他都错了。

   佛教徒,特别是大乘佛教徒,喜欢谈内在佛胜于谈外在于某处的佛。而且我认为,只有佛教——或许耆那教也是一样——相信一个人一旦成佛,就不再是佛教徒了,因为根据佛所说,最终阻碍你证悟成佛的,就佛教。

  问:如果想修持密宗,我们如何去找上师并且知道这是我们的根本上师?

  答:念《金刚经》,让上师找到你,而不是你去找他。
发表于 2020-1-24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最基本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最核心应该是: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给初学者的建议 》
发表于 2020-1-24 22: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实践四念住[1],观察到缘起法[2],最终实证四圣谛[3]。
四圣谛是佛法的纲领,确定了佛法的目标——灭苦,阐述了佛法灭苦的原理——渴爱与苦的关系,最终给出了佛教入流者具备的八个要素——八正道[4]。
缘起法是佛教区别于整个人类历史上所有出现过的学说、理论、派别、宗教等思想的,只能被佛、辟支佛首先发现的一种客观现象[5]。缘起法从感官现象的角度,揭示了世间一切现象的形成和消散过程,并揭示了这个过程首先是无常的,即不断变易、变异的;其次是苦的,即被包含着渴爱、伴随苦受的欲念构成;最后是无我的,即一切只是此有故必有、此灭故彼灭的无意义的现象。无常、苦、无我特性的发现,即缘起法的现观,是实践层面上佛教修行者实证的内容、灭苦的必经之路、彻底灭除欲望的前提、斩断轮回的武器[6]。
四念住是具体实践行为。其中包括:对五蕴、六处等基本概念的自我定位确认[7];对各种感受的觉察和辨析[8];对定力培养的两种方式:出入息和不净观[9];对种种境遇的明确[10];对修行过程中各种指标的考察[11]。最后还有对四圣谛的直接观察[12]。可以说,从凡夫对佛法如理作意后达到法眼净,直到最终遍知四圣谛究竟解脱无余涅槃,一切有效的实践都被汇集在四念住中。
所以,佛法实际上是根据缘起法这种客观现象,发现世间一切是无常、苦、无我的;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演绎出四圣谛,明确了厌、离贪、灭这个目标;最终,把如何才能发现缘起法,以及发现缘起法后如何正确的消灭无明和渴爱的种种方法汇总起来,形成四念住。
以上所述是佛教最核心的内容。其他经文,比如对应无常、苦、无我的无相、无愿、空三种解脱门、实有和虚无的讨论、慧解脱和俱解脱阿罗汉等等,是这些核心部分的延展和分支;还有一部分经文,例如梵天请法、波旬请灭、比丘修行不净观自杀、世尊描述过去世等等,是记录一些历史事件。所以,按照四念住、缘起法、四圣谛这三个方面去划分经藏中法义相关的经文,佛法会非常清晰的展现出来。
发表于 2020-1-24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是缘起,其他都是诠释缘起,或者说,其他都是缘起推导出来的。
因为缘起,所以无我、无常,因为无常,所以苦。。。
我,其实是一种主宰性、控制性、不可分割性、独立存在性。。。
缘起即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因、缘、果,其实是一张巨大的网,可能有10个因和缘的聚合导致1个果的生起,这个10个因和缘又分别由100个因和缘的聚合生起,这100个因和缘又由1000个因和缘的聚合而生起。。。向前无穷无尽,没有开始,向后无穷无尽,没有结束。。。
这其中没有主宰者,控制者,也没有控制一切的神。。。即使佛菩萨也无法安排。。。
这张巨大的网只要有一个节点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不停的向下传递,无穷无尽。。。而在任何一个时点,前端都有无量的变化向下传递。。。所以说,没有控制者,实际也无法控制,一切都是无常。。。然而这个世界的众生习惯把某种事物认定为我的,然后不能接受这个“我的”会变化,会消失的,苦就产生了。。。所以说,破掉我执,苦就不再生起。
因为缘起,所以性空,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于因缘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当下的假现,自性是空的。就好比一辆汽车由很多零件组成,如果拆散出来,零件还是这些零件,汽车却不存在了。。。
所以佛弟子的做事方式,包括修行,都是观察因缘,种下个种子,发个合适的愿,然后等待合适因缘,结果自然显现,不需要强求,也不去控制。。。即使是佛在领导僧团时,也是随顺大家的因缘,让僧团自己管理自己,即使是戒律,也是等舍利弗请求,有比丘犯过错的情况下才开始制戒的。。。佛涅槃前说“小小戒可舍”,阿难没问什么戒是小小戒,佛也不解释。。。如果解释的话,可能佛教就没有这么多流派出现了,或者即使有,上座部估计也不会存在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有这么多流派,未必就不是佛陀的本意,未必不是好事。。。而这些流派的理论基础,都是缘起,所以说,缘起论,是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教理。。。
发表于 2020-1-24 2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苦,熄苦。

发自内心,深切的体会到:一切皆苦。并因此而生发出意愿想要脱离痛苦。

在这个基础之上,佛法会指引你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发表于 2020-1-24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如果严格按这个提问来答的话,
佛教教理中:
三科是分类法。
十二因缘是详解苦痛生成过程及原因。
四圣谛是描述灭苦的流程。
五戒、十善业是基本行为、说话(外在)、行事态度(内在)准则。
六度法门是对治各类心理(无明)病症的方法。
三十七道品(含四念处、八正道)是各类切实可行的实修方案及进阶标准。
都是很重要的教理,但并非最基本。

我认为最基本的教理是:
三法印(或四法印)。

之所以说这个最基本,因为这个是修行的分界点,这扇门首先在理上过了,就是真正修行的起点;这扇门未过,无论花多少力气心思,无论懂多少佛学知识,哪怕削了发都不算真修行。它可以用来检验慧力,无论悟后起修还是修后再悟,都归于这里。

但它不适合直接传播,特别是对于“对佛教先入为主偏见者”、“古文阅读障碍及抵触者”、“思辨力过于强盛而慧力不足者”,有明显的反作用~~

我觉得要是有人好奇问佛学是干嘛的,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最合适的回答是如苟嘉陵居士所言的“为了烦恼的止息”。(说“解脱”其实也会吓到人的,一般人听起来跟“上天堂”一个感觉,更别提“了生死”了)
Ps:“烦恼的止息”、“灭苦”、“解脱”、“破我执”、“了生死”这些都是目的,“慈悲”“菩提心”都是结果,都不算教理啊~
发表于 2020-1-24 22: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

这是佛教能立教二千多年的根本,世出世间所有现象皆没有超出这个以外的。

那什么是如来呢?释迦牟尼佛吗?

不是。

那么如来是什么?

《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这个“东西”,不从任何地方而来,也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离去,所以方便的称名如来。

《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假如有人看见一切现象的同时,当下也明了这种种形相是虚妄不实的,那么他就看见了真正的如来。

禅宗五祖弘忍半夜三更之时为惠能讲解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所以“如来”在禅宗别名也叫作自性、本来面目、佛性等等。

佛教经典有了义与不了义之说,了义者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莲花生大士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中说道:三世诸佛讲说了八万四千无量法门,除了觉悟此性外过此说者佛未曾说。

不了义则为说之渐次三法印、四圣谛、五蕴、六识、八正道、十八界、三十七道品——这种种法门与现象界真相的安立,都不出于六祖那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所以我们学佛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初期必以明心见性,彻证自心即佛为最要。如果确定了此为目标,那么在生活之外,所谓修行之中其他多余的事情,只要与这个目标不相关,或不能引导我们明心见性,都不必理会与修学。

无益故。亦如佛说箭喻经,无必要故。
这是修行导向解脱制定戒律的真正含义与动机。
发表于 2020-1-24 2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南无阿弥陀佛!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0-1-24 22: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感到苦,知苦。
2,寻找到苦的原因——无常、无明。
3,对无常进行深度解读,得诸法因缘所生义。
4,对诸法因缘所生义进行深度解读,得般若智慧诸法空相。
5,以诸法空相般若智慧,破我执、法执,消除无明。
6,无明消除得大菩提。
7,得大菩提自然生慈悲心。
8,以大悲心为人生基点,作大事业,重新投入到人世,救苦、救难,证大菩提 。
发表于 2020-1-24 2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娑竭罗龙王。即从座起。前礼佛足白言。世尊。颇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龙王。有四殊胜法。若有受持读诵解了其义。用功虽少获福甚多。即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无异。
云何为四。所谓念诵。
诸行无常
一切皆苦
诸法无我
寂灭为乐
龙王当知。是谓四殊胜法。菩萨摩诃萨无尽法智。早证无生。速至圆寂。是故汝等常应念诵。
发表于 2020-1-24 22: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引经据典,想说说自己的一点亲身体验吧。
        最开始没走进佛教的时候,我是轻视的。那时候看到很多人烧香拜佛,花钱祈求保佑和实现自己的愿望,心里一直想问这些人一个问题,假如佛不会保佑你们,假如没有这些加持和好处,假如你不论如何都会遭遇不幸,假如你明天就会死去。。。你还会信佛吗?
       我那个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什么上的呢?
       等过了一些时候,我读了释迦摩尼佛的传记之后,我觉得信服了。但我信服的不是因为某一尊佛存在,而是我坚信只有自觉和觉他才是拯救自我与别人最重要的路。
       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说,是我自己选择了佛教,是自己选择了我的信仰——如何走向觉悟的路途,我的选择跟任何一尊佛存在加持与否,甚至我将来会处在什么样的处境都没有关系。不得不说,走进佛后,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信仰。你的意识和根基究竟扎根在哪里?
       最让自己看开的一瞬间,是那时候做了一个决定,也是我在佛学中明白的第一步——我不想过得现实,只想活的真实。
        信佛后,我变得诚实,对自己诚实。开始逐渐的学会客观的了解自己和评价自己。我才发现我没有那么善良,没有那么聪明,我的脾气和弱点,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黑暗面统统呈现出来。我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之前被批评会暴跳如雷,其实让我们失控的是看不见自我带来的自大,和无法接纳自我带来的自卑在时时刻刻左右着我。
       记得新年到庙里我对着大殿里的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我从来没有真的了解过我自己。
而正是因为想了解自己,才觉得捆绑在身上的假象和妄想太多了。才想卸下来,真的看清楚。
我对佛的依恋更多是建立在,因为他的圆满自足,所以我相信他一定是那个最了解我的存在,因为我看不透我自己。
       为什么信佛呢?
       对我而言是快乐自在。
       极致的简单才能容纳所有缭乱的繁杂。
发表于 2020-1-24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佛教最基本和核心的教理,就不能不提佛陀出家的初衷。身为王子,他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什么苦。他的父亲怕预言成真,自己的儿子以后会出家修道,也刻意将佛陀“禁锢”在王城行宫内,给他身边安排的都是年轻漂亮的侍女和健康的仆人,对他百依百顺,自然也是锦衣玉食伺候。
所以在年轻的佛陀看来,这世间就跟天堂一样,人是永远不会老的,也不会病,更不会死。他意识里根本也没有这些概念。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出城时,看到老人,病人和死人,佛会那般震惊的原因。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难感知到苦的世界,但那时的所见,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让他第一次觉察到什么叫“矛盾”。
老是年轻的矛盾,病是健康的矛盾,死是生的矛盾。。。推而广之,天地万物都存在矛盾。
后来很多人认为,佛陀是因为畏苦而出家,可能也有,但其实更大的一部分原因,他是想弄明白“一切矛盾”的来龙去脉。
这就是佛教的基础,也是核心。
如果只是畏苦,佛陀可能在有四禅八定后就不再修了。因为禅悦之乐已经足够填补他的需求,还绰绰有余。
但佛陀却转而投入到与之相反的苦行当中去,这说明在他心里,真相远比安乐更重要。
苦行是佛陀的第二次觉醒。不管是在家当王子,还是出家学禅定,他并没有实质地吃过苦。他确实看到过老病死之人,但“老病死”是什么滋味,至少他的这一生还没有尝过。
这是一个障碍。要觉苦,没有苦怎么觉?所以因缘注定的苦行来了。佛陀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勇气,忍受着饥寒交迫,数度在生死线挣扎,去实际体验了什么叫身衰之老苦,什么叫身染之病苦,什么叫身竭之死苦。
这是一个开创者要承受的,没有人跟他说真理,他必须靠自己。过去诸佛在悟道前几乎都苦行过,这绝非偶然。
后学人不需要苦行,是因为这世间已经有佛法了。佛陀苦哈哈挖了一口井,众生知道喝就行了。
佛陀把自己置身于极致矛盾中,终于对矛盾有了全新的觉察和认知。就像一个无所畏惧的人进入到风暴中心采集关键数据一样,佛陀并非因苦行而悟道,但苦行是佛陀悟道路上的关键基石。
虽然后来佛陀对自己领悟到的真理有过详细的演说,但由于听者根基不同,只在矛盾的表现:苦,矛盾的原因和发展:缘起,非矛盾的所在:涅槃,等这几块上有一定的共识。
但矛盾和非矛盾的关系,以及矛盾本身的定义上,则有着相当大的分歧。因为到了一定的程度,矛盾会表现出不矛盾的特征,它可能在一定的时空内不矛盾,但将范围延伸,置于更大的标准里,它又是矛盾的。
另一个方面,表面上看起来矛盾的事物,也有可能是不矛盾的一环。
但不管怎样,佛教都不是个体去修成个不老神仙的教法,它围绕的所有一切的现象和真相,脱离有神无神,唯心唯物,宏大终极到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20-1-24 22: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则三途八苦等。乐则人天五欲放逸系缚等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毕竟无有一念真实安乐也。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途,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善导大师!
发表于 2020-1-24 2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识如来藏


南无佛法僧
发表于 2020-1-24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最核心的是三法印
教最基本的是四念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4-12-25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