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远了,其实我要讲的是中科院某团队发的这篇文章(为便于理解,我就发个公众号链接,不发原文了),这篇文章在我所知道的所有抢发文章里也算是早的了,那文章写得怎么样呢,反正我觉得就是灌水。为什么这么说,文章前半部分做的是生物信息学,大概分析了这个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来源等等,我看着也挺水的,后半部分呢,做了点结构生物学的东西,对着蛋白质序列用SARS的S protein晶体作为基础,随便做了个homology model,然后再用rigid protein docking,预测了跟ACE2的对接结构(其实都不叫预测),算了个结合能,完事儿了。这个东西呢,就水得不行,用的计算方法都是最粗糙的,毕竟要快嘛,对结果的分析也是牵强附会。反正当时我看了这个东西就觉得,就这路文章我一个礼拜能写四篇。
有了initial binding pose prediction,然后就可以开始跑MD了嘛,因为没有真的做,所以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意外,就当没有意外好了,两个分子都比较稳定。然后就分析分析ligand stability啊,interaction footprint啊,这些东西,基本上就是为了进一步确认docking pose的正确性嘛。再然后就随便挑一种你喜欢的free energy calculations的方法,算算每个ligand跟M和PL这俩蛋白的结合自由能,看看谁大谁小,大概就能预测一下谁对2019-nCoV更有效一点。
Conclusions
当然具体要看之前这些实验的结果啦,不过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话呢就几点,我们这个homology model好,docking makes sense,MD simulations were good。重点要提,根据我们这个分析,抗艾滋药Lopinavir和ritonavir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理论基础,根据计算可以相对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跟Hilgenfeld提出的小分子抑制剂相比更好(或者坏),所以就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