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78|回复: 20

医生只花 5 分钟就完成了从诊断到治疗方案给出,科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7 16: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实事例,本市一著名的中医女医生,资深老太,每天找她预约的专家号要提前三天。她的治疗 过程 基本就是 看检验报告,然后5分钟内完成询问到开药方。 我读书少,不了解 是因为这种大神级别的医生都这样,经历丰富,对业务无比熟悉,所以对大多数的患者病情都是胸有成竹么? 而且这医生治疗的癌症 这只是举个最近遇见的事例,不止中医,西医也这样 对于这套流程 机器检测指标-医生看指标-医生开药方的治疗流程 这里面不同医生的…
发表于 2020-2-7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答问题:从接诊病人,到给出诊断和处理,花3-5分钟“科学”吗?或者说能做到吗?或者说这样的诊治效果是可以接受的吗?以我的经验,大多数情况是可以的。

医学上有种说法,可能有70%的患者,在他一进诊室简单交流几句之后,医生就已经有个大体的诊断了。也不需要什么神医,只要是具备应有的临床思维,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就可以做到。
医生获取诊断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患者主动提供的信息(病史)和医生主动获取的信息(体格检查),按照各种临床原则进行整合,然后给出一个初步印象。有经验的医生询问病史会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体格检查会目标明确,整个过程中大脑一直在运转,对信息进行处理,等到得出初步印象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诊断了。然后是针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比如抽血化验或者B超、CT之类。等到医生认为已经获得做够信息了,就会给出治疗措施。这就是医生接诊病人时的大体流程。在哪些你熟知的重要知识或方法,外人却常常因不了解而陷入困境? - 田吉顺的回答里还有更详细的解释。
关于医生常用的一些原则,可以看被医院误诊为癌症的患者可以告医院吗? - 田吉顺的回答以及下面的评论。
由于门诊接诊的大多数患者都是常见疾病,所以医生思考的流程已经很熟练了,在3-5分钟短时间内就给出判断和处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也都是可靠的。如果医生判断这个患者的情况可能比较复杂,那么他还是会更进一步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时间就会比较长一些,不过这种情况其实所占比例不高。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医生头也不抬的没问几句话就给你开了化验单检查单,然后拿了报告瞟了一眼就埋头开药或者开住院单,于是大家会有担心。其实,医生问的虽然简单,但也都是瞄准了问的,以获取最有效的信息;报告单虽然没看多久,但也是瞄准了看的,只要可以提供有效证据就够了。所以大多数情况,对于治疗效果也不必太过担心。

问题里问这样做“科学”吗?如果把这里的“科学”理解成“有效”或者“可靠”,那么就是上面的回答;而如果理解为“合理”的话,那么我觉得不合理。
这个不合理,体现在医生和患者的体验都很差上。对于患者来说,前面提到的那样的经历,既然会对效果产生疑问,本身就说明这种体验是不满意的。
其实不但是患者,医生对于这样的体验也不满意。我曾经一个半天看将近100个患者,就是这样的节奏,就像有一条鞭子赶着你一样。我会在一个患者讲述自己病情的时候打断她,因为我认为这些信息对于我来说不重要。但是我也清楚,我打断患者讲述病情,就是给自己的医疗行为埋下隐患,每天下班的时候我都会担心,会不会有哪个患者有漏下的什么情况,会不会哪个患者因为诊治处理太快而忙中出错。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担心是徒劳的。我只能寄希望于我有足够好的运气,没有遗漏什么或者出现什么差错。但是,你不能每天依赖运气工作,我多么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去从容的获取信息做出判断,这样的工作体验真的很差!

在这样的就医环境下,似乎大家都习惯了医生看病就是搞清楚诊断,然后开药或者手术,给人看病和修自行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我要说,这是不合理的。
确实,这样的就医环境是有原因的,因为你必须得尽快看完一个患者,才能使后面的患者也有机会看上病,这样的局面不是医生有能力去解决的。但是,这个畸形的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就医体验,不等于说这就是对的;不是说大家都这么做,你也有理由有借口这么做,就等于这么做是合理的。
不止一次看到有同行说,医生看病就是给你诊断和治疗,医生不负责解释情况,不负责医学教育。我以前也曾经这么以为,因为带我的老师们就是这么做的;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不合理。
我一个哥们曾经给我说,他说我看过这么多医生,就觉得协和的专家好。他的这个好,不是表现在他懂得多,他诊断得准,他治疗的效果好,而是说他会给我画图,会给我解释,让我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医生看的是病人,而不是修自行车,你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人,那么你就有义务向他解释清楚,而且是用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
是的,以目前的现状,你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来详细解释,你有充足的理由说我真的没时间来解释教育;但是,有理由不等于这么做就是对的,作为医生你还是应该清楚,你的这种毫无解释的冷冰冰的诊治处理,其实是不对的,日后一旦你有条件改善了,就应该尽可能的去做好。否则,如果作为医生的都认为医生没有向患者解释教育的职责和义务,那么即使是以后做了专家,每天看的患者数少了,他也照样不会去做这项工作,最终扔给患者的还是一张冷酷的脸。

写出这些话,不是想唱什么高调或者熬什么鸡汤,只是想要提醒一下作为医生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个离着高调还远着呢。我们都在期盼着医改可以改善就医环境,而如果作为医生还是那种修自行车式的理念,那么即使是我们迎来了一个上午只看15个患者的就医局面,恐怕患者也还是得不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回复评论的分割线===============================
觉得有些评论还是挺有必要回复一下。
关于“教育”。这里的教育不是像学校里老师教育学生,而是针对健康知识的宣教,这本身就是治疗的一部分。比如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如何更好预防。医疗处理不仅仅是开药和做手术,还包括了健康宣教。还有一部分的教育其实就是解释,我为什么建议你用这种方式治疗而不是另外的,或者你还有什么其他可选的方法,这些都应该是医生有义务解释说明的。

关于教育和解释的效果。有人说这事儿我做不好,所以我就不做了——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逻辑。你该不该做这件事儿,和你能不能做好没有关系,如果你应该做的,即使做不好,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去做好,而不是说就不做了。另外,确实经常会有解释不通的情况,不是说医生水平不够,确实是患者理解能力差或者专业背景不够,你可以说我解释失败了,但是前提是你尝试着做了,但是没有成功,这和你压根就认为这事儿不该做还是不一样的。就好像大部分疾病我们都没办法治愈,难道因为这个我们就不治疗了吗?我们还是得治疗处理啊。所以说,不能因为我解释不通,或者我解释失败了,就成为不需要做这件事的理由。你努力去尝试然后失败了,和你根本就没当回事儿,还是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20-2-7 16: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题主更新的问题补充:
中医对癌症的诊治流程我持绝对的保留态度,关于癌症还是忍不住多说几句。
题主也说了,此医生是看了患者检验报告后做的诊断,如果其中包含患者的病理报告,那下诊断可能5分钟都不用,因为癌症的确诊大多依靠组织病检。再者,如果诊断只写着“癌症”,那也太洋洋洒洒了吧,初步诊断都不能算。是哪个部位的癌症,胃癌肺癌肝癌还是卵巢癌?哪种病理类型,是鳞癌腺癌还是间质癌?哪个分期的癌,是0期ⅠA期ⅡB期还是ⅢA期?有没有转移转移到哪儿了出现了哪些并发症?西医一定会追究这些,中医不清楚不作定夺。
再说处理。西医门诊如果有癌症患者,一般都会收入院,除非是晚期患者只想姑息治疗等这些情况。入院后的处理更是复杂,要做一系列评估为患者设计治疗方案,是放疗化疗还是手术,手术切除范围有多大,所有都要考虑利弊,这个“处理时间”是按周来记的。中医门诊,拿题主举的栗子吧,“5分钟内开药打发走”,想必只是针对并发症开药,还有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哎我编不出来了。
还有,诊断和处理间真的没有必然联系,详见下文。
最后,如果时间充足,任何医生都愿意给病人把病情解释清楚、药怎么吃说清楚,至少我是这么想。但你知道吗?我曾跟随我威武的导师破了她一天门诊量227的记录,早8点到晚8点的一天回想起来简直是噩梦,但那天的病人,没有哪个愿意改日再来或者更换医生,这就是现在的医疗环境,也许改变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吧。

----------------------------------------------------以下为原文----------------------------------------------------------------

当一个医生还是医学生,他一定会面对这样一本《诊断学》,620页-106万字的傲人厚度仅次于我大内大外科。这本书简直给了每个医学生腾飞起来的赶脚啊,“学完我就能给人诊断了,学完我就秒变豪斯了,学完我就能拯救人类了!”但是等众老师忽悠完,讲的是个毛线!书里全是碎片啊。n种常见症状、从头到脚器官检查、生化血尿常规肿瘤标志物巴拉巴拉每个指标的含义...挂科率也如同它的厚度,仅次于大内外。
学了《诊断学》,离诊断还差很远。
医生只花 5 分钟就完成了从诊断到治疗方案给出,科学吗?-1.jpg

然后,才是让无数医学生竞折腰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所有常见病都分门别类在书中排排好,一个病一个病讲,真正的诊断,这才开始,图森破的医学生才知道啊:

1. 初步诊断和确切诊断都叫诊断。
我还是忘不了我的大姨妈,大家歪脖子看下面这个图:
医生只花 5 分钟就完成了从诊断到治疗方案给出,科学吗?-2.jpg
来个病人,只需询问月经史,只要月经不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意味着下这个诊断只需要,1分钟。但是接下来负责任的现代医学的医生(懂槽点的不要戳穿我)一定追查具体出血的原因,这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鉴别,一步步直至做出确切诊断的时间可能是,1周(检验报告出的奏是出的这么慢)。

2. 不是非等诊断明确再对疾病做处理。
我问你答。栗子一,急诊来了肚子剧痛、腹腔出血快要休克的女子,是直接推手术室还是让她去做各种检查先明确病因?栗子二,一患者肺部肿瘤符合手术标准,是否非得确切诊断它是什么性质什么来源的肿瘤再做手术?明白人儿都好选嘛。
有种疾病处理叫做“对症治疗”,你来什么我挡什么,原因大概是症状急、原因实在不明、就算诊断明确也没有很好办法这些。还有些疾病,尤其是在外科,明确诊断必须得开刀啊,所以栗子二太常见了甚至是常识,很多肿瘤要在术中做病理切片才能判断性质,这也是为什么术前诊断很多都写着“XX?”,不是因为医生白痴,是真不确定...

3. 下诊断的时间,可能很短,也可能长到“没来得及”。

谢天谢地,人类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常见病”,而医生大部分时间也都处于类似机械的状态,随着科室细化,每个科室接收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少。常见病中的大多都有“诊断标准”,就像这样:
医生只花 5 分钟就完成了从诊断到治疗方案给出,科学吗?-3.jpg
太明确了好不啦~如果患者资料齐全,诊断真是分分钟的事儿。插句话,谁说相同的诊断处理方法一样的!就说性激素用药吧,雌激素有口服有经皮有戊酸雌二醇有17Β雌二醇、孕激素二十多种能数到睡着,哪个病人用哪种方案,全靠个体化。
然而呢,有的病真的很罕见,这些病人不活在美剧里没那么幸运能遇到豪斯,甚至在有生之年都没能确诊,尸检也许能找到答案。嗯,疑难病医学很大程度上都是这样被推动的。
发表于 2020-2-7 16: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如果医生花5分钟10分钟就能打发你的,说明你的是很常见的病,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每个病人对自己的病都觉得是很严重的,但是对于医生来说,一天见十几个,一年见几千个,十年见几万个,早就倒背如流了。

倒是如果你在看病的时候,医生突然间有什么特殊关照,这说明问题就大了。

举我家遇到的两个例子:
我外婆几年前去某家大医院,看“坐骨神经痛”(这个名字是某家社区小诊所告诉他的,治了几年都没治好,所以才到大医院来检查一下)。照例就是一堆检查,一拿到结果,就好几个医生围了上来,然后又继续开了一堆检查。
循环了三次之后,最终得出结论:癌症转移。因为已经很晚期了,全身都有,所以已经分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癌症了。经过医生讨论,综合考虑年龄和病情,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治疗办法了,于是保守疗法,半年后我外婆就过世了。

也是几年前,我妈妈不舒服,吐血。以为又是胃溃疡(我妈很小的时候就胃不好),去医院找熟人开个药。结果开完药刚回到家,就接到医院的电话,叮嘱她明天尽量抽空来做一下全面检查。
第二天她就请假去了,结果晚上我在家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说妈妈的病比较严重,要立刻住院,让我送衣服等过去,但是坚决不肯在电话里说是什么病。去到医院找医生偷偷一问:胃癌。
虽然后来做了手术,也做了化疗,但是还是在三年前去世了。

所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除非你非常的高富帅或者黑直长,不然,医生对你格外关注或者表示有兴趣的时候,不是什么好事。
发表于 2020-2-7 16: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答的这么开心,我也来凑热闹!

举个栗子,恰好刚刚有个熟人介绍的患者驱车400多公里来找我看病,他总共花了6个小时来到我这里,病人没来,资料有当地医院的肝胆胰脾CT平扫+增强的片子和肝功能验单。

先说说我看片时的脑子里想的啥:
左肝占位好大,有坏死哦,动脉期有强化哦,门脉期强化明显减退,肝癌没跑了;胆管没有扩张啊,不像胆管细胞型的,应该是比较典型的肝细胞癌;正常肝不多啊,肝功能怎么样?门脉有受侵,C期了,那就不能切了,只能介入了,没门脉高压导致的腹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吗?会呕血吗?他们家经济状况如何?要不要上分子靶向治疗?下腔静脉有受侵,腹膜后淋巴结大了,肝外转移了,这人惨了,才41岁,要做PET-CT吗?肝功能呢?黄疸120多,间胆为主,肝功能这么差?这下啥都不能做了,护肝吧!他的肝边缘还挺饱满的,不会是肝炎导致的水肿吧,有没有合并肝炎啊?要查肝炎病毒定量啊,需要的话抗病毒吧;白蛋白不低,可能只是肝炎同时爆发造成的肝功能下降,那积极护肝的话肝功能有可能恢复,恢复了再做介入吧,门脉癌栓可以考虑放疗,最近有些文献说放疗对门脉癌栓还是挺有效的。

嗯,你看我就大概连看片+思考总共用了不到5分钟,大概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就基本上出来了,当然,这并不完善,因为资料也不完善啊!

然后呢,然后。。

我就花了半个小时到40分钟把我的思路和病人弟弟讲清楚。。。

故事说完,现在说5分钟能不能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答案是当然可以,但是有前提,那就是资料要齐全,这样医生一看,基本上就有谱了,而且病人没来,省下了查体的时间。你看我的这个栗子中,这个病人已经做好CT和肝功能了,做这些检查要不要时间?当然要,但是在我这次诊疗过程中,这个时间是忽略的,要真是从头开始看的病人,他能不跑几趟吗?另一方面,这个患者进一步的检查,同样需要时间,要入院后完善的检查,多多少少搞个一天吧,这还是简单的抽血检查的,要是胃镜啊,磁共振、PET-CT什么的要预约的,那时间就长了!

下面说一些我个人对医生诊疗思维方式的理解:

在小医生阶段,就是医学生-见习医师-实习医师-住院医师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这么努力看书学习,查病例,看文献,主要还是培养一种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思维定势,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定势不一定是坏事情,因为它可以让你一下子触及临床问题的本质,可以说遇到临床问题可以不假思索地给出对应的诊疗方案,比如一看到血压下降,先开静脉通道,林格氏液全开,然后再考虑升压,考虑原发病的治疗。这是个好事。而且这时候就算小医生因为思维定势出错也问题不大,反正没有决策权,上级医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的诊疗方案,从中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但是在中高级阶段,也就是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阶段,有时就需要突破这个思维定势,需要考虑一些少见病、罕见病的可能。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考虑到,如果不是这个病那会怎么样?是否这个病可以全面地解释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也就是要脑子里要多根弦,别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而能否突破这个思维定势,有时候就是高明和平庸的上级医师之间的分界线。

要知道,一个优秀医生的成长过程,绝非是那几本医学书,那几年规范培训就能说过去的。他可能经历过手段尽出却无力回天的沮丧,品尝过因判断失误导致患者痛苦的愧疚,遭遇过因资历短浅而不受信任的无奈,还有上级的斥责,信心的丧失,前途的渺茫,科研的压力等等等等,这些心路历程,书上根本没有提到,却贯穿在一个医生成长的全过程中。而这些,都浓缩在给你做出判断的那5-10分钟中,你还觉得时间短吗?
发表于 2020-2-7 16: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看两眼问两句就知道你什么病,说明你没什么大问题,因为症状太典型,病理研究相当透彻,对症下药你没什么事。(误诊小概率事件暂时忽略)。

如果你去看病,医生要问个半小时,看个半小时,估计你这毛病一时半会好不了,摊上麻烦事了。

如果去看病,一看两三天,还要会诊,估计你已经半只脚在鬼门关里了。

如果你这个毛病看了一年半载都没什么定论,医学刊物甚至过来报道。医生护士特关切你,隔三岔五来专家看看你,问,要不我们换这种药试试有没有效果?恭喜你,你有可能可以冠名这个毛病。

自己要哪个,自己选吧。
发表于 2020-2-7 1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绝大多数都会有条件反射,他可以快速判断你需要5分钟还是半个小时来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这说明你的病属于五分钟那类的,这一类病的特点就是他的处理对医生来说已经形成条件反射而没有发现其他可能比较坏的情况,如果某个专家突然对你很感兴趣的时候,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
发表于 2020-2-7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去看病的人,一开始就搞错两件事:

第一,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医学知识与理解能力。
很多病,就算主任医师给你解释24个小时,你还是不可能听懂。因为,你脑袋知识库里,没有听懂这些所需要的基础医学知识。还有那些低学历的,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解释?

比如因胃部问题而去医院看病的人,有几个人真正见过「人类的胃」?并清楚「人胃」的正常生理结构,「人胃」的各种常见病理结构?「人胃」的正常工作过程?

比如「幽门螺杆菌」,有几个人用显微镜看过这细菌?有几个人明白「幽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要叫「螺」、「杆」?为什么它在「人胃」里会引起疾病?
(上面原来写的幽门螺旋杆菌,经查是错误的,多谢评论里的知友指正)。

第二,病人去医院看病,花钱买到的服务是「诊断」与「治疗」,而不包括「医学教育」。

还有一个事,医院对于所有人来说,包括健康人或者病患,都是个危险之地。因为社会上绝大部分得病的人都集中到医院来了,他们本身就是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源。如果你本身已经得了病,抵抗力下降了,然后还跟那一群一群未诊断,不知道是否会传染的病人混在一块......

交叉感染 _百度百科 ,飞沫传播 _百度百科,这两条还请各位看看。

大家去看病,担忧的不是知情权,是担忧被坑了钱病还治不好,归根究底是担忧没有一个能令大家信服的「医疗行业监督机构」,于是想自己亲眼亲手弄明白这病是怎么一回事或者眼前这医生是否可靠,才放心。但,外行人要在短时间内搞明白某一专业内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三分钟看清一个人》这些东西也只有那些「坑钱鸡汤书」能办到。

看来,我们需要ICAC。

就我个人来说,去看医生时,他能在30秒内帮我搞定诊断加治疗就完美了!
发表于 2020-2-7 16: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你考试做选择题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
看一眼就知道答案的往往能做对;
在两个选项间犹豫不决最后总是做错了。
发表于 2020-2-7 1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的问题不过是“医生看癌症五分钟看完合理么?” 其实不过是忽略了一个概念的差异。就是“癌症”是普通人眼中的“大病”,却不一定是医生眼中的“非常见病”。一个肿瘤科医生天天看得都是肿瘤,即使疾病本身非常可怕,对他也是常见病,也有确定的诊疗方案。

       如果题主觉得看得时间长才能体现医生对疾病的重视的话,医院的确有必要多开几个艾滋病门诊和肿瘤门诊让需要心理安慰的患者多在那里待一段时间⊙﹏⊙
发表于 2020-2-7 16: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病都是常见病,医生经常看,一般都是经验丰富,尤其是老专家,所以五分钟内作出一个诊断并处理方案是完全可以的。对于少数少见病,疑难病,医生不一定能够马上诊治,但是也一定可以在五分钟内给出下一步的处理方案,比如该做什么检查、该换到哪个科去看,或者推荐某个更有经验的专家看。所以说,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就完成这个医疗过程来说是足够的,但是题主可能也有所耳闻,某些外国专家一天就看几个病人,一个人看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其实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并不是在研究这个病情,而是在陪患者聊天,他们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病人少,然后为了给病人提供更多的人文方面的关怀,以及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方面考虑的,而在我国,医生一天要看那么多个号,也只能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压缩就医时间了。
发表于 2020-2-7 16: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东西,叫“指南”。
发表于 2020-2-7 16: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诊医生是这样工作的,五分钟不稀奇,三分钟都不稀奇。
这个速度主要就是受输入输出设备限制。
医生只花 5 分钟就完成了从诊断到治疗方案给出,科学吗?-1.jpg
发表于 2020-2-7 16: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快,人家怀疑你不负责,做事慢,又会嫌你技术差水平低。总会有人不满意的。就想起现在的理发行业,老师傅分分钟理一个发,发廊的Tony老师给你整一下午
发表于 2020-2-7 16: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视情况。
现在疾病种类很多,很多疾病亦难以诊断。但是以构成比例而言,一百多种常见病占了超过80%的病人量,在分到每个科可能一些小科就三五种常见病。这种情况下,处理很快不足为奇。
题主你不仅应该看到个人的差异,也应该看到人类的共性。
当然,疑难病例和鉴别诊断另算,那个很麻烦。
发表于 2020-2-7 16: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说,门诊和病房是两个概念。当然流水大的科室,病房里医生也不一定有时间和你解释详尽,但和门诊打仗似的还是不一样的。

从医疗角度,几分钟解决是没有问题的。大部分病人,不需要在问诊和体检花太多时间;而少量疑难杂症,必须要依靠多种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所以,几分钟解决是没有原则性问题的

而对于病人的疑问,说老实话,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和逻辑来和医生沟通;而医生和患者沟通,目的是获得足够的信息而不是想和你交流。所以,绝大多数医生并无和病人深入交流的欲望以及时间,信息量及可靠性还有病人的依从性是医生首先考虑的。

但是,这么做是有缺陷的。我个人并不喜欢和病人有太多交流,但是交流不足会导致信息缺失和依从性下降,而这样对于最终的病程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如果时间尚足,和病人进行较多交流是合理的。有些同仁前辈可能是观念问题,这点只能由年轻医生开始做起了。

最后,我有一句话对病人说,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医疗最终是看结果而不是手段。不要因为医生态度一般就觉得他是庸医或者害你,有些老前辈就是这么任性,但是,你要的是治病而不是哄骗。医疗终究不是服务业
发表于 2020-2-7 16: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高三学生做高考卷用两个小时,小学生不明觉厉,这简直就是神啊!这不科学啊!
发表于 2020-2-7 1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以前的一个看唇腭裂的老师,有一次被患者投诉,说我们跨越大半个中国,排了好几天队才挂上你的号,可你不到十秒钟就把我们孩儿给诊断了,这样好吗? 答:要是唇裂都要花十分钟来诊断,你能放心让这医生看不?
发表于 2020-2-7 16: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一个探望病人的家属,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晕厥,血压下降,你觉得我如果不在5分钟之内判断出他是低血糖,立即给予静脉通路+高糖口服。我还有命在这回答你这问题吗?
发表于 2020-2-7 17: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就现在的CAD(Computer-aided detection)技术来说,进步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你做了检查,又有专门的其他的医生给你写报告,审核报告。如果出来的诊断报告如果和他的诊断没分歧,基本都可以下结论了。须知现在的医疗已经是团队合作或者说成流水作业也不为过了。
况且中国医疗环境决定了一个医生不可能在一个非疑难或危重病患身上耗费大量时间。
还是那句话,医生也想在你身上多花时间,但是条件不允许。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看医改的方向和力度了。
利益相关:某省人民医院实习生。
发表于 2020-2-7 17: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人比较少的医院,医生普遍会更耐心一点。但是病人却更趋向于选择知名度极高的大医院。同样是三甲医院,接收的人越多,越受病人欢迎,病人反而得不到医生足够的耐心,无法针对个人体质做出治疗。而体质、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病史等等是决不应该被忽视的。医生每天接诊病人过多,确实很难保证持久的耐心,因此患者在选择医院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应该将能否在这家医院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实际情况考虑进去。

另外医生与医生是不同的,我确实见过每天只接受较少的病人,但每个病人都给其充足的时间描述病史,叮嘱家属注意事项,解释病人的各种困惑。但也有医生不管什么病,统一一个看病检查流程。曾经我因为胃部不适就医,看病的人非常多,医生让所有人统一化验幽门螺杆菌,超过指标的就是胃病,治疗方法也一致。幽门螺杆菌超标确实会引起胃病,但并不是每个人胃部不适都是因此引起的,我个人当时就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他的方案对我的病并没有效果,后来只好换家医院再去看病。所以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说,就医前不妨多上网了解一下该科室各个医生的口碑。现在很多医院都有自己的网站,有病人的评价。也有像“好医生”这样的网站有很多医生的评价,事先了解一下,都对就医有帮助。

~~~~~

补充:
有知友说医生看病时间长会让病人不安心或者肯定没好事,不如看病时间短点。这是什么理论?

作为一个常年看病,病友很多的人,我得说医生的耐心和细心有时候比药都管用!人病了本来就提心吊胆,又不是专业学医的,其实心里一大堆困惑,甚至不能判断自己到底病到什么程度,医生五分钟问完病史、症状,开完药,写完病例,赶病人走,病人只会觉得被敷衍了,觉得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欠考虑,哪会觉得安心?

再说又不是医生看病时间长我就会长出新病来。时间长短你的病都在那,看病时间短就爽这不是掩耳盗铃吗?看病时间短才可能有疏忽,漏过不易发现的问题,实际中很多疾病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才造成不可改变的后果。

做医生的很辛苦,不能面面俱到我们理解,但是还要为此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说不过去,好像这样做还是为病人着想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