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学佛者大都偏好密宗? - Simon Shen 的回答 - 知乎
这个是之前做过的一次试答,毕竟这个问题是在讨论社会现象而不是佛法的见地,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90后佛教徒,可以分享一下为啥学习选择藏传佛教的这段心路历程
-------------------------------------------
我觉得藏传佛教目前有两点,比较迎合现代人的兴趣
1.所传讲的佛法,迎合现代人的根器以及兴趣
很多知乎er黑藏传佛教,说藏传佛教迷信,我认为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真正的了解过藏传佛教的见地和书籍
特别是WG以后,很多年轻的上师的传法事业遍及全球,他们所使用的佛法举例以及轻松幽默的传法,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其中佛教对于逻辑的重视,更是受到大部分 不迷信的年轻人的欢迎
请看宗萨仁波切的开示:
我想要来谈一下佛教的见地.因为见地是驱使我们的东西.在我谈到佛教的见地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为什么要佛教?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事实上任何事情都可以这样,为什么我们要科学?为什么我们要技术?为什么我们要其他东西?为什么要佛教呢?因为基本上我们都想要好玩.我们都想要快乐,我们都想要好玩,而且是种持续的好玩,最好还要便宜.而且还可以随身携带.这跟我们做的其他事情一样,不管是科学和技术都一样,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永远是在寻找好玩的事情.当然,好玩的定义各有不同.对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世代都有不同的定义.因此去追寻好玩的工具和方法也就不同.
根据悉达多这位印度王子而言,根据他而言,为什么我们不会有持续的好玩的事情呢?是因为一件事情.我们永远在看着一个事物.我们一直在看着虚假/虚伪的事物.不可靠的,不确定的事物,而我们认为它是真理.我们认为它是绝对真实的.这就是他(悉达多)认为的所谓基本的无明.这事实上完全与宗教无关.我认为,我们完全在谈论科学.
如果你想要有一双意大利真皮皮鞋,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穿的是双假的.那你就会受苦.你就没有勇气自在地穿那双假皮鞋,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点.对这位印度王子来说,寻求真理是他最大的追求.
当他在宫殿的时候,当他还在皇宫的时候,他看到老病死,当他听说老病死是无法避免的,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自然就想要解决那个问题.当然如果有问题,我们马上的直觉反应就是要解决那个问题.所以他逃出了宫殿,离开他的皇位.离开了他的家人,因为他的家人反对他追寻真理的主意.
佛教徒会这么说,最后他终于找到了真理.这并不是说,佛陀找到了一种方法,所以我们不会死亡.不是说他究竟找到了一种保护皮肤的乳液,所以我们就不会有皱纹.他最后意识到,你必须接受这个真理,当你接受了这个真理,你就不会受苦.他所寻求到的真理后来教导给他的学生.为了让大家比较容易接受和了解,所以我们把这些真理分成几类.所以对于真理做了很多分类.也有很多方法来趋进这个真理.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些方法后来就变成了所谓的佛教.仁波切认为这非常不幸.因为后来我们变得非常被这个方法吸引,而不是真理本身.
我大男神 明就仁波切的开示:
-----------------------------------------------------------------------------------------------
问题二:如何正确的理解“净观”的含义?比如看到别人做错事,也需要当成是自身的过失来净观吗?
明就仁波切答:“净观”并不是一种盲目。很多人认为,即使看到其他人做错事,也不应指正,因为我是菩萨,因此即使笑不出来,也勉强笑出“大大的假笑”,笑得脸都发痛了,这种并不是最好的,或许这也好,但不是最佳的做法。
“净观”代表你真正有了解实相的智慧,因此,具备“智慧”、“空性”与“慈悲”的连接。
如果有人做错,你认为要“净观”时,有两种层次:
1、胜义谛层面:禅修空性,因为对方是空性,我也是空性,我们之间做的事情也是空性,因此不是说对方错,而是由于真正本质是空性,“对”、“错”都是空性,这是胜义谛层面。
2、世俗谛层面:我们其实要用慈悲来对待,如果有人对你做不好的事情,你要原谅他一次、两次、三次,之后他不断重复做错事时,你就要生起智慧和慈悲;如果你要挑战他们,也要通过慈悲去挑战;不要选择说坏话,而是去讲理。
有时会有帮助,有时无用;若仍无用,就放下,这很重要。
在中国文化中,常会有“爱面子”、“碍于情面不认错”的情况,“我先建议,我必须是对的,即使你有点错,我始终坚持我是对的。” 所谓“面子问题”会让你不想放下意见、见解,因为怕没面子,这是中国文化的其中一项特点。
例如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家过世,或许是父亲过世时,家人去寺院供养,后来拿到收据时,收据上写的是妈妈的名字,因此家人就去说:“是我爸爸过世,不是妈妈。” 小师父说:“我回去查一下。” 后来小师父回来说:“是爸爸错了,该死的是妈妈!” 这就是不想要承认错误。我们不要这样。遇到如果有人做错时,要用智慧、慈悲对待他。
-----------------------------------------------------------------
2.之前有人提到过,藏传佛教有很多仪式感
灌顶啦,念珠啦,不同本尊和佛像,我们缺乏安全感,喜欢收集,藏传佛教也迎合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