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大家都感慨万千,今天过年还不太太平,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呐
从春节前夕大扫除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新春倒计时。说到这大扫除,它意味着除旧迎新。自古春节前夕就有了大扫除的习俗,戴复古的诗就有写到,“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古代春节的习俗还不止这些。古人新春时要剪花窗、写桃符(类似现在的窗花和对联),还有要放爆竹喝屠苏酒。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场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和暖的春风,人们欢乐地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换上新的桃符很是喜庆,如今好多人不守岁了,又禁止了烟花爆竹,好像少了些许年味。
古代和今天一样除夕夜夜宴,全家人聚集一堂吃团圆饭,邀请宾客饮酒唱曲,行酒令作乐,还有除夕守岁的传统,通宵不眠等待新的一年到来,夜晚爆竹不绝,鼓吹之声,喧响彻夜,古代的春节可以说热闹非凡,很是隆重。
“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已换年华。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花丛里,金炉满爇,龙麝烟斜。
此景转堪夸。深意祝、寿同福海增加。玉觥满泛,且莫厌流霞。幸有迎春寿酒,银瓶浸、几朵梅花。休辞醉,园林秀色,百草萌牙。”(胡浩然 《东风齐著力(除夕)》)
东君:春神。迤逦:曲折而来。
这是一首歌颂除夕之夜的词,字里行间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的气氛。腊月将尽,寒气渐收,阳气上升,天气转暖,年华悄然更换。春到人间,到处笙歌鼎沸,鼓乐喧天;宴会上人们穿着不凡,宛若仙人。花中香炉,将花香与香料之香混融在一起,突出了香气怡人之景,使得节日的喜庆气氛到处弥漫,更让人沉迷陶醉。“深意祝、寿山福海增加。”盛宴上,大家互相举杯,祝愿彼此幸福长寿。这一句写节日美好的祝福,体现了人们淳朴美好的心愿。宴席间觥筹交错,杯杯溢满,大家举杯痛饮,惟恐辜负了那芬芳的美酒。更让人欣喜的是还有那迎春的寿酒,用银瓶盛装,非常精致讲究,上面还飘浮着几朵梅花。
此外还有李处全的《水调歌头(除夕)》也描写了除夕夜合家欢的场景: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除夕夜有些漂泊在外无法回家团圆的人,只得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慨与思念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宋代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都说小孩子喜欢过年,随着岁数的增长大家都开始害怕过年,就像害怕过生日一样,眼见着自己又老了一岁,让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春节辞旧迎新,人们纷纷许下新的愿景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希望今年胜去年,并且大家都平平安安过这个年
新春诗词还有很多
感兴趣想看完整版去看公众号吧,对文学感兴趣扫码关注看更多 或者公众号搜索空白时间遇上文学
http://weixin.qq.com/r/wi5mft-EVYIqrZsd93vQ (二维码自动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