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佛教并没有改变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以及印度教的此消彼长实际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佛教在成为一段时间的印度主流宗教之后,逐渐脱离了其群众
任何宗教都可能出现这样的一个困境:
1,一个宗教逐渐兴起,信徒逐渐壮大。
2,在突破某一个平衡点之后,统治阶层会改变以前压制该宗教的态度,变更为合作以维持稳定。(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阿育王皈依佛教)
3,该宗教攫取世俗权力,其内部结构逐渐变得类似于官僚系统,并且获得经济基础。(天主教的教廷教区体系,印度的婆罗门僧侣)
4,普通大众的宗教行为成本上升。(天主信徒购买赎罪券,普通信徒不如封建领主有钱的,买不起;印度教的祭祀,普通信徒负担不起昂贵的仪式。这就会使得在大众认知里普通民众的宗教行为不如统治阶级虔诚)
5,大众仍然渴望宗教回报(上天堂,脱离轮回),于是寻求替代方案。
6,新的宗教诞生,往往是改革宗教,强调清俭与苦修。(普通大众也可做到)(例如清教强调节俭生活,耆那教与佛教初始强调苦修)
7,旧宗教开始衰落,但及时改革还有生机(天主教后期改革,废除侄子继承)
佛教在公元前的孔雀王朝中期,以及3世纪的笈多王朝都属于印度的主流宗教,富有的商人与皇室都给与佛寺与僧侣丰厚的赞助。但是僧侣逐步开始注重敛财,生活腐化,而佛教逐渐兴起繁琐的仪式,令广大的信徒认为苦修没有意义,于是其信仰根基开始松动。
2,婆罗门教的改革使得其成为新的印度教,整合了宗教的势力,而佛教则反向走向派系分裂
嚈哒人的入侵导致笈多王朝覆灭,印度分裂成为诸多小国,这也使得王朝更迭更加频繁,佛教的宗教派系变得更加杂乱。
如同轮回一般,原本被佛教打落人间的婆罗门教在笈多王朝时期逐步开始改革,大量的法典与经典出现,例如《婆诃摩洛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耶坨纳瓦尔基耶法典》。意味着婆罗门教开始构筑成熟的系统。
宗教本质上是一个逻辑系统,拥有对世界的自己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最重要的是逻辑自洽,如果出现漏洞就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崩塌。所以一个改革的成熟宗教一定有一个完备的逻辑体系。
无数的神学家通过辩论会议的方式来完善这个体系,例如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曾经在尼西亚召开宗教会议,探讨“三位一体”的神学问题,最终放逐了阿里乌斯。
在公元400年后,无数的婆罗门教神学家游走于整个南亚次大陆,他们讨论辩论,不断完善宗教系统,并且吸收耆那教与佛教的教义,推行两教节欲,苦修的特点,并且开始降低婆罗门祭司的地位,改行宗教宗师古鲁的制度。在这样的影响下,新的婆罗门教(印度教)与耆那教,佛教的差异变得模糊。
当然,不得不提印度教最重要的改革,公元8世纪的神学家商羯罗(Adi Shankara)主导的改革。因为他改革时吸收了大量的佛教教义,例如禁欲,造业,轮回等,被当时的婆罗门教徒戏称为“假面的佛教徒”。
他的贡献包括:
1,确立了印度教最主流的吠檀多(Vetanda)哲学思想,即印度教的一元论,强调梵我合一。当然一元论最重要的意义是,它为所有印度教教派提供了一个共识。因为无论三项神湿婆,梵天,毗湿奴,还是其他神,都是由毗湿奴一觉醒来产生意识源起的,这个宇宙本源是一切的开端。商羯罗的意思就是说无论你信仰哪一个印度的神,你信仰的实际是那个宇宙本源。这个理论在当时大部分的印度教派系都能够接受,于是为印度教整合各派系的宗教力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团结了大部分人。
2,商羯罗将印度教教徒组织化了,原本印度教教徒一盘散沙,他仿照佛教的僧伽组织,建立了10个印度教社团。(宗教的组织化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同圣彼得对于基督教的意义,在耶稣离开后没让信徒散掉,而是更加团结)
3,完成了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融合,简化了印度教的诸神体系。将原本婆罗门教纷杂的神体系逐步简化为三项神湿婆,毗湿奴与梵天的体系,并且将佛教的释迦摩尼融入印度教系统,称其为毗湿奴的第九化身。
婆罗门教的改革转变为印度教,整合宗教势力,将教徒组织化使得印度教的力量进一步强化逆转了与佛教的力量对比。甚至部分吠檀多的支持者认为商羯罗是打败佛教的第一人。
3,拉吉普特人的崛起与印度教的合作
在笈多王朝覆灭之后,中亚的很多游牧部落(例如匈人,甚至有印度历史学家认为包括斯基泰人)逐步入侵北印度,这些部族印度化后被之后的人称为拉吉普特人(rajput)。有趣的是,拉吉普特人在最初并不是民族概念,只是这些部落的总称。当然拉吉普特人好战尚武,没有民族的概念,他们只忠诚于各自部落的酋长。
拉吉普特rajput的本意来自raj(王)+put(子孙),即王的后裔,他们为祖先自豪。拉吉普特人主要有三个分支,分别是太阳神、月神与火神后裔。
拉吉普特人在笈多王朝毁灭后于印度西北方拉贾斯坦,古吉拉特以及德里建立了诸多拉吉普特王国。正是因为拉吉普特人是一个总称而非民族概念,只忠诚于自己的氏族与酋长,所以他们彼此攻伐,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度。这段时间被很多印度人称为黑暗的拉吉普特时代,类似于欧洲的中世纪。
这些外来的印度化的部族势力需要在印度扎下根,但是他们与传统的印度次大陆格格不入。于是没落的婆罗门僧侣与这些拉吉普特部族形成了政治上的联盟。婆罗门僧侣赋予拉吉普特酋长以正统性,他们让拉吉普特人融入了种姓中,奇特的诞生了一个新的种姓“拉吉普特”,属于刹帝利的分支,独立于原四大种姓。而尚武的拉吉普特贵族则为婆罗门提供武力,压迫佛教徒。之所以被称为黑暗的拉吉普特时代,不仅仅是穆斯林的入侵,而且在此期间的拉吉普特王国中,种姓制度进一步的强化,大量的分支种姓诞生,详细到了几乎每一个职业都有种姓。
不过被融入了印度教社会的拉吉普特人也成为了抵抗穆斯林入侵的中坚,虽然他们彼此互相攻打。但是正如希腊城邦抵抗波斯形成的联盟,拉吉普特人也形成了拉吉普特联盟对抗穆斯林。
这也导致了无论是德里苏丹国还是莫卧儿都不得不在征服了印度之后,与本土的拉吉普特贵族合作。大量的拉吉普特贵族占据了穆斯林苏丹国的重要岗位,并且在时机成熟时掀起新一轮对穆斯林的抵抗。
拉吉普特人担当了印度教的守护者,对抗佛教与伊斯兰教,使得印度教进一步在南亚次大陆保持力量优势。
4,伊斯兰教的入侵导致大洗牌与虔诚派运动(帕克蒂运动)
七世纪末,阿拉伯帝国向东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占领了伊朗与阿富汗。十世纪末崛起的伽色尼王朝(Ghaznavid),在印度进行了大量的掠夺与破坏,大量的佛教寺庙被毁灭,佛教中心被迫迁徙。
12-13世纪,突厥人到来,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灭亡伽色尼王朝,占领恒河流域。于1206年,德里苏丹国成立,并以伊斯兰为国教,在北印度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势力。佛教与印度教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打压。
但是为什么印度教能够顽强的活下来而佛教不行,除了拉吉普特人,还要归功于印度教的帕克蒂运动(Bhakti movement),Bhakti代表虔诚奉献,最早这个运动来源于7-8世纪的印度南部,随后逐步向北传播,在穆斯林入侵时传播速度达到了巅峰。
帕克蒂运动最早是一群毗湿奴派的印度教徒吟游诗人,通过吟唱诗歌的方式去传播毗湿奴派的宗教理念。对于宗教辩论,宗教理论毫无兴趣的下层民众无疑是更喜欢这种形式的。伴随着帕克蒂运动而来的是印度帕克蒂文学的兴起,印度教徒们通过吟游诗歌,戏剧,典籍等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顽强的对抗穆斯林统治阶层的宗教政策,争取底层人民的信徒。
在帕克蒂文学中,最有名的素材是毗湿奴教派的圣书《薄伽梵往事书》,第十篇描述了毗湿奴化身黑天的英雄事迹与生活趣闻,帕克蒂文学家们通过渲染改写黑天与牧区女子们的爱情故事,强化神的人性部分,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著名的河南梆子?“约瑟公,你坐下。。。”,这样的传播力是非常巨大的。
总而言之,印度教之所以胜过佛教离不开以下几点:
1,不脱离大众。
2,印度教的改革,融合佛教,团结教派力量,教徒组织化。
3,与新兴的区域政权合作,获得武力基础。
4,通过帕克蒂运动,吸引底层民众,降低民众认知成本。
引用:
孙卫峰. 论印度教的流变及其内涵. 北方文学(下半月) 01(2010):40-42.
朱明忠. 印度教与佛教问题[J]. 南亚研究, 1991(01):3+39-46.
朱锡强. 佛教在印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兼谈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的关系[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82(02):50-55.
李德木. 帕克蒂文学与帕克蒂运动的理论基础[J]. 南亚研究, 2005(S1):-. |